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纪录片的“思辨力量”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rSa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8年由北京市商务局和北京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为民而商》全面回顾了北京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程。本文解析了这部纪录片的创作思考与特点,论述了人文纪录片在挖掘人物故事,展现宏大叙事主题时,融入“思辨性”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纪录片;《为民而商》;改革开放四十年;创作解析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0-127-03
  [Abstract] In order to celebrate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large-scale humanities documentary "business for the people" jointly produced by Beijing Municipal Bureau of Commerce and Beijing TV station in 2018 comprehensively reviewed the 40 year development proc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of Beijing's commercial service indust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reative think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documentary, and discusses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speculative" into the humanistic documentary when excavating the story of characters and displaying the grand narrative theme.
  [Key words] Documentary; Business for the peopl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reation analysis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各行各业都在积极筹划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北京是首善之都,北京商业是中国商业发展的一面镜子。从北京商业的发展轨迹中,可以透视中国改革开放的恢弘历程,对北京商业发展道路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梳理,向改革开放四十年致敬,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纪录片无疑是承担这一使命的最佳形式。紧扣时代脉搏、展现时代意义,在重要历史节点,留存珍贵历史影像,反映主流价值,是纪录片的优势。因此,通过纪录片来展现改革开放四十年这样一个宏大叙事,可以在一个完整的时空内做到点线面结合,为未来留下一份重要的历史财富。
  2018年由北京市商务局和北京电视台(现更名: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为民而商》,历时近一年打造,于2018年12月上线播出。
  《为民而商》共六集,每集30分钟。内容涵盖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国营、集体到合资、私营,从京城老字号到连锁大超市,从“卖方市场”步入“买方市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首都商业发展的迭代与创新。通过记录北京商业服务业四十年来的发展变迁,展现首都商业服务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反映一代代商业人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和深厚宽广的为民情怀,进一步鼓舞从业人员士气,唤醒民众四十年积淀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了全面、客观地梳理出北京商业服务业四十年发展脉络,在北京市商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北京电视台(现更名:北京广播电视台)《为民而商》主创团队历时5个月进行项目调研、论证、筹备,与多位专家学者、行业管理者请教讨论,完成大量资料搜集查阅,数十次实地勘察,召开30余次策划会、研讨会,对专家学者、商企代表、普通从业者120余人进行采访,完成40万字采访文字记录。为准确解读首都商业四十年发展宝贵经验和创新理念,每集解说稿更新达7-8遍。这是电视媒体人一次用心的创作,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北京商业服务业成果的一次致敬。
  下面就来谈谈《为民而商》这部纪录片的创作思考和特点:
  1. 创作理念:以事说理、具有理性思辨色彩
  人们常说“四十不惑”,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纪念应该是成熟的、理性的、思辨的,不是刻板的还原记录,也不是直白的渲染成就,《为民而商》是一部主题鲜明,观點突出,具有理性思辨色彩的人文纪录片,这一点在项目策划阶段,主创团队就达成了共识。不断审视过去是为了更好地看清来路,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年,不仅仅停留在回忆过去,更重要的是从思辨角度,从现实到未来的厚重思考出发,梳理和总结出过去四十年中对未来发展有益的思想理念,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给未来商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所以“思辨色彩”成为本片一大特点。
  本片从“民生”和“商业”角度入手,选取北京商业四十年发展中的典型事件和关键人物,用故事化叙事方式,结合人物采访,融入深入浅出的解说评论,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商业与百姓生活、民生需求、观念变迁、时代发展的紧密联系,以艺术化纪实影像手法,首次将民生与商业的相互拉动关系清晰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全片总体上贯穿客观、公正、“以事说理”的创作思路,以小见大展现北京商业改革发展对全国商业发展的引领力量。   人文纪录片的核心魅力在于以真实的故事,触动人的情感、启迪人的心灵、引发思考。北京商业的变迁过程有其独特性和唯一性,这与首都的政治地位密不可分。北京由于身份特殊,其商业变革引起的波澜大于全国其他任何一座城市,因此北京商业的改革开放之路非常谨慎。它的每一次进步都能在全国起到巨大的示范效应,这意味着所有身处历史漩涡的人物面对了空前的阻力,因此改革的分量也格外厚重,因此挖掘关键人物故事和典型事件,探寻人的思想和内驱力,成为本片第二大特点。
