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观点论析

来源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d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出继续大力度推进环境治理,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在如何对待自然,如何保护生态的问题上,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持系统治理的方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与民生等关系;提出富有创新观点的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民生观、系统生态治理观以及全球生态共赢观等,形成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为中国更好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奠定思想基础。
  关键词:继承与发展;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观点
  中图分类号:F202;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原4496(2021)01原017原05
  基金项目:山西省忻州市科学技术项目野忻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冶渊20190703-2冤曰2018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高端智库课题野新型政党制度中引导民主党派人士增进政治认同研究冶渊ZK20180225冤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时代。在中国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理论认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创新发展。因此,本文以党的十八大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观点研究的时间起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观点,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新时代需要新思想。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的需求已超出物质文化层次,对民主、平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不断扩展。在生态环境方面,人民过去“求生存”,现在“求生态”,想要生活的地方水更净、天更蓝、空气更新鲜等。那么,要满足人民在环境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就需要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开展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国内国际,在继承和发展前人生态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的创新性观点,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该思想内涵丰富、主题鲜明,其核心要义是:“为什么要建设?建设什么样?怎样建设?”对于这三方面问题的回答,习近平总书记综合考虑世情、国情、民情、党情等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性、创新性的观点,深刻阐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发展方向、根本任务、全球治理等基本问题,明确揭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基本路径,有力保障了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
  二、明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基本原则和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围绕“为什么要建设?建设什么样?怎样建设?”的基本问题,作指示、发表讲话、出台方针政策,明确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历史使命,为其指明了方向。
  (一)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至关重要,既是政治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历史和现实都说明,要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好地推动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肯定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生态环保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体现在:生态理念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等等。但是,中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粗放的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生态发展不平衡性没有根本改变,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没有根本优化等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生态问题,就必须解决好走什么生态道路的问题。方向决定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将生态文明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人们正确处理生态与政治、经济、民生等系列關系指明了方向,为人们大力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指明了方向,从而为中国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走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指明了方向。
  (二)明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还提供了行为遵循,确立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第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向自然界无节制索取的行为,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二,正确处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要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第三,正确处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增加人们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幸福感,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第四,正确处理自然界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改变过去种树的只种树,治水的只治水,种草的只种草,护田的只护田,要统筹兼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的生命共同体;第五,要依靠制度和法治来保护生态环境,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第六,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共享美丽世界。
  (三)实现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使命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围绕实现其历史使命来开展。其历史使命是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而实现中国梦。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这个概念,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另外,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在国家富强方面,不仅仅需要经济更加发达,还包括在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方面的高标准,在生态方面要求生态更加美好,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在民族振兴方面,不仅要使中国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还要使美丽中国走向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人民幸福方面,既要增加物质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还要增加生态环境等其他方面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211可见,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是与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强国、实现中国梦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要想顺利保证其历史使命的实现,离不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作用。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点
  新时代呼唤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形成的生态文明思想,其系列观点、讲话、批示具有创新性、新颖性和可行性。
