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笺琐记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逸悔收藏手札,为了写作,为了艺术欣赏,当然亦存保留历史档案之念,故特别重视书信丰寓的文中资料,在这种理念下,书札不管名头大小,只要具有史料价值,都不拒绝。这种收藏取向及理念获得偏重文史的书札藏家的重视,追慕他的人甚至以“步郑”表达敬意。
  没有考证过像郑逸梅那样的旧式名士是否有过自己专属的笺纸,不过在1984年他90岁那年,上海的一些朋友出资为他印过一枚“梅笺”,用来纪念他的90寿辰。这枚“梅笺”因为和郑逸梅有关,盛名在外。也汁为流传所限,许多人只听说过梅笺之名,至于梅笺是什么样的,始终不得其详。
  郑逸梅(1895-1992)是海内外知名的文史学者,也是熟悉掌故、著作等身的前辈。从1913年开始写作生涯,到耄耋之年仍然挥笔不辍,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他的文史随笔的大量出版,成为文坛少数几位高寿又享盛名的多产作家。笔下著述,多以清末民国文林艺苑轶闻为内容,叙述亲切生动,兼具史料性和趣味性,素来为关注近现代文化史的学人所称道,也吸引了不少普通读者的兴趣,可称雅俗共赏。早年作品多用文言,简练含蓄,饶有风致:晚年炉火纯青之作,则用白话间以文言,笔墨卷舒之中,人情练达之处,皆能融合知识性与趣味性,赢得了各界读者的好评。
  郑逸梅的名人手札收藏也很有名,2009年嘉德古籍部连续几次拍卖他的藏品。笔者有幸目验过其中几册,凡其过手的书札,无一例外粘贴得整整齐齐,而且还用毛笔或硬笔注出作者的简介。他收藏手札,为了写作,为了艺术欣赏,当然亦存保留历史档案之念,故特别重视书信丰富的文史资料,在这种理念下,书札不管名头大小,只要具有史料价值,都不拒绝。这种收藏取向及理念获得偏重文史的书札藏家的重视,追慕他的人甚至以“步郑”表达敬意。
  郑逸梅毕生与纸笔打交道。一生中不知道用过多少笔与纸,没有考证过像他那样的旧式名士是否有过自己专属的笺纸,不过在1984年他90岁那年,上海的一些朋友出资为他印过一枚“梅笺”,用来纪念他的90寿辰。这枚1梅笺”因为和郑逸梅有关,盛名在外。也许为流传所限,许多人只听说过梅笺之名,至于梅笺是什么样的,始终不得其详。
  笔者是在2009年春获得邑人顾纲小友之赠,才见到了闻名已久的“梅笺”。
  梅笺为单色红印,笺面印吴待秋绘折枝老梅一本,题为“铁干冰姿松柏性”,左侧楷书题“逸梅老先生九十寿,甲子九秋 刘华庭、袁淡如、黄葆树、汪聪、汤子文、吕学端同敬祝”。这枚笺纸的图画和祝寿对象都与“梅”有关,故艺林称其为“梅笺”。梅笺的印刷质量和用纸都很般,甚至感觉有点简陋,由于祝寿笺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又由于梅笺本身承载的文化涵义,尽管它的制作不如人意,仍然名闻遐迩。笺上列名者六人,除了汤子文,另五人均可考。刘华庭原是上海书店内柜部工作人员,后任上海书店编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丛书的主要执行编辑,因旧书结识颇多海上文化名人。郑逸梅经历“文革”后,原藏图书散失不少,晚年因写作需要又陆续购藏一些,上海书店是他主要的购书渠道,许多旧书就是托刘华庭找到的,故二人的关系自不一般。袁淡如,1919年出生,又名袁淼,浙江绍兴人,鲁迅笔下的成亨酒店是他外公的产业,自幼习画,晚年以书画名世,上海文史馆馆员,是郑逸梅晚年笔墨应酬的代笔人之~。黄葆树(1917—2006)常州人,清代诗人黄仲则后人,上世纪80年代从事黄仲则研究及资料整理工作,出版有《黄仲则研究资料》、《黄仲则书法篆刻》等。他还联络文史界、学术界、艺术界知名人士,策划编辑出版了《纪念诗人黄仲则》一书,是那个时代海上活跃的文史作家。汪聪,即汪孝文,安徽歙县人,长期致力于徽州文化研究,与黄宾虹、林散之、陈叔通交往密切。他在信札方面的收藏与郑逸梅爱好相同,互相间经常交换藏品或介绍朋友调济藏品。吕学端(1917—2003)江苏常州人,书画家,是清代画家汤雨生后代,晚年入上海文史馆。吕学端富收藏,梅笺上的吴待秋绘梅就是他提供的。梅笺上的列名者,应该是郑逸梅晚年交游圈里的核心,也大致勾划出与他经常走动的是一些书画家、收藏家及文史作家。现在,梅笺上列名诸公,除了一二人还在世,大多已羽化登仙,在世者的年龄最小也在八十开外。
