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方法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学”的方法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培养下形成的,因此“教”的方法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因素。教学法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制约,受教学原则的指导。由于教学观念的不同,对教学方法有许多种分类的方法。有的按全面地考察教学基本要素和认识方式分类,有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类,有的按教学活动的性质分类等等,本文按初中美术教學活动的主动性将教学方法归纳一下做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美术 教学方法
一、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主要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也可称为传授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示法等。从表面看来,传授型教学方法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但其实,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只有在激励、鼓舞了学生的自我活动时,才能被学生所接受。
(一)讲授法
讲授法亦称为“讲述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动地接受、掌握知识素材的能力。讲授法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方法,运用其他教学方法时也少不了讲授法的配合。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教师要熟悉讲授内容,教师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逻辑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突出重点,讲透难点,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2.讲授语言要合乎语法要求,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要使用普通话,语速适当,清晰洪亮,切忌出现对学生有副作用的内容和不文明用语;3.要善于调动学生心理逻辑和关注学生的情绪反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思维共鸣,并与提问、讨论等方法结合,使学习更加主动;4.在一般美术技能课中,教师讲授的内容要少而精。当然在美术常识或欣赏课时需要较多的讲述,而在单纯的练习课中会讲述得更少,其主要的原则是:尽可能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会学习;5.讲授时应辅之以多种其他信息源,比如结合各种演示、呈示手段,或借助板书、板画使讲授内容更加形象化、条理化,这比单一口述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更能有效地说明问题。
(二)演示法
演示法也称为“示范教学法”。是在实践性教学中教师执行一套规范性的程序或动作,引起学生相应模仿行为的教学方法。常用于技能性操作或工具、器械、设备的运用等教学。教师的示范与学生自主地完成作业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只有当学生熟悉学习方法时才能唤起较为自主的学习活动。但若没有教师的示范,这将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学生练习之前,只能教师示范,诸如绘画技能或步骤操作、工艺示范表演等多种,以及工具、材料性能及使用技法特点演示。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1.教师要有精湛的动作技能和良好的示范技巧,演示的动作或步骤要清晰、准确,以最有利于学生积极效仿的方式进行示范;2.某些演示物或图片应在课前先制成半成品,选择技能难点或最关键的过程进行演示,以节省时间;3.对于学生已能够操作或通过努力就能操作的技能、方法或步骤,哪怕会有一些摸索、尝试的过程,也应尽量让学生自主地去做,这会有利于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索精神,而教师过细的、反复的示范反而会使学生不耐烦。
(三)呈示法
呈示法是指教师借助静态的物像进行直观教学的方法,以及将某些事物、现象、过程直观性展示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一般可包括实物、模型、范画、图片、幻灯等教具的呈示和参观展览会、生活场面、实地表演或听录音、观看电视录像等。其基本要求:1.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选择呈示教具,使之与讲授内容紧密配合并适合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应该有较高的信息含量和审美价值;2.呈示的教具要少而精,物像要有高质量的视觉效果,应保证有一定的尺寸和清晰度,保证呈示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是借助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它的基本形态是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以集体讨论、集体思考为基础的学习,或者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地操作和创造。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由师生共同掌握。知识、技能及洞察力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学生能动的生产性活动获得的。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社交能力与自主性,形成社会态度。
(一)对话法
对话法又称问答法,是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对话法的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不像讲授法那样教师讲学生听,呈信息单向流动,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相互提问、回答促进思维、获得新知,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学习的调整、指导、评价等手段形成信息双向交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师生双方的沟通;但也容易出现意见分散,知识结构不易系统化等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总结。基本要求是:1.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有较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善于启发诱导;而学生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实际经验和分析能力,否则会引起教学目标的偏离或降低教学效果,也容易出现教学时间的浪费;2.所提问题应紧扣教材,难易适当,立意明确,有启发性,求答范围清晰,并准备好正确的答案,对话后要及时小结;3.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课堂纪律,学生大胆发言,不宜批评。
(二)参观法
参观法是指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特定场所,观察、接触客观事物或现象以获得新知识和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可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和总结性参观。具体可以是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到动物园观察动物,到风景区欣赏名胜古迹,到工地或农村了解工人、农民的工作等。虽然平时学生也接触上述的事物,但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观,可以使学生由无意注意变为有目的观察,从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加深形象记忆,激发创作表现欲望。
