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以色列馆:听海贝壳的回忆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yak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以色列国家馆而言,这会是一座充满人性、关怀、温暖与柔软的诗意建筑,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模仿,而绝非再造水泥森林。
  
  作为犹太人的骄傲,爱因斯坦曾经这样说过:“以色列只有依靠发展专业科技才能赢得生存的战斗。”而现代以色列人似乎的确听取了这位大师的箴言,并将其巧妙地运用于生活之中。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组成部分,以色列馆近日将该馆主题定为“创新,让生活更美好”,并将展出诸多旨在改善全世界人类生活的突破性发明,这些“颠覆市场规则”的创新发明,或许会让观众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以色列。
  
  精彩奇妙以色列馆
  
  新建成的以色列国家馆,坐落于中国馆的一旁,是一幢充满着创新和未来元素的建筑。展馆由两座如同环抱在一起的双手的流线型建筑体组成,因此也赢得了“海贝壳”的美称。“海贝壳”的一边用原石砌造,拔地而起,而另一边则用透明的玻璃覆盖。据著名设计师哈伊姆·多顿解释,在以色列,人们喜欢在建筑上使用石料,因为它在犹太人传统观念里意味着坚固、土壤和根本。因此,用天然原石搭建而成的“创新殿”,恰恰象征着与地球、历史的联系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而采用透明PVC及玻璃材料的“光之厅”,则象征着科技、透明、轻盈和未来。两者盘根错节般的交融,形成一个状似树根的别样整体。“这两种截然不同、相互冲突的材质纠结在一起,代表着对话和融合。”场馆内陈列着的水科技、太阳能、人造卫星及微型摄像机等一系列以色列创造发明的高新技术,无不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一一呈现于观众眼前。
  展馆分为启迪花园、光之厅、创新厅三大体验区,游客们将有机会通过独具一格的展品了解以色列在农业和环保方面的创新,以及其主要旅游景点与丰富的犹太文化遗产,包括以色列当代技术在科学、医药、能源和通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据悉,展馆体验将以以色列在生活各个方面的最高端技术为主导,并融入丰富独特的犹太文化。参观者不仅可以亲眼看到形似胶囊的微型摄像机等高科技产品,还可以通过视频等多种手段了解这些创新发明的作用原理和实际运用过程。更值得一提的是,二战期间,上海曾经是犹太难民的避难所,犹太人一直铭记着这段当代“诺亚方舟”的历史,因此“犹太人在上海”的这段历史也将理所当然地放进以色列馆中展出,以此体现中以两国的历史渊源与深厚情感。
  对此,世博会以色列副总代表毕雅丽女士表示,设计师和参展方把这段历史放进以色列馆有着重要的意义,既反映了以色列对这段历史的重视,也体现了以色列馆“对话”的主题。“中国与以色列都是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度,今年即将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不仅为两大古文明的现代对话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还将向世界展示两大文明无论是在科学技术还是文化艺术领域里取长补短。作为一个领土面积较小的国家,以色列可谓是‘共同创造’的代名词,即与合作伙伴共同创造更好的未来。借此机会我向中国的合作伙伴表达诚挚的谢意,因为如果没有双方的精诚合作,以色列国家馆便无法呈现在世人面前。”
  
