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读】
从前,在埃及街旁的一所房子里,住着一只名叫爱德华·图雷恩的瓷兔子。他很是自鸣得意,而且理由充足:他为一个名叫阿比林的女孩儿所拥有,她对他关怀备至、崇敬有加。
可是后来,有一天,他被丢失了。
凯特·迪卡米洛把我们带上了一段异乎寻常的旅程——从海洋深处到渔夫的渔网,从垃圾堆的顶部到流浪汉营地的篝火边,从一个生病的孩子的床前到孟斐斯的街道上……一路上的见闻令我们惊愕不已——即使是一颗极易破碎的心也可以失去爱、学会爱而重新得到爱。
本书荣获2006年波士顿全球号角奖金奖。
【选读】
第一章自命不凡的爱德华
从前,在埃及街旁的一所房子里,居住着一只几乎完全用瓷材料制成的瓷兔子。他长着瓷的胳膊、瓷的腿、瓷的爪子和瓷的头、瓷的躯干和瓷的鼻子。他的胳膊和腿被金属线连接起来,这样他的瓷胳膊肘儿和瓷膝盖便可以弯曲,使他可以活动自如。
他的耳朵是用真的兔毛做的,在那皮毛的下面,是很结实的可以弯曲的金属线,它可以使那双耳朵摆出反映那小兔子的情绪的姿势——轻松愉快的、疲倦的和慵懒无聊的。他的尾巴也是用真的兔毛做的,毛茸茸的、軟软的,做得很得体。
那小兔子的名字叫爱德华·图雷恩。他个子很高。从他的耳朵顶端到脚尖差不多有三英尺。他的眼睛被涂成蓝色,显得敏锐而机智。
总之,爱德华·图雷恩是个自命不凡的小家伙。只有他的胡子使他颇为费解。那胡子又长又优雅,正如它们理所应当的那样,可是它们的材料来源却说不清楚。爱德华非常强烈地感到它们不是兔子的胡须。那胡须最初是属于谁的——是哪个令人讨厌的动物的——对这个问题爱德华无心考虑得太仔细。他也的确没有这样做。他通常不喜欢想那些令人不快的事。
爱德华的女主人是个十岁大的黑头发的女孩,叫阿比林·图雷恩。她对爱德华的评价很高,几乎就像爱德华对他自己的评价一样高。每天早晨阿比林为了上学而穿衣打扮时,她也会给爱德华穿衣打扮一番。
那小瓷兔子拥有一个特大的衣柜,里面装着一套套手工制作的丝绸衣服;用最精美的皮子按照他那兔子的脚特别设计和定做的鞋子;一排排的帽子,帽子上面还留有小孔,以便适于戴在他那对又大又富于表情的耳朵上。每条裁制考究的裤子上面都有一个小口袋,用来装爱德华的金怀表。阿比林每天早晨都帮他给那块怀表上弦。
“好啦,爱德华,”她给那块表上好弦后对他说,“当那个粗指针指到十二点而细指针指到三点时,我就回家来和你在一起了。”
她把爱德华放到餐室的一把椅子上,调整好那椅子的位置,以便爱德华正好可以向窗外张望并可以看到那通向图雷恩家前门的小路。阿比林把那块表在他的左腿上放好。她吻了吻他的耳朵尖,然后就离开了;而爱德华则整天盯着窗外的埃及街,听着他的表嘀嗒作响,默默地等待着。
在一年的所有季节中,那小兔子偏爱冬季。因为在冬季,太阳早早就落下去了,餐室的窗子都会变暗,爱德华就可以从那玻璃里看到自己的影像。那是怎样的一种影像啊!他的投影是多么的优雅!爱德华对自己的风度翩翩惊讶不已。
傍晚时,爱德华和图雷恩家的其他成员一起坐在餐室的桌子旁——阿比林、她的父母,还有阿比林的祖母,她叫佩勒格里娜。的确,爱德华的耳朵几乎够不着桌面,而且的确,在全部吃饭的时间里,他都一直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前面,而看到的只是桌布明亮而耀眼的白色。不过他就那样待在那里——一只小兔子坐在桌子旁边。
阿比林的父母觉得有趣的是,阿比林认为爱德华是只真兔子,而且她有时会因为怕爱德华没有听见而要求把一句话或一个故事重讲一遍。
“爸爸,”阿比林会说,“我恐怕爱德华一点也没有听见呢。”
于是阿比林的父亲会把身子转向爱德华,对着他的耳朵慢慢地说,为了那小瓷兔子而把刚刚说过的话重复一遍。爱德华出于对阿比林的礼貌只是假装在聆听,实际上他对人们所说的话并不十分感兴趣。他对阿比林的父母和他们对他傲慢的态度也并不理会。事实上,所有的成年人都对他很傲慢。
只有阿比林的祖母像阿比林一样对他讲话,以彼此平等的口吻对他讲话。佩勒格里娜已经非常老了。她长着一个又大又尖的鼻子,一双黑亮的眼睛像深色的星星一样闪着光。正是佩勒格里娜负责照料爱德华的生活。正是她让人定做了他,她让人定制了他的一套套的丝绸衣服和他的怀表,他的漂亮帽子和他的可以弯曲的耳朵,他的精致的皮鞋和他的有关节的胳膊和腿,所有这些都是出自她的祖国——法国的一位能工巧匠之手。正是佩勒格里娜在阿比林七岁生日时把他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她。
而且正是佩勒格里娜每天晚上都来安顿阿比林上床睡觉,也安顿爱德华上床睡觉。
“给我们讲个故事好吗,佩勒格里娜?”阿比林每天都要她的祖母讲故事。
“今晚不讲了,小姐。”佩勒格里娜说。
“那什么时候讲呢?”阿比林问道,“哪天晚上?”
