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文人,这些‘高雅艺术’不仅是他的精神食糧,也是其博学的标志,而这正是乾隆想要塑造的形象。”哈佛大学亚洲历史教授欧立德在《乾隆帝》中这样写道。
他塑造这种形象,自有其目的,作为大清帝国的皇帝,统御群臣治理天下的最高领导人,他的艺术创作实则和江山稳固有关。
盛世皇帝的忧思
大清盛世在乾隆这一代走向顶峰。经济总量巨大,国家财力雄厚,一直到乾隆辞世,中国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而库银在1790年甚至达到8000万两,将近康熙朝最高库银年(1719年)的两倍。
可乾隆帝并不满足,在经济、军事、政治的力量达到巅峰时,文化也不能落下。北京画院研究员赵琰哲在其书中写道,清朝入关,统治中国,“如何让汉族子民承认自己作为儒家文化正统皇权的延续,一直是乾隆帝的心头所思”。
乾隆对汉文化的推崇和尊重是其维护统治的一部分。汉文化讲究琴棋书画、品鉴古玩、作诗填词,乾隆帝一生也在努力把这些做到极致——哪怕只是数量上的极致。
文化征服
2014年,故宫工作人员清理文物时,在库房发现两个写着“乾隆诗稿”的红色髹漆箱子,打开竟是乾隆写的2.8万首诗,既有用朱笔写的御笔稿,也有大臣誊写稿。
虽然在影视剧中,常常被认为是风流天子,但乾隆诗中儿女情长并不多见,甚至也从不见“酒”字。乾隆说,自己吟诗,不为了风云月露,而是希望以小见大。
乾隆以诗为文,后世也可以从中了解他当时的思想、境遇。“平心而论,乾隆的诗,历史价值大大超过艺术价值。”清史学家戴逸在其书中这样写道。
北京画院研究员赵琰哲认为,乾隆帝诗作如此高产,一方面是他真的喜欢诗词,另一方面,也是有意通过这种方法,把自己塑造成文士形象,希望汉族官员或子民认同他。
农家乐审美
乾隆时代最知名的一件瓷器作品,是央视《国家宝藏》上展现的“瓷母”各种釉彩大瓶。网上嘲笑乾隆农家乐审美也由此而起,瓶身花纹繁复、色彩艳丽。
“乾隆所处的时代是天朝盛世,歌舞升平,所以他就去追求热闹的东西,”陶瓷收藏家韩杰说,御制瓷器的特点反映的是帝王的心态,康熙的瓷器看上去从器形到画工都非常挺拔,釉子和胎结合非常紧密。雍正的特点是比较柔美,比较隽秀。而到了乾隆时期,文饰非常繁缛,技术复杂。
饱受吐槽的“瓷母”各种釉彩大瓶就是如此,烧制难度极大,各种釉彩在烧制过程中熔点不同,制造这个瓶子,最起码得要烧20多次,每一次入窑的温度都比上一次要低,才能完成。“不得不说乾隆的瓷器在工艺上到达了极致”。韩杰说。
“这代表了当时所能够掌控的最高超的陶瓷技术,这种集锦、集大成的品位也是他喜欢的。”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器物处处长余佩瑾也持相同说法。在余佩瑾看来,瓷器也是乾隆形象塑造的一部分。
微缩世界
乾隆帝不仅自己创作,还好收藏名家作品。乾隆对这些藏品也很花心思。乾隆初年,由于内府收藏了大量历代书画,乾隆帝命大臣张照、梁诗正等对所存书画一一鉴别,挑选其中的精品编成《石渠宝笈》一书。从此,不管是乾清宫、养心殿,还是三希堂、御书房的藏品,每件都拥有了编号,清楚记载了它们的收藏地址、款识印记、前人题跋,以及有没有御题和宝玺。
这本书一共有四十五卷,到了乾隆五十八年时,因为书画实在太多,他又命人编纂了《石渠宝笈续编》,嘉庆朝又续三编,据统计约有一万二千五百多件精品。
“这些详尽细致的目录反映出乾隆一种近乎偏执的想法,他想拥有整个世界,至少是世界上的一些样品,就像是乾隆要在紫禁城内创建一个微缩的世界。”欧立德如此分析道。
不变的内核
虽然乾隆帝爱诗、爱画、爱艺术,但本质上,他有一个最重要的内核身份——皇帝,而且是一位满族皇帝。