  (一)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最基本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于此种关系的认识,包括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是“人类中心主义”。这种观点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完全对立的,人是至高无上的,人主宰和统治自然,人为了其欲求,可以任意去践踏、破坏、征服自然,使自然对人类俯首称臣。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最终会为人类严重损害自然环境导致生态危机,使得自然界疯狂地“报复”人类埋下严重的祸根。二是“生态中心主义”。这种观点是在反思生态危机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自然是高于人类的,人类离开自然不能生存,人类的行为必须按照自然规律进行,符合自然的要求和目的。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人类只能消极被动地去适应自然,完全否定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反思这两种错误认识,继承和发展前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将对此关系认识上升到新的历史高度,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他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167可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是一种共生关系。一方面,认为人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3]209。人因自然而生,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人类在开展一切活动时都必须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存和发展资源,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如果任意妄为地破坏自然,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简而言之,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另一方面,认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3]209。对于自然规律,人类并不是无能为力,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认识、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像爱护自己的双眼一样爱护环境,像珍重生命一样珍重环境,从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另外,党的十九大也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明确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二)生态发展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新时代,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对于此关系的认识,主要有三种错误的观点:第一,主张“只发展不治理”,单方面去追求经济的发展,唯GDP(国内生产总值)至上,只要能发展经济,可以将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作为其代价;第二,主张“先发展后治理”,致力于经济增长,达到预期目标,再去采取措施来治理生态环境;第三,主张“重发展轻治理”,认为经济发展比保护环境重要,经济发展是主要任务,保护环境是次要任务。这三种认识的共同点就是没有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将二者完全割裂、对立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批判了这三种错误认识,强调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用“两山论”来形象生动地表达这一观点,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230这里的“绿水青山”指的是生态环境,“金山银山”指的是经济发展。这三段论鲜明地指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用破坏生态环境换经济发展,也不能忽视和轻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不能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牺牲放弃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或者失去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也会变成纸上谈兵。另外,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是一种经济,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因此,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将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双赢,从而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
  (三)生态民生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真正增加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必须正确处理生态环境和民生问题的关系。为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生态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指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5]362深刻地阐述了生态环境与民生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态民生观主要包含三部分的内容:第一,良好的生态为民。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产品,是民心所向,民意所在,这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已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广大人民群众“盼环保”“求生态”的呼声不绝于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对生态环境污染形势不加以扭转,不仅会威胁到人的生存和发展,还会破坏党和国家一心为民的形象。为此,新时代就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符合人们对优美环境的期盼和需求。第二,良好的生态靠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事情,还需要全民行动,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期,生态环境问题仍然是实现此目标路上的一个短板,为此,就需要万众一心,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美丽中国。第三,良好的生态惠民。“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足以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长远进步和永续发展的发力点。”[1]210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人们真正享受到了这方面的实惠。
  (四)系统生态治理观: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恩格斯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6]395生态系统内部包含着若干自然要素,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統一整体。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需要树立整体全局观,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到生态系统中各自然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5]363该论述揭示了山水林田湖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在治理的过程中,不能种树的只种树,护田的只护田,种草的只种草,也就是不能顾此失彼,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采取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生态治理措施,综合施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系统内部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从根源上解决一些生态问题和难题,真正实现自然系统永葆生机活力。另外,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其中一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过程和各方面开展,也需要树立整体系统观,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能实现全方位保护、各方面开展。
  (五)全球生态共赢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与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既然人类是命运共同体,那么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也应举全球之力,全球共同保护、共同治理和共同享有,任何一个国家不能独善其中,坐享其成。尽管每个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环境等方面各有其特殊性,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一个国家环境问题任其恶化下去,最终会导致全球生态危机,危及全球发展。因此,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全球性的工作,世界各国人民应该将共建全球绿色家园作为其共同奋斗目标,携手合作,共建共治,共享共赢,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近些年,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解决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积极履行与全球生态环境有关的公约和议定书,积极参与遏制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积极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积极的参与者和实践者。不仅如此,在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还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构建包容联动的全球发展治理格局,分享中国环境治理的经验等。总之,全球生态共赢观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促进了美丽世界目标的实现。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发展的启示
  美丽中国与中国的未来密切相关。此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既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反复的实践,这就必然需要不断地创新生态文明思想,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性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一)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实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也是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比如:庞大的人口数量、粗放的经济生产方式、人均占有量少的资源形势、环境污染威胁社会稳定等。要全面应对挑战、解决问题,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并对其不断丰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本国实际情况,探索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历史使命、建设路径、生产生活方式,坚持用不断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民生问题,民族未来、国际责任之间的关系问题,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离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越来越近。