  刘华庭在回忆《我所认识的郑逸梅先生》 文中,谈到 “郑先生九十大寿,他的朋友为他祝寿,大约是魏绍昌出的点子,据说郑先生九月初九生日,我们就凑了九个人在九月初九日九时在九楼为郑先生祝九十大寿。当天他高兴地带孙女有慧出席并合影留念。此事我告诉了《文汇报》记者郑重,他颇感兴趣,一定要我陪他去郑先生家采访。他写的文章已在报上发表。”
  笔者曾辗转托人与刘华庭先生取得联系。他告诉我,召集郑逸梅在沪友人,议为郑逸梅先生九十寿制梅笺并九九宴的都是海上学人魏绍昌,稍后笺事亦由其手经营操办。刘先生一再强调他虽列名,但并没有经办其事,在此事中仅仅是列名而已。
  上海书人陈克希在《旧书鬼闲事》一书也有述及:“1984年9月9日正值郑老90岁生日,于是郑重就与刘华庭在事先安排组织魏绍昌、袁淡如等共9人,出资印制画有梅花的信笺,并在上海宾馆9楼于9时为郑逸梅做寿。此等经过精心策划,充满9的寿辰,还被郑重先生撰文发表在报纸上, 时成为佳话。”与当事人的说法相对比,陈先生的说法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但他点出了九九宴的设宴地点在上海宾馆。
  按刘华庭的说法,魏绍昌是实际制笺入,但不知为何?他本人没有具名,也没有留下痕迹。要不是当事人刘华庭写下文章,没有人知道魏绍昌与梅笺与九九宴有什么关系。另外当初组织安排“九九宴”时主事者凑足了九人之数,“梅笺“的列名者为何只有六人7魏绍昌(1922—2000)是海上文坛活跃而又有执行能力的一位近代文史研究专家,长期任职于上海市作协。据友人告,魏绍昌生前著有随笔集,题名《筷下谈》,稿中或有文字谈及此事。此稿魏绍昌生前交沪上某出版社,因出版销路问题,迄今未见梓印。那么要探寻“梅笺”真正的成因,由于没有魏绍昌的文字见证,或许就成了永远的谜了。
其他文献
威尼斯双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是一个拥有上百年历史、横跨三个世纪的艺术节,是欧洲最重要的艺术活动之一。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Kassel Documenta)、巴西圣保罗双年展(The Bienal Internacional de Sao Paulo)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并且其资历在三大展览中排行第一,被喻为艺术界的嘉年华盛会。  威尼斯双年展一般分为国家馆与主题馆
期刊
green今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闩”40周年,佳士得将推出2010年首场绿色拍卖,所获收益将捐助给4家领先的非盈利环境组织。此次绿色拍卖吸引了近50名包括达明·赫斯特,基思·泰森、曾梵志、张洹等在内的著名艺术家参与,一直从事大地艺术或者公众艺术的艺术家作品成为此次绿色拍卖的热点,如纽约著名的大地艺术家艾伦·松菲斯特等人的作品尝。此次拍卖还将在christies’s LIVE上进行在线竞拍,同时
期刊
纽约佳士得于3月25日推出“乘物游心:普盂斐文房清玩珍藏”专拍,共有158件包括笔、墨、砚台、印章、佛手、水洗、臂搁、镇纸、屏风、碗等多种门类的文房用品以及文人字厕上拍,而文房用品的材喷则丰要以犀角和象牙为主,成为该专场的一大亮点,电包括有玉、石、竹等其他材质。这些拍品是美国著名收藏家普盂斐(RobertH,Blumenfield)先生历经30多年所积累的文房收藏精品,是当今世上最为珍贵及享负盛名
期刊
