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对传统村落的影响研究

来源 :旅游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旅游影响一直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的重要课题,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感知是研究旅游影响的重要途径。此次调查以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运用SPSS、CATPACTM等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从居民与游客角度分析了旅游开发给齐云山居民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若干影响,以及居民对旅游业所持的态度。文章着重于探讨居民对于因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村落影响的感知,以及他们对于当前旅游影响的评测和对未来旅游发展的期待。
  [关键词]旅游影响;居民感知;道教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2)04-0057-07
  一、简介
  以西方标准来说,在中国,不少农村旅游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本文从第一作者的居住经历和对村民的探访过程,结合第三作者在三年前首次到该村落的调查研究结果,第二次对中国安徽的一个道教村落(齐云山月华街)进行了旅游影响分析。本文展现了一个五年研究计划的中期阶段。文章共分5个部分:第一,概述中外旅游影响的文献;第二,提出研究背景以及现状;第三,描述研究地区;第四,提出此次调研的方法论;第五,分析论述调研结果,并总结全文。
  二、文献回顾
  威廉斯和劳森(Williams&Lawson)认为,旅游是游客、商业、环境和社会团体相互结合的过程,同时他们也认为这是旅游产业所囊括的基本内容。因此,旅游发展对于塑造地方团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带来很多显而易见的影响。梅森(Mason)认为,这些影响就是游客和当地环境、经济、文化和社会进行互动而产生的结果。在早前的研究中,科恩(Cohen)就曾指出,旅游不仅可以帮助当地居民提高生活水平,增长休闲娱乐的资源空间,还有可能对当地的传统文化作出贡献。此外,旅游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利益,比如说增加工作机会,提高收入和税收,刺激旅游产品的供给,增加经济发展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然而,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时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学者梅森指出,旅游发展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弊端,包括通货膨胀、机会成本和过于依赖旅游的危险。此外,安德瑞克、瓦伦丁、科诺夫和沃格特(Andereck,Valentine,Knopf&Vogt)认为,旅游并非是个纯净产业,它会使当地产生明显的环境问题。例如赖安和谷惠敏(Ryan&Gu)曾指出:旅游需要对一些负面影响负责,比如过度拥挤造成自然环境的退化,威胁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同时,对当地居民也有潜在的负面影响,比如噪音、交通拥堵、垃圾增多、污水的处理,并且对当地传统习惯和文化带来挑战。
  早在20世纪80年代,巴特勒(Butler)提出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Tourism Area Life Cycle)。这个理论描述了伴随着旅游发展的各个阶段(探索期、参与期、发展期、巩固期、停滞、衰落或者恢复期)相应的变化,旅游地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经济状况也会不断改变。巴特勒曾在研究中指出,在旅游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即衰落阶段,负面影响会超过旅游带来的利益,因为旅游点的容客量将完全超标。所以当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很有必要对可能引起的影响提前作出预测,了解计划和管理措施。兰克福德和基奥(Lankford&Keogh)指出,旅游影响研究确实可以给旅游策划人员提供一些数据,从而使其有效地做出旅游策划案,并能增强公共参与意识。
  三、研究现状
  在中国,旅游影响分析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开始关注旅游发展给当地居民和团体所带来的影响。然而,张晓鸣和保继刚认为,国内大部分的旅游影响研究偏向使用西方的理论结构来调查分析中国的案例。比如,周永广和应天煜认为,因为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体系,中国不可能完全使用西方的理论结构。李一平发现,很多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都侧重于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农村区域。也有称之为示范效应的研究,如在一些中国穷困的地区,青年居民更容易受到一些收入较高的游客的影响。直到近几年,研究者才开始将研究方向转向旅游名胜地所带来的影响。