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对健康人格的概念没有统一的定论。健康人格通常理解为一个人人格整体、和谐的发展状态。具体讲少年儿童的健康人格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与周围环境有较好的接触,对人友善、有爱心、能合作;主导情绪积极、乐观,能够觉察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性格开放,有责任心,真诚守信;自尊、自信,有自己的目标,有坚持性和行动力;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等。
说来可能会有人质疑——这是不是近乎完美了?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的确,标准是理论上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人完全达到标准。我们希望少年儿童人格发展的主流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他们能担负起社会的责任,能承受现实的艰难困苦,能成为21世纪国家昌盛的中流砥柱。也许是成年人太过期望这样的结果,以便将社会的责任转嫁到孩子身上,自己抽身颐享晚年,却忽略了达成这个结果的过程——孩子的人格是在成人所提供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人自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了社会化的历程,以使一个生物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的公民。少年儿童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汲取营养,丰富自我,渐渐成长起来的。
一、家庭、学校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民间有句话叫“3岁看到老”。意思是说一个人长大后是什么样的人,3岁以前就初露端倪了。3岁前儿童开始与父母尤其是母亲建立起依恋情感,这是孩子与自身之外的人建立感情的开始,被看做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父母成为孩子情感的安全基地,孩子在主动的探索中发展了他的信任、勇敢、自信。3岁以后儿童有了自己的自我,他开始在游戏中学习与他人相处,模仿并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角色和技能,在学习生活中了解世界,了解人自身,并试图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立足之地。社会化是一个自然而又必然的过程。
在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有一些因素至关重要。首先是家庭因素。谈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人们通常敏感于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多少钱,孩子上了什么样的学校,为了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父母付出了多少,而较少考虑家庭结构、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父母的人格等潜在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有一对夫妇,丈夫是地方政府的官员,妻子是一名小学教师,他们的儿子上高一。有一天儿子突然不愿去上学了,并且开始不跟父母说话,父母软硬兼施,孩子始终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在心理咨询室里,儿子道出了真情:父母碍于面子总是在外人面前表现得相敬如宾、家庭和睦,在家里却分室而居,两人水火不容,彼此冷若冰霜,但有一点能达成共识,就是对孩子的学业成绩要求很高也非常关注。在这种紧张、压抑、没有生机的家庭气氛中,孩子的情绪不能得到正常的疏导,基本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日渐变得孤僻、冷漠、偏执,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父母抗争。
有人将对家长进行的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培训叫做亲职教育。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亲职教育严重不足,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非常强烈。家长包括准家长们,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学习怎样维护和谐的家庭,怎样化解家庭冲突,怎样给孩子一个自由而又安全的环境,促进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实施亲职教育的最佳途径是家校合作。学校通过办家长课堂,使家长了解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应当给予孩子什么,家长怎样跟孩子一起成长等。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学习教育理念,探讨营造和谐家庭的方法,不仅对孩子,对家长也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是学校的影响。一个孩子从3岁上幼儿园起就开始了他真正的社会生活,他要与别人相处,要自己做事情,要从书本上学到很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要分清楚对与错,学习以社会的规则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等。这一切都是在学校里完成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育人是培育“全人”的意思,即培育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而当今教育潜在的倾向是重智轻德,学习成绩常被看做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只要学习好就能考个好大学,孩子就成功了,老师也成功了,学校的“身价”也抬高了。殊不知这样却狭义地界定了成功的含义。
有一个大一的学生,开学不到两个月突然要求退学。问其原因方知,这个学生从小学习很好,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使他不能容忍自己学业成绩稍有下降。上中学以后,为了每次考试都得第一,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到学习上,生怕别人超过自己,从不与人谈论学习的事,有同学向他请教问题,从来都是说“我不会”,久之便跟同学疏远了。但因为学习好,依然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没人看到他的问题。上大学后他才猛然发现自己和别人无法相处,虽然仍能有好的学业成绩,却不能够轻松自如地生活在所处的环境中。
类似的事情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渗透在工作之中,渗透在他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里。假如教师的眼里只有学业成绩,孩子的发展就会出现畸形的倾向:知识增长了,智商提高了,思维的空间却变得狭隘了,情商降低了。这不是我们的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价值观的社会化影响着人格的发展方向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世界、对社会方方面面的总的看法,如人生观、友谊观、生活观、婚姻观、金钱观等,都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其中人生观占据核心地位。儿童从四五岁起就会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在探索自我的同时,儿童开始慢慢地体会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然而社会的大原则告诉我们,在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撑、相互帮助构成了整个世界,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都要遵循社会共有的一些法规、法则。
教孩子懂道理是教育者要做的事情。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我们会告诉孩子,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要乐于助人,同时我们又会默认那些自私自利、仅扫自家门前雪的行为,因为那样有利于个人发展,又不会惹祸上身;我们会告诉孩子,全面发展才是好学生,同时我们又会把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捧上天,让他们在同学和教师面前享有特权;我们会告诉孩子,做事要公平公正,不要见利忘义,付出努力才能够得到你要的东西,同时我们又会因家长私下里送了礼而对一些孩子照顾有加(偏袒他,并不是由衷地赞赏他),甚至为了一些小利益带领孩子一起作弊。在教育者出尔反尔的言行中,孩子的内心充满冲突,尤其在青春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候,孩子会为内心的困惑而焦躁不安,不知道到底怎样办,因此,做出些违背常理、是非不分的事似乎也在所难免。但是倘若一直生活在这种迷茫、冲突之中,孩子会变得消极、疏于思考、懒于行动、逆来顺受。这是教育的悲哀!