象牙雕以其高超的艺术技法和材料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多年来一直是各大拍卖会上不可或缺的拍品。自1989年国际保掮濒危野生动植物公约颁布后,因世界范围内全面禁止象牙贸易,从而引起了象牙原料的缺乏,使象牙艺术品的价格逐年卜升。其中又以占董象牙雕表现尤为出色,这主要是因为国际上对象牙贸易的禁令,再加上象牙制品的原材料告急,使象牙雌的数鞋卖一件少一件,存世的牙雕精品也越发难得。2008年我国在国际上新购买了一
期刊
从一场张学良藏品的拍卖说起    1994年4月10目的台北新光美术馆二楼,来自香港、台湾、东南亚和美国、日本等地的收藏家、古董商汇聚一堂,台湾苏富比拍卖公司即将在此举行“定远斋中国书画珍藏”拍卖会。他们为此已经翘首等待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了,不仅因为是苏富比进入亚洲市场后,首次为一个收藏家的藏品举行的专场拍卖会,更因为定远斋的主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张学良先生。  拍品共有古代和近现代书画作品207件(套
期刊
希腊是西方世界文明的发祥地。她的古都雅典,是一座融合古文明的庄严、辉煌和现代气息的美丽都市。耸立在蓝天底下的雅典国立博物馆,更是雅典的象征。这座在帕得农神庙屹立的围城山丘上的,搜罗了来自爱琴海诸岛和希腊各地大量文物的博物馆,是雅典二十多所博物馆之中最大,也是收藏最丰富的。该馆收藏文物近2万件,可谓集古希腊文物之大全,其中绝大多数的文物反映了希腊神话中的内容。走进这座博物馆就如同进入了昔日光彩耀眼、
期刊
存世不多的象牙雕精品均凝结了千百年来我国匠师们细心的设计与钻研、大胆的想像和巧妙的手艺。以下精选了十余件国内博物馆馆藏及历年来曾在拍卖场上出现的从明代到近现代的象牙雕精品供读者们鉴赏。    三招判别真假象牙,用火烧、看纹路、验明正身  “牙以质论,质之佳者,即新亦佳,惟作工今不如昔,故牙器仍以旧为贵。”“牙器虽以作工为贵,惜从来制作者均系匠人,故世只重其器而不名其人焉。”这是民国时期北京琉璃厂“
期刊
在大量楚文物面世以前,人们对楚艺术的了解,只能是通过《楚辞》中那些瑰丽的描写所激发的艺术想象,至于《楚辞·招魂》篇里那些“内崇楚国之美”的令人神往的诗句,如:  “高堂邃字,槛层轩些。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网户朱缀。刻方连些。砥室翠翘,挂曲琼些。翡翠珠被,烂齐光些。蒻阿拂壁,罗帐张些。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翡帷翠帐,饰高堂些。红壁沙版,玄玉梁些。仰观刻桷,画龙蛇些。”它们所铺陈的,究竟是一些怎样的场景
期刊
冯友兰、冯景兰和冯沅君三兄妹,冯友兰居长,学术成就影响最大,是20世纪屈指可数的文化泰斗;其弟冯景兰是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界元老;其妹冯淑兰(沅君),30年代与冰心、丁玲等人齐名,为散文界著名女作家,后来她由文学而学术,遂成知名学者。本文作者因缘际会之下,收集齐冯氏三兄妹的于迹,自是珍贵难得。    当年的冯氏家族是中原的百年望族。至今河南省的唐河县祁仅镇还保存着冯家的故居。冯家祖籍是
期刊
福建德化窑雕塑,以其着意刻画塑像的内涵而著称。这件白釉盘膝观音,高28厘米,底座径13.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出自明代德化陶瓷雕塑大师何朝宗之手,是其塑像中的典范之作。何朝宗之观音像,后世仿品颇多,观此可作鉴定之据。  盘膝观音宽额长耳,髻上顶戴如意花冠,上披一巾。丰腴端庄的容颜,显露出安然慈祥的表情:双眼低垂,正凝神静思。双唇紧闭,嘴角微微上翘,浮现出一丝若隐若现的笑意。观音着袒领宽袖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