例如,根据关于张家界森林公园的研究报告,钟林生等指出公园的自然环境、空气和水的质量已经恶化,并根据旅游地区发展循环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探索、包括、发展、退化阶段)。另外,李刚等曾研究哈尔滨居民对旅游开发所带来影响的想法,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开发使哈尔滨成为了更吸引人的地方,并且巩固了当地的传统文化;这份报告同时也指出,当地居民并不在意旅游所带来的弊端。谷惠敏和赖安曾以北京胡同为例研究了当地居民和旅游影响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交通堵塞和过多的游客确实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但是总体来说,大部分居民还是认为旅游带给他们的影响利大于弊。当然,旅游开发和其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冲击。比如,张晓鸣和保继刚调查研究了安徽西递,并指出随着旅游的发展,当地居民开始从事旅游行业,并且介绍亲朋也加入旅游行业,导致除去少量迁徙外地的人员外,大部分居民都参与其中。这种现象导致了当地居民过于依赖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四、调查研究地区:齐云山
  齐云山,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占地110平方千米,距离黄山市33千米。目前大约有150个村民(28户,一个村民小组)居住在齐云山,提供各种旅游服务。齐云山被封为“中国第一道教村落”,最早可追朔到唐代(公元758~760年)。据记载,早前的道士旅居于齐云山作为他们修道和居住之所。
  齐云山最繁华的时期可追朔到明清,吸引了不少来自各地的香客。然而,齐云山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经历了最艰难的时刻。道教在当时被批判为“迷信反动宗教”,齐云山在也遭到了批判。在1966年,作为“破四旧”的行动之一,大部分的宫观、神像和道教经文遭到了大面积的破坏。直到1982年,安徽省开始重视齐云山的旅游价值,并拨款帮助修缮了宫观和神像。自1994年,齐云山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道教胜地以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齐云山还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价值(道家文化遗产、特有的徽派建筑风格)和极高的地质研究价值(齐云山独特的丹霞地貌)。大约1996年,齐云山修建了缆车,如今其已经成为最为主要的上山途径。在缆车修建之前,步行上下山是唯一的选择。据笔者调查,由于居民每人每月只有3次免费使用缆车的权利,过后就要自行承担缆车费用,当地居民大部分选择步行上下山。另外,在2010年10月,笔者观察到后山正在修建一条公路,其设有不少观赏区供自驾游的游客从不同角度观赏山下风景。笔者调查研究期间发现,政府正在考虑打通隧道使新修的公路直接通往齐云山月华街。   五、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实地问卷调查与现场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来收集相关数据。此次研究要求研究者成为一个“临时村民”,用参与观察法去亲身感受当地村民日常生活,来发现村民的生活习惯以及对旅游发展的态度。在数据收集期间,需要研究者不断现场记录对村庄的观察、感受,以及和村民之间的对话。此外,其他研究方法还包括:
  (一)深度半结构式访谈
  访问对象主要锁定在山上的原住居民。研究者在为期一个月的调研过程中完成了对24位居民的访谈。访谈内容用现场笔记和录音固定,并用主题分析法和CATPAC软件来分析其结果。在采访过程中,研究者避开村民工作时间,尽量选在他们的休息时间。每个居民会被采访至少两次(每次半小时),以确保研究者能尽可能深地了解村民过去的生活方式、目前的生活质量以及对将来生活的期望。笔者在阅读大量旅游影响及居民感知的文献后,对此次访问确定了4个主题:
  ①居民对齐云山旅游的总体感知与态度。
  ②旅游发展对齐云山当地的影响(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方面)。
  ③对当地政府和旅游相关部门的意见或建议。
  ④对齐云山未来发展的设想。
  (二)非正式交谈
  日常生活中研究者与村民的非正式交谈也被记录下来,用来充实并且证明先前的研究结论。
  (三)照片和摄像
  本文第三作者早在2008年已经勘察过齐云山,记录了大量的照片材料。因此,研究者可以将此次材料和2008年的材料进行对比来发掘齐云山的变化之处。此外,研究者还从当地村民家获取了一些齐云山的旧照片,为此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补充材料。为了确保此次研究定性结果分析的可信度,本文第一、第二作者分别用传统的主题分析法来归纳主题,通过比较来达成一致结论。此外,第三作者使用文本分析软件来确定先前所归纳的主题。
  (四)问卷
  问卷采用7分制来定量测定当地居民对齐云山旅游影响的感知(1代表强烈反对,7代表强烈支持)。问卷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村民在山上的居住情况,第二部分是对缆车开通的评价,第三部分为村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整体态度,第四部分是村民社会人口背景。调查时间为2010年10月,总共得到66份有效问卷(占总人口的1/3),调查对象同时也包括一些在外面上学、工作,国庆假期回来的原始居民。本研究的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包括描述统计、比较均值、分类、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五)辅助文本材料
