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围绕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大环境,对社区图书馆的生存现状、职能定位及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讨论,认为城市化进程为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能够使之成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设施。社区图书馆方便区域内受众的联系沟通,作为社区文化和公共教育的支撑与补充,在文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中将会逐步显示出其功能与作用。
關键词:社区图书馆; 文化建设; 城市化;
Abstract: Around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city environment,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survival status of community library,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that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of city community library, can make it infrastructure to enrich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Community library convenient area audience communication, as a support and supplement of community culture and public education, the culture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will gradually show its function and role.
Keywords: community Library; culture construction; city
中图分类号:G25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口总量已超过62000万,国家城市化水平达40%,有关城市公共生活领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备受关注。就文化层面而然,大众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的集散中心,对于推动全民阅读和实现普及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相比,区域化的图书馆服务对象更具有针对性,方式也较为灵活便捷,社区图书馆即是依据社区居民的知识品味和文化偏好来提供服务。通过对需求信息的筛选、整合和传输,社区图书馆能够实现与区域内受众的联系沟通,也是大型公共图书馆传播科学文化的有力补充。本文将对社区图书馆的生存现状及职能定位进行讨论,并尝试归纳其局限,以期寻求合理的发展方略。
1建设社区图书馆的现实环境
1.1城市化进程为发展社区图书馆奠定基础
随着国民收入、民生水平提高以及各类外资的涌入,文化产业日趋社会化,并推动经济向相关领域流动,为发展社区图书馆准备了硬件基础。目前,区域内人口加速聚集,早期的小众休闲活动变得成熟开放,并逐步向社区福利和公共事业方向转型。在此过程中,以市区大型图书馆为主的公共图书馆开始显现出应对市场变化的迟缓,由于在区域间和区域内的资源配置上还存在着一定差异,资源使用的公平性也有所欠缺,城市化进程大多发生在中心城区边缘的辐射区域,更需要加强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关注。城市化居民的关注重心逐渐由物质层次向精神领域延伸,对于文化生活的品质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这也为加快完善具有休闲娱乐属性的基础设施创造了前提。
1.2行业内部的细分趋向为社区图书馆创造机遇
随着相关基础建设和服务推广,社区图书馆有足够的可能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延伸并肩负特定的使命。借助城市交际网络的传播功能,社区图书馆将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展现城市本身对知识和信息的辐射能力,政府拨款和社会筹资渠道也将从多角度推动图书馆功能细分趋向实现。在行业内部,由成熟的公共场馆带动成长期的社区分馆的尝试普遍出现,显示了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的现实意义。一些省市级图书馆(如上海图书馆)面向其分馆开通了图书借阅一卡通机制,既为受众带来便利,又节约了服务成本。社区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也区别于一般公共图书馆而另辟蹊径,规避了刻意追求风格高端、内容精深的馆藏,强调其通俗性和实用价值。紧密结合自身定位将大众化的业务精益求精,应该是社区图书馆在城市中获取其一席之地的有效方式。
2社区图书馆的职能方向
以受众市场为中心开展服务
