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案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zhongcan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印度的人口及其带来的影响;分析印度农业发展的条件及主要分布;印度新兴工业发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印度的气候图、地形图等,学会分析并评价地理环境对印度的农业生产工业发展的影响,学会辨证地、综合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积极主动与同学、教师进行课堂交流,体验充实而快乐的课堂教学;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借鉴别国之长补己之短,使中国、四川快速发展,尽快实现“中国梦”。
  教学重难点:印度的人口问题和印度的农业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
  谈话法、图示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节课
  教学过程:
  一、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1)人口多
  (师展示图表)印度的人口为12.1亿(2011年),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增长率为1.606%,出生率為22.69 /1,000 人。
  (引导学生回顾必修2内容,根据图表分析得出结论)
  2)增长快
  A.增长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属于传统型增长模式
  B.增长快的原因:(指导学生学会分析思路:用必修2的原理: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分析印度出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导致自然增长快,尤其应与同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相比,印度人口增长率快的原因)第一,印度人传统上有早婚早育、“多子多福”、 重男轻女的思想;第二,避孕措施不力;第三,多数宗教对人口增长持放任态度。第四,国家控制人口的政策比较松动。可见,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政策等对印度人口增长的突出影响。
  结果是:2030年左右印度将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师问)印度过多过快的人口增长,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开放式问题:小组合作展开辩论,师指导)
  (生回答后,师总结)
  3)问题大
  印度人口增长有利有弊,但目前来看与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匹配,是弊大于利,尤其是会造成粮食短缺。
  (师过渡)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粮从何处来?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二、农业
  1)农业发展的条件
  (师)印度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印度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那么,印度有哪些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呢?
  (指导学生结合南亚概论所学基础知识、影响农业区位的条件等基本原理、展示印度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相关图表信息得出结论)
  在自然条件方面:
  ①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②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大,(占全国士地面积的一半以上,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
  ③土壤肥沃;(德干高原西北部有由火山岩风化发育而成的黑土区,适宜棉花生长,为印度产棉花最多的地方。)
  ④水源充足,印度丰富的降水和恒河等河流为农业灌溉提供丰富的水源。
  在社会经济条件方面:
  劳动力充足;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市场广阔;国家政策的支持等;
  不利的条件: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师总结)分析产业发展条件,应该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回答,还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面分析才完善。
  在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中,气候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展示气候图,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得结论:教会学生分析地图的过程和方法)
  印度农业受气候的影响非常明显:季风气候对印度农业造成严重的水旱灾害;
  水旱灾害的表现:从季节看:6—9月洪涝;(降水的爆发性)10—次年5月旱灾(因印度一年三熟,而该段时间降水少);从年际来看:夏季风不稳定,年际变率大,有些年份旱灾更重,有些年份涝灾更明显。加重了旱涝;另外,高温也对农业造成不利影响----一方面影响部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对劳动力的不利影响。
  那么,如何解决频繁的旱涝灾害呢?
  解决旱涝的措施——兴修水利工程(联系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之一);其作用——在多雨的季节可以拦蓄洪水减轻涝灾;而在旱季是可以放水灌溉;
  2)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师展示材料: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表格;印度的气候图、地形河流图)指导学生分析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并落实到图上。
  (师过渡:印度的棉花产量非常可观,而黄麻产量更居世界第一位,这又会促进哪些产业的发展呢?——纺织工业!引出:印度不仅重视农业的发展,也重视工业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软件工业更是举世瞩目)
  三、迅速发展的民族工业
  (指导学生依据必修2工业区位原理分析,展示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锰分布图,指导学生分析:印度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它们的分布情况如何,并落实到图上)
  1)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指导学生按照发展的区位条件得出三大主要工业部门和三大工业区、由学生自己落实到地图上)
  2)迅速发展的新兴工业
  展示材料:介绍班加罗尔的条件以及它主要的工业——服务外包业
  师问:服务外包业的特点?班加罗尔发展服务外包业的有利条件?
  a)班加罗尔的有利区位条件:大学和科研机构众多,信息技术发展较早且技术力量雄厚,自然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英语普及;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中,印度根据自身的优势承接了高新技术产业,并没有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老路,而直接晋升为“世界的办公室”,这对中国有什么启示?
  (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面对新一轮产业转移,成都是否一定要在东部先发展的基础上后来承接高新工业的转移呢?可以直接产业升级!
  简介成都天府软件园及其主要业务——服务外包业。促进了成都乃至四川经济的发展。
  (拓展思考:目前,印度最大的工业基地依然是东北部工业区,分析其原因)
  东北工业规模大的原因: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最后,请学生回顾本节所学的主要内容。(既检测学生的听课情况、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等能力)
  (师)印度是我们复习区域地理的一个案例,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学会了分析一个国家主要从哪些方面来了解呢?
  (生答后由老师点评,教会学生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主要从位置入手,学会地理位置决定了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而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又决定着人类生产生活类型,以及如何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后的区域地理复习可以主要由学生自学完成)
其他文献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加快实施,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全省上下谋求发展的共识、服务全局的合力、攻坚克难的精神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总结历史经验,立足现实需要,展望未来发
期刊
对小学生来说,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应当以课内为主,教师必须加强课堂教学,切实上好每一堂课。但是仅仅这样做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定的课外阅读相配合,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学生像雏燕一样飞掠知识的海洋。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从小在他们心灵上播下决心攀登科学高峰的种子。开展课外阅读也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基础知
期刊
目前,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正在更新提高,以其独特的形式引起教育的重视和关注。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特点  众所周知,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充分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直观体现教学。它具有对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综合处理的能力优势,因而当前各学科都倡导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发挥其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的特点。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激励工具和
期刊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课堂中,使学生的活动方式多样化,如自主学习、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师生探讨、动手操作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又可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多向交流信息,充分发挥互补作用,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很好的发展,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快乐学习。  一、创设情境,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
期刊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注重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培养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施政的重要目标。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已成为学校各学科教学的重要举措。体育与健康课是小学教育的必修学科,因而,在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也肩负着重要使命。那小学体育
期刊
一、情境教学含义  “情境”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人的行为产生时的社会环境。情境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心雕龙》中,李吉林老师反复读过很多遍,她认为这种“意境说”是情境教学的源泉。情境的字面意思是“情景、环境”,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定义指一个人在做某件事的时候所处的行为产生的社会环境;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对人的心理产生刺激的身体环境和社会环境。如果从教育学角度来看的话指学生学习的一种社会环境,并伴随某种情感体验
期刊
教材分析:《春》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的一篇课文。《春》是朱自清先生所写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篇目。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这篇作品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是一曲春的赞歌。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会语言的准确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提到:就人文性而言,学生应该能够通过英语课程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  2.《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方面强调: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现货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等信息,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3.朝阳区小学英语教学本学期的研究重点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阅读活动。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在溶液章节的教学中,本课时以“海水观赏鱼的家庭养殖”活动为驱动,并使此驱动始终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化学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位于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章,在教才内容(人教版)上,第一课题是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其中涉及到溶解过程。第二课是题从定量的角
期刊
讓学生自己回顾整节课,交流自己的收获。交流的时候,对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不同的收获,都要予以肯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