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品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的策略和途径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_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实现体育教育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按照体育教学特点进行的。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只能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与完善起来,所以学生的思想品德只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结果。体育教学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能影响学生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养成和身心的健康成长起积极的作用。
  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寓德育于体育之中,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中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一、 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阶段,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体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发展良好的个性、性格、道德品质和意志品质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现代体育教学中既要注重增强学生体质,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心理上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覺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望独立的愿望,而往往不能实行自我监督,遇到困难,容易灰心丧气。他们既像大人,又像小孩,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又流露出稚气。
  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除担负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外,还担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双重性,和其它学科教学相比又具有一定特殊性,它既有讲授体育理论知识的室内课,又是传授体育技能、技巧的室外课,所以体育教师应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的体育教学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心身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通过体育教学把学生的身体锻炼和社会责任感相联系,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树立群体意识,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经常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发展学生个性,锻炼意志,培养勇敢、顽强、朝气蓬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以及文明的行为,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体育课教学则是寓思想教育于身体活动中,多通过练习法、游戏法和矫正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由于青少年活泼好动,喜爱体育活动,因而他们的思想行为、个性、爱好、意志品质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都能最充分的表露出来,这样教师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做好教育工作。
  三、体育教学对于道德养成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性反应,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在此情况下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学校体育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因此,无论参加哪一项体育活动的评比和竞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大力提倡相互尊重,互教互学,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与同伴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因此,运动竞争是技术、战术、智力的竞争,是身体素质的竞争,也是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竞争。
  四、总结
  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思想品质意识的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施加教育,加强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顺利进行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完成好各项教学任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一、活动设计  1.活动依据  一是依据《2010-2020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努力实现兴趣培养工作的转型升级,凸显校外教育的“实践性、综合性、多元化、开放性、人文性”的育人优势。努力实现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特设计、组织此次“我的茶席我做主”——茶具设计绘画艺术实践活动。  二是茶艺活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拓展型课程,对于培养少年儿童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发扬中国传统美德、体验茶文化和培养孩子善于
期刊
十多年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里有一个内容是“听话、说话”,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早已改为“口语交际”。这一提法的改变,对学生的口语训练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具体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敏、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能力。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交际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常用的。所以,培养学
期刊
一、前言  功能性訓练最初起源于理疗和康复领域,随着科学技术向运动训练领域的不断渗透,运动训练理论、方法步入了新的时代。功能性训练在健身和竞技体育领域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逐渐走进了中学体育课堂。与传统的训练相比,功能性训练注重从单关节、单一平面、单一维度转变为多关节、多平面和多维度整体性的训练;从单纯的力量训练转变为身体各关节肌肉力量、平衡、稳定、协调和灵敏等方面的训练;从表浅的大肌肉群训练转变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往生硬的英语教学越来越不适合当今学生的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我对学生进行了针对英语学习的一些调查。调查表明,大部分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都是因为他们对于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学习动力造成的。大多学生也想学好英语,可每当看到那些怎么“死记硬背”都记不住的单词,看到那些“百无一用”的各
期刊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倡导课堂改革、主张自主创新、合作探究式学习的今天,提高学习的兴趣显得更为重要。多年的实践教学证明,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记录、画重点、死记硬背,无益于学生的科学学习,有时可能会偶然提高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但对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来说,是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如果让学生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效果自是另一番景象:小到学生课上会聚精会神,不扰乱课堂,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期刊
遵纪守法,与人为善,此乃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初中毕业的都受过教育。然而仍有容易失足犯罪的孩子长大以后就背叛它,为满足私欲暗地侵害他人,结果使自己陷入犯罪的深渊乃至不归之路,双双受难。这种悲剧当前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可见原有治安措施的治本效率已经濒临极限,很难再有提高。如何改革教育使治本效率再次提高,大减隐秘的伤害犯罪,其意义并不亚于数千例的见义勇为。  一、隐秘侵害犯罪制而不止的起因  人的劣根性会使
期刊
“课堂开放性教学法”是当前教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经过初步探索和实践之后,总结出的具有农村山区特色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两个学习,一个练习为主要课堂教学环节  两个学习是指学生与学生一起学习我们叫学生学习,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我们叫师生学习;一个练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知道下练习我们叫指导练习。  (一)学生学习  学生首先自学,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讨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其他组学
期刊
曾经在周国平先生的书中读到这样一句话:“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那么教育究竟要留给孩子什么呢?是智力活动的习惯,是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是让学生学会做人、懂得感恩、富有责任。我想唯有让教育教学走进孩子的心灵,育人先育心,方能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吧。而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正努力在我的教学中,让英语走进学生的心灵。  一、让情感充满课堂的教学,才能走进学
期刊
受历史发展、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发展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我校学生的阅读水平都比较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已经是毋庸置疑、刻不容缓的事情。本文将通过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语文教师、第二课堂这几个层面的思考,提出几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设想。  目前,我区已经迈入了新课程改革的行列。《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提到: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
期刊
一、发展性评价运用到微教育中的意义  微教育,是利用碎片时间、短时情景、简洁形式对被教育者实施的实例化、凝练化教学。因形式上生动形象,教育内容针对性强,易于对受教育者产生直接的知识和思想冲击,故而教育效果优秀。数与计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数学概念的形成、结论的获得、还是问题的解决等都依赖于计算活动的参与。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其他计算学习的起点,但往往学生从一年级100以内的计算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