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不求高而自高矣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wr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崇文集三编,中华书局,2011
  中央文史研究馆前任馆长启功先生在《崇文集二编》的前言中说:“今议本集之名或为《崇文集续编》,或云《崇文集二编》。窃谓‘续’字微觉含混,明标数字,可证次序,如云‘续集’,不如直标‘二编’,后续若干,一一可案,多蒙同意,即标‘二编’,后有再续,屈指可数,因标‘二编’,以见次序,并为无穷续编以祝焉。”一句“无穷续编”,包含着启老期望专门收录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论著的《崇文集》弦歌不绝、薪火相传的雅意。现在《崇文集三编》又付梓了,应该说没有辜负启老的期望。
  《崇文集三编》辑录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各类论著凡40余篇,在文、史、哲诸多领域不无高深之见、精妙之语,遍所拜读,收获良多。
  本集所录著述中,关乎古今文学者颇多。有的关乎一门专门之学问,如程毅中先生的《小说学》一文,皇皇2.5万余言,对小说的名称和起源、界定与门类、演化与著录以及理论批评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实为小说学之确论;白少帆先生的《清代宦台诗中的写景咏物和采风志俗》一文,以新的史料,从新的视角丰富了台湾文学研究。白先生关于宦台诗是“播布两岸中国文学花粉的历史信风”的结论,形象地道出了宦台诗历史和现实的重大意义;舒乙先生的《老舍在英国》一文,第一次披露了以下信息:原来《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三部名篇都是在英国创作出来的,原来老舍先生还为《金瓶梅》的英译本作出过那么重要的贡献,原来老舍先生还是在海外传播汉语教学的“鼻祖”!上述各项无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弥足珍贵的史料;王蒙先生在当今泛漫化的文艺中深情地呼唤经典的出现,并提出了“我们无需对泛漫的大众文化产业痛心疾首,但也不能对文艺生活的泛漫化所带来的问题视而不见”的警示;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先生的《<新编新注十三经>刍议》一文,重在介绍一个大胆的创想和尝试,即通过新编新注十三经,改变儒家独尊的地位,更广泛地吸取各家之精华,以更广阔的视野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绘画艺术方面,饶宗颐先生以开阔的历史视野,论述了中国绘画的起源。潘公凯和张立辰先生不约而同地论及了中国画的“笔墨”,潘先生认为“笔墨是中国画传统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一整套形式语言体系。这套形式语言体系是中国文化大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一种中国式的视觉表达方式。”张先生则从中国画笔墨结构角度,得出了“中国画笔墨结构发展具有无限性”的结论;郭怡琮、金鸿钧二位先生则不约而同地论及了花鸟画,然郭先生重在提出发扬“大花鸟精神”,因为这是中国花鸟画千年不衰的永久生命力之所在。而金先生则以“继承和发展工笔花鸟画”为己任,论述了工笔花鸟画的创新问题。
  书法艺术方面,沈鹏先生的《传统与“一画”》一文认为中国书法的第一推动力是汉字,没了汉字便无所谓书法,而深藏在汉字中的中国书法的基因(DNA)是线条,可谓道出了书法的根本真谛。
  音乐艺术方面,王立平先生再次重提“真诚地对待生活”,反对用“制作”代替创作,提倡全面加强自己的艺术修养。从中可见王先生对某些急功近利的艺术现象的深刻忧思和对艺术创新的殷切期望。
  歌德曾说:“历史家的任务在于区别真实的和虚假的,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以及可疑的和不能够接受的。”本集所辑录的各大史家的论著,无不体现出这种自觉的使命意识。
  这些历史论著,如陈进玉先生的《纪念先贤刘伯温》,写于刘伯温诞辰700周年之际,文章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对刘伯温的历史功绩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陈祖武先生《<明儒学案>发微》一文,在明清更送的具体历史环境中,通过对比《明儒学案》两篇序文的异同,得出黄宗羲撰著此书的三个动机:一为师门传学术,二为故国存信史,三为天地保元气,读来令人备受启迪;刘梦溪先生的《陈寅恪学术思想的精神义谛》考证出陈寅恪的学术精神的旨归就是其一再表述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的基本文化态度是不忘记本来民族之地位,陈寅恪的主要文化理念是文化高于种族,陈寅恪从根本上说是一位贵族史家,这些结论无一不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全文透露着历史的鲜活感;孙机先生《简论“司南”兼及司南佩》一文,以雄辩的历史事实,批评了某些关于指南针源流的不实之论;李学勤先生考证了清华简《楚居》中的历史传说,杜迺松先生考证了全国青铜器鉴定所见的金文,吴空先生考证了中南海紫光阁近500年的历史沿革,俱是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言必有据,令人信服。
  方立天先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文,以高屋建瓴的气魄,系统分析了被其誉为“国学之魂”的中华人文精神。方先生此文阐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国学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后人可以在前人确立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完善。此外,欧阳中石先生关于“‘仁、德、礼、法、化、和’这6个字概括了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的论断也使人启发良多。
  汤一介先生的《儒学与“普遍价值”问题》一文对“普遍价值”与甚嚣尘上的“普遍主义”作了严格的区分,一方面认为发掘各个不同民族文化中的“普遍价值”,对促进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共同发展意义重大,主张借文化沟通与对话去寻求普遍共识;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要防止在民族复兴中所受西方“普遍主义”影响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的“至上主义”或“原教旨主义”,可谓真知灼见。吴小如先生《从“儒道互补”说谈起》一文,认为孔孟儒学学派思想本身即已存在积极入世求仕进和消极避世求隐退的“互补性”,只不过在道家老庄学派思想广泛流传以后,这后一种思想的影响发展得更加明显而普遍罢了。
  此外,王楚光先生《漫谈一分为三》一文认为自然现象、人生现象、社会现象,多数情况下都是呈现出一分为三的状况,不是非此即彼,还有一种中间状态。而且他认为一分为二容易导致绝对化的思想方法,而一分为三的三分法则可帮助人们找到一种不偏不倚比较融通的办法为人处事,凡事都注意兼顾各方,博采众长,统筹兼顾。这无疑可以看做是一种另辟蹊径的哲学思辨。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永恒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历代知识分子必须面对的古老而常新的人生命题。诸位先生在字里行间所显露出的严谨作风、渊博学识、极高的学术水准和对中华文化自觉担当的拳拳之心,无疑已经对这一命题作出了全新的论证与解答。“格不求高而自高矣”,是之谓也!
