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主要内容,提炼中心论点

来源 :读写月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点聚焦】
  论点的辨析、判断、提取、归纳是议论文文本阅读能力的主要考点。议论文的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中心论点是全文的灵魂,起统率作用。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中心论点所处的位置首先看标题,要区分论题和论点。有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在开头,有的在中间,有的在结尾。还有的对论点的表述不是很集中,需要读者归纳概括出来。
  此考点的命题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直接概括文章中心论点;二是结合中心论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三是结合相关提示分析并提取中心论点;四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中心论点的分析。
  【解题指津】
  把握主要内容,提炼中心论点的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
  1.标题关联分析法。就是根据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和作用,直接抓住或分析出论点的方法。议论文的标题与中心论点的关系有四种:揭示论点;暗示议论的缘由;提示论点;提示议论的范围。
  2.位置关系分析法。先从论点的常规位置出发,到文章和段落的首、尾、中间找出中心句,初定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之间的关系及其和文章整体、题目的关系,分辨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的呈现情况有以下几种:①统领文章整体或者与题目吻合的观点是中心论点。②在反复出现的观点性语句中,首先出现的、较全面的、肯定性判断的语句是中心论点。③有些标题就是中心论点,而提挈段落、层次的中心句就是分论点。④因为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议论文中的有些过渡句也常常具有归纳上文分论点和提出下文分论点的作用。
  3.语言标志揣摩法。一定的内容总有一定的形式标志。论点的语言是明确的判断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论点总带有提挈、归纳的特点,在篇、段中间或末尾出现的论点常有“可见”“总之”一类的归纳性词语。这种方法只是位置关系分析法的一种补充。
  4.分析归纳提炼法。前面所谈的三种方法在典型议论文的阅读中都是行之有效、易于掌握的。但是閱读非典型议论文必须从论证过程中提炼出论点来。运用这种分析方法有三个途径:①抓关键词语。有些议论文虽然没有点明论点,但行文中反复地使用同一个词语强调语意,这个词语一般是论点的中心。②分析论据。有的文章只有论据和对论据的分析,而把论点蕴含在论证过程内部。这时要从论据的意义上去挖掘所蕴含的论点。③感受整体意蕴。无论哪种非典型性议论文,只要反复体味,感受整体意蕴,论述中心是不难把握的。
  【典型试题】(2019年甘肃省天水市)
  涵养几分静气
  宋威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不奋发,则心日颓靡;不检束,则心日恣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身处低谷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选自2018年1月16日《人民日报》)
  【阅读训练】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阅读全文,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3.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写出一个“涵养静气”的方法。
  【试题解析】
  遇事需要涵养静气,而非苦恼抱怨,是这篇议论文告诉我们的主要道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得来。“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试题涉及中心论点的概括、论证方法的辨别与作用分析等议论文阅读常见考点的考查。   第1题要求考生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中心论点的概括提取能力。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取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对于议论文来说,有时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有时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有时结尾总结概括中心论点。关注这些位置上的重要语句,有助于我们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把握。对于这篇文章来说,标题“涵养几分静气”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将之概括为:遇事需要涵养静气,而非苦恼抱怨。
