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学生成长的土壤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但是我们所见到的课堂却并非如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地坐在那儿,对于老师所讲的内容毫无兴趣。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进而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活我们的课堂教学,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一、教师的基本素养是前提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人格魅力,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课堂教学的质量。如果教师拥有深厚的知识功底、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那么,他的课堂必将是受学生们喜欢的。我们都知道,知识丰富的教师让学生们佩服;教学和管理能力强的教师会使学生们变得更加优秀;有亲和力的教师,深受学生们欢迎。卢梭曾经说过:“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所以说,教育首先应是温暖的,有人性味的。而爱心、热心是责任心的源泉,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使学生与我们心灵相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激情是燃烧课堂的保证
  一个充满激情的教师,不仅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还能感染学生。因此,优秀的教师会把激情带给学生,会用激情来活跃课堂,会用激情来滋润学生们的心田。没有激情的课堂教学就是一潭死水;没有真情的渗入,师生即使是面对面,也犹如背对背。学生们期待的、喜欢的、享受的不是紧张的课堂,而是快乐的、愉悦的、轻松的课堂。所以,教师要为学生们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就要先把自己的心情调整到最佳状态,用丰富的表情、恰当的声音、幽默的言语,再加上富有感染力、具有诱惑力的肢体语言,让发出的一切信息都畅通无阻地流向学生们的心田。只有激情和真情才会在师生间产生一种互相感染的效应,也才会让学生们在这种效应中对知识产生信心和兴趣。
  三、兴趣是激活课堂的关键
  如果学生们对于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他们会愿意去学。因此,我们要把孩子们感兴趣的唱歌、游戏、故事、动画等,都融入课堂教学中,也可以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让声音、图像、文字并用,把抽象的英文单词、短语转换成声文并茂的画面,使语言与画面、视觉和听觉融为一体,进而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意念,在欢快、和谐地氛围中学会英语。
  例如,在教6B Unit6 Holidays时,在课前我布置学生们搜集有关东西方节日风俗的资料,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有话想讲,有话可讲”。在上课时,我先让学生们唱“Merry Christmas”,以达到训练他们听力的目的,并可以引出本课课题holidays。学生们在歌曲中初步感知了Christmas的读音,在此可以尝试让他们读一读。由于他们对Christmas有一定的旧知基础,所以自然会产生问题情境:When’s Christmas?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Christmas? 在此情境中学习单词“people”和句型的回答“They usually...”。为了帮助学生们达到内化该句型的目的,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些图片和视频进行适当的补充。看到课件时,学生特别开心,被鲜艳的画面、热闹的节日氛围所吸引。当他们能够根据图片和视频提示对圣诞节进行很好的描述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刚才所学的句型,我又提供了另一个学生们较为熟悉的万圣节的场景,让学生们展开话题说一说。在此过程中自然地学习了短语“dress up in costumes”和“go to parties”。
  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学习特点,我在最后的拓展环节,设计了读写结合的活动,读和写在语篇教学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设计先由教师谈论自己最喜爱的节日,给学生们一个范例,同时对学生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之后通过写的任务促进学生们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升,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输入向输出转变。结束本课前,对学生们进行情感教育“Enjoy our holidays, enjoy our life.”这样的课堂融入的元素较多,创设的情景又直观,容易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相当的活跃,课堂的效率也会随之提升许多。
  四、互动是激活课堂的主宰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形式多样的互动,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地安排、体验学习过程,参与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更具吸引力。互动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可以是编对话、编短剧、角色表演、猜测、小组讨论、游戏、复述、口头作文、小组竞赛、辩论会等。让学生们在自己的舞台上展示自我,通过对任务的完成来体验学习过程、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发挥自身的语言学习潜能。
  总之,英语课堂虽然很小,但是在这里却有着广阔的天地,有无穷无尽的学问。俗话说:“学无止境。”那么,我们的教当然也应该是无止境的。因此,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用激情去燃烧我们的课堂,用兴趣去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在我们的课堂中能学得开心、学得快乐,并学有所成,也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一个人知识的建构是基于它原有的生活积累在头脑中形成的认知图式,通过不断的“同化”与“顺应”,从而将新知识纳入他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笔者以为,对于当前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世界所经历的一些人和事,以及通过课堂获得的一些知识是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就要建立在学生社会生活与经验积累的基础之上。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其中的节日文化反映了
“小组合作学习,构建一个个小小学习共同体”是科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如今,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缺的不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为此,我们就一节科学课,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课堂观察。  课的内容:《点亮小灯泡》  课堂中安排的小组合作活动场景:  第一次,老师要求学生利用所提供的材料:导线、电池、
在信息化社会的大前提下,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均离不开输入文字这一基本技能。在不久前的一次信息技术与作文课程整合的公开课上,学生按照上课老师的要求,于规定时间内在留言板上发表一段文字。他们欲欲跃试,但是键盘操作的不熟练让他们陷入了窘境,难以发挥自己真实的写作水平。可见,我们的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这项技能,更没能将它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为了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键盘操作的基本技能,笔者在教学中
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但在课堂教学中,进入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时,教师往往只是把学生分成小组而已,并没有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进行指导,表面上学生讨论得非常热闹,有时却根本不是在讨论问题,而纯粹是在开展小组 “会议”。那么,我们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建构更加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打造高效的美术课堂呢?  一、合作学习内容优化策略  1.教材的教学内容决定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式也
有效提问倡导的是浅与深、近与远的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的特点。有效提问的目的是能较好地处理教与学两者的关系,让课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形成一种思考的习惯,提高思维能力。所以提问的方式非常重要,提问的内容角度也应以正确、深度适中为宜。从不同的角度提问能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读知识,能把他们的思维空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是一个“百年树人”的地方,一所学校一至两年内的发展可以靠激情,三至五年的发展可以靠机制,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必须靠精神的引领、文化的积淀。要走内涵发展之路,更新理念是前提,培养人才是根本,提高质量是核心,科研创新是动力,发展教师是关键,强化管理是策略,打造名校是途径。  “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绿色教育是我们环江县第一小学的理想和追求。因此,我们确立了“以人为本,绿色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小学阶段是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诚信的价值》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诚
一、背景与引言  (一)背景  几位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碰在一起,总是感慨:  “这门课太难上了!”  “大多数课10分钟就解决了,剩下的真不知道怎么打发!”  “是呀,又没有作业什么的,内容上好了,还有什么事能做?”  “上完10分钟,内容‘上完’就只能‘放羊’呗!”  ……  每次听到这些话,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从话中能看出我们的教师的理念还没有转变,对综合实践的了解还不够。对于我们这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验动手能力是重中之重,通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呢?随着课程的改革,科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接来下,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小学科学教学以兴趣促效率的方法
立足生活并以生活实践作为出发点来实施《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这一课程教学效果得以保障的基础。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因素,简单的文字描述远不如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探究中提高的效果显著。而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又存在着几个弊端:1.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2.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 3.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所以,促进品德与生活教学真正回归学生生活实际,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