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行为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3948706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学生明明知道如果没有交作业就会受到家长和老师的严厉惩罚,他为什么还是再三忘记最多花15分钟就能写完的作业?一个学生明明知道制造骚乱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一些学生明知道打架必然会输,可他们为什么偏要去打?本文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解释这些问题,从而使教师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思维方式,正确对待这些问题行为。如此,或许能因材施教,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他们在追求优越感的目标
  我们希望在影响这些问题学生之前,需先弄明白他们为什么那样做。对学生来说,无论教师是否理解,他都会坚持自己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在某些方面帮助了他,对他来说可能具有某些心理层面的价值。如果他不能从中获取什么,他的行为在某些方面没有任何意义,那他还会去做吗?不会。他必定从问题行为中得到了什么,虽然看起来有些神秘或者不正当。然而,所有的行为方式仍然会在某些方面被强化,强化不是来自同伴就是来自行为内在的回报。
  一个初一的男生,他在班里最懒。一位老师问他:“你的学习怎么那么差?”他回答:“如果我在班上最懒,你就会在我身上花很多时间。你从不注意好学生,因为他们从不捣蛋。”假如他的目的是引起老师的注意,他就找到了“最佳”方法。
  只有明白了学生的心理,我们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即使这样不能帮助我们解决学生的行为问题,那也一定会让我们更容易做出客观的反应,因为你不再仅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行为了。我们会发现,在很多情景中,学生之所以做出出格的行为,并不是因为他们享受做坏学生的乐趣,而是出格的行为对他们自己或他人来说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改变他们之前,教师务必先找出学生从那样的行为中能得到什么好处。而我们习惯性地用“程咬金的三板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约之于法)轮番轰炸,效果可想而知。
  问题学生的行为表现出破坏性、抵抗性和固执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这通常是因为他们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经常强化那些问题行为,他们非常喜欢这些行为带来的“好处”。
  学生感觉自己有了权利。如果你在生活中受到成人支配,那些成人控制了你的自由,那么你对周围的环境也可能会有奇怪的想法,或者感觉压抑,特别是对于处在人生发展关键期与阶段发展受阻矛盾期中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方式不就是主张自己的个人权利吗?这比打破与教师保持的平衡更好。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决定将要进行的事情,包括谁可以去卫生间或谁可以发言,谁可以走到黑板前,谁要接受批评,甚至可以决定,当有学生做了大家不喜欢的事情后会发生什么。如果学生像我们一样,可以想象他们一定会感受到自己多么有力量。对于那些认为自己什么都没有的学生来说,捣乱或挑剔老师只需要付出很小的代价。
  比如,一名在课堂上讲话捣乱的学生可能会是这种心态:我违反了课堂纪律会怎么样呢?把我踢出教室?那又会怎样?只要一想到你与我在一起,我可以削弱你的权利,我就感觉非常快乐。
  很荒谬的理由吧!但在学生看来这非常合理。如果你事先了解这一切,就可以阻止他们达成这样的目标。其实,老师也可以反过来想想,当自己有权处理一个人的时候,是否也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
  学生喜欢被关注。有时候,学生表现出问题行为是为了赢得老师或者同学的关注,即使这种关注带有消极色彩。这种现象很普遍。困惑的老师可能会说:“我不知道某某同学出了什么毛病,好像我得整节课和他待在一起,看着他学习!有时候我很愤怒,冲他叫嚷,竟一点也不起作用,被他当成耳边风。我训斥他时,他居然还在笑!”这些学生想方设法引起他人注意,他们或许在学校里不能学到有价值的东西,却能在课堂上剥夺别人的学习机会,可以使人发笑。
  学生能够逃避由他的行为带来的责任。这类原因在班里的小团体中尤为常见。当我们尝试接近这些学生时,他们会感到被威胁了。即使他们想认真读书,遵守纪律,他们的同伴和一些家庭文化因素也会妨碍他们努力。他们感到进退两难,如果按老师说的做就可能失去在同伴中的地位和角色,而这对他们来说也相当重要。
  一个学生这样解释:一旦我把作业带回家里做,周围的人都会取笑我。我在家里无法做任何作业。这样想的后果就是学生不再为自己没做作业惹的麻烦而感到困惑。此外,这样做也阻止了老師接近他们。