乾隆帝经常在画中把自己Cosplay成文人、菩萨的形象,试图拉近与其他民族臣子、子民的距离。比如他收藏了一幅宋代佚名《人物》画。画中有一位盘腿坐在床榻上的国字脸文士,穿着飘逸的汉服,一手执笔,一手持纸卷,身旁一童子往杯中倒水,床榻两旁摆放着书籍、画轴、古琴、茶炉、盆景。乾隆帝很喜欢这幅画,命人临摹,把画中人改作自己。
乾隆让人把自己Cosplay进画里不止这一次。乾隆十五年,皇帝让画家对明末丁云鹏所绘的宗教画《扫象图》进行仿绘,并将自己形象加入其中。完成的《弘历扫象图》中,乾隆帝身着右衽汉装,臂戴宝钏,头戴金箍,模仿菩萨装扮,坐在宝座上。不仅如此,乾隆帝把自己模仿菩萨的画像发到各个寺中,供信徒朝拜。
据赵琰哲介绍,自元代始,藏传佛教把中国皇帝看作文殊菩萨在世间的转轮君王,称为“文殊菩萨大皇帝”,到清代,西藏黄教首领也用“文殊菩萨大皇帝”尊称乾隆帝。“由此,乾隆帝自认为是文殊菩萨在世间的转轮君王,具有文殊菩萨的智慧与威力,以此获得西藏信徒的支持。”
现实中,乾隆既没穿过汉装,也没扮过菩萨。甚至在编纂《御制诗三集》时,他还曾特别加上小注说明,在《宫中行乐图》中,之所以穿着汉装,是因为原画如此,因而未改“图中衫履即依松年式,此不过丹青游戏,非慕汉人衣冠”。
现实中,乾隆对服装规制,要求极为严格。据欧立德介绍,到乾隆登基时,满洲人正日益面临着腐化的危险,当年骁勇善战的军事精英变成一个寄生的阶层。乾隆帝一直在警惕金朝的历史重演,他认为,一个少数族群如果想要确保统治,就需要保持自己的身份认同。所以要保存满族传统,有三点不能变,满族语言文字、衣冠制度以及尚武精神。他甚至将之视为关系清朝存亡的事情,“且北魏、辽、金以及有元,凡改汉衣冠者无不一再世而亡”。
虽然在民间,人们常把乾隆想象成一个浪漫的、多情的风流帝王,但实际上,乾隆对自己的身份,对自己的职责有着比常人更清晰的认知。“他最主要的一个身份还是皇帝,”北京画院研究员赵琰哲说,“不管是书画还是瓷器收藏,一切东西都是围绕他的统治。”
(摘自《看天下》)
他塑造这种形象,自有其目的,作为大清帝国的皇帝,统御群臣治理天下的最高领导人,他的艺术创作实则和江山稳固有关。
盛世皇帝的忧思
大清盛世在乾隆这一代走向顶峰。经济总量巨大,国家财力雄厚,一直到乾隆辞世,中国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而库银在1790年甚至达到8000万两,将近康熙朝最高库银年(1719年)的两倍。
可乾隆帝并不满足,在经济、军事、政治的力量达到巅峰时,文化也不能落下。北京画院研究员赵琰哲在其书中写道,清朝入关,统治中国,“如何让汉族子民承认自己作为儒家文化正统皇权的延续,一直是乾隆帝的心头所思”。
乾隆对汉文化的推崇和尊重是其维护统治的一部分。汉文化讲究琴棋书画、品鉴古玩、作诗填词,乾隆帝一生也在努力把这些做到极致——哪怕只是数量上的极致。
文化征服
2014年,故宫工作人员清理文物时,在库房发现两个写着“乾隆诗稿”的红色髹漆箱子,打开竟是乾隆写的2.8万首诗,既有用朱笔写的御笔稿,也有大臣誊写稿。
虽然在影视剧中,常常被认为是风流天子,但乾隆诗中儿女情长并不多见,甚至也从不见“酒”字。乾隆说,自己吟诗,不为了风云月露,而是希望以小见大。
乾隆以诗为文,后世也可以从中了解他当时的思想、境遇。“平心而论,乾隆的诗,历史价值大大超过艺术价值。”清史学家戴逸在其书中这样写道。
北京画院研究员赵琰哲认为,乾隆帝诗作如此高产,一方面是他真的喜欢诗词,另一方面,也是有意通过这种方法,把自己塑造成文士形象,希望汉族官员或子民认同他。
农家乐审美
乾隆时代最知名的一件瓷器作品,是央视《国家宝藏》上展现的“瓷母”各种釉彩大瓶。网上嘲笑乾隆农家乐审美也由此而起,瓶身花纹繁复、色彩艳丽。