  笔者从官方取得一些关于齐云山的文本材料,例如,新闻报刊、宣传册、过去的统计数据,还从当地村民那里取得5份村委会文件。这些辅助材料很好地帮助了研究者了解齐云山过去的发展状况。
  六、样本状态
  本研究一共完成了24个半结构式访谈,其中,女性占7个(29%),男性占17个(71%)。从年龄上看,多为中老年居民,最年长者为88岁,最小为19岁。其中,7个被访问者低于40岁。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年轻居民外出工作或学习。这24名参与者中,绝大部分是山上原住居民,只有4名被访者来自齐云山山脚下的村庄(他们长期在山上开店)。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在景区工作,包括卖香者、导游、道士、算命者、开饭馆的、开旅馆的。另一方面,本次研究完成了66份问卷,其中男性占37.8%,女性占62.1%。绝大部分被访者的年纪在26岁到50岁之间(占总样本的60%),大于60岁的占16.7%,小于25岁的占13.6%。虽然只有66个村民完成问卷,但也占了山上村庄总人口的33%,因此具有一定代表性。
  七、分析
  绝大部分居民都认同旅游发展能帮助他们增加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他们指出,相对过去而言(特别是齐云山还未开发成旅游区之前),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提高。除此之外,部分居民认为他们的生活水平稍高于山下的居民,原因恰恰是旅游带给他们更多的工作机会。例如,清洁工、轿夫、施工人员、餐饮住宿设施的老板、工艺品店主。这个现象证实了一些西方学者的观点,比如安德瑞克、瓦伦丁、科诺夫和沃格特认为,旅游发展是一个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潜在经济手段。此外,一些居民还指出女性和老人开始跨出家门参与当地的旅游业,从而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下面这些访问内容可以用来解释这个主题:
  “住在山上的居民比山下的居民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因为他们有不少旅游收入,比如,他们可以当导游、卖香;但是山下的居民只有靠种田,一些年轻人只有外出打工去发达点的城市赚钱。”(女挑山工,47岁)
  “我们山上的居民不愿意走出山区到外面工作,特别像我们上年纪了的,出了这个山,就找不到任何工作,收入也没有,但在山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简单的工作。”(卖香者,58岁)
  不过,也有不少居民认为因旅游发展提供给他们的工作收入低,一些好的工作都从外界招聘。确实,从研究者的观察中不难发现,当地旅游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大都来自县城或市区。通过研究者对居民的采访,听到很多居民抱怨,因为没有关系、没有学历,他们很难找到一份管理层面的工作。佩奇和康奈尔(Page&Connell)在这个问题上也指出,因为当地居民缺少在管理、计划上的经验,并且没有经过正规学习,很难承担管理层的工作。与此同时,科里尔(Collier)在他的研究中发现,加快旅游发展会吸引更多外地人来寻求工作机会,进而加大了当地人寻找工作的难度。
  通过主题分析法,笔者发现相比经济影响,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更加复杂,但是总体来讲较为积极。很多被访村民认为旅游使他们有更多机会接触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社会背景的游客。通过和这些游客交流,村民提高了自身的沟通能力,扩展了视野,感受到外来的教育,甚至可以和部分游客建立起友谊关系。例如:
  “我的小饭店被很多来齐云山的画家、摄影家、书法家熟知,因为我这店的地段很好,容易取景。平日里,和这些艺术家接触多了,我都开始关注起如何写生如何摄影了,我还一直和一些艺术家保持联系,他们每年都会来。”(饭店老板,50岁)。这些观点正如贝克里德斯、李和麦考密克(Besculides,Lee&McCormick)所描述,当地居民通过和游客的交流,可以足不出户地接受外来的新事物。确实,居民在此次访问中对游客给大山带来新事物这一影响感到非常满意,尤其是那些长期不下山、不离开村庄的老人们来说,游客的到来能使他们感受到外界的变化。除此之外,杜甘(Dogan)发表评论指出,旅游发展对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社会价值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本次调研中大部分被采访者觉得他们现在开始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去好的学校,考上大学,走出这个小村庄,去大城市生活。笔者也了解到,很多条件稍好的村民在休宁县城或黄山市区租房子、买房子,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此外,一些居民也开始关注他们自身的学习,比如开始自学电脑,为自己的店在网上做广告、开网店;开始自学英语,接待外籍游客;开始学车、考驾照。最后,有4名居民告诉调研者,他们现在开始注意起自己的权益了,希望成为齐云山真正的主人。   关于文化影响,超过半数的被采访者指出旅游发展能帮助他们保留当地传统文化,并能大力提倡道教。居民在采访过程中绝大部分都流露出对道教历史、各类道观、神像、摩崖石刻的自豪感。
  例如,两位卖香的老太太提到:
  “……我的父亲生前就是齐云山的道士,因此,我知道很多关于道教的故事,我很喜欢道教,我希望因为旅游的发展能保护好我们的道教文化。”