  第2题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筛选能力。“涵养静气”的方法,作者在文中进行了具体的阐述,答题时要带着问题细读文章,找出相关内容并筛选出主要信息。参考答案:遇到事情,不去苦恼抱怨,不去烦躁惊慌,而应该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寻觅解决之道。同时也应严格自律,经历艰难困苦的历练,通过读书荡涤浮躁之气。
  第3题侧重考查分析议论文中叙事的作用。一般来说,议论文中所讲述的故事都是为议论服务的,因此答题时要多从对更好地阐述中心论点的作用的角度思考。参考答案:通过父与子不同心境下寻找手表的故事,引出文章遇事需要涵养静气而非苦惱抱怨的中心论点,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便于读者理解。
  第4题主要考查的是论证方法的辨别及其作用的分析。画线句讲述的是毛泽东同志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的故事,其目的就是锻炼意志。结合上下文不难理解,作者举例是为了具体清晰地论证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自律的论点。
  第5题是一道开放型试题,既考查考生对文中“涵养静气”的理解,也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一个“涵养静气”的方法即可。示例:每当我遇到烦恼、心绪浮躁的时候,我会选择出门跑步听歌,让自己出一身汗,回来后我就会身心舒畅,忘记烦恼,重新积极乐观地面对问题。
  【阅读闯关】
  与世界和解
  陈鲁民
  ①说与世界和解,其实有点大且虚。世界那么大,哪个知道你是谁?这里的所谓世界,不是五大洲四大洋、七十亿各国同胞,而是你那一亩三分地、你工作的单位、居住的小区、你周围的男男女女、交往的亲友、敌人与对手。抽象一点说,就是你要与现实生活、客观环境、社会风气、世俗习惯等和解。
  ②和解,先说“和”字,相关的词有和谐、宽和、和为贵、和而不同、和气生财、和和美美等;再说“解”字,相关的词有解开、解放、解救、解劝、解释、冤家宜解不宜结等。和解两个字合起来说,就是平息纷争、重归于好、淡化矛盾、求同存异。
  ③和解还有妥协之意。妥协,即以让步的方式避免冲突与争执。能伸能屈,能涨能缩,在该坚持的时候坚持,该妥协的时候妥协,是人最大的生存智慧。“宁为玉碎不愿瓦全”之说,作为一种精神气节,值得点赞;但若从一般生存智慧的角度来说,则不大可取,因为代价太大,性价比太低,得不偿失。所以,古往今来,苟活者居多,千千万万;玉碎者极少,寥若晨星,这并不是犬儒主义,而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④为什么要和世界和解?战而胜之多好,取而代之多爽,踩着对手让其求饶多解气。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没有必胜把握,没有一定的优势,斗起来只会两败俱伤、玉石俱焚,那就不如和解为好。和解虽不是最优结果、上上之选,也是次优结果,差强人意。和解可能没有大获全胜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但毕竟躲过了失败的屈辱、覆亡的命运,为日后东山再起保下本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日后,等你羽翼丰满、实力雄厚,真有与世界叫板的本钱了,到那时,你就是不愿与世界和解,也能闹个天翻地覆、风生水起。
  ⑤不愿与世界和解者,大体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神通广大、本事出众,如大闹天宫的孙猴子,敢于对抗整个仙界,挑战十万天兵天将;如笔扫千军,纵横文坛,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鲁迅,可以放言“一个也不宽恕”。再一种是阮玲玉、老舍、傅雷那种,准备以死抗争,生无可恋,因而就无所顾忌,孤注一掷,“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如果不在这两种人行列,那你还是循规蹈矩,老老实实与世界和解为好。
  ⑥我们希望与之和解的世界,肯定有让我们不快、无奈的地方,看不惯、不适应的地方,如果不顾一切地较劲、叫板、硬撑、死斗,可能会是鸡蛋碰石头、自取其辱。因为在世界面前,个人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同恒河一沙、丛林一叶。有人总是怨天尤人、怒气冲冲,觉得全世界都对不起我、都故意和我为敌,那是你太高看自己了,谁知道你是哪棵葱?
  ⑦年轻人血气方刚,生机勃勃,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向世界宣战,精神可嘉,就是说了大话、狠话,犯了错误,也容易被人谅解,连上帝都会原谅年轻人。但是,人到中老年,若还是不知深浅、毛毛躁躁,动不动就要与世界作对,向环境较劲,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那就有些幼稚可笑、不自量力了,有点像挑战风车的唐·吉诃德,肯定会碰得头破血流,且遗人笑柄。
  ⑧与世界和解,说到底其实就是与自己和解。不要逼自己那么凶,对自己那么狠,给自己提出那么多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为你可能没有那么优秀、坚强、智慧、多才。因而,降低过高的欲望,放弃不切实际的奢望,松弛一下生命之弦,对自己好一些,心底就会变柔软,心情会变舒畅,心境会变温馨,幸福指数会明显上升。
  ⑨与世界和解,将会大受裨益,不信你试试,很灵的。
  (选自《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0年第3期)
  【阅读训练】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标题中“世界”与“和解”的含义的理解。
  3.“与世界和解”有什么好处?
