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证券求变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chol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的一天,在北京大望路华贸中心22层,王仲何在面对《财经》记者时,心情颇有无奈,但又略显平静。
  此时,距王仲何出任中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德证券)首席执行官(CEO)还不满两年。不久后,王仲何将被股东新选派的CEO姜培兴代替。先后近一年,双方股东共同主导的换帅尘埃落定。
  中德证券是由德意志银行股份公司(下称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和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山西证券)于2009年出资成立的外资参股的证券公司,专门从事国内A股市场承销和保荐业务。成立之初,由德意志银行选派王仲何出任CEO。
  王仲何从事投行业务近20年,先后在美银美林和德意志银行任职,有着丰富的境外投行从业经验。2009年、2010年,在他任职中德证券CEO期间,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市场份额和排名在原有山西证券投行基础上大幅提升。
  为此,中德证券被视为2007年底合资新规颁布以来的成功范例,也被监管部门当做“典型案例”推介。即便这样,一位中德证券董事会成员表示,这是双方股东基于经营考核的要求,对核心管理人员作出的及时调换。
  自今年初以来,中德证券核心经营团队相继有员工离职,表面上看是管理层更替。但若透过中德证券不到两年的发展历史,业绩高开低走背后,可清晰地看到中外合资投行适应中国本土投行市场的种种尴尬。
  
  走马换将
  6月前后,姜培兴办理了入职手续,正式加入中德证券,暂不担任具体职务,目前还在熟悉公司内部流程,尚未正式完成工作交接。知情人士透露,姜培兴将极有可能在七月份正式履新,这一任职资格将在近日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
  在加入中德证券前,姜培兴担任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行政总裁,分管投资银行业务。此前,他曾参与银河证券组建、担任招商银行投行总经理,从事投行工作十余年。借助国有金融平台,他与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高层保持着密切关系。
  一位与姜早年共事的同事说,姜培兴为人随和健谈,做事稳重干练。他对姜从建银国际转投中德证券这一选择,颇为不解。
  正是姜有着国内和海外从事投行业务的双重背景,2010年下半年,被正在筹划为中德证券换帅的德意志银行看中,将其定为重点推荐人选。此后便进入了德意志银行的面试流程,这一选聘均在中德证券和王仲何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展开。
  在决定更换CEO前,德意志银行亚太区和中国区高层先后约谈中德证券多位中高层管理人员,询问公司的发展经营态势,了解中德证券管理层的战略执行情况。
  直到今年4月前后,姜培兴获得了蔡洪平首肯,顺利完成面试流程。此后,德意志银行将最终确定人选推荐给山西证券,后经双方股东确认,提交董事会讨论通过。
  这次任命决定是按照中德证券CEO考核任命流程、双方签署的合资合同具体条款约定下进行的。根据中外股东签署的合资合同,中德证券CEO选择并推荐由外方主导,外方在确定合适人选后,推荐给中方,如中方无异议,经过董事会认可,则将履行正式任职资格申请流程。
  外界看来,中德证券业绩还比较理想的情况下,选择换帅,多少有些意外,外界迅速解读为中外股东争夺管理权和分红矛盾所致,在中德证券一位负责人看来,换帅的直接原因是现任管理团队距离成立之初设定的目标相去甚远。
  经历了2010年业绩爆发后,各项业务迅速转向低谷,项目储备和申报未能及时跟进,2011年或将面临IPO零承销的局面。
  一位接近中德证券高层人士亦透露,在更换经营管理层事项,中外股东的确有共识,双方都对管理层更换提出诸多善意的要求,但双方股东出发点却略有不同。
  
  业绩“硬伤”
  中德证券是在2007年中国证监会合资证券公司办理新规出台后成立的,按照外方持有33%股权,中方持有67%的持股方式组建。王仲何回忆起成立初面对客户的情形:当时很多客户不知道中德证券这个牌子,与此前在德意志银行相比,有一种失落感。
  但是随着山西证券原有团队和项目的整体植入,保证了中德证券业务迅速启动和平稳开展。2009年7月正式开业后,9月16日,便完成首单IPO辉煌科技(002296.SZ)挂牌上市。
  进入2010年,公司股票和债券承销业务迅速进入收获期, 当年完成七宗中小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排名中,当年承销保荐业务排名第23位。在债券承销领域,先后参与了华夏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次级债增发,铁道部和中国石油的债券发行。其中德意志银行作为华夏银行股东之一,中德证券理所应当地成为其次级债唯一承销商和增发项目主承销商。
  组建初期,按照规划中德证券投行部门成立了三个部门,分别为大项目部、中小项目部和债券资本市场部。但是大项目部经过两年运作,并没有完成一单IPO项目,中小项目部共完成的九单IPO项目,均为山西证券继承项目。
  随着2010年继承的七宗中小项目的逐渐执行完毕,在大项目没能同步推进的情况下,出现业务青黄不接的情形。直到2010年四季度,股东和管理层的项目沟通会上,双方股东对未来项目进展情况表示了极大不满。