  设计以外的传奇
  
  在主题发布会的当天,作为场馆的设计者之一,以色列著名设计师渡堂海颇为引人注目。
  1985年,这个年轻的以色列人第一次来到中国,一待就是4个月。香港、桂林、重庆、北京、西安、拉萨、上海……事实上,带着对古老东方古国的好奇,以及一份对上海所保存的特殊感情,让渡堂海走进了中国。来到上海,他第一时间找寻起虹口区一幢没有门牌号的老房子。“1919年,我母亲就在上海的那里出生。不过很可惜,那么多年过去了,我没有找到。尽管如此,我还是给远在故乡的母亲打了一个电话,她一听到上海,顿时泪流满面。”这,就是渡堂海对上海这座城市最原始,却又是最质朴的真实回忆。谁能想到,25年后的今天,事业有成的渡堂海竟成了上海世博会以色列馆的建筑设计师!这是何等的缘分!当年他乡客的儿子,因为血液中曾经流淌的上海情缘,于是要为这座城市建造一座代表友谊的建筑。对于渡堂海来说,这无疑是一次生命的轮回。
  有趣的是,看似现代的以色列馆,其灵感也是来自中国。原来早在1985年渡堂海第一次来中国时,这一切就已潜移默化地开始酝酿起来。坐在记者的对面,渡堂海戴起眼镜,认真地从随身携带的照相机中找出一张“灵感源泉”——那是一张拍摄于中国黄山的照片,两棵互相缠绕的大树正是后来以色列馆设计的原型。当时的渡堂海完全想不到无意中留下的一张照片,会为现在的设计带来巨大的创意。可就是这么巧,当年黄山的背包客恰是循着母亲的足迹成就了今天的以色列馆。
  渡堂海虽然从事着建筑,骨子里却有着强烈的人文精神。他告诉记者,自己的设计从来不喜欢死板的方块砖,又高又大,它的建筑永远不会拒绝阳光、空气,永远是流动的,自然的,因此绝不会限制思想的翱翔。对于以色列国家馆而言,这会是一座充满人性、关怀、温暖与柔软的诗意建筑,是对大自然的崇拜与模仿,而绝非再造水泥森林。据介绍,两座流线型的建筑由220个连接口连接而成,每一个连接点都各不相同,整整70吨的钢结构上,浇筑可再生的砖石与玻璃,将坚硬的石块、玻璃“变形”成珠圆玉润的艺术品。而当世博会结束后,非常环保的以色列馆将很便于拆卸,就好像搭积木一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拆分、再运到另一个地方快速拼装起来。
  如今,这幢美丽的建筑已经呼之欲出。更重要的是,这座代表着以色列文化的现代建筑有故事,也有思想。在以色列,渡堂海被称为先锋派建筑大师,他的“先锋”之处正是因为他不仅仅只是建筑师,还是诗人、艺术家、哲学家。钢筋混凝土、万丈高楼、盒式建筑,在他眼中已是一个时代的终结。流线型、回归自然、流畅的画面才是当代建筑艺术的精髓所在。所以,以色列馆没有传统建筑的“封顶”,因为渡堂海相信,只有伟大的太阳和月亮,才是那幢充满着以色列风情的建筑物最好的遮盖。
其他文献
1956年他出生于一个韩国华侨的家庭,正当家人为其顺利出生欢呼雀跃的时候,医生却同时宣告了一个可悲的信息——他患了小儿麻痹症。  当时腿脚不灵便的人被认为只能从事修表、按摩、刻印章等静态的工作。但他叛逆性很强,人们越是要这样认为,他越想反其道而行之。  1978年,他从台湾大学商学系毕业,开始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残酷的现实是不喜欢叛逆的——他很快发现,在台湾身有残疾的人想要找份工作是如此艰难,有两次
东晋时期的戴逵,是著名的美术家、雕塑家。他是绘画艺术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绘画界的领袖。他对佛经很有研究,对佛经故事了如指掌,深知佛经要意,故所刻佛像形神兼备。  晋孝武帝中期,佛教文化在中国已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佛像艺术一经引入,便迅速傳开。当时,会稽山阴灵宝寺慕名求戴逵刻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木像。佛像刻制完成后,放在寺院里供人参观,深受好评。可戴逵左看右看,总觉得这尊像的神态有些死板,情感表现
《交响情人梦》这个剧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因为它把古典音乐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也证明了现代人的情感可以通过古典音乐来传达。    从小怀着指挥梦的音乐学院高材生千秋真一因为飞机恐惧症而不能去国外留学,在校园里他遇见了行为怪异却极具天赋的钢琴系学生野田惠,他们青涩的爱情故事与古典音乐交织在一起,还有学院同龄人的音乐梦想……《交响情人梦》是一部风靡日本乃至全亚洲的电视连续剧,最初它是由二之宫知子创作的漫
