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学校是以所处的地域命名的,人们记住的往往是那个路、街、巷。或乡、镇的名字。可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却不一样,因为她已与孔夫子的教育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十年来,学校珍藏了一种宝贵的历史记忆。开发了弥足珍贵的中国教育传统的智慧,被赋予了特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与意义。于是,“夫子庙小学”早就超越了地域,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让人充满久远的想象和对未来的瞭望,因而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而这一切,都是与今天的“夫小”的理念和创新行动分不开的。
当今的学校正朝着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的目标迈进,这是教育发展的走向与趋势,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迈开大步朝前行走的时候,我们往往缺少一种回忆和追问:我们的起点在哪里,我们的基点又在何处?正因此,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对待传统与现代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对此,不少人常感困惑与迷茫。海外新儒家杜维民先生有一个重要的命题:“现代性中的传统。”这一命题的深刻命义是,传统与以科学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并非对立,也并非必然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障碍,相反,现代性就在传统之中。美国学者希尔斯教授在其经过25年潜心研究而撰成的专著《论传统》中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所以,传统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现实,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现在既是过去的继续,更是未来的起点;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既可以表现为民族性,也可以表现为世界性,甚至是在世界立足的根基。
夫子庙小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命题的重要意义,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回顾学校发展的历史,梳理学校发展的传统,寻找学校发展中那“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对于“夫子庙”他们不是当作一种地名、建筑物,而是当作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特有的教育资源,从“夫子庙”想到孔夫子,从孔夫子想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对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作出时代的阐释。这种对学校环境和背景的分析,让他们充满民族的自豪感和历史的使命感,自然让他们保存了一份历史的回忆和民族的共同记忆,把握历史的脉搏和倾听时代的足音。于是,他们把继承和弘扬孔夫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根据和文化力量,这是一种战略的、智慧的选择。这种选择,让夫子庙小学找到了学校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根基和起点,由此追求中国小学的民族特色和世界形象。我们不难看出“夫子庙小学”的内涵和意义,我们也不得不佩服校长和老师们的历史胸怀与时代境界。
夫子庙小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在继承、弘扬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创新。其一,与实施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们举办孔子教育思想论坛,以“百年夫小、千秋孔子”为主题,从孔子的教育观、人才观、学习观、评价观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对接,并形成国家级课题,以校本研究推动孔子教育思想的践行,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这样,把素质教育的历史感与时代性结合起来,必然形成和提炼学校的素质教育品质和品位。其二,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他们以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教风与学风,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作为学生学习的品质和方式。在提高国家课程实施水平的同时,开发了“星星论语”校本课程,以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四个重要主题“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作为课程的框架和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贴近时代的特点,体现了课改的自觉性和创新性。其三,与研究方式、表达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他们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话语优势出发,积极探索符合教师要求的和有效的研究方式,那就是叙事研究和案例研究。研究方式的改变带动了表达方式的转变。可以说,夫子庙小学的老师们会讲故事,会讲案例,而故事、案例中又充满着理性思考,温度与深度结合在一起。表达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时代正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教育也正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我们既不否定传统,也不盲目地继承传统。夫子庙小学以她的智慧选择、校本研究及实践正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应答,并将进一步作出更深入的探索。一所面向未来,而又具有民族风格的小学将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成尚荣,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国家督学)
当今的学校正朝着教育现代化、教育国际化的目标迈进,这是教育发展的走向与趋势,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迈开大步朝前行走的时候,我们往往缺少一种回忆和追问:我们的起点在哪里,我们的基点又在何处?正因此,实质上是一个如何对待传统与现代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对此,不少人常感困惑与迷茫。海外新儒家杜维民先生有一个重要的命题:“现代性中的传统。”这一命题的深刻命义是,传统与以科学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并非对立,也并非必然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障碍,相反,现代性就在传统之中。美国学者希尔斯教授在其经过25年潜心研究而撰成的专著《论传统》中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所以,传统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现实,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现在既是过去的继续,更是未来的起点;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既可以表现为民族性,也可以表现为世界性,甚至是在世界立足的根基。
夫子庙小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命题的重要意义,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回顾学校发展的历史,梳理学校发展的传统,寻找学校发展中那“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对于“夫子庙”他们不是当作一种地名、建筑物,而是当作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特有的教育资源,从“夫子庙”想到孔夫子,从孔夫子想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对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作出时代的阐释。这种对学校环境和背景的分析,让他们充满民族的自豪感和历史的使命感,自然让他们保存了一份历史的回忆和民族的共同记忆,把握历史的脉搏和倾听时代的足音。于是,他们把继承和弘扬孔夫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根据和文化力量,这是一种战略的、智慧的选择。这种选择,让夫子庙小学找到了学校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根基和起点,由此追求中国小学的民族特色和世界形象。我们不难看出“夫子庙小学”的内涵和意义,我们也不得不佩服校长和老师们的历史胸怀与时代境界。
夫子庙小学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在继承、弘扬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创新。其一,与实施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们举办孔子教育思想论坛,以“百年夫小、千秋孔子”为主题,从孔子的教育观、人才观、学习观、评价观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对接,并形成国家级课题,以校本研究推动孔子教育思想的践行,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这样,把素质教育的历史感与时代性结合起来,必然形成和提炼学校的素质教育品质和品位。其二,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他们以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教风与学风,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作为学生学习的品质和方式。在提高国家课程实施水平的同时,开发了“星星论语”校本课程,以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四个重要主题“亲仁”、“尚礼”、“志学”、“善艺”作为课程的框架和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贴近时代的特点,体现了课改的自觉性和创新性。其三,与研究方式、表达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他们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话语优势出发,积极探索符合教师要求的和有效的研究方式,那就是叙事研究和案例研究。研究方式的改变带动了表达方式的转变。可以说,夫子庙小学的老师们会讲故事,会讲案例,而故事、案例中又充满着理性思考,温度与深度结合在一起。表达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时代正行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教育也正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我们既不否定传统,也不盲目地继承传统。夫子庙小学以她的智慧选择、校本研究及实践正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应答,并将进一步作出更深入的探索。一所面向未来,而又具有民族风格的小学将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成尚荣,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国家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