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的误区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的误区, 其目的不在于就误区谈误区, 而在于努力探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合理性, 以期让情景创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佳的作用, 体现更大的价值。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富有意义, 实现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以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情景创设 学科性特点 文体性特点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活动性和体验性, 注重合作和探究性学习, 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形象而生动的课堂情景设计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目光,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使静态的知识被学生动态化地吸收。但是, 在课堂教学具体操作实践中, 有些时候所创设的教学情景却收效甚微, 甚至事与愿违, 反倒干扰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对事物的认知、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对作品的审美鉴赏。
  误区一: 情景创设忽视了学科性特点
  在多媒体走进课堂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老师也喜欢用画来创设情景, 点缀自己的课堂, 追求所谓的“图文并茂”。比如上戴望舒的《雨巷》, 老师就先给学生展示一幅雨景图; 读王维的诗, 老师就挂出一幅山水画; 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老师就以各种秋景画为新课导入, 有黄山的秋, 泰山的秋, 长城的秋⋯⋯毋庸置疑, 语文学科注重学科的综合渗透和课外的拓展延伸, 其本身就包含了美学、哲学、绘画、雕塑及音乐等诸多学科的内容,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上, 语文学科的渗透要做到因文而异, 绝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在说明性的文章中, 相关的图画可以加深学生对说明对象的感性认识, 像贾祖章的《南州六月荔枝丹》, 文中的插图详细直观地示意了荔枝的结构, 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把握理解, 课堂上用一用这种画无可厚非。而在散文、诗歌和小说等体裁的文章里, 则需谨慎用画。这是因为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元素是语言文字, 尤其是文学语言, 本身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可以说没有哪一种符号能够完全替代语言文字的这一特性。尤其需要注意的是, 有的老师不但在课堂上展示图画, 甚至有的时候还让学生结合文意画画, 我认为这更不可取。诚然, 充满灵性和神韵的画的确能够做到“画中有诗”, 引发人们无穷的想象和联想, 从而给人以美感和情韵的熏陶。八大山人朱耷画鱼, 就画了一条活灵活现的鱼在纸上, 另外别无一物, 但给人满纸清波荡漾的感觉; 齐白石画鸟, 一根枯枝斜出, 上站一鸟, 别无修饰, 但用笔的神妙, 使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限的空间, 以及天际星辰的交相辉映。反之,如果我们由于画技的拙劣而画不活鱼和鸟, 能给人如此奇妙的审美情趣吗?比如一位老师执教王维的《山居秋暝》, 由于王维诗文的特点是“诗里有画”, 所以老师要求学生用画来描绘诗。一位学生主动上黑板画, 他画了山、水、竹、莲、渔舟⋯⋯总之, 诗里的意象都画到了, 可是由于画画的水平问题, 优美的诗句衍变为呆板僵硬的线条, 导致山不像山, 水不似水, 竹莲渔舟更是画得幼稚难看, 逗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样的画, 实景不实真景不真, 虚景全无神境难现, 不但不能引发人的美好想象, 反而破坏了语言构建的意境, 冲刷掉观赏者的审美趣味, 诗情、诗境、诗味、诗韵, 因而一下子全给画没了, 活生生地糟蹋了一首诗。语文课上最好的画是用语文学科最本质的东西———文字来描绘, 我们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用文学语言来绘画生活的素养。这样, 不但锻炼和培养了学生思、说、读、写的能力, 而且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还将感受到一幅幅千姿百态的图画。所以, 不论是展示图画, 还是画画,教师在创设情景时都应该慎用, 否则不但会使文意褪色, 而且可能会让学生反胃, 使他们的欣赏趣味荡然无存, 这样反而会使我们走向审美鉴赏终极目标的反面!