我国城市人口居住密集,人际网络繁复,文化差异较大,社区图书馆需立足于区域内的社会现实,根据市场需求对接多样化服务。在事业成型初期,社区图书馆应借助读者调研掌握服务区域内居民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构成、职业分布、文化程度等。在推广和确认为服务的过程中,读者的偏好和需求可通过不定期的调查反馈得到,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从而更精确的引导业务方向,完善馆内藏书。图书馆的规模无需过大,力求布局合理,贴近读者,借阅活动灵活便捷。
从地理上说,社区图书馆拓展了居民的公共空间,有助于加深文化交流,提升生活品质,并增强社区的凝聚力。随着城市化过程对旧有建筑和环境的改造,大众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逐渐被改变,私人的独立空间得到扩展,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却有所收缩。社区图书馆带动以书报为载体的精神文化的回归,从正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休闲生活,激发思想上的活力机智,并引导受众以积极的态度以投入新的生活。合理利用知识和信息是弘扬科学精神,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二十一世纪的文化教育产业以“终身教育”为导向,给予了社区图书馆更多提升受众知识素养及文化品位的机会。
2.2 开发特色化的馆藏资源
就图书馆的属性而言,储存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其主要社会职能之一,而对馆藏结构的完善要以行业内部分化转型的要求为指导。早期的各公共图书馆多作为独立的信息整合平台而平行共存,有藏书要“全”的指导思想,不强调自身的特质和优势,这使得收藏的重叠率和短缺情况大大增加,导致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在以服务质量为主的前提下,社区图书馆结合读者情报和自身实力配置具有区域性特色的资源建设途径,能够优化馆藏,提高知识的分享率,并使各馆之间得到相互的支持与补充。发展社区图书馆的信息库可以地方化主题为方向,重点组织与地方文献相关的书籍资料进行系统编制,在结合社区人文实情的基础上,适当反映时事导向与文化政策,体现其区别于其他地方馆藏的特征。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已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紧密相连。作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众媒介,社区图书馆从正面倡导人文及科学,促进健康和谐的生活氛围,是弘扬积极向上的社区精神文明的有效窗口。通过与各层级图书馆与数据库的信息与服务合作,社区图书馆将成为城市读者、资源平台和馆际互借系统的重要端口。
社区图书馆的未来建设
3.1现存局限
目前,社区图书馆的数量较少,馆藏结构及设施规模缺乏专门的规划设计。在具备一定硬件条件的城市相对发达地区,社区图书馆建设在技术、资金、场地及人力资源等方面仍然存在困难,业内的有关法规也未给出指导社区图书馆发展的相关政策,其在规范建设上缺乏宏观的依据。业务水平和社会效益的欠缺直接影响社区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口碑,一些社区图书馆只能履行借阅职能,对员工缺乏专业培训,市场调查和用户反馈等业务无法推进。除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受到总体文化教育水平的制约,在已成功推广社区图书馆的大型城市(如上海和北京),虽人力供给、经费及基础建设得以保障,其场馆地理信息的普及度不高,硬件设备规模较小,藏书量平均为万册上下,并充斥相当多的旧书或低端文学作品,知识质量还有待加强。
3.2 发展策略
3.2.1 加强宏观调控和科学建设。实现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规范化和体制化,需要各级有关部门的合理规划,结合市场运作,构建多元的发展模式,完善资源结构。从国家角度,具体指导社区图书馆事业的规划条例应得到落实,以加强统一监管。地方政府对于建设所需人文地理信息,可通过发展相关民生社会计划提供参考,并将图书馆纳入城市建设的体系中,对人力及物质资源进行系统调配。建设过程可广开资金渠道,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多途径发展。公益性的社区图书馆以政府机关及福利团体的财政支持为主;有实力的社区管理部门可与物业合作办馆,或寻求营利性的企业投资,兼以为其宣传;对于社区居民,可由相关居委会带领通过捐借书籍、捐款等方式参与场馆基础设施的自建。
3.2.2借助城市进步提升服务水平
城市的发展为社区图书馆提供了资源支持,图书馆也将通过履行其信息整合的职能和服务协助城市的人文建设,为读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社区图书馆服务实力的体现,应着重于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和层次化的读者服务和综合性休闲服务等方向。信息服务的深层次和专业化是保证信息资源良性循环的起点,也是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总体走向,这就要求社区图书馆有侧重的征集并接收具有专业技术背景,掌握知识资源建设,具备语言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3因地制宜优化场馆建设