(三)尝试法
尝试法也称为尝试教学法,是由教师设置一情境,让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经过几次错误的尝试后找到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其源于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尝试学习”观,曾被认为是人和动物最典型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初中美术 教学方法
一、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
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主要指由教师向学生传授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也可称为传授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演示法、呈示法等。从表面看来,传授型教学方法是教师主动,学生被动;教师传授,学生接受。但其实,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只有在激励、鼓舞了学生的自我活动时,才能被学生所接受。
(一)讲授法
讲授法亦称为“讲述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动地接受、掌握知识素材的能力。讲授法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方法,运用其他教学方法时也少不了讲授法的配合。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教师要熟悉讲授内容,教师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逻辑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突出重点,讲透难点,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结构;2.讲授语言要合乎语法要求,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要使用普通话,语速适当,清晰洪亮,切忌出现对学生有副作用的内容和不文明用语;3.要善于调动学生心理逻辑和关注学生的情绪反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思维共鸣,并与提问、讨论等方法结合,使学习更加主动;4.在一般美术技能课中,教师讲授的内容要少而精。当然在美术常识或欣赏课时需要较多的讲述,而在单纯的练习课中会讲述得更少,其主要的原则是:尽可能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学会学习;5.讲授时应辅之以多种其他信息源,比如结合各种演示、呈示手段,或借助板书、板画使讲授内容更加形象化、条理化,这比单一口述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更能有效地说明问题。
(二)演示法
演示法也称为“示范教学法”。是在实践性教学中教师执行一套规范性的程序或动作,引起学生相应模仿行为的教学方法。常用于技能性操作或工具、器械、设备的运用等教学。教师的示范与学生自主地完成作业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只有当学生熟悉学习方法时才能唤起较为自主的学习活动。但若没有教师的示范,这将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学生练习之前,只能教师示范,诸如绘画技能或步骤操作、工艺示范表演等多种,以及工具、材料性能及使用技法特点演示。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1.教师要有精湛的动作技能和良好的示范技巧,演示的动作或步骤要清晰、准确,以最有利于学生积极效仿的方式进行示范;2.某些演示物或图片应在课前先制成半成品,选择技能难点或最关键的过程进行演示,以节省时间;3.对于学生已能够操作或通过努力就能操作的技能、方法或步骤,哪怕会有一些摸索、尝试的过程,也应尽量让学生自主地去做,这会有利于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索精神,而教师过细的、反复的示范反而会使学生不耐烦。
(三)呈示法
呈示法是指教师借助静态的物像进行直观教学的方法,以及将某些事物、现象、过程直观性展示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一般可包括实物、模型、范画、图片、幻灯等教具的呈示和参观展览会、生活场面、实地表演或听录音、观看电视录像等。其基本要求:1.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选择呈示教具,使之与讲授内容紧密配合并适合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应该有较高的信息含量和审美价值;2.呈示的教具要少而精,物像要有高质量的视觉效果,应保证有一定的尺寸和清晰度,保证呈示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是借助师生对话与活动,共同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它的基本形态是师生之间的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以集体讨论、集体思考为基础的学习,或者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动地操作和创造。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由师生共同掌握。知识、技能及洞察力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学生能动的生产性活动获得的。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社交能力与自主性,形成社会态度。
(一)对话法
对话法又称问答法,是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对话法的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不像讲授法那样教师讲学生听,呈信息单向流动,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相互提问、回答促进思维、获得新知,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学习的调整、指导、评价等手段形成信息双向交流,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师生双方的沟通;但也容易出现意见分散,知识结构不易系统化等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总结。基本要求是:1.教师必须熟悉教材,有较渊博的知识,还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善于启发诱导;而学生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实际经验和分析能力,否则会引起教学目标的偏离或降低教学效果,也容易出现教学时间的浪费;2.所提问题应紧扣教材,难易适当,立意明确,有启发性,求答范围清晰,并准备好正确的答案,对话后要及时小结;3.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课堂纪律,学生大胆发言,不宜批评。
(二)参观法
参观法是指组织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特定场所,观察、接触客观事物或现象以获得新知识和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可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和总结性参观。具体可以是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到动物园观察动物,到风景区欣赏名胜古迹,到工地或农村了解工人、农民的工作等。虽然平时学生也接触上述的事物,但在教师的指导下参观,可以使学生由无意注意变为有目的观察,从而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加深形象记忆,激发创作表现欲望。
(三)尝试法
尝试法也称为尝试教学法,是由教师设置一情境,让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经过几次错误的尝试后找到正确答案的教学方法。其源于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尝试学习”观,曾被认为是人和动物最典型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