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标准下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课堂应设计成为“激情、对话、开放”的课堂。教师也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化为教与学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尊重学生的认知过程,放飞学生的思维空间,合理引导学生归整学习的知识内容是日趋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下面就最近几年来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践的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作一交流。
一、新课教学中的引导、探究
下面以“光的直线传播”一节的一个片断为例,来谈谈引导、探究的这种新课程理念是如何体现在新课教学过程中的。
1. 探究前的准备工作
(1)教学方案的设计:第一步:向学生展示要研究的物理情景---第二步:让学生大胆质疑,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三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第四步:让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大胆进行实验探索----第五步: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第六步:小组间进行评估、交流,老师归纳总结。
(2)实验器材的准备
预先把学生估计要用到的的各种器材准备齐全到位一些。设计实验(选择器材:激光笔、水、开水瓶、酸奶、烧杯)……,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各种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最终达到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的交融贯通。
2. 探究过程
(1)创设物理情景,提出问题(节日的夜晚,礼花绽放时,光是通过什么路径传到我们眼睛的?)、
说明:探究实验的教学,应重视真实的问题情景的设计。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情绪的兴奋,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所以,真实的问题情景的设计过程,是激发学生大脑中原有的情感结构以及认知结构积极运作的基础,是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的有效触发剂
(2)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提出各种可能的假设猜想(有的认为是沿直线传播,有的学生认为不一定沿直线传播)
说明:在教学中,尽量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只有在民主、愤悱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思维才会活跃,才敢大胆地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尝试着应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知识乃至创新,是帮助学生尽快步入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性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重视真实的问题情景的价值所在。
(3)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实验
师:如何证明你自己的设想对不对?
生:做实验。
师:实验怎么做?建议学生先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要求设计的方案尽可能简单、可行。方案出来以后先和老师作一交流。实验器材一方面同学可就地取材,另一方面,老师这儿尽量满足你的实验需求。
说明:在设计方案这一环节中最能体现学生的智慧,学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通过讨论学生从玩具枪的激光得到启示,同学们自己解決了如何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问题。当激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只能看到墙上有一个亮点,怎样才能显示出光的路径是直线呢?学生通过思考,想到下雨天和有雾的天气(气体中含有杂质),常常看到汽车灯射出的光是直线的。此时教师出示一只水瓶,启发学生,你能制造一个有雾的环境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吗?学生马上想到热学的液化想象,打开水瓶塞既可(当天气温较低),此时,再问学生,怎样才能在水中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呢?学生马上想到加一点杂质即可(在烧杯内的水中加一到两滴酸奶)。以上事例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关键是看我们教师怎样去挖掘。物理课的大多数科学探究都应该分组进行,建立伙伴学习关系,营造互帮互学的风气,让学生根据各自特长,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担任不同的角色。 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自我超越的快乐感、高尚感和幸福感。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同时,逐步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变得乐学、会学。
(4)评估与交流
师:请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把通过实验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上讲台作一陈述。
生甲:……
生乙:我不同意的光一定沿直线传播进入我们眼睛的看法。
师(底下学生大笑话,不是直线,还能是曲线吗?我用鼓励的语气):很好,能不能谈一谈你的看法。
生丙:透过开水瓶上方的空气看后面的物体,发现有时物体发生变形,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丁(抢答):我同意。
师(归纳总结): 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介质必须均匀。
说明:要重视“评估”、“交流”这一环节的教学实施,因为人们在完成某项工作的过程中或工作到达某一阶段时应该进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或疏漏,可以及时调整,这也是探究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把它们的观点和思考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你的眼前,他们自我评述自己的观点,或以自己的观点驳倒对方,或以自己的发现寻找求证。思维的碰撞迸发出对知识的渴望,演绎出最美好的人生哲学。对于错误的结论,教师要合理引导,或理论阐述,或实验验证,也可由其他学生帮着找错误的原因,教师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要学会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学会采纳别人的正确建议,从而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教师切不可草率地对学生提出的看法加以摒弃,或回避你认为的无关紧要的结论,教师应该意识到这是学生在实践中得出的“真知”,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应该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对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最终,教师应在同学们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给出能让同学们认可的结论。
二、几点思考
1.当代著名物理学丁肇中教授曾有肺腑之言:“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常思忖这句话的分量,尤其是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更要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教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智慧和能力,运用自己的教学魅力、人格魅力和爱的情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物理的环境。平常的课几乎都可以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进行,让学生在问题中学,在体验中学,在做中学。同时也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四会”(会学、会教、会研究、会指导)的能力,要有较为扎实的业务功底,具有放得开、收得拢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一、新课教学中的引导、探究