  在大IPO项目上,自成立以来尚未完成一单,在山西证券一度比较擅长的中小项目领域,仅仅有一单IPO在证监会等待审核(此单IPO2011年初因媒体举报,已经撤销),中小项目领域迅速落败,和管理层制定的项目规划密不可分。
  知情人士透露,导致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管理层执行了抓大放小的策略,另一方面是因为管理层对项目跟踪和执行不力。以去年上市的格林美(002340.SZ)为例,该公司是由中德证券保荐上市的中小板项目,今年5月31日,公司公布的10亿元的非公开发行股票融资预案,选择了其他投行承做。
  其次在中小项目领域,由于德意志银行严谨的工作原则和采取了外方的风险控制理念,公司合规标准要求较高。王仲何也承认,公司内部的自律性自我管理的自觉性比较高。
  其中,不乏被活生生砍掉后,其他券商有保荐上市的案例。兄弟科技(002562.SZ)就是其中一单,该公司今年3月上市,最初的承销商就是中德证券,后来由日信证券保荐上市。类似由于对项目的持续跟踪和服务不到位严格的合规审查,“主动”放弃的项目多达十个。
  尽管如此,2010年由中德证券保荐上市的个别项目却饱受市场质疑,汉王科技(002362.SZ)、大康牧业(002505.SZ)上市不久,就面临业绩迅速变脸,公司管理、财务漏洞等问题,甚至被监管机构调查,在业务疾行的背后,风险控制还存在很大提高空间。
  一般来讲,IPO项目从前期承揽到最终发行上市,至少需要一年时间,目前中德证券在会审批和待发项目为零,意味着2011年承销保荐收入将非常有限。时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已经亏损数千万元。
  谈到下一步发展策略时,王仲何说:“仍没有明确的方案。”下一步决策是落实容易项目,还是培育一些能建立自己品牌的项目,尚未形成清晰的思路。目前双方股东寄希望于姜培兴的上任,能改变现有状态。
  
  管理困境
  中德证券高层否认了中外双方因为分红不和与管理权争夺,直接导致更换CEO的这一说法。
  早在山西证券和德意志银行成立合资公司前,摩根士丹利、汇丰银行曾经和山西证券洽谈合作事项,据当时主要参与谈判的人士透露,某外资机构直接提出了一项强势要求,即如果政策允许,外资方可以实现100%控股,正是这一条款,使得双方谈判终止。
  此后,与德意志银行签订的合资合同中则约定,中德证券经营管理为外方主导,关于公司未来控制权也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双方合同约定,假设政策允许,外资持股比例可以达到49%,中方股东同意,可通过增资和股权转让的形式使德意志银行在合资公司的股权占到49%。此条款与新成立的合资公司类似。
  由此看来,在控制权和管理权的分配来看,已经不是矛盾集中的领域,此次更换CEO与此并无关系,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他也表示,公司面临着高成本,公司收入或为“锯齿形”的现实。
  2009年、2010年中德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2.64亿元,净利润2056万元、176万元,若剔除这两年北京市朝阳区给予的191万元租房补助、2000万元一次性补贴,扣除公司非营业性收入,近两年公司还处在亏损状态。
  其中,员工薪酬支出占到成本的近一半,此外,由于单独办公场地等硬件费用,使合资公司面临较高的赢利风险。此前在山西证券,投行部门作为母公司的一条业务线,尚可实现微利。
  据公司内部测算,中德证券在实现6亿元左右的收入时,才能实现盈亏平衡。合资公司短期内亏损往往是中方难以接受的,这就导致中外股东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很难平衡,王仲何坦言:“在策略上这是一个矛盾。”
  为顾及中方股东对合资公司利益诉求,中方投行团队整体植入合资公司,由此带来的团队磨合、人事安排等问题成为困扰其发展的重要瓶颈,是2007年底合资新规颁布以来成立的合资证券公司将普遍面临的难题。
  此外,总结中德证券近两年发展,一位中德证券中方负责人认为,中方合资需要国际化的视野,市场化的战略,要精密结合中国本土市场,在人才战略和业务战略都应该适合当地市场的发展,制定适合自己战略发展计划并组建相应的团队。
其他文献
艺术批评家阿瑟·丹托在《艺术的终结》一书中说,波普艺术抹平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直接导致了传统艺术的消解。那么,被称为“波普艺术之父”的理查德·汉密尔顿可以算得上为传统艺术敲响丧钟的第一人。  汉密尔顿于1922年出生在伦敦,家境贫寒,父亲是一家汽车公司的司机。这样的出身似乎与艺术八竿子打不着边,但汉密尔顿是一个固执梦想,从不服输的人。父亲一再告诫他,艺术虚无缥缈,应该做一些实际的事情,将来找一
期刊
旅居多年,朋友问日本有什么好,想来想去觉得起码有一好,那就是图书馆近便。  以前听过两个说法,一是“别人有不如自己有”,再一个是“老婆与书不出借”,说的是书,看来书是要据为己有的。坐拥书城,就像学富五车。我不爱买书,因为没那么壮实的腰包,而蜗居陋室,买了也没地方藏。看人家乔迁,书就载了一卡车,艳羡的不是书多,而是住居之大。  日本有一说:出版耐得住萧条。确实,经济不景气,没钱出游,没钱购物,闭门读
期刊