  (二)坚持群众路线与深入调查研究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创新的实践要求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各项工作制胜的最大法宝。调查研究是党开展和完成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手段。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贯彻群众路线,进行调查研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要继续贯彻和走好群众路线,扎根群众,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群众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需求,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将解决人民群众最不满意和关系切身利益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置于重要位置,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真正做到生态为民;要继续贯彻和走好群众路线,服务群众,深入了解群众的心声和环境诉求,解决和查办人民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和环境违法案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监督,真正做到生态惠民利民;要继续贯彻和走好群众路线,依靠和发动群众,形成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合力,让人民群众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三)坚持加强思想引领与凝聚思想共识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要求
  新时代,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的战略目标,这就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凝聚思想,步调一致,统一行动,致力于贯彻落实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宣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领会相关会议精神;需要党、社会、人民将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转化为行动,共同维护和打造山清水秀的绿色家园,需要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态危机,保护好地球家园,建设美丽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全党、全社会、全国人民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信心和能力,才能增强中国向世界分享守卫蓝天、保护生态环境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能力,才能增強全世界人民携手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世界的能力。
  综上所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围绕其基本问题,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基本原则、历史使命、发展道路、根本动力等重大理论课题,是党和人民的思想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以此思想为指导,建成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董瑞军
其他文献
摘要:提出“美丽中国”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人的价值思想的进一步升华和发展;“美丽中国”思想是以加强自然界的生命力来推动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来改变“异化”达到人的良性发展,以城乡一体化来提升人的精神文化信仰与幸福。  关键词:人;最高价值;唯物史观;美丽中国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496(2021)01-012-04  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自然观和世
摘要:阐述了准确定位意识形态工作在治国理政中极端重要的地位,坚持问题导向与顶层设计相统一的科学方法,主动回应马克思主义嵌入并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这一重要的时代课题;以意识形态责任规范的法治化与精细化,意识形态话语叙事的大众化与通俗化,构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新格局,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方法论。  关键词:意识形态;特征;話语;制度  中图分类号:D
摘要:论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继承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并向前推进,构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从精神动力、改革实践、价值评价、国家治理等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现路径,需着眼于思想意识、实践、制度三个层面。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理论逻辑;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
《监察法》第33条是监察证据制度的基础性条款,为对接刑事诉讼程序进行了制度安排。在同一监察案件中,监察机关同步初查违纪、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言词证据取证规则的原则化规范,加之调查程序边界的模糊性致使言词证据的转化机制和严格审查陷入实践困境。尽管《监察法》第33条赋予了言词证据进入诉讼程序的独立资格,但在实践中,监察案件言词证据的取证规则和审查规则既要尊重监察调查一体化思维,也应合理设置证据转化和程序衔接机制,切实贯彻证据裁判原则。同时,为避免出现“监察中心主义”和防范复潮“口供中心主义”,基于法权平衡原理
摘要:依据辽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及2019年至2020年辽宁省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对辽宁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概况进行统计描述,深刻剖析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难、资金紧张、市场需求不足、招工难、原材料成本高等问题,以及当前面临的国内国际新形势和新情况,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能为小微工业企业未来发展指出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小微企业;工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
随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不断深入,着眼未来警务发展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求,强化扁平化管理、警令畅通、多警种合成作战的“大指挥”工作格局,构建科学、完整、有效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仅是当前社会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摘要:立足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通过对统一战线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期应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乡村建设行动中面临的思想认识分化、生产要素匮乏、协商民主不畅、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进行具体调查分析,并试图用统一战线思想凝聚、资源汇聚、利益合聚、人才集聚等方面优势补足乡村建设行动中的短板,以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在乡村建设行
[摘 要]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也称为“基于问题的学习”“问题导向式教学”,与中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非常契合。从PBL教学的基本理念出发,依据中职生的特点与认知基础,设计教学实施步骤,总结实践效果,反思存在的困难并积极探寻对策,提升中职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与育德实效。  [关 键 词] 新课标;PBL教学法;中职;思政课  [中图分
摘要:提出不断加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思想建设,解决“不想监督”的问题;加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能力建设,解决“不会监督”的问题;加强参政党民主监督的组织建设,解决“不能监督”的问题:借以有效实现参政党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三大职能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参政党;民主监督;思想建设;能力建设;组织建设  中图分类号:D6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原4496(2021)01原045原06  
摘要:通过对高职院校青年师生统战工作和课程思政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研究,可以看出两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课程思政可以为高职院校青年师生统战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两者之间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思政推动高职院校青年师生统战工作的路径进行探索。主要围绕高职院校青年师生思想情况、思想素质以及统战合力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了以下结论:落实课程思政,了解青年师生思想情况;落实课程思政,提升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