和学术图书馆相比,社区图书馆的布局除体现文化内涵,还需营造舒适宽松的阅读氛围和休闲空间,从而更符合社区居民的“书房”和“阅览客厅”的角色。在不增添过多大型复杂设施的基础上,对于室内的采光、色调及陈设可以有所设计。就其阅读和学习功能而言,社区图书馆首先应选择自然光照适宜的场地,营造均匀、自由的室内环境,并辅以灯具进行局部强调性照明。传统上的阅读灯光多以冷色调为主,但对于面向各年龄层开设的特别活动室,其光源强度、位置和色调可进行一定的调整,避免眩光所带来的视觉疲劳及精神不适。在空间设计上,根据色彩心理学和传统经验,阅览室采用灰白黑等中性色彩利于集中精力和冷静思考,无形中提升阅读效率;休闲场地则可以暖色和明快的颜色点缀,有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给受众留下较鲜活的印象。
3.4完善管理系统和人才培养
社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既具有思想性和技术性,又需要机动灵活。以通常选择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并爱岗敬业的馆员标准来看,社区图书馆的门槛相对较低,这就要求建立较成熟的业务管理系统,通过专门培训和学习深造等方式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更高层次的工作要求。除计划性的进行业务培训,有能力的管理层也可依托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网,创造条件引进图书馆专业和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虽然应对的读者和馆藏规模不大,社区图书馆的具体管理工作仍包括采购与维护馆藏,编目分类整理,库房流通,阅览及咨询等诸多必要环节,同样需要依照内部标准加以体制化。藏书是社区图书馆的基础任务,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都关系着管理团队对读者履行职责的功效。维护馆藏要紧密联系社区需要,针对受众特点和人藏比例,尽可能的高效利用有关经费。
4 结束语
在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建设社区图书馆正顺应这文化领域中日益生长的多元化期待,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为丰富充实。作为公共图书馆和城市信息系统的合理分支与补充,社区图书馆肩负一定的社会使命,有责任加强自身的资源建设及管理,促进文化与城市生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新.城市社区图书馆的信息网络化建设[J].图书馆工作與研究,2003(4).
[2]冯玲.城市文化建设与图书馆的发展[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2(2).
[3]李丽.浅议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J].黑龙江史志,2010(7).
[4]刘冬.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新模式[J].图书馆学刊,2002(S1).
[5]王红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3).
[6]王京.随需应变的电子商务——记IBM 的IT 革命[J].电子商务,2003(3).
關键词:社区图书馆; 文化建设; 城市化;
Abstract: Around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city environment,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the survival status of community library, the function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that provides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of city community library, can make it infrastructure to enrich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Community library convenient area audience communication, as a support and supplement of community culture and public education, the culture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will gradually show its function and role.
Keywords: community Library; culture construction; city
中图分类号:G251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口总量已超过62000万,国家城市化水平达40%,有关城市公共生活领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备受关注。就文化层面而然,大众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的集散中心,对于推动全民阅读和实现普及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相比,区域化的图书馆服务对象更具有针对性,方式也较为灵活便捷,社区图书馆即是依据社区居民的知识品味和文化偏好来提供服务。通过对需求信息的筛选、整合和传输,社区图书馆能够实现与区域内受众的联系沟通,也是大型公共图书馆传播科学文化的有力补充。本文将对社区图书馆的生存现状及职能定位进行讨论,并尝试归纳其局限,以期寻求合理的发展方略。