9月14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周德文对《财经》记者表示: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呼之欲出。  此前,关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中小企业“倒闭潮”的报道绵延不绝。  为治理“4万亿”计划造成的货币宽松后遗症,决策层从2010年1月开始逐步收紧货币政策,21个月来累计1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加息,加之国际市场始终难以摆脱“二次探底”之忧,一时间,呼吁货币政策放松的声音甚为响亮,多数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浙商和
期刊
国务院三令五申,要求中央部门最迟在今年6月底之前将“三公”支出经费向社会公开。如今已是7月中旬,中央部门2010年“三公”支出总额决算数已由财政部公布,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应由中央各部门公布的本部门“三公”支出决算数和2011年的预算数,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真是不把相关法规和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当回事。近百个中央部门中,只有科技部按时发布了相关信息,但也仅是一句话轻轻带过,虽守时,却
期刊
华盛顿召开IMF年会前夕,我到欧洲旅游,感受到危机恶化的气息。我询问欧洲的朋友们对危机的看法,他们认为有三种可能的情形。第一种是保持当前的结构和形势,即帮助希腊避免违约。但如果不采取更为激进的手段,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正在降低。第二种是成立政治和财政联盟,使欧洲建立起向赢家征税并通过转移支付帮助输家的税收机制。第三种情况是欧元崩溃。  坚强的欧洲人认为,主要顺差国德国最后将为危机埋单。因为,以史为鉴,
期刊
全球经济又临多事之秋。  美债评级下调,欧元去留成疑,令二次探底之忧阴霾再起。  如何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协作,度过当前的波动,又如何通过深度的结构性调整走向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和复苏,成为发达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共同挑战。  在此过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人们将迎来怎样的新货币体系图景,亦为全球经济学界所热议。  今次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新任IMF副总裁朱
期刊
6月8日,伊朗原子能机构主席达瓦尼(Fereydoun Abbasi Davani)宣布启动一系列计划,以期将伊朗生产纯度为20%的浓缩铀的能力提高3倍,并将浓缩活动从纳坦兹地区的核工厂转移到福尔多工厂。  在伊朗国内,这一消息没有引起多少关注,很快就淹没在其国内政治舞台上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和总统内贾德之间最近的高层争议中。但是,达瓦尼作出的是一个重要声明,因为它清楚地显示,伊朗的核计划已经不仅仅是
期刊
“从东部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来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良好,农业现代化差强人意。粮食产量加速下降,其中浙江耕地和粮食产量下降50%左右。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粮食安全间的失衡,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河南此次推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则试图在二者间找到平衡。”河南省社科院院长喻新安告诉《财经》记者,国务院联合调研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在6月份的调研中高度评价河南“敢为敢当,探索国家级的难题”。 
期刊
6月27日,国家审计署披露2010年地方债务余额高达10.7万亿元,而同期的国家预算内财政收入仅为8.3万亿元,即使算上预算外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全部的政府收入与地方债也相差无几。  这意味着存在违约风险的地方债,对当下政府而言是个巨大挑战,但或许也是从根源上化解该问题的一次机遇。    地方债成因  政府债分国债和公债两种,公债即地方债,中国严格意义上的地方债规模并不大。1995年《预算法》明
期刊
短短几年前,对自由市场经济的信仰几乎将世界经济推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即使是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全盛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直到2007年,美国式的“去监管化的资本主义”只是给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中最富有的阶层带去了更多的物质享受。事实上,在这一意识形态长达30年的全盛期中,大多数美国人的收入在年复一年地减少或停滞不前。  从经济学角度讲,美国式的经济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太多的美国财富流到了太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