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与鲁迅的文坛恩怨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率直而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秉承英国绅士的生活方式,追求有小资情调的闲适生活,飞机失事不幸结束了他浓情而感伤的短暂生命。与此相对的是,鲁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他长期生活在批判和忧思中,对现实和人性有着深刻的洞察,疾病的侵袭让他过早地离开了人间。风格迥异的两人在文坛上的交锋虽然为数不多,却也折射出了现代文学的复杂现场和人性中固有的矛盾。
  初次“交锋”
  1924年12月1日,由周作人、钱玄同和孙伏园创办的《语丝》杂志,刊登了徐志摩翻译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中《死尸》一首,在译诗之前,有一段徐志摩阐述音乐的文字:“诗的真妙处不在他的字义里,却在他的不可琢磨的音节里,他刺戟着也不是你的皮肤(那本来就太粗太厚),却是你自己一样不可琢磨的灵魂……我不仅会听有音的乐,我也会听无音的乐(其实也有音就是你听不见)。我直认我是一个干脆的mystic(神秘主义者),为什么不?我深信宇宙的底质,人生的底质,一切有形的事物与无形的思想的底质——只是音乐,绝妙的音乐……无一不是音乐做成的,无一不是音乐。”应该说他的音乐观充满了泛神论的色彩,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节奏,诗歌更是如此。
  后来他又在介绍济慈的《夜莺歌》时,更丢弃了原文的形式而只顾引领读者进入充满神秘乐感的世界。他曾在《济慈的夜莺歌》一文中说,济慈作品中的音乐具有无穷的魔力,人的灵魂会被它的“沉醴浸醉了,四肢软绵绵的,心头痒荠荠的,说不出的一种浓味的馥郁的舒服,眼帘也是懒洋洋的挂不起来,心里满是流膏似的感想,辽远的回忆,甜美的惆怅,闪光的希翼,微笑的情调一齐兜上方寸灵台”。音乐使人充满无限幻想,徐志摩对音乐的欣赏决定了他偏爱音乐性强的诗歌,因此他在翻译诗歌时,也会尽量使译作具备音乐的灵动感,除了少数的几首诗歌外,他的译诗基本上都具有较强的自然音节,并且注意韵脚的使用。比如《再别康桥》的首尾两节,便是采用了相似的诗行来造成复沓的音乐效果。
  正是对诗歌音乐性的强调,徐志摩在《死尸》译作前言部分表述说,翻译会损害原诗的音乐美:“波氏的《死尸》是‘最恶亦最奇艳的一朵不朽的花’,其音调和色彩像是夕阳余烬中反射出来的青芒,辽远而惨淡,一般的语言很难再现这种意趣……翻译当然只是糟蹋。”他认为,倘若真要把一首在原语国非常出色的诗歌翻译到异质的文化语境中,即便译作看上去仍然是一首诗的形式,但原诗的神韵却会在语言的转换中几乎消失殆尽。因此他认为他用现代汉语翻译的《死尸》就是“仿制了一朵恶的花。冒牌:纸做的,破纸做的;布做的,烂布做的。就像个样儿,没有生命,没有灵魂,所以也没有它那异样的香与毒。”
  当时,鲁迅是《语丝》杂志的主要撰稿人,他在看到徐志摩的文章后,便觉得他将诗的音乐性描述到了如此神秘的地步,不免有些夸张和扭曲。于是写下了《音乐》一文,对徐志摩的“音乐观”加以调侃。说能在生活中到处听到“绝妙的音乐”的人应该是神经出现了问题,产生了幻觉,将其“送进疯人院”也不足为奇。
  远在国外的刘半农,收到周作人从国内寄去的《语丝》,先看到徐志摩的高论,不禁生出几许异议,后又读到鲁迅的文章,写成《徐志摩先生的耳朵》一文。刘也对徐阐述音乐的文字不敢苟同。说如果徐百年后,而“我幸而尚在,我要请他预先在遗嘱上附添一笔,将两耳送给我解剖研究”。
  鲁迅难道是真的反感徐志摩阐述音乐的文字吗?以普通人的处理方式而论,一般不会无故讥笑别人的文章,除非文章的作者干扰了自己的清闲。想当年,徐从英国回来,到处投稿,四处交友,崇尚爱情等,这些行事作风都与鲁迅格格不入。因此,恐怕不是徐志摩故意招惹了鲁迅,而是鲁迅不喜欢像徐这样的为人,又反感徐对于音乐的夸张表达,才会去写文章调侃。