  发生冲突的“好处”。冲突能释放情绪,保持距离。心理学家认为冲突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一个人可以控制他与别人究竟能走得多近。那些不习惯于接受大人情感的孩子,会对我们的同情和关怀感到困惑。推开好心的老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制造一些冲突。冲突显示了控制权,从某种程度上讲,冲突通常都是由一个人按照他自己的方式来结束的。教师想要学生遵守所谓重要的行为规范,而学生则有他们自己的方式——他们希望有充分的自由,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事情。如此,师生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学生也许真喜欢冲突,或喜欢伴随冲突而来的控制局面的感觉。
  只有理解了问题学生行为背后的这些动力因素,再联系这些学生的家庭和同伴文化背景,我们才可能对他们提供有效的帮助。我们在实施干涉之前,最好弄清楚学生做出这些出格行为的目的。
  教师作用下的问题行为
  一般来说,我们与那些问题学生之间发生的冲突和争论都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参与双方对问题的产生都做出了“贡献”。也许,你会有所怀疑,因为你仅仅是按照你知道的最好的方式做你的工作,而学生看起来却很享受他们制造的麻烦。然而,当你和这些学生谈话时,你会发现他们感到自己被误解了、被看扁了和被伤害了。通常,我们所遇到的这种困难都是在以下几个情况下由你的行为或反应引起或恶化的。
  你遗漏一些信息的时候。一个学生或许经常对你的帮助表现出沉默或对抗的态度。然而,当你了解到他之前被一个信任的朋友出卖了,并决定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不再相信任何一个帮助他的人后,你应该会释然。
  你心里做一些无用的假设时。你假设学生在权威面前终究要遵从你提出的那些你认为有益的要求,但是,如果学生发现反抗你的权威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明智的自我保护手段时,你的假设就遭到了挑战。   你没做好事情时。当你做了或说了以后,结果反而制造出先前没有的麻烦。比如,当你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尊重时,或者当你要求学生完成超过他们能力的事情时,其实就是在为自己制造挫败感。当你剥夺某个学生的权利、责难某个学生或者对某個学生做出他们认为无礼的行为时,你就可能制造出了一个“问题学生”。即使你有非常好的意愿,但当你误解了某个学生时,你也可能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或者至少他不会与你合作。我们经常抱怨某个学生不懂感恩,不可理喻。事实上,在冲突面前,我们应该责问的不是“那些使我发疯的学生做错了什么”,而是“我究竟做了什么以至于情况恶化成这样”。
  多种视角看问题
  经常听到教师、家长说:“这些孩子怎么了?是什么使他们做出如此恶劣的行为?”我们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却不知道学生也在问一个相似的问题:“老师和家长怎么如此不可理喻?”
  为什么我们眼中的问题学生要那样做?简单回答,那就是他们所能做的事。或许我们会非常生气和愤怒,因为他们的行为看起来太无理。之所以这样认为,原因在于我们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事情——学生的角度就是他们只是在尽力做他们能做的事情。如果他们知道怎样做对他们最好,相信他们肯定会照做。下面总结一些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
  他们不知道老师期望他们做什么。
  他们缺乏技巧和能力去完成老师想让他们做的事。
  他们渴望被关注、尊重和赞赏。
  他们喜欢施行他们的权利和控制力。
  他们对挫折有较低的承受力。
  家庭或同伴群体的影响强化了他们的问题行为。
  他们的生理或心理安全受到了威胁。
  他们或是人身伤害、家庭问题的受害者。
  他们感到太厌烦了。
  他们可能有某种情绪、生理官能或学习上的障碍。
  这些学生之所以存在问题,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问题行为,还在于我们如何解读他们的行为。以下自问的问题也许对我们看待学生的问题行为有一定帮助。
  学生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行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方法就是从别人的角度来调查事情。在任何一个冲突情形中,总是会有多种观点。
  他的家人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又能承担些什么?因为我们明白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学生这种问题的影响者。
  同学或好朋友又如何看待这样的事情?通常,当孩子不能代表自己说清楚的时候,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则能通过表面很深刻地描述出整个事情的经过。
  问题行为的背后发生了什么?在问题行为出现之前又发生了什么?什么样的环境最有可能和这样的问题行为联系起来?在没有实施问题行为之前,他们究竟反对的是什么?
