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的“中国梦”

来源 :椰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hjyh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漆工镇,有这么一个小村子,它的名字叫湖塘村。也许地图上不一定能找得到它,但因为它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故居而为众多人所熟知。
  深秋,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千里迢迢来到仰慕已久的湖塘村,当时太阳高挂在空中,树梢下投出斑驳的影子,梅子树上的梅子已经熟了,红得分外鲜艳,路边许多不知名的花儿正热烈地开放着。群山环抱,树木苍翠的湖塘村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这里民风淳朴,百姓善良。我们看见湖塘村的村口有一条小溪緩缓地流过,而村边还有三个小池塘,如同三面明亮的镜子。也许,“湖塘村”的名字就是这么得来的。
  方志敏故居就坐落在湖塘村的中间地带。走进故居,一座普通的六榀木房首先映入我们的眼帘,厅内挂着方志敏家庭关系的族谱,还有他的生平介绍以及他和亲人们的照片。方氏族谱中记载了10个字辈:“世代名高远,荣华富贵长。”方志敏的祖父方名庚,是地方上的一名绅士,而他是远字辈,原名方远正,17岁考进弋阳县立高等小学,取了个学名叫“方志敏”。故居里还有方志敏画像,画像两侧挂着他青年时期亲手写下的一副对联: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方志敏一直把祖国比作母亲,他爱祖国的“佳山水”,他还用“松、柏、竹、梅、兰”为自己的五个子女分别起了名字。故居左边是方志敏和他的祖辈、父母、兄弟的卧室,室内有一张挂着麻纱蚊帐的床,一张桌子和一个衣橱,朴实简单。灶台、农具似乎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我默默欣赏着故居内的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睹物思人,思绪翻滚……从故居出来,继续往村子里走,我们还看到了更多的景观。在方志敏读书园和方志敏足迹园里,方志敏的红色人生故事慢慢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怀着对烈士的敬仰,聆听他的故事,感悟他的精神。
  方志敏故居对面是方志敏文化公园,公园里栽种的松、柏、竹、梅,兰,正应了方志敏所写对联中的意境。公园里立着一座方志敏身骑骏马的铜像,铜像高3.6米,意喻方志敏烈士36年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正午的阳光为铜像披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外衣,铜像中的方志敏目光坚毅,抬头望着远方,如今他的远方不再是当年战场上的炮火连天,而是他一直憧憬的和谐光明。
  湖塘村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摇篮,是真正意义上的红色村庄。敌人一把又一把大火、一次又一次的枪炮声曾经打破了湖塘村的宁静,火光冲天中,逃往后山的村民亲眼看着家园一次次被焚毁,心里非常的悲愤。湖塘村之所以被国民党等反动派多次焚烧,只因为这个村子的村民大多姓方,村里还走出了一个叫“方志敏”的共产党员,带领百姓闹革命。据记载,湖塘村先后被焚烧过17次,敌人放火烧村本想恫吓村民放弃抵抗,没想到却把革命者信仰的火苗越烧越旺,村民们踊跃地跟着方志敏闹革命,后来敌人采取了更加疯狂的报复方式。虽然整个村子牺牲巨大,但是先辈们当时就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跟着共产党才有前途,所以他们才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这是一个英雄的村庄,光荣的村庄,也是一个烧不毁的村庄。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决定按原貌在原址上恢复方志敏故居,乡亲们乃至周边县城的群众闻讯自发赶来,献工献料,最终建起了现在的六榀木质大屋。新中国成立前,湖塘村才80户人家,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96名,也就是说家家户户都有烈士,有些家庭的烈士还不止一个。在方志敏的亲属中,就包括亲弟弟方志慧、堂兄方远辉、堂侄女婿唐在刚等在内的多名革命烈士,堪称“满门忠烈”。如今,我们看到湖塘村每家每户的厅堂里都摆着方志敏的相片,还挂着介绍烈士故事的牌匾。也就是说,现在的湖塘村处处都有方志敏的影子,说明方志敏精神流芳千古,浩气长存。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