  2. 核心思想:片名《为民而商》凝练思考答案
  思想性是人文纪录片的核心价值,优秀的人文纪录片往往主题鲜明、思想性强。那么本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片名直接给出了这个命题作文的思考答案,就是“为民而商”四个字。
  尽管北京商业的职责与使命包含很多内容,但商业的根本就是保障人民的生活供给和服务,人民才是商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大量调研和深度采访,主创团队对片名《为民而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改革开放的红利将北京商业从物质匮乏的年代带入极大富足的今天,究其根本是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改善和提升上。如今的北京商业模式丰富多样,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加深入,因此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重要教益,就是“为民而商”。这看似是一个朴素易懂的道理,但是,翻开历史就会看到,真正做到“为民而商”,我们曾经经历过多么艰苦的历程。从物质匮乏到极大丰富,从简单温饱需求到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为民而商”凝聚着一个社会的变迁和衍化。党的十九大确定了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之后,“为民而商”被赋予新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可见,“为民而商”既是北京商业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遵循。因此本片围绕“为民而商”这个思想内核进行挖掘、思考,更加生动、深刻、具有说服力。
  3. 叙事结构:遵循思想的逻辑轨迹谋篇布局
  《为民而商》定位为思辨性的人文纪录片,那么叙事逻辑就不再只是简单地以时间为轴,而是围绕“为民而商”这一思想主旨,遵循思想的逻辑轨迹谋篇布局。全片共分六集,第一集《东方欲晓》、第二集《不畏浮云》、第三集《民惟邦本》、第四集《有容乃大》、第五集《城市之光》、第六集《雄关漫道》,每集由一个主题关键词统领,阐述一种理念,独立成篇,又相互勾连,即:民族责任、突破精神、民本意识、包容情怀、首都境界、时代使命。前三集着眼于改革的开创精神,后三集聚焦于新时期的北京商业新格局。在此脉络下,将精心挑选出的北京商业四十年典型人物故事和关键事件,分门别类地放置在不同主题下呈现给观众,有机地串联起全片。
  4. 艺术表现:丰富鲜活、生动自然、饱含深情
  4.1 影像丰富鲜活,增强“新鲜感”
  为全面呈现首都商业模式的多元性、丰富性、创新性,真实记录下当代百姓民生的鲜活影像,《为民而商》创作团队历时4个月进行大量实景和纪实场面拍摄。拍摄对象包括京城老字号、各大地标商圈、知名商企、连锁超市、物流中心、知名电商企业,以及政府单位等40余家。通过延时拍摄、航拍等手段,获得大量珍贵的影像素材,这些鲜活的、纪实感十足的影像画面,大大提升片子“看点”,丰富了节目的表现力。
  4.2 故事化叙事,以小人物的故事折射大时代
  为了真实再现北京商业四十年历史,挖掘尘封的记忆,主创人员先后走访百余人,经过大量深度采访,挖掘到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比如:早年应对市民储存冬季大白菜需要,讲述“秋菜指挥部”的故事;崇文门菜市场自制土保温车运菜的故事;红桥市场首次售卖珍珠的故事;菜市口百货为何专营黄金首饰的故事;王府井百货改革的故事;2003年非典和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特殊时期,商业人员绞尽脑汁调配物资保正市场货源供应的故事。本片在讲述这些真实的故事时,将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纵横交织,以小故事折射大时代。透过一个个真实案例,观众也看到改革者、拓路者的勇气、胆识和智慧,了解到商业工作者真挚醇厚的为民情怀。
  4.3 抒情与意境的文学表达,饱含深情的解说风格
  “用最细微的故事讲述最宏大的情感,用最宏大的情感讲述最平凡的道路。”这是总撰稿郭晓东创作解说词的核心理念。《为民而商》的解说融叙述、抒情、思辡于一体,通过有感情的叙述、有温度的记录、有深度的解说,情理交融。在文字表达上,运用了将纪实文学融入散文抒情色彩的创作方式,词藻优美、恢弘大气,以故事化动情的筆触展示丰满的人物形象,同时又兼具冷静客观的视角,笔力精湛,力道十足,直指全片的精神主旨,为影片平实质朴、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罩上了一层暖色的基调,也为勇于挑战和面对前行中未知艰难的决心予以鼓励和肯定。
  每一集的开篇引言,都强化抒情与意境的文学表达,娓娓道来,饱含深情,就像一首首诗歌,扩展了观众的诗意想象,令人耳目一新。
  5. 结语
  综上所述,人文纪录片《为民而商》在立意、思想、布局、内容、解说、画面等各方面都有设计和安排。通过六集篇幅,从首都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历程折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成果,透过这面镜子,公众可以看到中国如何通过改革开放,一步步铸造出世界史上的经济奇迹,看到这片古老土地如何焕发出青春昂扬的经济活力。
  北京市商务局领导表示:《为民而商》这部纪录片从理性思辨的角度、从现实到未来的厚重思考出发、从北京新时期历史定位的高度来讲述首都商务工作的传播作品具有开创意义。纪录片的播放,能够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是以更高的眼界和更广阔的胸怀思辨历史、描绘未来。
  北京市委宣传部领导认为,《为民而商》这部纪录片作为新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其叙事逻辑具有生动独特的时代质感,既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勇气,又有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担当,镜头之下闪动着人文与温度,不仅仅着重于历史沿革,更具有理论的思辨性。这是一次对历史经验的综合凝练,饱含着对时代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美好展望。
  笔者认为,人文纪录片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它能兼顾挖掘人物故事细节和展现宏大叙事主题,而思辨性的人文纪录片,对创作者更具挑战和吸引力,因为纪录片融入“思辨性”,能使作品更具深刻的内涵和关照当代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任远.谈谈纪录片的纪实性、思辨性、审美性.电视研究.1997年04期.