  这种问题行为的影响是什么?学生的这些行为会有什么积极或者消极的后果?一般来说,人们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方式,是因为他们喜欢由此带来的某些好处。
  改变学生的行为又会有什么结果?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讨论由此而变好的方面,也要讨论由此而变得更糟糕的方面。
  解决这些问题还有什么选择?你看待这些事情的时候,想到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你在冲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你或许会发现你所做的一切反而使情况变得更糟糕。
  这些问题能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学生看起来非常难以合作。把学生的行为放到一个背景中来看,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他们的行为如此难以改变,为什么个别学生会令我们厌烦,为什么他们要那样做,或他们采用那些方式的目的是什么。或许,我们也能转变自身观念和态度,根本没有必要与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对抗。
  另外,社会、学校、家庭过分重视知识教学而造成不少学生失败经历过多的事实,可以说是现行教育体制中最大的败笔,也是目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及问题行为防不胜防的主要成因。教师只有在理解他们的问题行为的前提下,学习师生沟通艺术,努力克服过去在管理教育学生过程中习以为常的命令、控制、警告、威胁、训诫、挖苦、揶揄、随意的批评指责、不愿积极聆听等有伤师生和谐关系的错误做法,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中倡导的真诚、接纳、尊重、同感、倾听等理念、方法与技巧,才能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一定是一位优秀的“学校心理学家”,他生活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并与学生一路同行。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龙泉中学)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我曾观察过很多校园,它们或有斑斓的文化墙,或有参天的古木,或有形态各异的功能室,但真正能让人为之振奋并久久难忘的,必定是一所学校所呈现出的整体风貌、校园文化。  说起“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便让人想起“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想起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流派百家争鸣、文化繁荣,想起原北大校长蔡元培以“和而不同”治校形成的兼收并蓄、各扬所长的学术氛围,想起中国走向世界仍然坚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
那年我五岁,跟着大我三岁的哥哥去爷爷家玩。临走时,爷爷把哥哥叫进屋里,哥哥出来后,从兜里拿出一个咸鸭蛋让我看,还告诉我,这是爷爷特意给他的,让他自己偷偷吃了,别让我看到。
班主任既要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也要引导学生发展个人品德,将学生培养成懂得感恩、报效国家的人才。笔者认为,班主任应该以学生的“成人”为教育出发点,以“感恩”为教育着力点,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自我袒露,感染学生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自己就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只有这样,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才能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至深”。  每接手一
探究12周跑姿再训练(GR)对等长收缩时踝关节跖屈力矩、跟腱形态学及力学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提高跟腱传递力、预防和减少跑者跟腱损伤风险提供有效训练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G
公路施工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着诸如治理结构不健全,缺乏监管力度等问题,从公路施工企业存在的问题为起点,进而提出解决的措施。
高校作为培养合格人才的基地,离不开图书馆这座知识宝库有力的支持,大多数图书馆管理人员因为缺乏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难免存在缺乏职业道德的问题。因此,要想搞好图书馆的工作
期刊
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便于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客观地剖析问题,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县级统计部门是统计数据采集的主要承担者,县级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国家
律师行业种种问题的存在与没有建立良好的律师诚信制度,少数律师诚信失范有关。我国律师肩负着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在依法维护市场信用关系和交易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自主创新已成为世界各行业发展的潮流(趋势)。论述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