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至 眼亮 情真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2ej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现场采访前应扎实准备、心中有数——“心至”
  
  要掌握新闻事件背景及相关资料,打“有准备之仗”。新闻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采访活动的成功与否。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确定采访任务和采访对象后,必须做好相关的资料准备工作,比如: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背景、现状及问题的症结;了解被采访对象的工作、生活状态;理清自己的采访思路及欲达的目的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打“有准备之仗”。
  笔者在大河报曾经报道过一组《三唑仑,肆行省会中小学》的报道。当时,“三唑仑”这种精神类药品被贪财者利用大肆哄卖给中小学生吃,导致无数孩子神经中毒,在震惊后,准备采访之前,我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先是了解这个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后果,再分别与家长、老师等取得联系,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又查阅药品资料、走访专家,对“三唑仑”可能对孩子产生的危害进行全面扎实的了解。这些,均为这次报道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随后,该系列报道引起了省领导和全社会的关注,并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有关精神类药品的大整顿。这组新闻也获得了国家和省级多项好新闻奖。
  要善于安排采访时机。善于把握和选择恰当采访时机的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记者、通讯员的经验证明,采访时机的选择要根据采访内容、采访对象的不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精心安排。只有采访时间安排好了,才能来的全不费工夫。抓住恰当时机包括:抢第一,抓变动,重结局。
  注重采访环境的选择。采访环境的选择,也就是要寻求最便于观察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有利于弄清新闻事实真相、最便于和被采访者交谈的地点。如果采访环境选择恰当,在写作中就会便于突出和深化新闻主题,增强新闻稿件的现场感和形象感。
  
  现场采访要机智灵活,随机应变——“眼亮”
  
  记者采访方式要灵活多变。记者在采访中更要具备机智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在新闻现场要因环境、采访对象而进行采访、提问、报道。由于新闻事件发生的环境是纷繁复杂的,城市、乡村、工厂、学校、矿山、集贸市场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千变万化,各具特色,采访对象的文化层次、个性特征也千差万别,因此,记者要随机应变,采取灵活的方法去应对。情况变了,方法一成不变,就不会收到好的采访效果。
  记者要充分运用“新闻眼”。对于现场新闻采访,记者眼睛的功力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常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记者在现场观察中直接捕捉到的鲜活的细节材料,不但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而且为生动地表现事物,“再现”某个现场情景创造了条件。这样的报道如同将受众带到了新闻现场,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一位著名摄影家说过:“人物内在的思想、精神和灵魂,有时会在一瞬之间通过他们的眼睛、双手和体态表现出来,这就需要紧紧抓住稍纵即逝的最重要的瞬间。”有句话不也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就要注重非语言的交流。两位记者同时到一个现场去采访,写出来的报道大不一样,除了基本水平以外,主要就在于会不会或善不善于用眼睛采访。
  记者要善于发现现场“新情况”。由于现场新闻的新闻事实就发生在现场,是记者亲闻亲见,甚至还需要亲自参与,这虽然为“见新”提供了条件,但是,很多事情是司空见惯的,这就给记者“见新”造成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记者独具慧眼,从共性中“看”出个性,从一般中“看”出特殊,从平常中“看”出异常,真正做到慧眼识珠。而一旦发现新情况,不但会更深地挖掘新闻内涵,而且极有可能又是一个更大更好的新闻的“诞生源”。
  
  情感渗透是现场采访成功的艺术——“情真”
  
