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技术分离中药有效成分的实践研究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mmm1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1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超滤技术分离中药有效成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中药材黄芩与苦玄参,分别在0.005μm、0.01μm、0.05μm与0.1μm膜孔径以及0.0625g/mL、0.1g/mL、0.125g/mL与0.25g/mL药液浓度,依次观察不同膜孔径与药液浓度下膜通量、有效成分转移率与固体物降低率,并分析超滤技术对其有效成分分离的影响。结果:在不同膜孔径下黄芩与苦玄参有效成分分离的膜通量、有效成分转移率与干膏降低率存在明显差异,而药液浓度越高其膜通量与有效成分转移率越低,同时超滤技术分离对药材有效成分无显著影响。结论:超滤技术可有效去除中药杂志成分,对其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保留作用,但实施时需综合考虑中药材对膜孔径与药液浓度的适应性。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超滤技术
  伴随中药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中药在临床治疗中所占据的地位逐渐升高,现代医药理论认为中药中含有非常复杂的有效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苷类以及生物碱等[1]。超滤技术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主要通过膜表面微孔结构来完成物质分离作用,其分离界值为多孔性半透膜[2],在分离过程中可良好阻截微粒、胶体与大分子溶质,从而有效形成净化除杂等作用。本研究中选取黄芩与苦玄参作为实验材料,采用超滤技术分离其有效成分,并分析膜孔径与药液浓度对分离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黄芩与苦玄参均选购于本市中药材市场,应用仪器包括SKMF00401 中试无机膜超滤设备,膜孔径包括0.005μm、0.01μm、0.05μm与0.1μm,岛津UV-2401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Water 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高速管式离心机。
  1.2 膜分离方法
  分别提取黄芩与苦玄参中药材,先加水30mL各煎煮1.5h,再次加水20mL煎煮1h,制备为0.0625g/mL、0.1g/mL、0.125g/mL与0.25g/mL等药液浓度。获取煎煮溶液行纱布滤过,提取浓缩液后采用离心机以16000 r/m速率行离心处理,再经超滤后获得渗透液,备用待测定膜通量、有效成分转移率与固体物降低率。
  2 结果
  2.1 超滤膜孔径对分离的影响
  根据不同膜孔径的膜通量、有效成分转移率与干膏降低率观察,黄芩与苦玄参两种中药提取物对膜孔径大小的要求各不相同,其结果表现苦玄参在膜孔径为0.01μm时的提取效果最好,而黄芩在膜孔径为0.05μm时的提取效果最佳,见表1。同时,两种提取物在超滤前后的HPLC图表现如图1-2所示,表现超滤技术分离对其有效成分无显著影响。
  2.2 药液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黄芩与苦玄参有效成分分离时,药液浓度越高其膜通量与有效成分转移率越低,而干膏降低率越高,提示通过降低药液浓度可提高膜通量与有效成分转移率,见表2。
  3 讨论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是现代化中药生产的主要技术,由于中药提取液中蕴含大量蛋白质、树脂、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在临床治疗中主要为无效成分[3],进而合理提升中药有效成分分离技术对改善临床用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超滤技术主要通过不同孔径的膜通过筛分来分离小分子溶质与选择性透过溶剂,利用压力作用促进杂质粒子与大分子溶质分离出来,具有节能、高效等优势[4],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的常用方法。本研究中选择黄芩与苦玄参作为实验材料,分别在不同膜孔径与药液浓度下实施超滤滤过分离,通过实验结果观察可见超滤前后两种提取物的HPLC图表现并无明显差异,提示超滤技术分离对中药有效成分无影响。在不同膜孔径下,黄芩与苦玄参分离的膜通量、有效成分转移率与干膏降低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而伴随药液浓度的提高其膜通量与有效成分转移率逐渐降低。表现苦玄参在0.01μm膜孔径下分离的效果较好,而黄芩在孔径为0.05μm时分离表现更佳,笔者分析主要与黄芩中富含大量粘液质有关,进而在开展超滤技术时需严密考虑中药材特征。中药液浓度提高后其溶液中大分子物质含量越多,促使次级膜更容易形成,进而对膜通量与有效成分转移率产生影响,从而在实施超滤技术时需尽量降低药液浓度,以便提高有效成分的分离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新安,付贵峰,朱捷,等.亲和超滤技术快速发现中药中抗炎成分的方法学[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8):759-762.
  [2]于风平,代秀梅.超滤技术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和有效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3,24(31):2972-2974.
  [3]赵晋红.浅谈超滤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1(1):58-60.
  [4]潘成华,陈龙,韩学军,等.超滤膜在中药液体制剂中的应用[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0(3):403-40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1  [摘要]目的 探究术前短期骨牵引在临床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4年我院单纯股骨近端钉内固定治疗和术前行骨牵引再予以股骨近端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6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86人给予单纯股骨近端钉内固定治疗,实验组77人给予术前股骨髁上牵引3天后行股骨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4  摘要:健康教育和行为督导作为康复期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的有效手段。目前倍受关注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与服药的依从性,对减少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残疾率和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探索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影响因素等具有现实意义。  关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1  摘要:目的:总结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诊治疗方法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1例患者抢救成功,成功率为91%。6例患者严重颅脑损伤,2例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患者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医院需根据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制定完善的急诊抢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1  摘要:目的 探讨自体半腱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复合体治疗慢性外踝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采用解剖重建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治疗慢性外踝不稳 16例。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30个月。测量X射线片下的应力位置的距骨倾斜角度平均值,踝关节的前抽屉试验距骨的移动距离,术前及术后A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1  国际控尿学会(ICS)将盆腔器官脱垂(POP)定义为由于盆底组织退化、创伤、先天性发育不良或某些疾病引起损伤、张力减低导致盆底支持功能减弱,使女性生殖器官和相邻脏器向下移位,包括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阴道穹窿脱垂和子宫脱垂,可伴有膀胱膨出、肠膨出和肠疝[1]。已公认,阴道分娩是POP的独立高危因素,且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1  【摘 要】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疝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20 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0 例患儿术后无切口感染,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病侧局部均无明显瘢痕。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入路损伤小,操作简单,患儿痛苦少,恢复快。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腹股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对于有生育要求及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传统的方法是经腹行子宫肌瘤剥除术。但经腹手术时间长、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而腹腔镜手术微创、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好。现将2012 年6月-2014 年12 月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8 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9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1  【摘要】目的:对我院7年中毒蕈中毒患者的类型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通过统计学方法具体了解毒蕈中毒的死亡率及规范系统治疗的意义。结果:在收治的156患者中,死亡23例占14.7%,都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及时、规范的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关键。  【关键词】毒蕈中毒;血液净化;治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1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研究。 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集的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2组,对照组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钢丝固定,观察组胫骨髁间隆突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发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32-5281(2015)11  摘要:目的 观察用手按摩双侧足三里,促进腹部手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94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按手术前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47例,对照组术后只给予常规宣教宣促进肠蠕动恢复宣教,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术后第一次出现肠鸣音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结果 治疗组肠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