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制造“伊朗核问题”?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拉伯之春”的一波高潮刚过,伊朗核问题又成为国际关注焦点。
  11月8日,联合国下属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表了一份12页的报告,称该机构对所掌握的广泛信息进行严格、全面和可靠的评估后认为,至少到2010年之前,伊朗曾“有组织、有系统地”从事与核爆炸装置有关的活动,包括秘密获得与制造这类武器相关的装备和设计信息,高爆测试和引爆器测试,核弹头电脑建模,准备实施核武器试验,研发并增加中程导弹核载荷等。而且这些活动中,有的现在很可能仍在进行。
  这是迄今为止,IAEA就伊朗核计划是否具有军事用途问题进行的最明确的表态,但总体来说,仍未就伊朗现在是否试图制造核武器的问题得出明确结论。
  而在IAEA正式发布报告前几天,有关美国和以色列是否会就伊朗潜在核武计划对其动武的猜测已经沸沸扬扬。
  美国负责政治军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安德鲁·夏皮罗5日称,美国和以色列将展开史上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同时将模拟实验以色列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英国国防部宣称,英国保持对伊朗核武野心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英国《每日邮报》还援引一外交部高级官员的话称,英国内阁成员已被告知,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行动“最早可能在今年圣诞节,或者明年年初”。
  伊朗方面则在IAEA报告发布当天表示,该国并无秘密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同时指责IAEA报告“带有政治动机”。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2日甚至反过来抨击美国策划针对伊朗的恐怖主义活动。
  伊朗核问题再起硝烟,各方言之凿凿的背后,都打着什么小算盘?《新民周刊》专访了几位中外专家进行解读。
  
  有意还是巧合
  
  利比亚战争收官不久,IAEA的报告就让伊朗成为舆论焦点,难免让人联想,是否如伊朗所言,“带有政治动机”?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国际关系室研究员殷罡说,如果没有“阿拉伯之春”牵扯人们的精力,伊朗核问题这个热点可能来得更早一些。“IAEA的目的是收集伊朗核计划中和军事用途有关的各种线索。不过自从IAEA换了总干事长之后,对伊朗的态度确实更加认真起来。新的报告对伊朗核能力的描述是比较客观的,没有夸大也没有隐瞒的成分,很难说是否有美国的授意。”
  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则认为,报告发布时间经过了周密的安排,且主要策划者就是美国。“‘阿拉伯之春’开始至今对伊朗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有充裕的时间发展核计划和导弹项目;另外,利比亚战争开始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伊朗因此得到了一笔额外收入,弥补了西方对其经济制裁所造成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中东地区好几个亲美政权倒台,阿拉伯国家反美反以色列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对伊朗来说形势有利,而美国不愿看到伊朗崛起。因此,美国要重新把伊朗带到世界媒体的头条新闻中来,而IAEA的报告恰好能达到这个目的。”
  就在上个月,美国司法部宣布挫败一起企图暗杀沙特阿拉伯驻美大使阿德尔·朱拜尔的恐怖图谋,两名伊朗籍嫌疑人被起诉。伊朗坚决否认指控,质疑者也称伊朗没有动机刺杀沙特驻美大使。华黎明分析,美国先在这件小事上大做文章,发动了所有外交资源在全世界妖魔化伊朗,然后本月初英国媒体传出美国、英国、以色列可能联合打击伊朗,紧接着是IAEA的报告出台,且“新公布的情报内容其实在巴拉迪担任IAEA总干事的时候就掌握了,为什么要隔了几年到现在才发表?这个时机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性”。
  制作核武器的重要成分是高浓缩铀。据华黎明判断,伊朗已经拥有很强的提炼纯度为20%的低浓缩铀的能力,用于核电站的民用发电,而核武级的浓缩铀纯度要在95%以上,伊朗尚未走到这一步。伊朗渴望获得国际社会对其核能力的认可,但并不是想马上就制造核弹。“它想参照‘日本模式’,即掌握核武技术,在和平时期搞民用发电,一旦出现战争需要,也有能力制造出核弹。”
  美国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称,“如果花时间仔细读一下IAEA的最新报告,就会发现所谓伊核热点其实是西方媒体的一次猛力宣传攻势,而与报告的实质内容几乎没有什么关联。在报告发布之前,伊朗就一直被西方媒体谴责。”
  
  动真格还是烟雾弹?
