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现有少数民族约55个,多居住偏远之地,经济欠发达,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底子薄弱,在本科预科教育阶段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都有待提高。本文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学生英汉互译的常见错误,以信“达雅理”论为指导,探索其英汉互译能力养成途径。
关键词:少数民族本科预科英汉互译信达雅;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44-01
一、我国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少数民族多处偏远地区,即使在文化发达的今天,整体英语教学相对落后。第一,教学资源相对薄弱,明显缺少专业的教师队伍,英语综合技能素质有限。第二,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非汉语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加上边境多语言的交融,学生的汉语水平较差,学生英语学习难度很大,长此以往导致明显的厌学心理。第三,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以基本的语法教学为主,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不够重视,加上英语学习时间不长,所以基本语法和词汇的掌握很不牢固。(姚忠友2013)
二、我国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基本英汉翻译互译能力重要性
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在1984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强领导和进一步办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班的意见》文件中,少数民族预科班被定义为: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着重提高文化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高,为在高等院校本、专科进行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所开设的一种教学班制度。所以少数民族本科预科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从高中向本科的一种过渡和衔接。现代大学英语本科阶段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为起点,旨在培育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需要的英语实用人才。
三、“信达雅”翻译观与我国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学生翻译实践
“信达雅”翻译观由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的翻译家严复所提出,信:忠实于原文(faithfulness);达:通顺流畅(expressiveness);雅:优雅美好(elegance)。是严复运用中国古典文论思想,吸收中国古典佛经翻译思想精髓,总结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而进行的高度理论概括和升华(陈刚 2011年)。严复所提倡的“信达雅”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忠实,表达的流畅通顺,输出文字文采的优美。在我国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学习阶段,学生的翻译能力要想真正实现严复“信达雅”的高要求很难,但可以以此为翻译能力培养的指导理念,使学生力求“信达雅”,减少英汉互译中频出的各种错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汉互译习惯,促进学生打好打牢英汉语基本功,广泛全面地涉猎多方面文化知识,激发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提高我国少数民族本科预科英语教学。
四、我国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学生英汉互译病句分析
(一)汉语和英语基础均不过关,译文毫无美感可言。
我来自西藏。→I am from Xizan.
校园里没有无线网络。→There is no wife on campus.
我喜欢吃苹果。→I like iPhone.
I study in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我在江西省南昌学习。
He had a big smile on his face yesterday.→昨天他有个很大的微笑在脸上。
I have a lot to read,and a lot to tell.→我有很多要读,很多要讲。
(二)英语中词性辨析混乱。
我家有三个人。→There are three peoples in my family.
我是西藏人。→I am Tibetan.
I do well in math.→我做好数学。
(三)汉译英句子结构混乱,译文毫无流畅通达感。
我来自西藏。→I am come from Tibet.
我来自西藏,我喜欢西藏。→ I am a Tibetan, I like Tibet.
从山顶望去,村庄很美。→Seeing from the mountain , the village is beautiful.
我迟到因为我生病了。 → I am late because of I am sick .
这本书是我写的。→This book written by I .
(四)文化知识极度贫瘠,译文毫无可信度。
我来自西藏。→I come from Tibet Province.
我来自内蒙古。→I come from Mongolia.
张先生来自英国。→Mr Zhang comes from England.
地球绕着太阳转。→The sun rotates around the earth.
老师进来时,胳膊下面夹着一本书。→The teacher came in with a book under her arms.