下面以“光的直线传播”一节的一个片断为例,来谈谈引导、探究的这种新课程理念是如何体现在新课教学过程中的。
1. 探究前的准备工作
(1)教学方案的设计:第一步:向学生展示要研究的物理情景---第二步:让学生大胆质疑,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第三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第四步:让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大胆进行实验探索----第五步: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第六步:小组间进行评估、交流,老师归纳总结。
(2)实验器材的准备
预先把学生估计要用到的的各种器材准备齐全到位一些。设计实验(选择器材:激光笔、水、开水瓶、酸奶、烧杯)……,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各种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最终达到科学世界和人文世界的交融贯通。
2. 探究过程
(1)创设物理情景,提出问题(节日的夜晚,礼花绽放时,光是通过什么路径传到我们眼睛的?)、
说明:探究实验的教学,应重视真实的问题情景的设计。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外部刺激唤起主体的情感活动时,就更容易成为注意的中心、情绪的兴奋,从而强化理解和记忆。所以,真实的问题情景的设计过程,是激发学生大脑中原有的情感结构以及认知结构积极运作的基础,是学生的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的有效触发剂
(2)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提出各种可能的假设猜想(有的认为是沿直线传播,有的学生认为不一定沿直线传播)
说明:在教学中,尽量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只有在民主、愤悱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思维才会活跃,才敢大胆地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尝试着应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知识乃至创新,是帮助学生尽快步入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性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重视真实的问题情景的价值所在。
(3)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小组实验
师:如何证明你自己的设想对不对?
生:做实验。
师:实验怎么做?建议学生先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要求设计的方案尽可能简单、可行。方案出来以后先和老师作一交流。实验器材一方面同学可就地取材,另一方面,老师这儿尽量满足你的实验需求。
说明:在设计方案这一环节中最能体现学生的智慧,学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通过讨论学生从玩具枪的激光得到启示,同学们自己解決了如何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问题。当激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只能看到墙上有一个亮点,怎样才能显示出光的路径是直线呢?学生通过思考,想到下雨天和有雾的天气(气体中含有杂质),常常看到汽车灯射出的光是直线的。此时教师出示一只水瓶,启发学生,你能制造一个有雾的环境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吗?学生马上想到热学的液化想象,打开水瓶塞既可(当天气温较低),此时,再问学生,怎样才能在水中看到光的传播路径呢?学生马上想到加一点杂质即可(在烧杯内的水中加一到两滴酸奶)。以上事例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潜力是巨大的,关键是看我们教师怎样去挖掘。物理课的大多数科学探究都应该分组进行,建立伙伴学习关系,营造互帮互学的风气,让学生根据各自特长,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担任不同的角色。 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自我超越的快乐感、高尚感和幸福感。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同时,逐步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念,变得乐学、会学。
(4)评估与交流
师:请每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把通过实验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上讲台作一陈述。
生甲:……
生乙:我不同意的光一定沿直线传播进入我们眼睛的看法。
师(底下学生大笑话,不是直线,还能是曲线吗?我用鼓励的语气):很好,能不能谈一谈你的看法。
生丙:透过开水瓶上方的空气看后面的物体,发现有时物体发生变形,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生丁(抢答):我同意。
师(归纳总结): 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介质必须均匀。
说明:要重视“评估”、“交流”这一环节的教学实施,因为人们在完成某项工作的过程中或工作到达某一阶段时应该进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或疏漏,可以及时调整,这也是探究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空间,把它们的观点和思考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你的眼前,他们自我评述自己的观点,或以自己的观点驳倒对方,或以自己的发现寻找求证。思维的碰撞迸发出对知识的渴望,演绎出最美好的人生哲学。对于错误的结论,教师要合理引导,或理论阐述,或实验验证,也可由其他学生帮着找错误的原因,教师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要学会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学会采纳别人的正确建议,从而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教师切不可草率地对学生提出的看法加以摒弃,或回避你认为的无关紧要的结论,教师应该意识到这是学生在实践中得出的“真知”,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过程,应该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对各种想法、各种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最终,教师应在同学们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给出能让同学们认可的结论。
二、几点思考
1.当代著名物理学丁肇中教授曾有肺腑之言:“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作为一名教师,我常思忖这句话的分量,尤其是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更要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教活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智慧和能力,运用自己的教学魅力、人格魅力和爱的情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物理的环境。平常的课几乎都可以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进行,让学生在问题中学,在体验中学,在做中学。同时也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四会”(会学、会教、会研究、会指导)的能力,要有较为扎实的业务功底,具有放得开、收得拢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