  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欢歌将代替了悲叹,
  笑脸将代替了哭脸,
  富裕将代替了贫穷,
  康健将代替了疾苦,
  智慧将代替了愚昧,
  友爱将代替了仇杀,
  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
  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这是方志敏狱中遗作《可爱的中国》中的一小段,从方志敏笔下的“可爱的中国”到今天的“中国梦”,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我们这样近、这样亲切。走访方志敏烈士的故乡,重温革命历史,不只是追寻先烈的足迹,更是为了更好地奔向未来。
  方志敏为了可爱的中国,奋斗了一生。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并以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毅力,撰写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稿和书信。方志敏的信仰和行动感动了监狱文书高易鹏和同监犯人国民党陕西政府民政厅长胡逸民,两人先后分三次将他的文稿辗转送到上海临时中央政治局,终使烈士弥足珍贵的著作留传了下来,也为共产党输送了鲜活的红色基因,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基因是决定着生命健康的内在因子。红色基因已深植,今日中国正繁荣。我们千里迢迢来到湖塘村,就是为了感悟经典魅力,传承红色基因,共赞可爱的中国。虽然年代久远、时空更迭,但方志敏的狱中之作依然熠熠生辉,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今天读来,仍然是一部富有革命精神的生动教科书,引领我们确立崇高的精神追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更为老一代共产党人的“中国梦”所鼓舞。
  “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很多很多年前,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就作了这样美好的设想,洋溢着对中国未来无法阻挡的阳光和希冀,那就是他的中国梦。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谋求人民幸福,是方志敏最大的梦想,他的一生都在为他的中国梦而英勇奋斗。虽然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与方志敏那个年代不同了,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无数过去、现在和将来有信仰的人共同支撑起来的信念,而这不正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吗?“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如此标定信仰的分量。
  如今的湖塘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整齐划一的徽派建筑和造型别致的人文景观,将红色文化和田园风光以及美丽乡村有机结合起来,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安康。村庄里宽敞的柏油路、白墙黛瓦的民居、设施齐全的小广场,一幅田园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而今日之中国,人们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正如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所愿:“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其他文献
静夜思  我沉浸于水的辽阔里,夜色平静  而很多事物的熄灭,都在我们的不经意间  秋季的水波植入我轻柔的光滑  落日的衰老在我身上长刺,草木低鸣  在夜间,伸出昏沉的刀子  我基本继承了秋天的所有负属性:  伤口发炎的脓汁流出枯黄  萧索的风语不再吐出光的纤维  海浪退去,月光献身于孤独的回响中  万物的流动,都只是宇宙的某次呼吸  台 风  穿上雨的色调,破碎着残损的枝条  警告你,世界在更新 
期刊