  [2]唐远清,许海.人文纪录片的“人文收获”——北京电视台〈人民的艺术评析>》.中国电视.2012年10期.
其他文献
【摘要】电视剧《最美的青春》以历史为原型,改编讲述了冯程、覃雪梅等大学生在塞罕坝地区植树造林的故事。本片以戏剧性的情节演绎生动形象地歌颂了他们建设祖国的理想主义精神;也用唯美的影像风格书写了他们奉献青春的浪漫主义诗篇。《最美的青春》从片名中就能看出这是一部青春题材的主旋律电视剧。该剧独具匠心的扎实剧作、唯美质朴的影像风格展现了那一代人建设祖国奉献青春的家国情怀。该剧收视率达到了2.8%、豆瓣评分8
期刊
【摘要】在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各行各业中都涌现出了更多的先进技术,3D技术在影视动漫设计领域中的出现与应用,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很多优秀的影视动漫作品也不断涌现出来。传统的影视动漫设计技术在3D技术出现后,发生了巨大的改变。3D技术融合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先进的技术,让影视动漫作品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推动了影视动漫设计进行了改革。在3D技术的支持下,人物设计、影片场景等都发
期刊
【摘要】技术的创新,科技的进步,在电视广播当前的发展脚步中,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各项技术,实现现代化以及智能化的发展转变。其中,与手机终端的互控操作技术运用,为工作人员的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效果,因此,本文针对电视广播发射设备与手机终端的互控操作技术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电视广播发射设备;手机终端;互控操作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在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及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音频处理技术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近些年来,人们将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行了融合,收获了更加满意的应用效果。在现代社会中,各种音频文件的数量不断增多,音频文件的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都是源于数字音频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多媒体领域中,音频从采集到处理、存储,再到传输都得到了优化,这对于音频质量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期刊
【摘要】微信在中国有着庞大的使用人群与影响力,他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移动社交媒体工具,更是快速传播新闻,造成广泛影响力的工具。当前,在新闻传播中微信充分发挥其范围广速度快的优势,当前现状存在传播主体多样化,传播新闻类型多样化等,在这样的现状之下,微信平台新闻传播体现出内容丰富、速度快、手中反馈及时等特点。但是,微信在传播新媒体新闻的环节里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必须对症下药,找出良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才能
期刊
【摘要】《流浪地球》是近年来诞生的优秀科幻电影,上映以来票房与口碑良好,以《流浪地球》为例,对电影艺术中特效制作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本文主要分析《流浪地球》中应用的影视特效,重点研究数字绘景技术、三维特效制作与合成音效等,通过论述技术实践应用途径,以期为电影艺术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影艺术;影视特效;《流浪地球》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节目生产和大型活动是广播电视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新平台、新事物的出现,广播电视节目和大型活动生产和运行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文就以丹东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生产和大型活动运行为例,调查分析融媒体形势下节目生态的运行情况,并对节目生态发展和提升提出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调研报告;融媒体;节目生态  中图分类号:TN22 文献
期刊
【摘要】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各领域的工作中都有着极大需求,且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管理的日益复杂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所采用的思维理念和开发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各领域对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要求。在此情况下,软件工程思想作为一种先进的工作思路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提供了新的方向,成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具有巨大的研究与应用价值
期刊
【摘要】《囧妈》于疫情期间的线上放映是回应全媒体(omnimedia)语境下影视发展的潮流与趋势的一个突出代表,它突破了“一切以院线马首是瞻”的电影行业的传统规则,成为了中国电影产业“旧制度”的颠覆者和“变革者”。事实上,电影产业当前正处于一种新旧范式转换的过渡阶段,而“互联网+”则是这种范式转换的外在表现。  【关键词】大众文化;全媒体;网络电影;电影营销;《囧妈》  中图分类号:TN946
期刊
【摘要】疫情期间对影视行业冲击力大,春节期间院线纷纷撤档,也由此迎来了影视业的“新时代”,是危机亦是转机。各大影视公司都在极力寻求别的方式生存,以院线发行、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影视公司横店影视公司营收大幅下降,积极购买理财产品“抗疫”。借此,亦成为影视公司的“催化剂”,一定程度上刺激着电影行业的产业整合,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 横店影视;院线;应对策略;机遇  中图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