“乾隆所处的时代是天朝盛世,歌舞升平,所以他就去追求热闹的东西,”陶瓷收藏家韩杰说,御制瓷器的特点反映的是帝王的心态,康熙的瓷器看上去从器形到画工都非常挺拔,釉子和胎结合非常紧密。雍正的特点是比较柔美,比较隽秀。而到了乾隆时期,文饰非常繁缛,技术复杂。
饱受吐槽的“瓷母”各种釉彩大瓶就是如此,烧制难度极大,各种釉彩在烧制过程中熔点不同,制造这个瓶子,最起码得要烧20多次,每一次入窑的温度都比上一次要低,才能完成。“不得不说乾隆的瓷器在工艺上到达了极致”。韩杰说。
“这代表了当时所能够掌控的最高超的陶瓷技术,这种集锦、集大成的品位也是他喜欢的。”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器物处处长余佩瑾也持相同说法。在余佩瑾看来,瓷器也是乾隆形象塑造的一部分。
微缩世界
乾隆帝不仅自己创作,还好收藏名家作品。乾隆对这些藏品也很花心思。乾隆初年,由于内府收藏了大量历代书画,乾隆帝命大臣张照、梁诗正等对所存书画一一鉴别,挑选其中的精品编成《石渠宝笈》一书。从此,不管是乾清宫、养心殿,还是三希堂、御书房的藏品,每件都拥有了编号,清楚记载了它们的收藏地址、款识印记、前人题跋,以及有没有御题和宝玺。
这本书一共有四十五卷,到了乾隆五十八年时,因为书画实在太多,他又命人编纂了《石渠宝笈续编》,嘉庆朝又续三编,据统计约有一万二千五百多件精品。
“这些详尽细致的目录反映出乾隆一种近乎偏执的想法,他想拥有整个世界,至少是世界上的一些样品,就像是乾隆要在紫禁城内创建一个微缩的世界。”欧立德如此分析道。
不变的内核
虽然乾隆帝爱诗、爱画、爱艺术,但本质上,他有一个最重要的内核身份——皇帝,而且是一位满族皇帝。
乾隆帝经常在画中把自己Cosplay成文人、菩萨的形象,试图拉近与其他民族臣子、子民的距离。比如他收藏了一幅宋代佚名《人物》画。画中有一位盘腿坐在床榻上的国字脸文士,穿着飘逸的汉服,一手执笔,一手持纸卷,身旁一童子往杯中倒水,床榻两旁摆放着书籍、画轴、古琴、茶炉、盆景。乾隆帝很喜欢这幅画,命人临摹,把画中人改作自己。
乾隆让人把自己Cosplay进画里不止这一次。乾隆十五年,皇帝让画家对明末丁云鹏所绘的宗教画《扫象图》进行仿绘,并将自己形象加入其中。完成的《弘历扫象图》中,乾隆帝身着右衽汉装,臂戴宝钏,头戴金箍,模仿菩萨装扮,坐在宝座上。不仅如此,乾隆帝把自己模仿菩萨的画像发到各个寺中,供信徒朝拜。
据赵琰哲介绍,自元代始,藏传佛教把中国皇帝看作文殊菩萨在世间的转轮君王,称为“文殊菩萨大皇帝”,到清代,西藏黄教首领也用“文殊菩萨大皇帝”尊称乾隆帝。“由此,乾隆帝自认为是文殊菩萨在世间的转轮君王,具有文殊菩萨的智慧与威力,以此获得西藏信徒的支持。”
现实中,乾隆既没穿过汉装,也没扮过菩萨。甚至在编纂《御制诗三集》时,他还曾特别加上小注说明,在《宫中行乐图》中,之所以穿着汉装,是因为原画如此,因而未改“图中衫履即依松年式,此不过丹青游戏,非慕汉人衣冠”。
现实中,乾隆对服装规制,要求极为严格。据欧立德介绍,到乾隆登基时,满洲人正日益面临着腐化的危险,当年骁勇善战的军事精英变成一个寄生的阶层。乾隆帝一直在警惕金朝的历史重演,他认为,一个少数族群如果想要确保统治,就需要保持自己的身份认同。所以要保存满族传统,有三点不能变,满族语言文字、衣冠制度以及尚武精神。他甚至将之视为关系清朝存亡的事情,“且北魏、辽、金以及有元,凡改汉衣冠者无不一再世而亡”。
虽然在民间,人们常把乾隆想象成一个浪漫的、多情的风流帝王,但实际上,乾隆对自己的身份,对自己的职责有着比常人更清晰的认知。“他最主要的一个身份还是皇帝,”北京画院研究员赵琰哲说,“不管是书画还是瓷器收藏,一切东西都是围绕他的统治。”
(摘自《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