  
  尽管以色列政府一直拒绝承认,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以色列是中东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伊朗的核能力与地区崛起对以色列的生存和安全是巨大威胁,因此以色列相当敏感。
  1981年6月7日,以色列飞机炸毁伊拉克核反应堆;2007年9月6日,以空军闪电突袭叙利亚的“核材料仓库”。殷罡说,伊朗的核项目与伊拉克、叙利亚核项目的最大不同点在于,伊朗建立的是一套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包括浓缩铀的制造、重水工厂的建设、设计制造重水反应堆等,既有民用项目也有军用项目。
  作为以色列的盟友,美国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且以经济制裁和军事威胁的方式对伊朗频频施压。2006年,伊朗宣布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应,美伊关系骤然紧张,“战争”阴云笼罩,但最终斗而不破。
  此次美以动武之说,是动真格还是放烟雾弹?殷罡认为,目前形势尚未发展到动武地步,伊朗政治高层在是否制造核武器上有着非常严重的分裂,使得伊朗在核技术发展上表现出迟疑。很多伊朗政治家、宗教人士反对制造核武器,认为那会给伊朗带来祸害。“根据IAEA报告,伊朗在是否组装核弹头方面尚未下最后的决心,仍有可能通过政治和非军事压力迫使它放弃制造核武器的尝试,当然其中伴随着政治条件的交换;如果通过非军事手段压迫伊朗放弃核武装尝试的努力失败,才有可能认真谈论战争问题。”
  真要动武,美以未必没有顾虑。从美国方面讲,奥巴马政府正实行紧缩政策,包括大幅削减军费,美军尚未撤出伊拉克和阿富汗,如果再打一场仗,将是美国经济政策不能承受之重。且明年又是大选年,奥巴马不太会冒险打一场没有胜算的战争。
  以色列虽然迫切希望趁早毁灭伊朗的核设施,但相对突袭伊拉克和叙利亚的行动,前者在军事技术上要求更高。殷罡说,真要开打,以色列也会把美国和北约拉进来,“以色列不会冒着巨大的政治和安全风险单独打伊朗,如果伊朗切断霍尔木兹海峡,导致海湾石油出口受阻,以色列是担不了这个责任的。”
  恩道尔也认为,关于以色列单边发动攻击的说法只是一种战争叫嚣而已。“如果以色列真的采取军事打击,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唯一一个进入波斯湾的水道)或者破坏腊斯塔努腊港(沙特阿拉伯在波斯湾内主要的石油出口港),届时我估计国际原油价格马上会飙升到每桶200美元以上。”
  中东问题专家马晓霖则针对“以色列知会英国最快圣诞袭击伊朗”一报道,在微博上发表看法称:“这是明显的舆论战,以战争恫吓世界勒紧伊朗的绞索,不战而屈人之兵。我从不怀疑以色列会主动打伊朗,但是时机未到:伊朗是否真的接近拥核?轰炸过早或过晚都无效。战术困难未解決:仅靠空中加油能否满足大机群多目标的长途偷袭?”
  华黎明称,伊朗若遭受外国军事打击,必定会采取报复行为,后果会很严重——美国在伊拉克的军队和在海湾地区的军事基地都将成为活靶子;以色列本土也会不安全。另外,即便设施被毁,但伊朗政权仍在,过了三四年重新发展核武怎么办?这也是为何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在10日说,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可能产生“预期外后果”,不仅未必能阻止伊朗核项目,还可能“严重影响”中东地区,动武依然是“最后手段”。
其他文献
旅法人文学者赵越胜去国多年,其《带泪的微笑》、《好声音,真正的Bel Canto》、《若有人兮山之阿》等美文,近年通过《读书》、《爱乐》等实现小规模的“文字还乡”。前几年,赵越胜回忆其精神导师、伦理学大家周辅成先生的长文《辅成先生》,在其好友张志扬、朱正琳、周国平、徐友渔、陈嘉映、梁治平等人组成的“圈子”里流传,并被扩散至更广阔的中文互联网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周濂曾读过《辅成先生》的
卡地亚在绍兴路的维也纳酒吧搞活动,请我们看卢卡·瓜达格尼诺(Luca Guadagnino) ,因为这个意大利电影新中坚帮忙拍了最新的卡地亚广告。  说到瓜达格尼诺,就觉得一个人的名字真重要。圈子里谈论,能把他的名字说全乎的,凤毛麟角。类似我们谈论本届茅盾奖,说到张炜老师的四百五十万字巨著,关于书名,就争半天。《我在高原》?《你在高原》?《谁在高原》?反正呢,瓜达格尼诺拗口的名字降低了他作品的普及