作者简介:雷三行:原名雷文锋,陕西省柞水县人,陕西省作协会员。在 《青春》 《当代小说》 《小说选刊》 《小小说选刊》 《短篇小说》 《青年作家》 《青海湖》 等文学刊物上发表短小说若干。  1  刘婶领着一个女孩来到魏河院门外。女孩在刘婶身后,一会儿露出半张脸,一会儿露出另外半张脸。魏河看清楚,刘婶身后的女孩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走路就一瘸一拐。魏河在心里哼了一声,转身进屋,把寒冷的空气关在了门外。
期刊
一路风景  我开车行走在保陵公路上  打开车载广播  想让音乐当做好心情的背景  广播却播报附近的公路  出现了三死两伤的交通事故  我忍住心中的感伤  摇下车窗,让微风冷却心里的燥热  车窗仿佛高清电视  直播着这海岛的风景  碧绿的田畴,椰风阵阵,蕉叶摇曳  荔枝芒果和菠萝  在满山坡上展示着丰满的色欲  经过一个路口  老农们用三轮车载着瓜菜过公路  我下意识减小车速,让他们轻松走过  在一
期刊
作者简介:辛泊平,70年代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诗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秦皇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人民文学》 《诗刊》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并入选数十种选本。出版有诗歌评论集 《读一首诗,让时光安静》 《与诗相遇》, 随笔集《怎样看一部电影》等。曾获 《诗选刊》 中国年度诗歌评论奖、河北省文艺评论奖等奖项。  读到李景泽的短篇小说《伊人》的时候,我正在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彼得·汉德克的《
期刊
遗 物  所有的遗物都有灵性  比如父亲看过的书  上面长满了父亲的眼睛  父亲写给我的信  我听得见他怦怦的心跳  他用过的毛巾,我擦了一把汗  感觉到父亲在抚摸我的头和脸  盖着父亲盖过的被子  我还能感觉到他的体温  父亲哪里是走了呢  我分明感觉到他的温暖,他的呼吸  一只老怀表  父亲的遗物是一只老怀表  老怀表滴滴答答在跟我说话  仿佛生前的父亲在跟我絮絮叨叨  它躺在我的怀里  就像
期刊
1  随着现代媒介的发展,诗歌似乎已繁荣到有些过剩的地步,于是,一种特殊的写作现象出现了,即主观式的“我”写作。  新诗进入该阶段,“我”眼中的社会与人格状态,会变得比经验中的社会、人格更为重要。它使诗歌从过往的批判、赞美等武器序列中撤出,转而成为表达内心、诠释感悟的工具。  这点,在翻看袁东瑛的最新诗集《珍藏疼》后,更加印证了我的推测。从本书而言,诗人那种强烈的“权力意志”贯彻始终,300余首作
期刊
忍野八村  和爱打官司,输得一塌糊涂  在忍野八村,把自己藏于一块易碎的豆腐  也最终被人类搅得不堪  我想走到云上去,像我亲眼看到一个我从云上  走下来  万物祥和,仿佛没有人不是完整的  荒 谬  在车上我解剖自己,用一个  荒谬的想法。海岸从海燕的叫声里离去  异国干净的船帆,拒绝了我的心灵  多么痛啊!我用伤口爱着一尘不染的人世  它也用刀子一直爱抚着自己  温暖的诗  我立志要写一首温暖
期刊
作者简介:阿探,陕西文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作品》杂志特约评论家。文学评论作品见于 《文艺报》 《文学报》 《文学自由谈》 《长篇小说选刊》 等多种报刊。曾获 《人民文学》2015上半年“近作短评”佳作奖;2017年《小说选刊》“读选刊,得大奖,邀您写稿签”活动第二季铜奖;2019年《作品》优秀评刊员金奖;2020年《作品》十佳评刊员银奖等,目前任职于西安某高校。  短篇小说,是最能考量作家艺术构
期刊
作者简介:卞云飞,江苏扬州人。曾在 《扬子江诗刊》 《星星》 《椰城》 《诗刊》 《飞天》等文学刊物发表大量作品。出版诗集 《一瞬间的照彻》 《云的翅膀》 。  小 路  一条小路出现在眼前  是陌生人铺就了它木质的身体,但它  已然属于初秋  走上它,弹性的路面与鞋底  产生交流  它曾见证了六月荷塘  在雨的阵痛中绽放,  五月蜜蜂口蜜腹剑的爱情,夕光里  二人背影缓缓矮成一本书的因果……  
期刊
作者简介:马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 《人民文学》 《十月》 《当代》 《中国作家》 《江南》 《天涯》 《大家》 《作家》 等刊物,入选国内多种选本。出版有 《伪生活书》 《他的生活有点小小的变化》 《乘慢船,去哪里》 《在雷声中停顿》 《错误简史》 等多部文学作品集。曾获第十届十月文学奖、 《诗神》 1995年度诗人奖、储吉旺文学奖。  极短章  1  敲了一下午的钟  一大群鸟飞来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