He is blue-blooded.→他有蓝色血液。
It is twenty-four to two.→现在是一点四十六分。
The native residents in the U.S. are Indians.→美国本土的居民是印度人。
五、我国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英汉互译“信达雅”能力之养成
古语有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英汉互译是对两种语言的一种综合运用,这就首先对译者提出了双语文字功底,通过上面几个例子不难看出,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学生中薄弱的不仅是英文功底,还有汉语言水平,以及数学基本的换算,地理基本概念等。于英语学习而言,基本的词汇不达标,时态语态结构混乱,都严重制约了本科预科生的英汉互译能力。“信达雅”中的“信”要求我们遣词造句准确无误,无书写和常识错误;“达”要求句子表达流利通顺,无时态语态结构混乱现象;“雅”虽是最难,但也可以慢慢培养,这就需要进入本科预科阶段的学生大量阅读各类书籍,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有在一定基础知识的积累才能充分应对本阶段英汉互译中的各种问题,或许还会离“信达雅”很遥远,但若锲而不舍地朝着这一目标,持之以恒地练习,那么就一定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思考》姚忠友《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22期
[2]《翻译学入门》陈刚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
作者简介:
赵艳 (1985.10),江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翻译硕士,就职于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二分院。
王国栋(1992-),江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翻译硕士。
关键词:少数民族本科预科英汉互译信达雅;能力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44-01
一、我国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少数民族多处偏远地区,即使在文化发达的今天,整体英语教学相对落后。第一,教学资源相对薄弱,明显缺少专业的教师队伍,英语综合技能素质有限。第二,很多少数民族地区非汉语教学模式依然存在,加上边境多语言的交融,学生的汉语水平较差,学生英语学习难度很大,长此以往导致明显的厌学心理。第三,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以基本的语法教学为主,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不够重视,加上英语学习时间不长,所以基本语法和词汇的掌握很不牢固。(姚忠友2013)
二、我国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基本英汉翻译互译能力重要性
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在1984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强领导和进一步办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班的意见》文件中,少数民族预科班被定义为: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着重提高文化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高,为在高等院校本、专科进行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所开设的一种教学班制度。所以少数民族本科预科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从高中向本科的一种过渡和衔接。现代大学英语本科阶段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为起点,旨在培育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需要的英语实用人才。
三、“信达雅”翻译观与我国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学生翻译实践
“信达雅”翻译观由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的翻译家严复所提出,信:忠实于原文(faithfulness);达:通顺流畅(expressiveness);雅:优雅美好(elegance)。是严复运用中国古典文论思想,吸收中国古典佛经翻译思想精髓,总结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而进行的高度理论概括和升华(陈刚 2011年)。严复所提倡的“信达雅”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忠实,表达的流畅通顺,输出文字文采的优美。在我国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学习阶段,学生的翻译能力要想真正实现严复“信达雅”的高要求很难,但可以以此为翻译能力培养的指导理念,使学生力求“信达雅”,减少英汉互译中频出的各种错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汉互译习惯,促进学生打好打牢英汉语基本功,广泛全面地涉猎多方面文化知识,激发良好的阅读习惯,真正提高我国少数民族本科预科英语教学。
四、我国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学生英汉互译病句分析
(一)汉语和英语基础均不过关,译文毫无美感可言。
我来自西藏。→I am from Xizan.
校园里没有无线网络。→There is no wife on campus.
我喜欢吃苹果。→I like iPhone.
I study in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我在江西省南昌学习。
He had a big smile on his face yesterday.→昨天他有个很大的微笑在脸上。
I have a lot to read,and a lot to tell.→我有很多要读,很多要讲。
(二)英语中词性辨析混乱。
我家有三个人。→There are three peoples in my family.
我是西藏人。→I am Tibetan.
I do well in math.→我做好数学。
(三)汉译英句子结构混乱,译文毫无流畅通达感。
我来自西藏。→I am come from Tibet.
我来自西藏,我喜欢西藏。→ I am a Tibetan, I like Tibet.
从山顶望去,村庄很美。→Seeing from the mountain , the village is beautiful.
我迟到因为我生病了。 → I am late because of I am sick .
这本书是我写的。→This book written by I .
(四)文化知识极度贫瘠,译文毫无可信度。
我来自西藏。→I come from Tibet Province.
我来自内蒙古。→I come from Mongolia.
张先生来自英国。→Mr Zhang comes from England.
地球绕着太阳转。→The sun rotates around the earth.
老师进来时,胳膊下面夹着一本书。→The teacher came in with a book under her arms.
He is blue-blooded.→他有蓝色血液。
It is twenty-four to two.→现在是一点四十六分。
The native residents in the U.S. are Indians.→美国本土的居民是印度人。
五、我国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英汉互译“信达雅”能力之养成
古语有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英汉互译是对两种语言的一种综合运用,这就首先对译者提出了双语文字功底,通过上面几个例子不难看出,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学生中薄弱的不仅是英文功底,还有汉语言水平,以及数学基本的换算,地理基本概念等。于英语学习而言,基本的词汇不达标,时态语态结构混乱,都严重制约了本科预科生的英汉互译能力。“信达雅”中的“信”要求我们遣词造句准确无误,无书写和常识错误;“达”要求句子表达流利通顺,无时态语态结构混乱现象;“雅”虽是最难,但也可以慢慢培养,这就需要进入本科预科阶段的学生大量阅读各类书籍,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有在一定基础知识的积累才能充分应对本阶段英汉互译中的各种问题,或许还会离“信达雅”很遥远,但若锲而不舍地朝着这一目标,持之以恒地练习,那么就一定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思考》姚忠友《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第22期
[2]《翻译学入门》陈刚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年7月
作者简介:
赵艳 (1985.10),江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翻译硕士,就职于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二分院。
王国栋(1992-),江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在读翻译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