  “……因为旅游发展,很多道观开始重修,一些老的历史遗迹也开始重新建立,而且很多传统节日和道教活动也开始被介绍给游客们。”
  确实,很多研究人员发现旅游能够加强当地民俗文化。比如科里尔通过调研证实了旅游能够促进旅游地的文化传承。此次研究结果还发现,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能为当地提高基础设施”有较强的认同。例如,交通比先前便利了,广播、路灯重新安装了,网络、新的旅游公路开通了。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一些女性村民认为旅游改变了她们的生活,在齐云山未开发之前,她们一般只是家庭妇女,但现在她们开始走出去,和各种各样的游客进行交谈,并努力在旅游业中争取工作。当村民被问及“旅游是否有给齐云山带来正面或负面的环境影响时”,研究者发现,当地旅游发展并没有给齐云山带来明显的环境破坏。潜在的原因主要归结于相对于周边景区,例如黄山、西递、宏村,齐云山每年的游客量是最少的。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和管委会对齐云山的环境保护政策同样起到了功不可没的正面效应。例如有村民指出:
  “政府和管委会禁止村民在山上随意建筑,同时禁止村民养家禽,以此来保护环境不受破坏。”
  “政府制定了家庭责任制体系来确保各个家门口的卫生状况。”
  “垃圾处理也开始进行分类,分为回收和不可回收。”
  “每天有清洁工分段维护卫生情况,并且有负责人每天检查。”
  尽管如此,景区内还是会存在一些小的环境问题。比如,在旅游旺季,很多游客会随地乱扔垃圾。一些香客热衷焚烧香烛,由此产生大量的烟雾,甚至引起火灾。这个现象类似于高隆(Gurung)的结论,“山林旅游更容易带来环境问题”。王(Wong)对佛教圣地普陀山调查以后发现香烛焚烧对当地环境有不小的影响。但是从总体上讲,齐云山当地居民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感知较强,对旅游的负面影响感知较弱。本次调查发现,尽管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会受到一些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几乎所有的被访问者对旅游业的发展均持支持态度,希望齐云山将来能吸引更多的游客,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个发现类似于一些西方学者的结论,比如贝克里德斯、李和麦考密克,他们一致认为当地居民对旅游持有混合态度,尽管旅游给当地带来一些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居民还是会大力支持旅游事业的发展。但是,这并不意味齐云山居民满意旅游发展的各个方面,在此次调查中,笔者发现在被访的24名村民里,有20位村民对当地政府和管委会的工作有不满之处。根据本次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绝大部分被访问者认为“当地旅游相关部门应该好好规划并且鼓励旅游事业的发展”,其平均值为6.66(最大值为7)。“政府花巨资来吸引游客是一项很好的投资”,其均值为6.59(最大值为7)。同时,居民对当地旅游部门的相关工作的认可程度较低,均值只有3.64。为此,笔者走访了休宁县政府官员,当问及为什么齐云山发展缓慢,村民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持质疑态度时,发现有4个原因比较突出。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占用了当地居民的田地资源,但没有给予居民足够的赔偿。每年景区也没有提供适当的分红。而周边的景区,比如西递、宏村,当地景区的居民每年都有一定的分红,因此降低了齐云山月华街居民对旅游工作的支持程度。其次,在齐云山发展过程中,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忽略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山上居民只是被动地接受任何改革发展方案。长此以往,山上居民容易养成“事不关己”的心态。再次,齐云山政府以及当地旅游管委会缺乏资金投资齐云山,许多旅游设施陈旧不堪,一些景点也难以重新恢复,没有跟上旅游发展的需求,所以难以留住游客。最后,在2010年之前,齐云山经营管理权多次转手卖给了私营公司。这些私营公司大都只注重门票收入,而忽略对名山的计划管理和投资开发。近10年来,齐云山景区被多次易主,每个私人企业都会带来不同的经营思路以及发展方案,但是往往还没见成效的时候,齐云山景区又转让给其他企业进行托管,景区这么多年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划,遗留的烂尾工程无人问津,因此发展速度大大落后于周边的新兴景区。
  八、结论
  综合调查结果,可以说齐云山居民更倾向于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只有少数被调查者会提及旅游发展给村民带来的一些弊端。大部分被调查的居民很肯定地回应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不少提高(平均值为5.65),而且此结论和不少中外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如尤洛夫斯基和格索伊(Jurowski&Gursoy)的研究。另一个研究结果证实了齐云山旅游发展确实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很多工作机会。比如,无法参与农业劳作的老人可以去摆摊卖自家种植的水果、草药和旅游纪念品。但是,部分被访者表示,这些工作机会都是些低技能的、低收入和季节性很强的工作。所以不少被访者建议当地有关部门应当为居民开设培训课程使他们掌握更多技能,从而胜任更好的工作岗位。