  鲁迅后来还在他的《集外集-序言中》说:“我更不喜欢徐志摩那样的诗,而他偏爱到各处投稿,《语丝》一出版,他也就来了,有人赞成他,登了出来,我就做了一篇杂感,和他开了一通玩笑,使他不能来,他也果然不来了。”鲁迅以一个文坛资深作家的身份,与向《语丝》投稿的年轻作家“开玩笑”,不欲让徐志摩在《语丝》上发文,其内心深处的想法和真正原因,恐怕没有人能猜透。
  而在徐志摩方面,我们从他后来评价鲁迅的文字中,也能看出他对鲁迅态度的微妙变化。他曾在自己主持的《晨报副刊》上刊登了一篇《关于下面一束通讯告读者们》,说:“鲁迅先生的作品,说来大不敬得很,我拜读过很少,就只《呐喊》集里三两篇小说,以及《热风》集里的几页。他平常零星的东西,我即使看也等于白看,没有看进去或是没有看懂。”“拜读过很少”意味着他不认为鲁迅的作品有阅读的必要;“没有看懂”意味着他对鲁迅的思想没有共鸣,言外之意,他们不是一路人。
  再度结怨
  后来,徐志摩接替孙伏园主持《晨报副刊》,又与鲁迅发生了不愉快的联系。
  《晨报副刊》在1924年底之前主要是由孙伏园负责编辑的。孙伏园是一位负责任的编辑,也有开拓的勇气,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由他编辑后在《晨报副刊》发稿的。当时,孙伏园因为一篇稿子和新来的学艺部总编辑刘勉己发生了冲突,于是便辞掉了在晨報的工作,投奔了《京报副刊》。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孙伏园与鲁迅关系甚笃,他将鲁迅的一首新诗《我的失恋》编好排版了,不想等出刊之后,却发现《我的失恋》被撤掉了,他知晓情况后,当即就和刘勉己翻了脸。关系闹僵,孙伏园不得不离开。赏识自己才华的编辑加朋友失去了工作,而且风波又多因自己的文章而起,这让鲁迅对《晨报副刊》以及与之有关的人难以产生好的印象。
  《晨报》负责人之一的黄子美,与徐志摩是世交,《晨报》的总编辑陈博生,是徐留学英国时的朋友。孙伏园走后,他们便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让徐来接替,但此时的徐对此并无兴趣。1925年3月,徐去欧洲前,朋友们还在游说他能留下来编辑《晨报副刊》。但他去意已决,挽留无果,只能等他回国后再论此事。   1925年9月,徐志摩回京,陈博生等人再度找上门来。在场的人都毫无保留地议起谁来担任《晨报副刊》编辑一事,最后陈博生的一番话打动了徐志摩。他说你本有自己办刊的愿望,但需要投入,需要承担风险。而《晨报副刊》是成熟的刊物,不仅不需要你投入,还要给你报酬,何乐而不为呢?徐招架不住众人的劝说,决定接手《晨报副刊》,每周的期数、每期的容量、文章的内容等都由他自行定夺。
  基于孙伏园的离职风波所造成的影响,徐志摩主持的《晨报副刊》必然会成为鲁迅等人紧盯的对象,稍有疏忽就会引起争端。徐在改版后第一期发表的凌叔华小说的后面,写了一句话,说“副刊篇首广告的图案,也是凌叔华女士的”。但这句话的表述甚不准确,那幅图其实是凌叔华临摹的别人的作品,并非是她自己的创意。很快,《京报副刊》就刊出了署名为“重余”的文章《似曾相识的<晨报副刊>篇首图案》,说凌“剽窃”了英国人比亚兹莱的作品,并批评《晨报副刊》用人不当,选图不当等等。
  徐志摩为澄清此事,便将事情的经过写了一个说明,登在10月10日的《晨报副刊》上,说都是因为自己的文字表述不清,不意竟让凌背了黑锅。此事似乎到此也就结束了。但到了1926年初,陈西滢与鲁迅的一场论战,再次让凌叔华“剽窃”一事成为焦点。事情的起因是陈西滢指出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抄袭了日本学者的观点和文字,鲁迅则认为陈西滢纠错不是目的,报复才是本意。那陈要报复他什么呢?鲁迅在《不是信》中说,陈怀疑他就是揭露了凌叔华“剽窃”比亚兹莱画的始作俑者。
  究竟陈西滢对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批评与徐志摩因一时的不慎而导致的凌叔华“剽窃案”有无联系?或许有,也或许没有。但对读者而言,他们相互的纠误却有积极的意义,给中国文坛带来了真知,使人们明白了很多事情的真相。比如,我们知道了《晨报副刊》的刊头画原来是英国人比亚兹莱的作品,也知道了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借鉴了日本人的观点等等。
