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调”了75天后,朝鲜又高调了一把。当地时间11月29日凌晨,朝鲜在首都平壤近郊试射了一枚导弹。
据朝中社报道,这枚“火星-15”导弹沿着预定轨道飞行53分钟,弹道高度达到4475公里,飞行距离950公里。这个数据与美韩监测的结果基本吻合,可以肯定其性能全面超越此前的“火星-14”导弹,属于货真价实的洲际弹道导弹。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亲临了发射现场。导弹发射成功后,他说:“今天是实现了完成国家核力量的历史大业、火箭强国伟业的意义深远的日子。”当天,朝鲜就此发表政府声明,称“火星-15”是可以搭载能够打击美国本土全域的超大型重型核弹头的洲际弹道火箭。
根据美国军控专家的判断,如果这枚导弹以正常角度发射,射程最远可达13000公里。理论上说,包括华盛顿特区在内的美国全境都在射程范围内。唯一不确定的是该导弹的载荷,即能搭载多重的核弹头,因为弹头过重会大幅缩小导弹射程。但从技术专家分析的情况看,即便朝鲜在核弹头小型化上还欠火候,这枚导弹也能把不那么“娇小”的核弹头投射到美国西海岸。
无论美国如何给朝鲜“划线”,朝鲜核导威胁都确定无疑地抵达了美国本土。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给朝鲜划了一条“底线”。他在朝鲜试射导弹后的记者会上说:“底线是它(朝鲜)继续制造核导威胁,危及世界和平、地区和平,当然还有美国。”
这话等于没说。反倒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出乎意料的淡定更值得关注。他没有“怒与火”,也没再提“小火箭人”,只是简单地回应:“我们会处理”,“对朝政策没有变”。
美朝对峙陷入,很大程度上源于双方战略思维的绝对对抗性。美国遵循的逻辑是纯正的实力政治,不掺杂一丝“弱势关怀”(比如朝鲜的安全需求)。绝对弱势的朝鲜参照的也是同一剧本,忠实推进以“实力求安全”,不留任何妥协余地。
对峙僵局滑向战争的代价,美朝双方都承受不起。僵局的转折点,不会也不应该是战争。
导弹试射成功后,金正恩“完成国家核力量的历史大业”的表态,是个耐人寻味的迹象。今年10月,朝鲜一位官员在接受美国CNN采访时说:“在我们与特朗普政府外交接触前,我们想发出明确的信号,朝鲜拥有可靠的防御和进攻实力对抗美国的任何入侵。”
现在,朝鲜的目的达到了—实现了与美国的“核威慑平衡”。接下来呢?
金正恩表态的微妙之处在于,平壤是否会进行政策微调,开始释放接触、对话的意愿。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便朝鲜有这样的意愿,也几无可能构成美国对朝鲜政策转变的动力。特朗普政府针对朝鲜新的经济制裁和外交围堵,已经蓄势待发。
12月4日,美韩将举行代号为“警戒王牌”的年度空军演习。这次军演的参演战机从去年的200架增加到230架,并且首次动用了美军第五代战机F-22猛禽战机。
在11月29日聯合国安理会召开的紧急会议上,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大使丘尔金要求美韩停止这次军演,以免进一步刺激朝鲜。该建议遭到了美国的拒绝。可以想见,有了核威慑自信的朝鲜,不可能无视在家门口的武力示威。朝鲜如何回应值得关注。
但仅靠自信是无法确保安全的。本质上说,核威慑能确保防止什么,比如安全入侵,但却无法保证得到什么,比如安全保证。核威慑强大如苏联,也不能从美国那里获得安全保证。美国的对朝政策需要改变。但平壤政权的“安全思维”不改变,美朝对峙的转折点永远不会出现。
据朝中社报道,这枚“火星-15”导弹沿着预定轨道飞行53分钟,弹道高度达到4475公里,飞行距离950公里。这个数据与美韩监测的结果基本吻合,可以肯定其性能全面超越此前的“火星-14”导弹,属于货真价实的洲际弹道导弹。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亲临了发射现场。导弹发射成功后,他说:“今天是实现了完成国家核力量的历史大业、火箭强国伟业的意义深远的日子。”当天,朝鲜就此发表政府声明,称“火星-15”是可以搭载能够打击美国本土全域的超大型重型核弹头的洲际弹道火箭。
根据美国军控专家的判断,如果这枚导弹以正常角度发射,射程最远可达13000公里。理论上说,包括华盛顿特区在内的美国全境都在射程范围内。唯一不确定的是该导弹的载荷,即能搭载多重的核弹头,因为弹头过重会大幅缩小导弹射程。但从技术专家分析的情况看,即便朝鲜在核弹头小型化上还欠火候,这枚导弹也能把不那么“娇小”的核弹头投射到美国西海岸。
无论美国如何给朝鲜“划线”,朝鲜核导威胁都确定无疑地抵达了美国本土。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给朝鲜划了一条“底线”。他在朝鲜试射导弹后的记者会上说:“底线是它(朝鲜)继续制造核导威胁,危及世界和平、地区和平,当然还有美国。”
这话等于没说。反倒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出乎意料的淡定更值得关注。他没有“怒与火”,也没再提“小火箭人”,只是简单地回应:“我们会处理”,“对朝政策没有变”。
美朝对峙陷入,很大程度上源于双方战略思维的绝对对抗性。美国遵循的逻辑是纯正的实力政治,不掺杂一丝“弱势关怀”(比如朝鲜的安全需求)。绝对弱势的朝鲜参照的也是同一剧本,忠实推进以“实力求安全”,不留任何妥协余地。
对峙僵局滑向战争的代价,美朝双方都承受不起。僵局的转折点,不会也不应该是战争。
导弹试射成功后,金正恩“完成国家核力量的历史大业”的表态,是个耐人寻味的迹象。今年10月,朝鲜一位官员在接受美国CNN采访时说:“在我们与特朗普政府外交接触前,我们想发出明确的信号,朝鲜拥有可靠的防御和进攻实力对抗美国的任何入侵。”
现在,朝鲜的目的达到了—实现了与美国的“核威慑平衡”。接下来呢?
金正恩表态的微妙之处在于,平壤是否会进行政策微调,开始释放接触、对话的意愿。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便朝鲜有这样的意愿,也几无可能构成美国对朝鲜政策转变的动力。特朗普政府针对朝鲜新的经济制裁和外交围堵,已经蓄势待发。
12月4日,美韩将举行代号为“警戒王牌”的年度空军演习。这次军演的参演战机从去年的200架增加到230架,并且首次动用了美军第五代战机F-22猛禽战机。
在11月29日聯合国安理会召开的紧急会议上,俄罗斯常驻联合国大使丘尔金要求美韩停止这次军演,以免进一步刺激朝鲜。该建议遭到了美国的拒绝。可以想见,有了核威慑自信的朝鲜,不可能无视在家门口的武力示威。朝鲜如何回应值得关注。
但仅靠自信是无法确保安全的。本质上说,核威慑能确保防止什么,比如安全入侵,但却无法保证得到什么,比如安全保证。核威慑强大如苏联,也不能从美国那里获得安全保证。美国的对朝政策需要改变。但平壤政权的“安全思维”不改变,美朝对峙的转折点永远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