1建设社区图书馆的现实环境
1.1城市化进程为发展社区图书馆奠定基础
随着国民收入、民生水平提高以及各类外资的涌入,文化产业日趋社会化,并推动经济向相关领域流动,为发展社区图书馆准备了硬件基础。目前,区域内人口加速聚集,早期的小众休闲活动变得成熟开放,并逐步向社区福利和公共事业方向转型。在此过程中,以市区大型图书馆为主的公共图书馆开始显现出应对市场变化的迟缓,由于在区域间和区域内的资源配置上还存在着一定差异,资源使用的公平性也有所欠缺,城市化进程大多发生在中心城区边缘的辐射区域,更需要加强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关注。城市化居民的关注重心逐渐由物质层次向精神领域延伸,对于文化生活的品质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这也为加快完善具有休闲娱乐属性的基础设施创造了前提。
1.2行业内部的细分趋向为社区图书馆创造机遇
随着相关基础建设和服务推广,社区图书馆有足够的可能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延伸并肩负特定的使命。借助城市交际网络的传播功能,社区图书馆将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展现城市本身对知识和信息的辐射能力,政府拨款和社会筹资渠道也将从多角度推动图书馆功能细分趋向实现。在行业内部,由成熟的公共场馆带动成长期的社区分馆的尝试普遍出现,显示了信息整合和资源共享的现实意义。一些省市级图书馆(如上海图书馆)面向其分馆开通了图书借阅一卡通机制,既为受众带来便利,又节约了服务成本。社区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也区别于一般公共图书馆而另辟蹊径,规避了刻意追求风格高端、内容精深的馆藏,强调其通俗性和实用价值。紧密结合自身定位将大众化的业务精益求精,应该是社区图书馆在城市中获取其一席之地的有效方式。
2社区图书馆的职能方向
以受众市场为中心开展服务
我国城市人口居住密集,人际网络繁复,文化差异较大,社区图书馆需立足于区域内的社会现实,根据市场需求对接多样化服务。在事业成型初期,社区图书馆应借助读者调研掌握服务区域内居民的基本情况,如年龄构成、职业分布、文化程度等。在推广和确认为服务的过程中,读者的偏好和需求可通过不定期的调查反馈得到,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从而更精确的引导业务方向,完善馆内藏书。图书馆的规模无需过大,力求布局合理,贴近读者,借阅活动灵活便捷。
从地理上说,社区图书馆拓展了居民的公共空间,有助于加深文化交流,提升生活品质,并增强社区的凝聚力。随着城市化过程对旧有建筑和环境的改造,大众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也逐渐被改变,私人的独立空间得到扩展,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却有所收缩。社区图书馆带动以书报为载体的精神文化的回归,从正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休闲生活,激发思想上的活力机智,并引导受众以积极的态度以投入新的生活。合理利用知识和信息是弘扬科学精神,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二十一世纪的文化教育产业以“终身教育”为导向,给予了社区图书馆更多提升受众知识素养及文化品位的机会。
2.2 开发特色化的馆藏资源
就图书馆的属性而言,储存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其主要社会职能之一,而对馆藏结构的完善要以行业内部分化转型的要求为指导。早期的各公共图书馆多作为独立的信息整合平台而平行共存,有藏书要“全”的指导思想,不强调自身的特质和优势,这使得收藏的重叠率和短缺情况大大增加,导致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在以服务质量为主的前提下,社区图书馆结合读者情报和自身实力配置具有区域性特色的资源建设途径,能够优化馆藏,提高知识的分享率,并使各馆之间得到相互的支持与补充。发展社区图书馆的信息库可以地方化主题为方向,重点组织与地方文献相关的书籍资料进行系统编制,在结合社区人文实情的基础上,适当反映时事导向与文化政策,体现其区别于其他地方馆藏的特征。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已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紧密相连。作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众媒介,社区图书馆从正面倡导人文及科学,促进健康和谐的生活氛围,是弘扬积极向上的社区精神文明的有效窗口。通过与各层级图书馆与数据库的信息与服务合作,社区图书馆将成为城市读者、资源平台和馆际互借系统的重要端口。
社区图书馆的未来建设
3.1现存局限
目前,社区图书馆的数量较少,馆藏结构及设施规模缺乏专门的规划设计。在具备一定硬件条件的城市相对发达地区,社区图书馆建设在技术、资金、场地及人力资源等方面仍然存在困难,业内的有关法规也未给出指导社区图书馆发展的相关政策,其在规范建设上缺乏宏观的依据。业务水平和社会效益的欠缺直接影响社区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口碑,一些社区图书馆只能履行借阅职能,对员工缺乏专业培训,市场调查和用户反馈等业务无法推进。除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受到总体文化教育水平的制约,在已成功推广社区图书馆的大型城市(如上海和北京),虽人力供给、经费及基础建设得以保障,其场馆地理信息的普及度不高,硬件设备规模较小,藏书量平均为万册上下,并充斥相当多的旧书或低端文学作品,知识质量还有待加强。
