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电子、信息、通信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与之密不可分的计算机专业却出现了另一番景象。它由十几年前的热门专业,现在一下子变成失业专业,这不得不让大家警醒传统专业的适应性,如果继续一成不变,这将使得我们的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计算机专业要继续向前发展,必须对专业的方向性和岗位性有明确的认识,彻底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笔者从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课程实训以及教材改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课程重组;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岗位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1-4891-02
高职类计算机专业的现状不容乐观,《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提到,计算机相关专业被列为高职失业率第一、本科失业率第二专业。”的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只要是中高等学校就有计算机专业,而且计算机教学都偏基础偏理论,毕业的学生虽多,但专业不精动手能力不强,从而出现供大于求。而实际上,计算机专业的高、精、尖人才十分希缺。使得高校和市场形成了供求矛盾,这也迫使计算机专业必须进行大刀破斧的改革甚至重组。现在我针对高职类计算机专业改革及发展进行相关的探析。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又是专业建设的主体,所以只有教师地教学理念不断的更新,才能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我用上海市工业技术学院王立刚院长的话“在教师上投入资金越多,效益越大”。计算机专业是个与时俱进的专业。它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软硬件的发展,而更偏重于计算机这个高科技产品的应用,我们教师当初在学校获取的是传统计算机专业知识,在他传授给高职学生时,已经存在极大的不适应。这时就需要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
1.1 教师培训的基本思路
根据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使专业教师适应职教课程改革的要求。
1.2 教师培训的基本原则
“借助外脑”,帮助教师树立先进职教理念,学习与借鉴现代职教模式与教学方法。“立足校本”,帮助教师获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提高专业能力与实践操作技能。
1.3 教师培训的基本做法
采取委托培训、派出学习、校内培训、产教结合、技能鉴定与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制定实施办法,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2 重组专业课程
专业的设置是市场为依托。合理的专业设置必须对市场进行过全面调查,包括对往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IT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等。经调查总结出目前市场一方面需要的是以操作应用和维修为主的通用性计算机专业人才,如网站开发设计人员,硬件维护人员、企业网络建设和维护人员;另一方面大量需要计算机应用程度较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包括熟练应用OFFICE的信息化工作人员、企业专业管理软件应用的人员、多媒体技术运用及创作人员。针对以上市场需求分析,设置了相关的6个专业(网络专业、硬件维护和维修专业、信息化管理专业、动漫与特效处理专业、软件应用专业以及传媒专业),每个专业都有3~4个相关岗位网(如网站开发与设计岗位、网络维护和建设岗位、硬盘维修、主板电路分析及维修、.打印机常见故障及维修、复印机常见故障及维修、美工设计基础、平面设计软件、卡通漫画基础、office软件综合应用、企业信息化软件、多媒体技术应用、企业网页设计与管理等)。由岗位网决定开设的专业的课程组,打破传统的课程大纲。从而构建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标准。
3 引进校企合作,仿效企业实训
现在计算机专业招生较好的学校,如上海海洋职院、武汉职院、深圳职院等。以深圳院为例,学院秉持“校企合作,持续双赢”的原则,先后与思科、Oracle、H3C、微软、ARM、Intel 、Symantec等跨国企业,建立校企战略合作关系,企业捐赠的设备和教学资源约占专业实训设备总值的20-30%,并提供学生认证折扣优惠,专业教师均已拥有多个国际IT技能证书,实现校内校外实训环境的深度融合。而且他们自身也非常注重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和支持。而且还有很多学校甚至自己开办工厂,院长为法人代表,实验实训设备跟企业、社会直接接轨,他们不但对本校学生进行培训,也对外面的学员进行培训。有效利用了学校的多方面资源,促进学校、专业、学生的多方发展。由于计算机专业课程实操性强,做好实习实训是关键,没有配套的专业实训室的支持,专业教学只能纸上谈兵。
除此之外,积极探索 “一条主线五个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了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探索中我们将软件应用专业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着力打造“一条主线五个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条主线”是以培养学生四种能力为主线(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五个模块”是指培养过程的“课程实验—期末实训—毕业实训—顶岗实习—创新性实践活动”五块。五个模块是根据软件技术特点,循序渐进地培养四种能力,体现工学结合。这五个模块和整个课程体系,都是围绕主线来展开。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直接走进工作岗位。
4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和教材
发展新的计算机专业思路,教材的开发势在必行。目前,已与金亿五金压铸厂共同建设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作过程的《信息开发技术》课程,与广州唯康通讯有限公司建设完成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 “教学做”一体化情景化教学的《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发《信息开发技术教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实训教程》、《网站规划与设计实训教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角色动画教程》等教材。
