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冰与火之歌》是美国作家乔治R. R. 马丁代表性作品,这部长篇史诗奇幻巨作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读者的青睐,并获得了多项文学奖。而在作品的整体叙事中,作者对死亡意象的设置令人印象深刻。本文就冬天与异鬼、火焰与红神、千面之神几个意象入手,探究其对作品整体叙事的影响,以及作者所要传达的个人思考。
关键词:《冰与火之歌》;死亡意象
作者简介:张未(1991-),女,满族,天津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国别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1
“意象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它既具有独特直观的外在具体形态,又蕴含着丰富生动的超出具体形态的象征意义。”[1]令《冰与火之歌》的死亡叙事得以更加完满的元素,就是由作者独创并精心设置的许多象征着死亡的意象,如异鬼,拉赫洛,千面之神等。马丁独具匠心,将这些意象融入到每一条故事线索之中,使得作品中人物的命运、甚至其行为举止都仿佛富有哲学性的深意,时时暗示着危机的存在。
1、冬天与异鬼
作品中的维斯特洛世界只有两个季节,冬天和夏天。据老人们的经验,长夏之后往往跟随着更长的寒冬,当冬天来临,整个世界都会进入长夜。世代生活在北境的史塔克家族的家训便是“凛冬将至”,这句话如同斯摩达克斯之剑时刻警醒着北方人民。因此,生于南方的凯特琳称北方“艰难又冰冷”,“没有慈悲”。在第五卷中,向波顿家族进军的史坦尼斯遭遇夏末的暴风雪,大酒桶渥尔说,“冬天近在眼前,小子,冬天意味着死亡。……我已经老了,这是我最后一个冬天。”[2]
大陆最北面的绝境长城之外,异鬼就在那个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冬天中降临。他们是冰冷与死亡的怪兽,骑着苍白的死马,横扫城市与村庄,追杀一切活人。砍杀无用,只有火和神秘的龍晶能阻止他们。死去的人可以被异鬼的首领转化成死亡军队中的一员。这里异鬼和人之间的对立正象征死与生之间的对立。
2、火焰与红神
红神教徒认为,世界是拉赫洛与“凡人不可道也的远古之神”的战场。两者要持续进行命定的战斗,直至寓言中诞生于烟与盐之地的救世主亚亥尔到来。从文本中来看,关于红神的信息少之又少,几乎都来源于神秘女祭司梅丽珊卓。“在审判到来之前,每个人都必须选择立场。……我们的选择不是拜拉席恩或兰尼斯特,葛雷乔伊或史塔克。我们的选择是生与死,光明与黑暗。”[3]她能在火焰中预知未来,眼神坚定,行事果断,令史坦尼斯对她言听计从。
然而,象征着光明和热量的红神之后,却总跟随着浓烈的死亡阴影。戴佛斯亲眼目睹梅丽珊卓“诞”下影子,为史坦尼斯扫清通往王座之路上的阻碍。梅丽珊卓更将七神的木像投入仪式上的烈焰之中,甚至以鲜血和活人献祭。此外,同样信奉红神的红袍僧索罗斯,以自身的力量七次复活身受奄奄一息的贝里,但贝里已经越来越不像常人,“是谁封我为骑士,老朋友?我最喜欢吃什么?一切都已淡去。”[4]
从红神教中亚亥尔的传说看来,亚亥尔以自己爱人的鲜血浇筑成神剑,就此成为救世主——这一过程似乎可以解读为,红神是刀耕火种之神,而在这个过程中,无疑对代表旧神的自然造成了破坏。如果那“凡人不可道也”的神正是森林之子侍奉的旧神,与红神对立;而森林之子又与异鬼对立,那么以死亡连结起来的旧神,红神,异鬼三者间的关系更显扑朔迷离。
3、千面之神
黯淡,无窗,潮湿的黑白之院,静静伫立在布拉佛斯的海岛中央。在门外说出“Valar morghulis”(凡人皆有一死),即可进入。其内布满了各式各样的神像,代表着各种文化中的死神:七神中的陌客,夜狮,苍白的处女,头顶王冠的婴儿……所有信徒需要将全身心献给千面之神,无论此前侍奉哪位神灵。负责监督艾利亚的“流浪儿”就是被继母毒杀未遂,她的父亲将家产与女儿一同奉上,换来千面之神对妻子的“恩赐”。
据“慈祥的人”所言,在数千年前的瓦雷利亚,战争中被俘来的奴隶终日在如同火炉的环境下工作,呼吸困难,周身被烫伤甚至被“火蚯蚓”烧死,他们日夜向各自的神祈祷从悲惨的命运中解脱。而第一个“无面者”为境遇最悲惨的奴隶带来了解脱。他还暗示,降临于古瓦雷利亚的末日之火,与无面之神有关。千面之神索要的代价高昂,但总在信徒所能承担范围之内——以家产换一条性命,以几千条性命换一座城市的覆灭。
偶然与艾莉亚相遇的神秘男子贾昆,在艾莉亚救了他与同行者共三人之后,主动提出为她除掉三条性命,这可以被视为是以行动贯彻千面之神的教义。艾莉亚盼望自己能成为像贾昆一样的“无面者”,成为执行千面之神旨意的工具,以死亡带来平衡。千面之神作为死亡意象的设置,可能传达了作者馬丁的真实意图,即所有的神——无论其教义、宗旨、宇宙观如何,都代表了对这个世界中同延进化的某种不完美的投射或解读。
参考文献:
[1]李玉栓,余蕾.试论《红楼梦》中的雪意象[J].安徽: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美)乔治R·R·马丁,屈畅,赵琳译. 冰与火之歌:魔龙的狂舞(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页274.
[3](美)乔治R·R·马丁,屈畅,胡绍晏译. 冰与火之歌:冰雨的风暴(上)[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页370.
