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ia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存在着一个长期性、全局性的失误,那就是“以学生研究语言取代了学生学习语言”,也就是说我们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个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实践出现了严重偏差,没有把“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而是把语文当作了一门人文性和思想性的学科来教,过多注重知识传授和内涵分析,淡化了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感悟。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体——学习语言上来,真正落实语文学习的根本任务?我认为首要的是课文朗读。只有不厌其烦的朗读,才能搭建起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才能使学生真正的走进文本。基于以上的认识,结合榆林市教科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设计的优化研究》的实践研究,我对开展朗读训练进行了如下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朗声诵读重实效
  我们试着把朗读和默读的感官活动方式作如下比较:
  朗读:目→脑→口→耳→脑
  默读:目→脑
  由此可以看出,缺少了口、耳的参与,默读可以极大地简化阅读教学的程序,加快阅读的速度。但由于缺少了口、耳的参与,学生是否认真诵读,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朗读技巧的运用和朗读情感的表达是否到位,教师恐怕都难以掌握。可见,默读降低了读的效果,削减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而朗读,是在大脑指挥下,经过口、耳、眼的感官活动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这种出声的诵读,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朗读现状,便于教师及时的指导、训练。同时,朗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美学因素,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语言的能力。所以,笔者的语文课堂上不读则已,如果读就一定要朗声诵读。
  二、躬亲诵读作示范
  新课程理念中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我觉得引导者的作用在朗读教学中尤为重要。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认识上,教师应充分认识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加以积极的引导;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行动上,教师在组织朗读教学时要躬亲示范,为学生做出表率。教师干巴巴地讲技巧、说方法、作要求,对学生来说都是空洞的。说一千遍、一万遍恐怕也比不上一遍实实在在的朗读示范。当然,教师范读的语音也许不很标准,节奏把握也许不够准确,感情表达也许不够到位,但只要我们用心动情地范读,把文章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曲曲传达出来,就能沟通课文与师生的感情并产生共鸣。教师的范读还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的教学氛围一旦形成,其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三、合作学习促进步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不断实践和纠错的基础上。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这么多同学都参与朗读,互相交流,显然是不现实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能较好地解决这个教学需求。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开展小组朗读训练的:①课前预习。由小组成员合作,通过工具书及注释扫清读音障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在小组阅读中,先由小组成员轮读,其余的成员听读、指正。再由组长组织大家齐读一两遍。这个训练一般安排在课余时间。②课堂训练。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诵读展示。诵读展示可以是个人代表小组朗读,可以是小组成员齐读,可以是小组成员轮读,也可以是分角色诵读。组内、小组间、老师针对朗读情况及时互评、纠正、指导。在互评的基础上,可以开展组与组之间的朗读竞赛,也可以各组推选一位同学或两位同学参赛。③课后巩固。针对课堂训练情况,课后由学习小组开展巩固练习或完成背诵任务。在这种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学习中,学生收获了成功的体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四、沐露诵读谱晨曲
  晨诵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一般而言,早晨的记忆力是一天里最好的,正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其次,晨读时间学生比较集中,又是专门要求开展朗读活动的时段,便于教师集中指导和训练。那么,晨读训练该注意些什么呢?首先是目标明确。教师应设定晨读的目标和要求,只有让学生带着目标和要求去读,才能使学生的每一次朗读都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提高朗读的效果。第二,内容具体。不论是教材课文还是课外阅读资料,都应在前一天告知學生,便于学生提前准备。第三,过程有序。教师对每天的早读安排都应做到心中有数,读什么,读多长时间,读到什么程度。第四,指导到位。晨读过程中,教师要讲清楚朗读技巧,如重音、停顿、节奏等实际应用。教师有针对性的精心指导,有意识的强化训练,学生才能读出味道,获得能力。最后,形式多样。教师应注意变换朗读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避免因形式单一而产生枯燥、厌烦的心理。
  总之,我们应该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给予高度的重视,使语文课的特点真正得以体现,使学生在朗读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使朗读教学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成为初中语文课堂一道永恒的靓丽风景。
其他文献
在强化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的政策引导下,以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等新模式将成为高职技术技能积累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了校企共建桥隧、轨
以醋酸锶和正丁醉钛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得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SrTiO3.借助红外(IR)、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和差热分析(DTG)以及扫描电镜(SEM)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溶胶-凝胶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醋酸对
要始终围绕着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即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来评价一堂语文课。但是不能对每一堂课都硬性规定,形成一个固定的模板,而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对评价标准进行调整,我所谈论的评价标准是从整体上制定的,不同的教学方式都可以进行参考。  一、学生的主体性  我国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在前苏联教学理论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无论是西方、前苏联还是中国都是以课堂教学
提出一种唯象的量子模型研究纳米磁颗粒膜 在外磁场下的磁学性质.用玻恩近似方法计算了两类不同磁相的颗粒膜的磁电阻.结果表明 ,磁颗粒的平均散射截面随着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少;巨
利用中压汞灯作光源,ZnO为催化剂,研究了辐射波长、ZnO-酚悬浮液组成和搅拌方式等因素对酚分解率的影响.ZnO半导体光催化分解酚的适宜条件为:辐射波长360~420nm,ZnO-酚悬浮液的含酚量<200mg/l,ZnO浓度3~8g/l,pH=5~7,反应温度25℃~40℃,空气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丙烯酰胺与丙烯酸 钠共聚后,经Mannich改性,在反相乳液中制备了两性聚丙烯酰胺.对其反应条件及乳液稳 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合成阴离子度为5%,采用丙烯
期刊
期刊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诵读训练与指导,不仅可以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告诉我们,思维记忆遵循一定的规律,随时间的推移遗忘越快。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背诵式记忆可以帮助學生学习语文。学生想要学好语文是需要长期的积累与记忆,在背诵的过程中学生会对所学内容记忆犹新,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在这渐进循环的过程
风险防控是强化公立医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医院结合医疗业务工作实际,致力探索积极措施,通过深化加强领导、重视教育、
考虑柔性构件大变形引起的几何非线性,用多尺度方法研究含内共振ω2≈2ω1的弹性四连杆机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分数共振及其非线性动力学响应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