  4.作者认为不愿与世界和解者大体上有哪两种人?为具体阐明这两种人的性格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5.作者所说的“与世界和解”,是否意味着要我们放弃追求与世无争呢?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1.与世界和解。或:与世界和解,将会大受裨益。
  2.“世界”就是个人置身的现实生活、客观环境、社会风气、世俗习惯。“和解”就是平息纷争,重归于好,淡化矛盾,求同存异,还有妥协之意。
  3.“与世界和解”可以躲过失败的屈辱、覆亡的命运,为日后东山再起保下本钱。
  4.一种是神通广大,本事出众的人;再一种是准备以死抗争,生无可恋,因而就无所顾忌、孤注一掷的人。为具体阐明这两种人的性格特点,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5.不是的。作者所说的“与世界和解”,是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智慧等提出自己的目标,要降低过高的欲望,放弃不切实际的奢望。
其他文献
娜乌茜卡是我很喜欢的宫崎骏作品的主角之一。  从开篇就能感觉到娜乌茜卡的与众不同,她有超乎常人的冒险精神和与之相辅相成的行动力。她能自由地穿梭于大家都惧怕的腐海,她了解虫群的习性,救得了人也引导得了虫。  她对待狐松鼠、群众以及虫群的态度,都能让人感觉到她内心的爱。面对腐海她防备却又敬畏,面对虫群她无惧却又怜爱……她的爱是大爱,无论是对自己人还是对敌人,无论是面对熟悉的环境还是未知的因素,她的态度
期刊
【导读】  从前,在埃及街旁的一所房子里,住着一只名叫爱德华·图雷恩的瓷兔子。他很是自鸣得意,而且理由充足:他为一个名叫阿比林的女孩儿所拥有,她对他关怀备至、崇敬有加。  可是后来,有一天,他被丢失了。  凯特·迪卡米洛把我们带上了一段异乎寻常的旅程——从海洋深处到渔夫的渔网,从垃圾堆的顶部到流浪汉营地的篝火边,从一个生病的孩子的床前到孟斐斯的街道上……一路上的见闻令我们惊愕不已——即使是一颗极易
期刊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  公元前219年,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第三年,这一年秦始皇到东方六国去巡视。更重要的是,他要去泰山封禅。什么是封禅?我用一个简单的类比讲给各位听。  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皇帝虽然是人世间最大的主宰;但严格来说,他并不是最
期刊
费洛姆在书中写道:“在现代社会,工作和娱乐已经填满了人们的生活,‘牲畜’们如同陀螺一般旋转,上班时成为资本的奴隶,下班后在娱乐中麻痹自己,与之相对的就是人们的精神生活被挤压得没有一点空间。”  “吸猫、撸狗”现象火爆的程度就如病毒式传播一般,宠物文化正在引导新一轮经济浪潮。“铲屎君”体量日渐壮大的背后,是宠物的冉冉崛起。《2019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19年宠物市场总体消费规模已经突破2122
期刊
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爷爷经常对我说的话。小时候,爷爷总是牵着我稚嫩的小手,走过长长的田埂。他那双沧桑质朴的手,总会轻轻地捧起一把泥土,狠狠地嗅着,似乎怎么也嗅不够,到底还是家里的土香啊!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山沟子里,先人们都是农民,靠着这片土地活着。岁月的变迁,时间的打磨,万物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家乡的这片土地。每个人都用汗水滋养着它。爷爷曾对我说:“是祖祖辈辈老老少少的
期刊
近年来,有个教育话题很火——“寒门再难出贵子”,意思是,出身富贵家庭的孩子,由于家庭背景、社会资源等优于贫困子弟,其成才的概率高过寒门学子。在一些人的眼中,现今的教育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富贵子弟,似乎优越的家庭背景和条件意味着通向名牌大学更短的阶梯。  那么,“寒门出贵子”是否已成为过时的旧谈?不是的,这句话今日依然适用,因为“贵”由心生。这里的“寒门”并非单指贫穷的家境,而是人心境中的“寒”。“寒”
期刊
我心中的桃花源,蓝天白云,山清水秀,没有捕鸟网,没有农药,没有鸟枪……  我是一只鸟,一只普通常见的鸟。但我的一生,却不如我的长辈们那样美好。我有四个兄弟姐妹,与我的父母住在一起。然而如今,只剩下我一個了。  在我还小的时候,一次父母一起出去觅食,我和兄弟姐妹们在家中翘首以盼。天边的落日一点点沉下去,夜幕一点点降临,可父母还没有回巢。我们又饿又冷,却又无能为力。直到第二天,母亲才回到家,她眼睛血红
期刊
童年已经匆匆流逝,但它是我无法遗忘、无法释怀的岁月。  我的童年如一排排的书,抽出一本,掸一掸上面的灰尘,翻开那熟悉又破旧的一页页,那内容,五彩缤纷,使我的眼也缭乱。它像一根根丝线,交织成了一道道网,五彩斑斓的,帮我捞起那沉睡已久的记忆……  春天,大好时节,鸟语花香,桃红柳绿,莺歌燕舞,自然少不了骑车这一大好项目。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会把骑车当成娱乐,而不是竞技。约上三五好友,带上零食,骑上单车
期刊
远在歌声那端的你:  你好吗?好久不见,近来甚是想念,便提笔写下这封信,给让我又爱又恨的你。  有许多话想说,却又不知如何下笔,索性从你的外貌说起吧。你呢,唉,眉毛挺浓的,可眼睛太小。说到这,一定会暗自吐槽:大眼无神,小眼聚光!哈哈,你上半年剪的刘海,现在大概已经很长了吧?说实话,你还是没有刘海的时候比较自然。不过没关系,敢于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就是好样的。  这便是我爱你的原因之一吧。  你喜欢唱
期刊
读阿城的《溜索》,真的像溜索一样。不过,我溜的不是怒江上的险索,而是《溜索》里的语言之“索”。读《溜索》,我觉得其语言非常利索。遍布于文中70多处的“一”,读来意味盎然。有的淡,有的浓;有的限于眼前,有的走向渺远。简则简到直接关联人、物的本末,盈则盈到能在文本的方方面面感受到风韵。《淮南子·诠言》说:“一也者,万物之本也。”《道德经》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论者说,阿城有道家风骨,从“一”字可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