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粹主义的美国起源、当代发展及制度逻辑

来源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8232853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纷繁的现象和复杂的定义中很难把握民粹主义,想要理解民粹的制度逻辑,必须从源头出发考察其发展演变.当代民粹主义的源头是19世纪末美国的人民党,在其诞生后的一个多世纪中,民粹主义在美国的发展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民权运动之前的左翼民粹主义阶段,民权运动之后的右翼民粹主义阶段,以及后特朗普时期的无领袖民粹主义阶段.民粹主义在美国社会中间歇性的爆发,缘于民粹主义已深深扎根在其民主制度中,它通过与自由主义、资本主义、身份政治和代议制的联结,形成了一种“民主-民粹”的共生态.美国只有通过民主制度的自我革新,才有可能摆脱民粹主义的纠缠,否则只能在民粹主义的斜坡上不断滑向深渊,从现代国际秩序的“缔造者”变成国际社会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其他文献
《社区矫正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法治化的“后矫正时代”.在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处趋于非监禁化、轻型化的背景下,我国须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理念基础进行再定义,以柔性化的监督教育为价值目标,秉持多元复合机能理念,贯彻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和积极青少年发展观.为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有效开展,亟待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多元化规范矫治路径,致力于与被害人关系的修复、强化家庭监护职能与开展家庭治疗、构建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与健全矫正项目、进行专业化的队伍建设和设置梯度化的中间刑罚.在最大化保障未成年犯权益的同
基层社会治理中呈现的党社关系新样态值得关注.对Z市X组织的党建工作研究发现,X组织把握了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一致性,将党建与业建相结合,极大地凸显了社会组织的主体性,打破了以往社会组织党建的整合和借道逻辑,构建出一种“团结型”的党社关系新样态.在其实践中,初步形成了融入群众、职能转移和组织联动的行动逻辑,党社之间也通过责任承担与服务自觉的自主机制、承认限度与需要弥合的调适机制以及共同价值引发与完成合作的认同机制实现了回归社会的团结.这可能会成为未来一种常态化、更具生命力的实践模式,有利于进一步促进
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价值的涵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课堂、校园,有着很强的时代价值和教育价值rn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如何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发扬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是一个重要路径.
期刊
大数据及其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城市治理的机制、方式和策略,推动了城市治理变革.虽然各地的大数据平台建设及其应用状况不同,但都推动了治理单元的信息化、治理主体的清晰化、治理层次的扁平化和互动强度的定量化,实现了城市治理过程的集中化操作,提升了城市治理的敏捷性,有效回应了城市治理需求的复杂性和治理体系的碎片化之间的矛盾.数据驱动的城市治理具有技术刚性,如何避免难以被数据化的对象成为盲点,或出现数据霸权主义,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重要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这是一篇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真理光芒,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文明观、世界观和时代观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政治文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推进以及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发生着重大调整.新形势下,我国地方高校应积极审视办学环境,主动把握发展需求,以时代背景及人才需求为根本,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勇于改革,积极探索建设成为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地方研究型大学.
古诗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自身魅力在中华文化传播中发挥作用,增强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本文以48名留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其学习古诗时的兴趣点、难点和学习途径,从学习者的角度发现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中古诗教学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教育带来了更多便捷,因此高校教育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在阐述河南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优化路径,以期为河南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河南省高校教育的发展.
网络社会,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手机使用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而且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化的行为.在此环境中成长的青少年,受手机的影响自然很大.
期刊
本文立足于艺术类课程的实践特点,通过对CIS的价值进行深刻挖掘,探寻二者的关联价值,运用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将CIS课程的思维实践方法与设计流程合理地导入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中,从而促成艺术类专业课程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