  误区二: 情景创设忽视了文体性特点
  有些老师喜欢追求课堂的热闹, 在情景创设时不顾文体, 努力煽情, 激发起学生如潮的笑声和掌声。一位老师执教李清照的《声声慢》, 先是听伴乐朗诵, 再是自由诵读, 当学生对诗词有了初步解读和感悟后, 就进入到学生示范朗诵的环节了。此前, 教师已经成功地创设了与诗词相和谐的课堂情景氛围,师生也融进了婉转、凄清的诗境中。作示范性朗诵的同学朗诵水平很高, 简直达到了声情并茂的境界, 读完后, 教室里像空谷一样静谧, 同学们还沉浸在余味中, 此刻, 老师却突然用大白话说道:“ 咋样? 大家该来点掌声吧! ”掌声虽热烈, 但却一下子驱散了弥漫在教室里的浓浓的诗情诗味, 与教学内容和课堂气氛极不协调, 因而格外刺耳, 令人扼腕叹息。突如其来的掌声恰如夏季突如其来的暴风雨, 不但扯断了学生的思维,破坏了自然顺畅的教学流程, 更是抹去了学生学诗的美好心境。这样的掌声,裹着表扬和鼓励学生的美丽外衣, 消极作用比较掩蔽, 但又非常严重。如果我们需要用掌声和笑声来创设情景, 应该因文体而异, 抒情性的散文鉴赏课, 诗词赏析课, 关键在于营造一种与诗文相映的氛围和韵味。当然,我们的课堂并不拒绝掌声和笑声, 关键要看怎样的课堂, 怎样的掌声和笑声。像那些虽洗净铅华, 但务本求实的老师, 他们依靠自己的学识功底为学生奉上了精彩的课, 从而深深抓住了学生的心, 收获了学生真心的赞美; 还有那些充满激情智慧的老师, 当有学生因怯场或有所顾忌不敢开口读课文的时候, 当有的同学在老师和同伴的开导点拨下取得了进步显著的再一次诵读之后, 当我们的学生对课堂的重点难点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顿然领悟之后……来一点掌声鼓励和赞扬也未尝不可。这样的掌声会给学生带去成功的体验, 从而让他们品尝到被关爱被激励的幸福。
  我们在此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的误区, 其目的不在于就误区谈误区, 而在于努力探究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情景创设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合理性, 以期让情景创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最佳的作用, 体现更大的价值。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富有意义, 实现三个维度目标的融合以及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真实高效, 客观动态地展示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 让师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 教师热情投入, 学生激情澎湃, 共同享受高峰体验……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永远的追求, 也是我们课堂情景创设的直接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讲究循序渐进,贯彻到每一节课的安排也是如此。循序渐进一方面指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另一方面指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由低到高。  关键词:英语 阅读 策略     阅读理解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其目的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而是需要教师精心的指导,学生勤奋的练习,
期刊
摘要:音乐家用音响组合形象,美术家用色彩线条组合形象,作家创造形象凭借的是语言文字,用语言文字去写人物的行动、外貌、言语,从而创造一个个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  关键词:语文 语文 教育     爱美是一个永久的话题,21世纪,人们谈美、寻美的兴趣更加浓厚,于是,美育也被提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所谓美育,就是用美的信息去激发引导教育对象的心理情感,培育符合人类崇高理想的心理情感,培育符合人类崇高理想
期刊
鲁迅的《风筝》课堂教学,在剩下十来分钟时留给学生质疑,让学生提出疑问。  “老师,我有话说!”顽皮机灵的张智迫不及待地说起来:“我想请大家讨论一下,小兄弟真的忘记了‘我’毁坏风筝这精神虐杀的一幕吗?”话音一落,很多学生作出了积极反应:“真的!”、“没有!”……  这个问题本不是教学重点,又无助于对语言意蕴的品味,《教师教学用书》等资料上也有较明确的说法,课前预习时部分学生也查到过,并在课堂上作过交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的品读理解,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细读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感受五壮士的献身精神及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课件播放〈〈狼
期刊
我是一名市级中学语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新的教学路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深有体会,学生往往最怕写作文。作文时,常常瞪着题目,咬着笔头,有的执笔沉思、有的准备抄书 ……。也不知道该写什么,为了应付总会东拼西凑,乱抄一气,往往词不达意,或者想说“心里话”却又苦于词语贫乏,有口难言;有的作文像是“流水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分不清主次,夯不到点子上去。这是学生作文时常有的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和收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间积极情感的流动会感染和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在“快乐—兴趣”的情绪状况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升华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充分调动积极情感,化学课堂会更加生动,活泼,教学效果会更显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的心态,对学生的热爱,会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还可利用生活中的化学及化学史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
期刊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学会本课的生字。  (二)能力训练点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并能背诵。  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自然之美、语言文字之美、陶冶学生爱美情趣,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 重点  理
期刊
前,姓氏在后,这与中国的姓名顺序相反。  例:Jim Smith 的名是Jim,而Smith是姓。由于Jim这个名字放在第一位,所以英语中的“名”叫first name, 也可以说given name.  (2)first是序数词,表示“第一”。序数词是表示顺序的,其前一定要用定冠词the或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  例:his first name 他的名字 the first boy 第一个男孩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深入钻研课本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