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2-000-01
摘 要 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完善自我身心与开发自身潜能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余暇时间增多,已经不仅仅是追求温饱问题,而是开始追求身心的愉悦、身体健康,而社会体育就能够实现这一目的。随着参与人群的不断增多,社会体育将会成为主流体育既未来体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社会体育 发展方向
一、社会体育本质特征有利于我国体育目的的实现
我国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我国从一个体育大国逐渐成为了一个体育强国,说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从我国体育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表明增强人民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还需要不断地努力才能实现。实现这一体育目的,既是人民大众所需的文化生活与落后的体育供应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办法,也是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与的,以增进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它是我国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体育,是以人为本,以不断满足人们身体与精神的享受和发展需要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提高国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社会体育的宗旨[1]。
社会体育具有健身、文化娱乐、社会情感、经济的功能[1]。这些功能有利于参与体育运动目的实现,扩大体育参与,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群参加体育运动。
群众体育的特点即活动功效具有复合性,活动方式具有灵活性,参与对象具有广泛性,活动时间具有业余性是社会体育是越来越多人群参与的主要原因,高度符合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
社会体育的本质特征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社会体育的这一本质特征与体育的目的是统一的,是我国体育的重点,是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的吸引性
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是:社会体育体质正在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社会体育将全面面向社会化;社会体育的科学化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社会体育管理呈多样化的格局[2]。
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是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文质文化需求,有利于我国体育任务的完成。
三、政策的指向性
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梦的阐述:“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国人民幸福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体育作用的发挥。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是对未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的目标和要求,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时代意义。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促进了社会体育的发展,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需要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这就需要发挥社会体育的作用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目标。社会体育是纲要实现其目的以及完成其任务的主要途径。社会体育的特征与目的有利于纲要的快速实施。
“终身体育”的提出,更加突出了社会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社会体育活动是催动终身体育实施的根本保障。
四、人民的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余暇时间越来越多,消遣时间、愉悦身心、锻炼身体满足自我需求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参与体育运动就能够解决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不同参与人群有不同的需求,而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社会体育活动能够满足不同需求,能够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体育活动与人们所需的体育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现有的体育活动方式以及活动目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同的体育需求,而社会化的体育活动是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的,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体育的发展方向就应该向社会体育发展。这也是实现体育的本质目的的需要,能够有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五、结束语
社会体育是未来体育的发展方向,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社会进步的,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基本政治制度,能够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社会体育的发展是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推动我国体育目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李建国.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 周学荣,谭明义.社会体育学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4] 幺海欣,王丽娜,兰健.体育承载的社会责任与伦理问题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0:181-182.
[5] 王树宏.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135-139.
[6] 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1999.01:4-7.
[7] 韩勤英.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3:380-381.
摘 要 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完善自我身心与开发自身潜能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余暇时间增多,已经不仅仅是追求温饱问题,而是开始追求身心的愉悦、身体健康,而社会体育就能够实现这一目的。随着参与人群的不断增多,社会体育将会成为主流体育既未来体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社会体育 发展方向
一、社会体育本质特征有利于我国体育目的的实现
我国体育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我国从一个体育大国逐渐成为了一个体育强国,说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从我国体育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表明增强人民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还需要不断地努力才能实现。实现这一体育目的,既是人民大众所需的文化生活与落后的体育供应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办法,也是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与的,以增进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活动。它是我国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体育,是以人为本,以不断满足人们身体与精神的享受和发展需要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提高国民的体质与健康水平,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社会体育的宗旨[1]。
社会体育具有健身、文化娱乐、社会情感、经济的功能[1]。这些功能有利于参与体育运动目的实现,扩大体育参与,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群参加体育运动。
群众体育的特点即活动功效具有复合性,活动方式具有灵活性,参与对象具有广泛性,活动时间具有业余性是社会体育是越来越多人群参与的主要原因,高度符合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
社会体育的本质特征是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社会体育的这一本质特征与体育的目的是统一的,是我国体育的重点,是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的吸引性
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是:社会体育体质正在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社会体育将全面面向社会化;社会体育的科学化水平将有较大的提高;社会体育管理呈多样化的格局[2]。
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是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的文质文化需求,有利于我国体育任务的完成。
三、政策的指向性
习近平主席对中国梦的阐述:“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国人民幸福的实现离不开社会体育作用的发挥。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是对未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新的目标和要求,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时代意义。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促进了社会体育的发展,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需要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需求,这就需要发挥社会体育的作用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目标。社会体育是纲要实现其目的以及完成其任务的主要途径。社会体育的特征与目的有利于纲要的快速实施。
“终身体育”的提出,更加突出了社会体育活动的重要性,社会体育活动是催动终身体育实施的根本保障。
四、人民的需求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余暇时间越来越多,消遣时间、愉悦身心、锻炼身体满足自我需求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参与体育运动就能够解决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不同参与人群有不同的需求,而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社会体育活动能够满足不同需求,能够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体育活动与人们所需的体育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现有的体育活动方式以及活动目的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同的体育需求,而社会化的体育活动是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的,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体育的发展方向就应该向社会体育发展。这也是实现体育的本质目的的需要,能够有的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五、结束语
社会体育是未来体育的发展方向,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社会进步的,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基本政治制度,能够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社会体育的发展是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推动我国体育目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 李建国.社会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 周学荣,谭明义.社会体育学概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4] 幺海欣,王丽娜,兰健.体育承载的社会责任与伦理问题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0:181-182.
[5] 王树宏.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135-139.
[6] 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1999.01:4-7.
[7] 韩勤英.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3:38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