  风波至此,徐志摩也只有以闻一多的一幅画换掉了凌叔华临摹的“挥手女郎图”,一个瘦骨嶙峋的男子,站在陡峭的岩石上呐喊,喻指一群孤独的追梦者形象。
  两人恩怨的前因后果
  徐志摩人前总是风度翩翩,绅士作风,处世不温不火。他在国内文坛从不愿意主动树敌,也甚少做出偏激的行为。
  徐志摩最初对鲁迅十分友好,并曾给英国汉学家魏雷极力推荐过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我们的一个朋友新出的一本《小说史略》颇好,我也买了一本送给你。”这封信写于1924年2月21日,可见至少在此之前,徐志摩是把鲁迅当作“朋友”的。只几个月后,这位“朋友”,却成了他文学路上的陌生人,甚至是对立者。1924年10月,鲁迅创作了《我的失恋》一诗,意在“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但也有人认为鲁迅写这首诗是在讽刺当时苦追林徽因未果的徐志摩。倘真如此,那《晨报副刊》拒绝发表此诗也在情理之中。
  徐志摩率直而热情,敢于冲破旧观念的束缚、追求个人幸福,这是鲁迅性格中所缺乏的,也是他的价值观所不能认同的。也许正是这些原因导致鲁迅对徐志摩最初的反感,再经过孙伏园离职一事,就对徐更加怀有芥蒂了。
  徐志摩与鲁迅二人的婚恋观也是世人喜欢比较和讨论的话题。很多人最不能释怀的是徐对待婚姻的态度,离弃结发之妻张幼仪,追求有夫之妇陆小曼,又念念不忘林徽因,难免会让人觉得他在恋爱中,是个朝三暮四之人。究其根源,应当是徐在英国的时候,受到了罗素婚恋观的影响,加上他总是循着感性的方向行事,结果才在恋爱和婚姻上,做出了一些招人非议的感情取舍。而鲁迅在婚姻问题上,至少是遵循了传统礼教,但若要论及徐志摩和鲁迅二人在这个问题上孰是孰非,卻是难以论断的,唯一能断定的就是他们两人对待婚姻与爱情的态度是不同的。
  在派系林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直率地为人为文,虽招致很多责难和争议,但亦常见他用真诚的态度化解各种矛盾。在他不幸遇难后,他的朋友们纷纷撰文怀念他的真诚和热情,就连鲁迅也一改往日的讽刺口吻,并从报上剪下他罹难的报道,留作纪念。徐志摩与鲁迅的文坛恩怨业已化为缕缕烟云,消弭在时间的浩淼中,成为后来者不断谈起而又颇具雅兴的话题。
  张宁据《看历史》熊晖/文 整理
其他文献
德布拉西寞  上榜理由:执行任务时遭枪杀的美国华裔警官刘文健葬礼1月4日在纽约布鲁克林一家殡仪馆举行,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发表讲话。活动中数千名纽约警察再次转身抗议。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在纽约“锁喉”案裁决结果公布后曾公开表示,他与非裔太太曾叮嘱他们的混血儿子“要格外小心警察”。该言论对本已紧张的警民关系火上浇油。  点评: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在关键的时候,观点与警察背道而驰。迎接他讲话的也只能是纽约警
期刊
也许对于有些人来说“英格瓦-坎普拉德”还是个陌生的名字,但一定不会对“宜家”陌生。这个瑞典老头创立的宜家在全球26个国家有303家商场、13.5万名员工。据说他还是“隐形的世界首富”,其财富已经超过比尔·盖茨。  从邮购公司到家居帝国  很多事实只有在成为历史以后,才会将真实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创造奇迹的人最大的特点在于:在我们都看清之前他就已经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从而最终成为历史的闪光点。今天,当
期刊
1959年5月27日,由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次公演,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这支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创世纪。美丽的蝴蝶,飞到中国人心上。在中国,《梁祝》是几乎无人不知的小提琴曲,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部作品的作者何占豪,也很少有人知道他还创作了哪些作品。  《梁祝》出自“农民伯伯”  何占豪是浙江诸暨人,1933年8月29日出生。出生