  (责任编辑 袁剑)
其他文献
受访人:顾彬 德国著名汉学家、波恩大学教授  采访人:袁剑 《中国图书评论》编辑、记者  地点: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顾彬教授工作室时间:2011年12月7日下午    袁剑:顾彬教授,首先,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的采访。以前我都是在媒体和相关书籍上看到您的事迹,也听我同学说起过您的经历,这次终于有机会当面与您交流。  顾彬:我也很荣幸。  袁剑:这次我来,就是想听一听这段时期您对中国文学
期刊
佛教向来被视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佛教在印度基本消亡后,以中国为首的传统汉文化圈(主要包括日本、韩国、越南等),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成为佛教传播最为广泛和深远的地区,所以佛教也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佛教在当代西方主要国家的传播和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大约是受了以往“东西方文化”界限说的影响以及沟通不多、信息不畅等缘故吧,大多数中国人对这个现象的了解相当有限
期刊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Katherine Mansfield,1888—1923)是个脚踏英国和新西兰的双栖作家,她不仅被誉为100多年来新西兰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而且还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有着特殊贡献的作家。虽然正值创作盛年即因病离世,但凭借徐志摩的译介宣传及诗人本身的影响,曼斯菲尔德却在异域的中国开始了一段精神之旅。根据全国报刊索引及国家图书馆的信息检索,笔者发现仅在解放之前,我国就出版了曼斯菲尔
期刊
瓦尔特·科尔(WalterKohl)是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科尔(Helmut Kohl)的长子,出生于1963年。他的父亲赫尔穆特·科尔于1969年当选为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州长,在1982年至1998年间任德国总理,执政时间长达16年。这注定了瓦尔特一生将生活在父亲耀眼舞台的阴影中。1982年,瓦尔特在德国联邦军队服役两年,后又在哈佛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完成了经济学及历史学专业的学习。他毕业后一直
期刊
2011年,作为当代英语界最多产、最具盛名同时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文学巨匠菲利普·罗斯(PhilipRoth,1933-)遭遇了一场“羞辱”。5月,罗斯在与胡安·高艾狄索洛、詹姆斯·凯尔曼、苏童等12位来自西班牙、英国、中国等国当代著名作家的角逐中,捧得第四届曼布克国际文学奖(Man BookerInternationalPrize),获得6万英镑的奖励。2011年曼布克国际文学奖终审评委会由作
期刊
中国文学场———商业统治时代的文化游戏曾念长,上海三联书店,2011  《中国文学场》一书在经历反复的曲折之后终于与读者见面了。在这个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被宏大权力刻意阻挠的文本往往更容易获得大众的狂欢,任何一种充满了异见的文本,与读者见面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本书的出版,却与“宏大权力”无关。它在这个时代所遭遇的峰回路转,则具体指向了与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微观权力的反复纠缠。这种微观权力,或许可以为我
期刊
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马克思著,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认为文明世界对于天朝帝国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是麻醉作用,二是唤醒作用,而鲁迅则认为麻木中国的力量来自中国内部,那就是吃人的礼教,这样两种叙述,一个指向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内部,另一个指向中国传统文明,都是某种批判性表述,只是这种表述却无法安置西方作为殖民
期刊
随着电影《钢的琴》成为“2011年口碑第一片”,90年代以至新世纪初市场化过程中的工人阶级状况再度引起了知识界的某种关注,其中,财经作家吴晓波回忆的沈阳铁西区的一个老故事被广为转述:  一户家庭夫妻下岗,生活艰辛,一日,读中学的儿子回家,说学校要开运动会,老师要求穿运动鞋。家里实在拿不出买鞋的钱,吃饭期间,妻子开始抱怨丈夫没有本事,丈夫埋头吃饭,一语不发,妻子抱怨不止,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阳台,
期刊
在既有的印象里,张健雄是卓有成就的世界经济学家。他经常作为央视的嘉宾受访谈欧盟,在权威的报纸上写欧盟,在个人专著中论欧盟———直到翻开他的新作《当东方相遇西方———感受文化的分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才发现这位专长于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专家,原来还是讲故事的能手。  他的开篇就引人入胜。“‘长恨歌’罢长恨天”与“怎一个爱字了得:阿拉比达修道院的鹊桥仙”,这两篇其实是谈中西情感文化的比较;“方言的故
期刊
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杜永道,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按姓氏笔划为序”的说法正确吗?“很大型的超市”、“很雪白”、“很红彤彤”都是不正确的说法?“空穴来风”原来指什么?“赔笑脸”而不是“陪笑脸”?“前三甲”到底是不是前三名?字母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在外国人汉语比赛中战胜国人之际,在怎样看到外来“字母词”“入侵”的疑问中,你除了擦擦你久违的语文课本的土,恐怕还需要这样一本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