5 小结
计算机专业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纸上谈兵,一定要付诸行动,让我们这个本为新兴的专业,开出长久之花,为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就好业,我们一定要认真的落实专业改革,让计算机专业打破高校与市场供需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课程重组;课程设置;校企合作;岗位网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1-4891-02
高职类计算机专业的现状不容乐观,《2010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提到,计算机相关专业被列为高职失业率第一、本科失业率第二专业。”的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只要是中高等学校就有计算机专业,而且计算机教学都偏基础偏理论,毕业的学生虽多,但专业不精动手能力不强,从而出现供大于求。而实际上,计算机专业的高、精、尖人才十分希缺。使得高校和市场形成了供求矛盾,这也迫使计算机专业必须进行大刀破斧的改革甚至重组。现在我针对高职类计算机专业改革及发展进行相关的探析。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而教师又是专业建设的主体,所以只有教师地教学理念不断的更新,才能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如何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我用上海市工业技术学院王立刚院长的话“在教师上投入资金越多,效益越大”。计算机专业是个与时俱进的专业。它的发展不仅仅局限在软硬件的发展,而更偏重于计算机这个高科技产品的应用,我们教师当初在学校获取的是传统计算机专业知识,在他传授给高职学生时,已经存在极大的不适应。这时就需要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
1.1 教师培训的基本思路
根据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培养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使专业教师适应职教课程改革的要求。
1.2 教师培训的基本原则
“借助外脑”,帮助教师树立先进职教理念,学习与借鉴现代职教模式与教学方法。“立足校本”,帮助教师获得相关技能等级证书,提高专业能力与实践操作技能。
1.3 教师培训的基本做法
采取委托培训、派出学习、校内培训、产教结合、技能鉴定与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制定实施办法,建立教师激励机制。
2 重组专业课程
专业的设置是市场为依托。合理的专业设置必须对市场进行过全面调查,包括对往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IT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等。经调查总结出目前市场一方面需要的是以操作应用和维修为主的通用性计算机专业人才,如网站开发设计人员,硬件维护人员、企业网络建设和维护人员;另一方面大量需要计算机应用程度较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包括熟练应用OFFICE的信息化工作人员、企业专业管理软件应用的人员、多媒体技术运用及创作人员。针对以上市场需求分析,设置了相关的6个专业(网络专业、硬件维护和维修专业、信息化管理专业、动漫与特效处理专业、软件应用专业以及传媒专业),每个专业都有3~4个相关岗位网(如网站开发与设计岗位、网络维护和建设岗位、硬盘维修、主板电路分析及维修、.打印机常见故障及维修、复印机常见故障及维修、美工设计基础、平面设计软件、卡通漫画基础、office软件综合应用、企业信息化软件、多媒体技术应用、企业网页设计与管理等)。由岗位网决定开设的专业的课程组,打破传统的课程大纲。从而构建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标准。
3 引进校企合作,仿效企业实训
现在计算机专业招生较好的学校,如上海海洋职院、武汉职院、深圳职院等。以深圳院为例,学院秉持“校企合作,持续双赢”的原则,先后与思科、Oracle、H3C、微软、ARM、Intel 、Symantec等跨国企业,建立校企战略合作关系,企业捐赠的设备和教学资源约占专业实训设备总值的20-30%,并提供学生认证折扣优惠,专业教师均已拥有多个国际IT技能证书,实现校内校外实训环境的深度融合。而且他们自身也非常注重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和支持。而且还有很多学校甚至自己开办工厂,院长为法人代表,实验实训设备跟企业、社会直接接轨,他们不但对本校学生进行培训,也对外面的学员进行培训。有效利用了学校的多方面资源,促进学校、专业、学生的多方发展。由于计算机专业课程实操性强,做好实习实训是关键,没有配套的专业实训室的支持,专业教学只能纸上谈兵。
除此之外,积极探索 “一条主线五个模块”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了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
探索中我们将软件应用专业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着力打造“一条主线五个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条主线”是以培养学生四种能力为主线(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五个模块”是指培养过程的“课程实验—期末实训—毕业实训—顶岗实习—创新性实践活动”五块。五个模块是根据软件技术特点,循序渐进地培养四种能力,体现工学结合。这五个模块和整个课程体系,都是围绕主线来展开。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直接走进工作岗位。
4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训课程和教材
发展新的计算机专业思路,教材的开发势在必行。目前,已与金亿五金压铸厂共同建设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工作过程的《信息开发技术》课程,与广州唯康通讯有限公司建设完成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 “教学做”一体化情景化教学的《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与企业合作开发《信息开发技术教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实训教程》、《网站规划与设计实训教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教程》、《角色动画教程》等教材。
5 小结
计算机专业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能纸上谈兵,一定要付诸行动,让我们这个本为新兴的专业,开出长久之花,为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就好业,我们一定要认真的落实专业改革,让计算机专业打破高校与市场供需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