“无效GDP”,是这几天变得显著起来的一个说法。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副院长李扬说,据《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显示,国家净资产增加额持续小于当年GDP,表明并非全部的GDP都会形成财富积累,其中不少是无效GDP。  近几年,反思GDP崇拜一直在进行中,当然GDP崇拜也一直在进行中。经常地,两者是互为表里而已,但总算比过去表里都崇拜GDP好一点。  反对GDP崇拜,经常会说到“GDP不代表什
所谓成功的政治,不管奉行哪种制度,遵循什么主义,标榜如何崇高的民主,最终靠的不是虚有其表的形式,而是落实到千家万户,以民生幸福指数为检验标准。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刚好是马来西亚政治“海啸”一周年。去年3月8日,前副首相安瓦尔领导的反对党联盟,一举夺得多个国会与州议席之后,虽未能上台执政,却已在马国政坛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浪潮。  上个月4日,三名反对党议员退党,使得大马第二大州霹雳州(Per
他出生于加拿大的一个普通农家,说实话,父母对他也没抱太多的奢望,只希望他能健康地成长,然后再按部就班地读书、工作、结婚、生子。然而,就连这个小小的愿望,他也很难达到父母的要求,因为他出奇的“笨”。  上幼儿园时,老师教孩子们做手工,其他孩子一教就会,可他在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下,连学两天仍没学会,老师对他只能无奈地摇头。上小学时,尽管他很用功,然而他的成绩总是在全班倒数一二名的位置徘徊,因为他长得有点
我走过铺着地毯的健身房,所有的人都盯着我看;我穿过饭馆,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我;我走过商场,又有人将目光投向我。人们总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把目光汇聚到我的身上。  我总是在“游行”,总是被公众的目光所追随。陌生人的双眼总是不由自主地看向我,尽管他们假装在看别的什么。  我一生都吸引着别人的目光,我总是从这个世界凸显出来,虽然我不出名,但却引人注目。先天没有双手和双脚,我却能满怀自信地走自己的路,我简
陈佩秋与乐震文是两代人,作为上海书画院的现任院长与执行院长,传承海派绘画的使命,使得两代艺术家走到了一起。在大师凋零的今天,硕果仅存的陈佩秋堪称上海画派独一无二的领军人物与泰斗级大师。而已过天命之年的乐震文,从小从宋元绘画传统中汲取养分,又到邻国日本走了一遭,卖过画,教过书,当过系主任,再到今天的执行院长,一路走来,视野与胸襟,自然不同。  “海上风”是上海书画院这几年来着力打造的品牌项目。在开幕
台风“菲特”使浙江姚江河水倒灌,余姚市70%以上城区被淹,市内停水停电,通讯中断,交通瘫痪,上百万人被困汪洋。几天后,正常生产生活才开始恢复。  按照余姚市官方的说法,水灾可谓全是天灾——这次强降雨达到500多毫米,相当于68个西湖的水量或北京两年的降雨量,在两天时间内集中倾泻到余姚头上,“这种情况下,城市的基础设施再好,也是苍白无力的,哪个神仙也解决不了,太为难了”。言外之意,在“哪个神仙也解决
在高手云集的赛场上,面对一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90后”,1989年出生的马鸿旭作为唯一的一位“80后”选手,已经被一帮“90后”选手们戏称为“马叔”了。作为极具人气的“大神”级选手,他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摘得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主办的全国首档大学生大型益智节目《天才知道》第一季总决赛的桂冠,成为“冠军天才”。  和其他益智类节目“草根答题、零门槛”的特点不同,参加《天才知道》节目的选手均来自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