期刊
日前,知名电影网站评出2014年年度最烂的20部电影。名单中,好莱坞大成本制作的《变形金刚4》以及《超凡蜘蛛侠2》都有上榜。但要说到2014烂片之王,则首推“影帝”尼古拉斯·凯奇,因为居然有两部他主演的影片上榜,分别是《末日迷踪》和《托卡列夫》。  当年拍片曾好评如潮  其实,他成名很早。1992年,他就凭借《我心狂野》获得了第43界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1996年又凭《离开拉斯维加斯》夺得奥斯卡
期刊
2014年1月3日中午,新年假期里,北京街头少了平日里的热闹,记者来到金宝街某酒店,今天这里有场特殊的活动,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里举办85周岁华诞感恩聚会。酒店门口,记者凑巧碰到了他,还有他的女婿、外孙,以及从各处赶来参加聚会的好友。  一个私人聚会,能够把王蒙、郭淑珍、李谷一、谢芳、王铁成、陈爱莲、陶玉玲、石维坚、李玉芙、刘秉义、雷恪生、马精武、刘秀荣、张春孝、胡宝善、曹灿、王玉珍、范圣琦、
期刊
近年来,新闻时常曝光某地记者收受封口费,伺处教授、作家涉嫌剽窃成被告,哪里的专家、学者到企业兼职,为了一己之利泄露机密给企业,致使国家遭受损失等诸如‘封口费”等不良做法,多年前知识阶层的前辈们就遇到或经历过,且看他们如何对待。  梁启超、邵飘萍面对“封口费”  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宝座后,由于野心膨胀和身边人员唆使,紧锣密鼓地筹备“坐龙庭”。本来,梁启超已经从“戊戌变法”时“恨袁”,转变成
期刊
按照预定的时间,笔者随粟裕大将生前的贴身秘书刘祥顺同志来到坐落在北京市地安门雨儿胡同的一个四合院。等了不多久,一位面容清瘦的老人缓缓朝我们走来,她就是粟裕大将的夫人——楚青。楚老身体硬朗,也很健谈。在回忆与粟裕将军的一些往事时,老人有些激动,几度声音哽咽……  离家出走的女儿  一落座,笔者就问:“您这个楚姓有些不多见,您的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吗?”老人说:“其实,我本姓詹,叫詹永珠,楚青这个名字是
期刊
这是一张摄于40多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中的俊男靓女如今都当上了爷爷、奶奶。上世纪70年代,单位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我们二十几个姑娘小伙排练了一批小节目,深入到各市政工地为工人师傅慰问演出。节目虽简单粗糙,但在当时,工人师傅们看到我们演的节目甭提多高兴了。演出空闲时间,我们几个要好的队友聚在颐和园,留下了这张纪念照、永恒的记忆。  工地分散,而且多半都在山区。我们坐在大卡车上,去延庆、去密云,
期刊
她和他认识已有十七八年了,那时,他们在同一所乡村中学读书,是同班同学,高中时,两人就私订了终身。后来,两人都考进了省城的大学,毕业后又都留在了省城,结婚也快十年了。  情人节那天,她问他晚上可不可以陪她一起在外面吃个饭,然后再去看一场电影。但他说晚上单位要加班,还笑她都老夫老妻的了,怎么还跟小青年似的,要去凑这个热闹。  下班以后,她一个人去逛街,竟然看到他坐在一家西餐厅靠窗的位置上,像在等什么人
期刊
这张照片拍摄于1999年。照片合影人物前排左一起:北京电视台导演王素心(本文作者)、漫画家李滨声、小品文、杂文作家刘波泳(杨凡);后排左起:作家从维熙、漫画家王复羊。  50多年前他们在北京日报共事,1957年“反右”后,他们又曾共患难。照片后面墙上的横幅是电影艺术家许还山写的“真正的强者不是压倒一切而是不被一切压倒”。这是许还山自己的心声,也是对书赠人的写照。  1999年,刘波泳(长篇小说《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