在社会文化影响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旅游发展可以帮助保护道教文化遗产(平均值为6.05),增强当地对道教的崇敬,并帮助维持举办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以及传播中国文化传统。更重要的是,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欢迎游客到村落游览,并希望齐云山可以更快地发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主要因为增多的游客意味着村民收入的增加。然而,欢迎的背后也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比如村民的土地拥有权模糊不清、赔偿事项不规范和景区经营权被多次卖给私人企业,这也导致村民对旅游工作产生一些不满情绪。尽管当前的调查结果需要未来更多的调查来证实,但是本研究仍总结了当地村民以及政府部门给齐云山未来发展提供的一些建议,包括以下8点:
  ①当地村落应当得到一些赔偿金额,以补偿因发展旅游而征用的土地,居民也应得到发展齐云山旅游的分红。   ②齐云山经营权应该归属当地政府,避免将经营权变相卖给私人企业。
  ③积极创造更多的稳定工作机会和展开各种中老年工作岗位的培训项目。
  ④旅游开发应该更多地注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处理景区的生活垃圾、废水排放等问题。
  ⑤打造齐云山的文化名牌,推出游客专题旅游,而不是传统意义的观光旅游。提高对传统文化遗产道教的尊重,增强居民保护齐云山文化遗产的意识,重点发展齐云山道教养生游。发展具有道教特色的产品,如道教菜肴、齐云道家养生、道家齐云村落、齐云茶道。
  ⑥完善山上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提高山上的住宿条件、公厕卫生条件、索道运送能力,以及解决山上居民长期用水用电问题。
  ⑦完善交通设施,到目前,当地还没有专线通向齐云山景区,车辆大都为经过的大巴,没有站台也没有标识,给一些外地散客带来不便。
  ⑧道教文化氛围营造不足,空有道观,少有道家活动,难以满足游客对道教文化的认识以及体验需求。以至于很多游客在游玩齐云山后发出质疑“道教圣地的道教文化体现在哪里?”
  齐云山上的月华街是村民主要的居住区域,如果过度开发此区域会扰乱居民的日常生活。安徽省政府在未来旅游景点开发的规划中提到,齐云山战略性旅游规划应该着重于齐云山,并且鼓励和其他三个道教名山(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发展合作关系。针对在2010年以前缺乏对道教文化的利用,相关部门也提出了一些发展道教文化旅游产品的想法,比如建立中国道教文化博物馆,或者将齐云山发展成为影视拍摄基地。另外,被访居民提出应该加大对齐云山的宣传力度,比如可以在宣传册和网站上宣传山上的餐厅、住宿,并且可以加强和旅行公司和导游的合作关系。参照巴勒特的旅游地区进化论,调查结果显示,齐云山处于早期旅游发展阶段,大多数居民期望更多的游客,希望旅游快速增长。从总体来讲,此次调研反映了齐云山村民对旅游发展持支持态度,希望齐云山有更快的发展,对旅游积极影响的感知明显要强于消极影响。齐云山旅游影响具体可归纳为:收入增加,家庭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促进当地村民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影响价值观;保留并且发展道教文化;基础设施水平日益提高;环境问题尚未凸显。
  纵观近几年,虽然国内对旅游地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有所扩大,但在相关领域与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大部分研究主要局限于对国外相关文献的综述、介绍以及模仿,缺乏系统的方法论来进行深入的定性定量研究。并且,不少旅游影响感知研究局限于对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的剖析,特别缺少对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研究。此外,经过本次调研,笔者发现居民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感知较为复杂,它不仅容易受旅游目的地特定的客观条件影响,比如空间、客流量、利益分配、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也容易受限制于居民个人的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和主观判断能力。所以,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更多地进行纵向研究。对齐云山旅游影响的调研,笔者将继续展开第三阶段的跟踪调查,将不同阶段的居民态度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好地发掘旅游为目的地所带来的各种积极影响,缩小消极影响,把学术研究和旅游发展真正结合起来。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人体验异种民族文化风情的渴求,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节庆作为民族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正随着目的地的开发而逐渐被商品化。文章引入角色、认同等相关概念,选取西双版纳傣族园景区泼水广场作为微观研究场所,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展现了傣族园“天天泼水节”表演者在旅游场域中的角色认同与管理过程。研究表明,在民族节庆商品化过程中,“天天泼水节”的剧班成员自身具有“东道主(当地居民)”和“表演者”双重