[4](美)乔治R·R·马丁,屈畅,胡绍晏译. 冰与火之歌:冰雨的风暴(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页151.
关键词:《冰与火之歌》;死亡意象
作者简介:张未(1991-),女,满族,天津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国别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1
“意象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它既具有独特直观的外在具体形态,又蕴含着丰富生动的超出具体形态的象征意义。”[1]令《冰与火之歌》的死亡叙事得以更加完满的元素,就是由作者独创并精心设置的许多象征着死亡的意象,如异鬼,拉赫洛,千面之神等。马丁独具匠心,将这些意象融入到每一条故事线索之中,使得作品中人物的命运、甚至其行为举止都仿佛富有哲学性的深意,时时暗示着危机的存在。
1、冬天与异鬼
作品中的维斯特洛世界只有两个季节,冬天和夏天。据老人们的经验,长夏之后往往跟随着更长的寒冬,当冬天来临,整个世界都会进入长夜。世代生活在北境的史塔克家族的家训便是“凛冬将至”,这句话如同斯摩达克斯之剑时刻警醒着北方人民。因此,生于南方的凯特琳称北方“艰难又冰冷”,“没有慈悲”。在第五卷中,向波顿家族进军的史坦尼斯遭遇夏末的暴风雪,大酒桶渥尔说,“冬天近在眼前,小子,冬天意味着死亡。……我已经老了,这是我最后一个冬天。”[2]
大陆最北面的绝境长城之外,异鬼就在那个长的仿佛没有尽头的冬天中降临。他们是冰冷与死亡的怪兽,骑着苍白的死马,横扫城市与村庄,追杀一切活人。砍杀无用,只有火和神秘的龍晶能阻止他们。死去的人可以被异鬼的首领转化成死亡军队中的一员。这里异鬼和人之间的对立正象征死与生之间的对立。
2、火焰与红神
红神教徒认为,世界是拉赫洛与“凡人不可道也的远古之神”的战场。两者要持续进行命定的战斗,直至寓言中诞生于烟与盐之地的救世主亚亥尔到来。从文本中来看,关于红神的信息少之又少,几乎都来源于神秘女祭司梅丽珊卓。“在审判到来之前,每个人都必须选择立场。……我们的选择不是拜拉席恩或兰尼斯特,葛雷乔伊或史塔克。我们的选择是生与死,光明与黑暗。”[3]她能在火焰中预知未来,眼神坚定,行事果断,令史坦尼斯对她言听计从。
然而,象征着光明和热量的红神之后,却总跟随着浓烈的死亡阴影。戴佛斯亲眼目睹梅丽珊卓“诞”下影子,为史坦尼斯扫清通往王座之路上的阻碍。梅丽珊卓更将七神的木像投入仪式上的烈焰之中,甚至以鲜血和活人献祭。此外,同样信奉红神的红袍僧索罗斯,以自身的力量七次复活身受奄奄一息的贝里,但贝里已经越来越不像常人,“是谁封我为骑士,老朋友?我最喜欢吃什么?一切都已淡去。”[4]
从红神教中亚亥尔的传说看来,亚亥尔以自己爱人的鲜血浇筑成神剑,就此成为救世主——这一过程似乎可以解读为,红神是刀耕火种之神,而在这个过程中,无疑对代表旧神的自然造成了破坏。如果那“凡人不可道也”的神正是森林之子侍奉的旧神,与红神对立;而森林之子又与异鬼对立,那么以死亡连结起来的旧神,红神,异鬼三者间的关系更显扑朔迷离。
3、千面之神
黯淡,无窗,潮湿的黑白之院,静静伫立在布拉佛斯的海岛中央。在门外说出“Valar morghulis”(凡人皆有一死),即可进入。其内布满了各式各样的神像,代表着各种文化中的死神:七神中的陌客,夜狮,苍白的处女,头顶王冠的婴儿……所有信徒需要将全身心献给千面之神,无论此前侍奉哪位神灵。负责监督艾利亚的“流浪儿”就是被继母毒杀未遂,她的父亲将家产与女儿一同奉上,换来千面之神对妻子的“恩赐”。
据“慈祥的人”所言,在数千年前的瓦雷利亚,战争中被俘来的奴隶终日在如同火炉的环境下工作,呼吸困难,周身被烫伤甚至被“火蚯蚓”烧死,他们日夜向各自的神祈祷从悲惨的命运中解脱。而第一个“无面者”为境遇最悲惨的奴隶带来了解脱。他还暗示,降临于古瓦雷利亚的末日之火,与无面之神有关。千面之神索要的代价高昂,但总在信徒所能承担范围之内——以家产换一条性命,以几千条性命换一座城市的覆灭。
偶然与艾莉亚相遇的神秘男子贾昆,在艾莉亚救了他与同行者共三人之后,主动提出为她除掉三条性命,这可以被视为是以行动贯彻千面之神的教义。艾莉亚盼望自己能成为像贾昆一样的“无面者”,成为执行千面之神旨意的工具,以死亡带来平衡。千面之神作为死亡意象的设置,可能传达了作者馬丁的真实意图,即所有的神——无论其教义、宗旨、宇宙观如何,都代表了对这个世界中同延进化的某种不完美的投射或解读。
参考文献:
[1]李玉栓,余蕾.试论《红楼梦》中的雪意象[J].安徽: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美)乔治R·R·马丁,屈畅,赵琳译. 冰与火之歌:魔龙的狂舞(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页274.
[3](美)乔治R·R·马丁,屈畅,胡绍晏译. 冰与火之歌:冰雨的风暴(上)[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页370.
[4](美)乔治R·R·马丁,屈畅,胡绍晏译. 冰与火之歌:冰雨的风暴(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页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