日前,电影《赛德克·巴莱》在全台湾首映,横扫千军,刷新了台湾地区近年来最卖座电影的纪录。《赛德克·巴莱》讲述台湾抗战史上真实的雾社事件:1930年台湾原住民赛德克族人不堪日本侵略者的压迫,起而英勇反抗,最终被残酷镇压,这样一个悲歌慷慨的故事,完全适合于吴宇森式的暴力美学风格,美国越战大片的声光效果,以及好莱坞式全方位出击的广告营销模式,所以,这部耗资新台币7亿元(约人民币1.6亿元)拍摄的电影,还
如果评选中国老百姓最想“拍板砖”的机构,统计部门估计得上榜。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中,有17座大中城市的房价同比、环比涨幅已明显回落,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的房价更是在今年下半年连续3个月停涨。可许多老百姓对于这样的“利好”消息似乎还是不领情,因为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房价高得离谱(当然,这个难道能怪统计部门吗?)。在许多大城市,每年的可支配收入能买到两三个平方米,都已经成了奢望。  于是,在这个高房
的黎波里被北约攻下的那两天,地中海以北的都市露出了“打劫”成功的笑容。一时间贵族们连掩饰都忘了,禁不住公开谈起这场仗打得合算不合算,石油开采权能拿多少。有人抛出35%的开采权,这个数字一定意味着滚滚财源,就像清末从中华巨人身上凿开的那几个取之不竭的提款口,数字在电视主持人和议员的唇红齿白间仿佛烫嘴的肉丸窸窣窣地传递着,训练有素的矜持风度,终被贪欲的满足一道道突破了脸上的线条。这场景简直像一场电视直
2011年9月,《纽约时报》一篇报道说,亚马逊和作者直接签约,将在今年秋天推出122本书,这些书不是哪个出版社出的,而是亚马逊和作者三七开分账。文章中有个采访对象说,每个人都害怕亚马逊,书店早就在竞争中败北,出版商睡了一觉醒过来,发现亚马逊开始和他们竞争了,经纪人也会发现,自己的午餐被亚马逊偷走了。作为一个在某家出版社工作的媒体从业人员,我觉得这是个坏消息,但作为一个写字为生又出了几本书的小作者,
2010年以来,中小市值股票的局部性牛市不断冲击着投资者的传统思路。很多成立仅数年的公司享受着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市值和好几十倍的市盈率,而很多产业地位优势显著、盈利质量优良的老牌公司,也仅对应相似的市值和个位数的市盈率。习惯性思维,会使投资者规避前者,而信心满满地买入后者,并且会不断告诫自己,这样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有意思的是,中小市值股票的泡沫今年受到了预期中的挤压,但所谓的低估值蓝筹股跌幅也不
所有研究空气与疾病的科学家都知道,粒径小于2.5微米,也就是PM2.5以下的细颗粒,由于身体轻捷、体形渺小,能够很轻易地突破人体的层层拦截,进入身体的隐秘之处。这些细颗粒富集越多,对人体伤害越大。有害之物越而入非常容易,要想把它们清除出局却异常艰难。生活在细颗粒、超细颗粒地方的人们,因为每天日常无知无觉的呼吸,就给身体储备了大量患病的必要条件。那些期待在城市里过上甜美日子的人,万万没想到每天都浸泡
欧洲舆论对意大利总理贝鲁斯科尼终于辞职走人的普遍评论,都集中在“是金融市场使这位政治强人下台”,这是欧元危机直接冲击政治的又一佐证。在此之前,轰动全球的性丑闻也好,百万民众上街示威也好,都未能使贝鲁斯科尼退出江湖。这个意大利巨富个性倔强,曾三起三落,多次当选;尽管丑闻不断、官司缠身,但就是硬顶着不辞职。然而就在几天前,一则称“贝氏政府将倒台”的谣言在罗马盛传,当时就造成意大利股市立即上升两个百分点
“性”趣广泛的贝卢斯科尼如约在12日下台了。这位桃色风波不断的“情色总理”,终于在持续深度发酵的意大利债务危机前马失前蹄。  贝氏下台的导火索据说是因为在G20中态度轻率。当美英德法等国首脑在G20峰会上商讨应如何帮助意大利走出财政困境时,老贝居然打起了瞌睡。  其实,贝卢斯科尼在G20上的瞌睡固然让与会领袖大为光火,然而恐怕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掌权逾17载的老贝在意大利政商两界及媒体深耕多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