“很快,”佩勒格里娜说,“很快就会有一个故事了。”
然后她关掉灯,于是爱德华和阿比林躺在卧室的黑暗中。
“我爱你,爱德华。”每天晚上佩勒格里娜走后阿比林都会说。她说过这些话之后就等待着,就好像期待着爱德华也对她说些什么。
爱德华什么也没有说。当然他什么也没有说是因为他不会说话。他躺在他的紧挨着阿比林的大床的小床上。他抬眼凝视着天花板并倾听着她呼吸的声音,他知道她很快就要睡着了。因为爱德华的眼睛是画上去的,所以他无法闭上它们,他总是醒着。
有时,如果阿比林把他侧身而不是仰面放在他的床上,他就可以从窗帘的缝隙中向外望见黑暗的夜空。在晴朗的夜晚,星光灿烂,它们那像从针孔里照射进来的光线让爱德华莫名其妙地感到一种安慰。他常常整夜凝视着星星,直到黑暗最终让位给黎明。 【书评】
爱之旅
□cair
我很少给女儿读伤感的故事,一来她年龄还小未必能体会;二是她还真的不太爱听伤心的故事。按她的道理,小孩子就应该是欢乐的。我仍然记得她四岁多我们读《夏洛的网》时,听到夏洛快死的那一个章节,伴着悲伤的音乐,女儿没哭,却大声抗议再也不要听这种让人心痛的故事,相信她心里一定非常难过。
人的本能便是这样:抗拒死亡,欢迎阳光、水、营养、快乐以及一切生的希望。但悲剧,在痛彻心扉之后容易记住;而喜剧,往往在嘻嘻哈哈中遗忘。《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从情节上看具备了不少悲剧的元素,是一部写给儿童看的略带伤感的儿童文学。
爱德华是一只近乎完美的陶瓷兔子,他美丽、高贵、优雅,只是他还有那么一点儿自命不凡。他的主人是个十岁的女孩,名叫阿比林。阿比林是那么爱他,每天晚上她都对爱德华说:“我爱你,爱德华。”
可是爱德华不懂得爱到底是怎样一种感觉。他能感受到夜空点点星光带来的安慰;听到奶奶故事里那位“像没有月亮的夜空中的繁星一样闪闪发光”的公主,他为这样的美激动不已。这位公主骄傲自负,她最后因此变成了疣猪。爱德华不懂伤心是什么,只知道他对此感到不适;爱德华也能察觉到阿比林告别奶奶时湿湿的眼泪,只是他不会流泪。
爱德华总是安安靜静地,优雅而高贵地坐在窗边等着阿比林放学,等着太阳落山后从玻璃窗里照出自己的影子。他的投影是那么的完美,他沉浸在欣赏自己的完美之中。
作为一只陶瓷小兔子,爱德华懂的够多,他会开心、会激动、会不适、会察觉到眼泪是湿湿的、会顾影自怜……可是阿比林为什么总是要对他说“我爱你”?什么是“我会永远爱你”?为什么阿比林要对自己说“我永远也不离开你”?