期刊
[摘要]不同类型景区在旅游产品线路的组合过程中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的体验,在提升游客满意度的同时在游客感知中呈现出互动性机制。文章以上海市3A级以上景区(点)为研究对象,基于有关旅游网站和新浪博客的网络游记及官方旅游部门发布的要闻动态文本,研究游客感知角度和政府旅游部门宣传角度上海旅游景区(点)冷热差异,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游客感知下上海旅游景区(点)间的互动过程,以及官方部门宣传过程中上海旅
期刊
[摘要]以广州南沙湿地公园为案例地,基于一手调查数据,从游客感知的视角,研究了游憩冲击的维度及其影响。首先,理论探讨了湿地景区的游憩冲击影响游憩品质,进而影响游后意愿的逻辑关系;其次,探索并验证了游憩冲击的结构和维度;最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深入分析了游憩冲击以游憩品质为中介变量进而影响游后意愿的内在机理与关联特征。研究发现:(1)游憩冲击属于二阶因子结构,包含有生态环境冲击、游客冲突和设施管
期刊
[摘 要]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已经进入形象主导阶段,对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旅游者的目的地形象认知具有主观性,使不同群体的目的地形象比较成为学界的研究热点。然而,这些成果依然散落在各自独立的研究之中,尚未有系统总结。文章从5个方面述评了相关成果,发现不同群体的目的地形象认知有同有异,但存在普遍差异,同时,现有研究具有以下4个特点:从研究案例看,研究普遍缺乏中国案例;从研究视角看,
期刊
[摘要]文章站在自助游者的角度,以信息系统用户继续使用模型为基础,通过文献综述、专家咨询和问卷调研,研究影响自助游者继续使用移动互联网意愿的因素。基于数理统计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经过分析和检验得到了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的研究结论:需要一致性显著地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成本,期望一致性显著地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成本;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感知成本和用户
期刊
[摘要]旅游安全网络关注度是旅游安全关注的一个典型表现和测量手段,是旅游安全意识水平的一个反映。基于百度指数,获取2009-2013年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31个地区旅游安全网络关注度数据,采用变差系数(CV)、赫芬达尔系数(H)、首位度(P)、地理集中指数(G)、季节性集中指数(S)5个指标,分析旅游安全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发现:(1)全国旅游安全网络关注度呈增长趋势,且存在季节性
期刊
[摘要]文章整合了社会交换理论和关系嵌入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不同类型的旅游客企关系在社会交换和关系嵌入共同中介作用下的质量表现。研究发现:(1)旅游客企之间存在4种类型的关系模式:关系型、契约型、激励过度型和激励不足型。(2)在对社会交换的影响上,契约型旅游客企关系的表现要显著优于其他客企关系类型,在对关系嵌入的影响上,关系型旅游客企关系的表现要显著优于其他类型。(3)社会交换和关系嵌入都
期刊
[摘要]采用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探讨旅游、现代性与怀旧之间的内在结构和功能关系。文章认为:“旅游不仅是对现代性好恶交织的表现”,其在本质、结构与功能上与怀旧也具有相似性,是现代性场域中的一种怀旧形式。进而借鉴社会人类学中“文本”(text)与“语境”(context)的研究范式,从旅游景观中的“互视结构”着手,尝试探讨旅游(文本)与社会结构(语境)之间的关系。得出了“现代旅游的诸多形式表现为极
期刊
[摘要]生态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景区管理最为关注的焦点,而景区游客量的预测是解决该矛盾的首要任务。文章遵循集成思想,以季节性ARMA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及组合模型为基础,采用GMDH非线性叠加的集成方法,构建了适用于线性与非线性交错复杂特点数据的AB@G集成预测模型,并以九寨沟景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该模型在预测游客量上是有效的。
期刊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新越来越受到旅游企业的重视。由于组织创新往往植根于员工个人的创意,并依赖员工创意的实施,员工是组织创新的微观载体,因此研究旅游服务提供商员工创新行为的驱动力就显得十分重要。研究关注个体与组织情景因素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市场导向、组织学习氛围、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通过对国内某旅游服务提供商320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和回归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