3.2 发展策略
3.2.1 加强宏观调控和科学建设。实现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规范化和体制化,需要各级有关部门的合理规划,结合市场运作,构建多元的发展模式,完善资源结构。从国家角度,具体指导社区图书馆事业的规划条例应得到落实,以加强统一监管。地方政府对于建设所需人文地理信息,可通过发展相关民生社会计划提供参考,并将图书馆纳入城市建设的体系中,对人力及物质资源进行系统调配。建设过程可广开资金渠道,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多途径发展。公益性的社区图书馆以政府机关及福利团体的财政支持为主;有实力的社区管理部门可与物业合作办馆,或寻求营利性的企业投资,兼以为其宣传;对于社区居民,可由相关居委会带领通过捐借书籍、捐款等方式参与场馆基础设施的自建。
3.2.2借助城市进步提升服务水平
城市的发展为社区图书馆提供了资源支持,图书馆也将通过履行其信息整合的职能和服务协助城市的人文建设,为读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社区图书馆服务实力的体现,应着重于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和层次化的读者服务和综合性休闲服务等方向。信息服务的深层次和专业化是保证信息资源良性循环的起点,也是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总体走向,这就要求社区图书馆有侧重的征集并接收具有专业技术背景,掌握知识资源建设,具备语言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3.3因地制宜优化场馆建设
和学术图书馆相比,社区图书馆的布局除体现文化内涵,还需营造舒适宽松的阅读氛围和休闲空间,从而更符合社区居民的“书房”和“阅览客厅”的角色。在不增添过多大型复杂设施的基础上,对于室内的采光、色调及陈设可以有所设计。就其阅读和学习功能而言,社区图书馆首先应选择自然光照适宜的场地,营造均匀、自由的室内环境,并辅以灯具进行局部强调性照明。传统上的阅读灯光多以冷色调为主,但对于面向各年龄层开设的特别活动室,其光源强度、位置和色调可进行一定的调整,避免眩光所带来的视觉疲劳及精神不适。在空间设计上,根据色彩心理学和传统经验,阅览室采用灰白黑等中性色彩利于集中精力和冷静思考,无形中提升阅读效率;休闲场地则可以暖色和明快的颜色点缀,有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给受众留下较鲜活的印象。
3.4完善管理系统和人才培养
社区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既具有思想性和技术性,又需要机动灵活。以通常选择专业扎实、能力突出并爱岗敬业的馆员标准来看,社区图书馆的门槛相对较低,这就要求建立较成熟的业务管理系统,通过专门培训和学习深造等方式提升馆员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更高层次的工作要求。除计划性的进行业务培训,有能力的管理层也可依托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网,创造条件引进图书馆专业和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虽然应对的读者和馆藏规模不大,社区图书馆的具体管理工作仍包括采购与维护馆藏,编目分类整理,库房流通,阅览及咨询等诸多必要环节,同样需要依照内部标准加以体制化。藏书是社区图书馆的基础任务,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都关系着管理团队对读者履行职责的功效。维护馆藏要紧密联系社区需要,针对受众特点和人藏比例,尽可能的高效利用有关经费。
4 结束语
在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建设社区图书馆正顺应这文化领域中日益生长的多元化期待,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为丰富充实。作为公共图书馆和城市信息系统的合理分支与补充,社区图书馆肩负一定的社会使命,有责任加强自身的资源建设及管理,促进文化与城市生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新.城市社区图书馆的信息网络化建设[J].图书馆工作與研究,2003(4).
[2]冯玲.城市文化建设与图书馆的发展[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2(2).
[3]李丽.浅议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J].黑龙江史志,2010(7).
[4]刘冬.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新模式[J].图书馆学刊,2002(S1).
[5]王红梅.谈社区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3).
[6]王京.随需应变的电子商务——记IBM 的IT 革命[J].电子商务,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