18岁以前是少年儿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的关键期,教育者给孩子怎样的教诲,对孩子施加怎样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孩子对世界、对生活的态度。态度决定性格,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了不使孩子迷失方向,教育者要主动探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方式方法,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生活理念。现今一些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能够为他人着想,以感恩的心面对自己的未来人生,也不失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好方法。
三、角色的社会化使孩子感受到人格的成长和成熟
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便有了自己的角色,最初他仅仅是要人照顾、让人疼爱的孩子,是被动地得到他人呵护的。当他会跑了,会说话了,他发现家只是他生活的一隅,周围的环境,不同人的角色都会引起他的兴趣,于是游戏便成为他模拟社会生活的机会,在游戏中他可以是爸爸、妈妈、医生、老师、司机……在想象中与这些角色融合,形成最初的对社会角色的认同。上学后,孩子有了一个冠冕堂皇并伴随他十几年的角色——学生,他的角色也越来越丰富:他是爸妈的孩子,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伙伴,是朋友的朋友,是班级的值日生,是小同学的大哥哥……他开始学习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不同的角色,懂得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人面前以相应的方式表现自己。渐渐地他有了远大的、理想化的角色目标,他想成为科学家、航天员、企业家、作家,抑或运动员、调酒师、歌手,为此他要努力奋斗,最终做了自己想成为的人。这就是角色社会化的过程。
说来可能会有人质疑——这是不是近乎完美了?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的确,标准是理论上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人完全达到标准。我们希望少年儿童人格发展的主流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他们能担负起社会的责任,能承受现实的艰难困苦,能成为21世纪国家昌盛的中流砥柱。也许是成年人太过期望这样的结果,以便将社会的责任转嫁到孩子身上,自己抽身颐享晚年,却忽略了达成这个结果的过程——孩子的人格是在成人所提供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形成的,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人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人自呱呱坠地起就开始了社会化的历程,以使一个生物的人成长为一个社会的公民。少年儿童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汲取营养,丰富自我,渐渐成长起来的。
一、家庭、学校是少年儿童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民间有句话叫“3岁看到老”。意思是说一个人长大后是什么样的人,3岁以前就初露端倪了。3岁前儿童开始与父母尤其是母亲建立起依恋情感,这是孩子与自身之外的人建立感情的开始,被看做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父母成为孩子情感的安全基地,孩子在主动的探索中发展了他的信任、勇敢、自信。3岁以后儿童有了自己的自我,他开始在游戏中学习与他人相处,模仿并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角色和技能,在学习生活中了解世界,了解人自身,并试图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一个立足之地。社会化是一个自然而又必然的过程。
在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有一些因素至关重要。首先是家庭因素。谈到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人们通常敏感于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了多少钱,孩子上了什么样的学校,为了孩子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父母付出了多少,而较少考虑家庭结构、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父母的人格等潜在因素对孩子的影响。有一对夫妇,丈夫是地方政府的官员,妻子是一名小学教师,他们的儿子上高一。有一天儿子突然不愿去上学了,并且开始不跟父母说话,父母软硬兼施,孩子始终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在心理咨询室里,儿子道出了真情:父母碍于面子总是在外人面前表现得相敬如宾、家庭和睦,在家里却分室而居,两人水火不容,彼此冷若冰霜,但有一点能达成共识,就是对孩子的学业成绩要求很高也非常关注。在这种紧张、压抑、没有生机的家庭气氛中,孩子的情绪不能得到正常的疏导,基本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日渐变得孤僻、冷漠、偏执,最终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父母抗争。