爱德华不懂得什么是爱,而爱的奇妙之处在于,拥有它时爱德华并不懂,而失去爱的时候,他懂了。这一场奇妙之旅,便是一场不断失去的旅程。
爱德华掉进了冰冷的海水中,失去了阿比林,失去了华丽的衣服,他甚至失去了夜晚满天繁星给他的安慰,他脸朝下埋在海底的淤泥里,陪伴他的只有无尽的黑暗。
还好,被海水腐蚀的真正的兔毛耳朵可以重新补上,华丽的衣服可以被朴素舒适的棉质衣物取代,被误解成女性穿上滑稽的蓬蓬裙子,被叫成“苏珊娜”、失去爱德华的名字又如何,只要不再与黑暗为伍。
又或者用流浪汉的帽子勉强蔽体,坐在篝火边聚精会神听着别人的故事,絮絮叨叨地说着那一个又一个爱过与被爱着的人的名字。那并不是别人的故事,爱德华也经历过同样的故事。
直到有一天,爱德华被粗暴地绑在菜园子里的杆子上,耳朵被牢牢钉死吊着,四肢伸展开被铁丝捆着固定,那木杆上还吊着叮当作响的锡盆。“干活吧,克莱德!”他被当做稻草人。在烈日的照耀下,爱德华感到发昏,“克莱德”?他已经对人们给他起的名字厌烦了!“好吧,哪怕你把我变成一只疣猪!”
当太阳落下去的时候,爱德华抬眼看看夜空,第一次,满天繁星不再让爱德华感到安慰,他感到的是受到了嘲笑:你孤零零地留在下面,而我们高高在上,和我们的星座一起。
那又有什么关系,至少我也被爱过,爱德华告诉星星们。
很快,爱德华找到了需要他去爱的人。一个男孩布赖斯把爱德华送给了他的妹妹萨拉·鲁斯。她曾经也有一个瓷质的婴儿娃娃,后来它被他们的爸爸踩碎了。他们的爸爸总是醉醺醺不回家,一回家就砸东西。那个瓷娃娃碎成了无数片,而每一片又那么的小,布赖斯试过一遍又一遍,也不能把它复原。
“萨拉·鲁斯后来没有什么可玩的东西了。他什么也没给她买。他说她什么也不需要。他说她不需要是因为她可能活不下去了。”布赖斯解释给爱德华听,“可是他不明白。”
这个四岁的小女孩萨拉·鲁斯,有着和哥哥一样闪着金色光芒的棕色头发。她看到给自己的礼物时,激动得不停咳嗽。当然,她原本就不停地咳嗽,说话只要超过一个词就要咳嗽个不停,然而她笑着,前后摇动着爱德华,低头凝视他并微笑着。
爱德华生平从来没有像个婴儿一样被看护过,阿比林、内莉、布尔都没有这样轻柔而又狂热地抱过他。被人那样充满爱意地俯视着给爱德华一种奇异的感觉。爱德华感觉到他瓷质的身体都热血沸腾了。
她需要我!
被需要的日子里,爱德华尽力去关心萨拉·鲁斯,她走出屋子透气时也会紧紧抱着爱德华。爱德华真想有双翅膀,那样的话,他会远走高飞,会带上萨拉·鲁斯。他想在那样的高空中,空气如此干净,萨拉·鲁斯一定可以一点儿也不咳嗽地呼吸了。他们三个抬头仰望着星空,对着萨拉·鲁斯的星星许愿,爱德华对她的星星寄以厚望。
但是三个月过去了,她的身体却没能好起来,第五个月她拒绝进食,到了第六个月,她已经咳出血来。她的呼吸变得断断续续很不稳定。
“呼吸,宝贝儿。”布赖斯俯身站在她的身旁说。
“呼吸,”爱德华在她紧紧的怀抱中默默在心中念,“请,请呼吸一下吧!”
那天夜里,爱德华从萨拉·鲁斯的怀抱中掉下来,她不再要他了。
失去!失去!
爱德华失去了萨拉·鲁斯,甚至他连自己的生命也失去了——他裂成了碎片。
可是即使裂成了碎片,爱德华也没有忘记回忆曾经拥有是怎样的感受。在黑暗海底回忆,在肮脏垃圾堆中回忆,在长长的小山坡上回忆,在拥挤的玩具架子上回忆。
这些失去的回忆,成为了灵魂,成为了爱德华的爱。就像一片澄净的夜空,那些失去的人、失去的时光、失去的感受,如同星座,一旦留在心底,便成为了星空中的永恒。爱,原来就是这样一种又甜美又痛楚的回忆:获得,然后失去;失去,然后获得。
能不能在失去又失去之前学会爱、懂得爱?我一遍又一遍地为女儿读着爱德华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体会其中的爱与勇气,希望她在爱德华的一再失去中感动并体会到爱。一直读一直感动,然后像爱德华那样仰望心中闪闪发光的星空,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