  投入感情是记者现场采访的需要。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对象所持的态度体验。对记者来说,积极的激情是非常难得、非常可贵的,正是一股股积极的激情,激发人们巨大的热情和创造力,可能会给采访带来预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记者的现场采访报道要充分地满足观众情感上对真、善、美的需要,以情感打动观众,产生共鸣。
  “真诚”是现场采访的艺术。在现场采访中记者诚实的为人、谦和的态度以及为了工作不辞劳苦的敬业精神,都是构成被采访者和观众对记者信任、友好乃至沟通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有的记者和蔼可亲,富于同情心,遇见对方有困难主动解囊相助。这种真挚情感的投入,在无形中就拉近了记者与被采访者的距离,消除了对方的陌生感和紧张感,使对方把记者当成他的生活中的一员,与此同时,记者也进一步加深了对被采访者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把采访对象身上真正感人的东西挖掘出来,展示给观众。
  “以情动人”往往还能收获“意外惊喜”。现场采访的感情注入有时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去年我们曾做过一篇加强环保意识的报道,其中有对一位植树老人的采访,开始,并没有直接去问他植树的意义和目的等,而是真诚地与老人交流,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跟老人聊他许多年植树的感受。这下,老人立马提到自己亲自种了十几年的树木被砍伐的愤怒和痛苦,老人的情绪一下就被点燃了,动情处甚至掉下了眼泪——无疑,这是常规现场采访的意外收获!而观众看后的深思和警醒,绝对是一般采访所无法比拟的。
  所以,现场采访中,对象的情绪一旦被点燃,就会说出你想了解,而他原来并不想告诉你的一些东西,使采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大河报社)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尽管收视率不代表一切,甚至有人说它是万恶之源,但收视率却是衡量一个电视栏目影响大小的重要指标,甚至是第一指标。随着收视分流的加剧,尤其是民生新闻的崛起,作为新闻立台根基的时政新闻栏目尽管依然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但收视率一路下滑却是普遍现象。以扬州电视台时政新闻《扬州新闻》为例,其收视率曾高达14%(央视索福瑞2001年数据),但随着本地民生新闻栏目《关注》(创办于2001年,江苏最早的民生新闻
期刊
出版了去年的最后一期,即12月份的下半月刊,本刊就出版了整整300期了,读者朋友现在拿到手的这一期——2008年一月份的上半月刊,已经是本刊的第301期了。出版300期,对于一张日报来说,一般不会超过一年的时间;而对于一家为月刊的杂志来说,则需要25年的时间!  这就是杂志与报纸的一个重要区别。  这种区别,给做杂志的提供了相对较充裕的思考时间,同时也提出了每一期杂志都应有比较丰厚的文化积淀的要求
期刊
宛月琴(以下简称宛):2007年8月15日,国家广电总局叫停重庆卫视正在热播的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国内选秀节目首次被“红牌”警告。我们知道,从过去的《超级女声》风行一时开始,选秀类节目不仅制造出了一场场耀眼的荧屏盛宴,几乎掀起了一股“全民娱乐”的热潮,更成为一种独特的传播现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而受到广泛关注。那么,针对此次广电总局叫停《第一次心动》事件,您有什么看法呢?  董小玉(以下简称董
期刊
舞蹈是一切语言和艺术之母,从中国蒙昧的上古时代开始,舞蹈便在人类模仿自然社会中产生。原始舞蹈既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好奇心,也不是产生于创造性的冲动本身,原始舞蹈的目的,并不在于去产生愉快的形象,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实践工具和一种超凡的力量。正是有了这种超凡的力量,人类可以用舞蹈战胜猛兽,这使人类成为地球上的强者。但是,当人们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或者无法理解的事物的时候,人类还是显得软弱无力
期刊
大众传媒与健康传播    一门由医学和传播学交叉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健康传播学,近年来已在我国悄然出现,并通过各种媒介,开始对民众产生着越来越明显的影响。  健康传播的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逐渐形成。1994年,美国研究健康传播的知名学者罗格斯·艾沃特·M(Rogers,Everett M)撰文,给健康传播下了一个大家比较认可的定义: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健康知识,并通过态
期刊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以下简称《生平检索》)是由我国民族新闻史研究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润生主编出版的一部学术著作。《生平检索》对我国的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搜集、整理,它的问世不仅填补了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史料研究的空白,而且对研究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研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不可或缺的学术著作。在《生平检索》出版之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介绍少数民族新闻工
期刊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当时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邓寅达,于广州市邀请时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宣传部长的瞿秋白(1899年~1935年)向全军负责政工和宣传报道工作的同志作一次报告。大家听说大名鼎鼎的瞿秋白先生来作报告,纷纷拥向礼堂,整个礼堂内坐满了来听报告的政工和负责宣传报道的人员。  瞿秋白在邓寅达的陪同下走进会场。主持入介绍道:“现在,我们请著名理论家、宣传家、曾经三次见
期刊
没想到能得奖,而且是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为一名通讯员,我在此之前甚至连做个这样的梦,也许都会被人认为是一件奢侈的事。今天,“奢侈”意外地变成了现实,得知获奖的消息,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2006年1月24日,《工人日报》“劳动就业”版刊登了我采写的通讯《风雪中,伫立着四位“厚道”的农民工》。文章的主人公是四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那是一个发生在冰天雪地的故事,四位农民工做人要厚道的原则,温暖了
期刊
集山水林城于一体的“豫南明珠”舞钢市,在已创建为“河南省园林城市”的基础上,2007年金秋十月,又经过了“国家园林城市”的验收。在这巨大的成绩里面,也倾注有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庆祥的心血。  高庆祥从事林业工作十几年来,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热情和大无畏的开拓精神,锐意改革,励精图治,带领林业战线全体干部职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让数10万亩荒山披绿
期刊
随着我国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一个娱乐传媒的时代已经到来。上海,作为一座海纳百川的国际性大都市,上海电视娱乐节目曾一度在全国市场上未掌握发言权,而《加油!好男儿》与全国版《舞林大会》的重磅推出,让业界和观众重新审视上海电视娱乐节目的地位与影响。  《加油!好男儿》是中国第一档选拔魅力男性、打造青年偶像的综艺选秀节目。2006年4月10日启动,同时开设上海、武汉、沈阳、杭州、重庆、北京六大分赛区和西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