有人将对家长进行的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培训叫做亲职教育。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亲职教育严重不足,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非常强烈。家长包括准家长们,应当接受教育和培训,学习怎样维护和谐的家庭,怎样化解家庭冲突,怎样给孩子一个自由而又安全的环境,促进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实施亲职教育的最佳途径是家校合作。学校通过办家长课堂,使家长了解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应当给予孩子什么,家长怎样跟孩子一起成长等。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学习教育理念,探讨营造和谐家庭的方法,不仅对孩子,对家长也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是学校的影响。一个孩子从3岁上幼儿园起就开始了他真正的社会生活,他要与别人相处,要自己做事情,要从书本上学到很多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要分清楚对与错,学习以社会的规则控制、约束自己的行为等。这一切都是在学校里完成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育人是培育“全人”的意思,即培育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而当今教育潜在的倾向是重智轻德,学习成绩常被看做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只要学习好就能考个好大学,孩子就成功了,老师也成功了,学校的“身价”也抬高了。殊不知这样却狭义地界定了成功的含义。
有一个大一的学生,开学不到两个月突然要求退学。问其原因方知,这个学生从小学习很好,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使他不能容忍自己学业成绩稍有下降。上中学以后,为了每次考试都得第一,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到学习上,生怕别人超过自己,从不与人谈论学习的事,有同学向他请教问题,从来都是说“我不会”,久之便跟同学疏远了。但因为学习好,依然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没人看到他的问题。上大学后他才猛然发现自己和别人无法相处,虽然仍能有好的学业成绩,却不能够轻松自如地生活在所处的环境中。
类似的事情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渗透在工作之中,渗透在他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里。假如教师的眼里只有学业成绩,孩子的发展就会出现畸形的倾向:知识增长了,智商提高了,思维的空间却变得狭隘了,情商降低了。这不是我们的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价值观的社会化影响着人格的发展方向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世界、对社会方方面面的总的看法,如人生观、友谊观、生活观、婚姻观、金钱观等,都是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其中人生观占据核心地位。儿童从四五岁起就会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在探索自我的同时,儿童开始慢慢地体会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然而社会的大原则告诉我们,在爱惜自己生命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撑、相互帮助构成了整个世界,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都要遵循社会共有的一些法规、法则。
教孩子懂道理是教育者要做的事情。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我们会告诉孩子,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信任,要乐于助人,同时我们又会默认那些自私自利、仅扫自家门前雪的行为,因为那样有利于个人发展,又不会惹祸上身;我们会告诉孩子,全面发展才是好学生,同时我们又会把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捧上天,让他们在同学和教师面前享有特权;我们会告诉孩子,做事要公平公正,不要见利忘义,付出努力才能够得到你要的东西,同时我们又会因家长私下里送了礼而对一些孩子照顾有加(偏袒他,并不是由衷地赞赏他),甚至为了一些小利益带领孩子一起作弊。在教育者出尔反尔的言行中,孩子的内心充满冲突,尤其在青春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候,孩子会为内心的困惑而焦躁不安,不知道到底怎样办,因此,做出些违背常理、是非不分的事似乎也在所难免。但是倘若一直生活在这种迷茫、冲突之中,孩子会变得消极、疏于思考、懒于行动、逆来顺受。这是教育的悲哀!
18岁以前是少年儿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的关键期,教育者给孩子怎样的教诲,对孩子施加怎样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孩子对世界、对生活的态度。态度决定性格,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了不使孩子迷失方向,教育者要主动探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方式方法,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生活理念。现今一些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学生能够为他人着想,以感恩的心面对自己的未来人生,也不失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积极人生态度的好方法。
三、角色的社会化使孩子感受到人格的成长和成熟
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便有了自己的角色,最初他仅仅是要人照顾、让人疼爱的孩子,是被动地得到他人呵护的。当他会跑了,会说话了,他发现家只是他生活的一隅,周围的环境,不同人的角色都会引起他的兴趣,于是游戏便成为他模拟社会生活的机会,在游戏中他可以是爸爸、妈妈、医生、老师、司机……在想象中与这些角色融合,形成最初的对社会角色的认同。上学后,孩子有了一个冠冕堂皇并伴随他十几年的角色——学生,他的角色也越来越丰富:他是爸妈的孩子,是老师的学生,是同学的伙伴,是朋友的朋友,是班级的值日生,是小同学的大哥哥……他开始学习以不同的方式表现不同的角色,懂得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人面前以相应的方式表现自己。渐渐地他有了远大的、理想化的角色目标,他想成为科学家、航天员、企业家、作家,抑或运动员、调酒师、歌手,为此他要努力奋斗,最终做了自己想成为的人。这就是角色社会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