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习作最常见的问题是“无话可说,没啥可写”。有的学生虽有材料可写,但内容空洞,写不具体,没血没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学生缺乏观察事物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才能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写起习作来才有话可写,血肉丰满。那么,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
一、明确目的,有意观察
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往往带有育目性,经常不知道“观察什么”,更不会注意“为什么去观察”。只有目的明确,任务具体,才能使学生随意观察转为有意观察,将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上,有的放矢地观察思考,从而写出具体形象的好文章。如在指导学生学写一种水果时,以荔枝为例,引导学生有意观察。观察前,先提出几个问题:荔枝由几部分组成?它的颜色,形状怎样?果肉的颜色、味道如何?吃法如何?由荔枝的外形你还能联想到其它的事物吗?如红宝石等。要求学生在观察时,做到眼看、手摸、口尝、边想,手记。这样明确提出观察目的,学生观察时就会直奔“靶心”,写起来就不大费劲。
二、巧妙引入,兴趣观察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动力。让学生观察事物要
结合习作内容,找好引入点。如在上三年级第一次习作课《记一个熟悉的人》时,便抓住学生爱画画,爱想象的特点,设计了画、说、想象、写相结合的习作教学方案:给自己最熟悉的人画像,要求画出他“她”的个儿、长相、衣着。画得最像的还有“奖励”,引导学生要画得像,首先要仔细观察你所画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并且鼓励大家有信心取到老师的“奖励”。等学生兴致勃勃地画完后,要求人人说出所画人物的主要特点,按照学生们的“画”和“话”,大家别有兴趣地想象他们画的是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学生已进入“角色”,便顺水推舟“看你们这么喜爱你们所画的人,就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吧!”从画到说到想象直至写,整个过程学生都表现出很强烈的兴趣。这样引导学生适时观察,学生思维集中、活跃,又由于兴趣的引诱,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迈进了习作之门。
三、教给方法,照序观察
在习作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必须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1.按方位顺序进行观察
如指导学生写《我们的教室》,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前面的黑板,上面的大字、讲台、电化教具、一览表等,再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優秀的习作展,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四边墙上的图片和中间摆放整齐的课桌凳。如此指导学生由前到后,由四边到中间等方位进行了细致观察,学生写出的习作便有一定的顺序,内容丰富。
2.按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
在指导学生写《校园一角》时,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东面的一角,为了让学生整体感受这一角的美,先让学生在花圃旁边观察、了解。有的学生说花圃里花美树茂,旺盛生长;有的学生说好像花园,香气扑鼻。学生感受差不多了,让他们去观察自己喜欢的植物。有的观察菊花,有的讨论雪松树,也有的颂赏“九里香”“美人蕉”“蝴蝶花”……,指导学生动笔时,告诉学生先写出整体感受,再抓住一、两种植物的特点,突出其美,从侧面写出校园的面貌。这样,能感少写作的难度。
3.按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
事物总是按一定顺序变化、发展着。在指导学生写《香蕉》 时,领着学生到附近香蕉园观察种下的香蕉树,经过长时间观察,掌握了香蕉发芽,开出新蕾,形成香蕉,成熟过程中生长变化的不同特点。如在指导学生写《 拔河比赛》时,便指导学生按比赛开始一一比赛进行——比赛结束的顺序观察。
四、不拘形式写观察札记
小学生写“观察札记”好处很多,不仅帮助他们经常关心身边事物的存在、发展、变化、养成勤于观察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而且又积累写作的材料。写观察札记,不限时间,不限数量,不限形式。从小学三年级起
指导学生写观察札记,札语封面命名《多姿的校园生活》《幸福童年》。长大了也好留下一些美好回忆。指导学生写观察札记,可不定时收阅,发现好题材及时交流,要他们学习修改自己的札记。有的在学习园地上选登,有的在全班宣读。写观察札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需要,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要做到言之有物,必须使学生对现实生活有丰富的感知,只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才能在习作过程中做到落笔生花,收到一定的好效果。
一、明确目的,有意观察
小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往往带有育目性,经常不知道“观察什么”,更不会注意“为什么去观察”。只有目的明确,任务具体,才能使学生随意观察转为有意观察,将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上,有的放矢地观察思考,从而写出具体形象的好文章。如在指导学生学写一种水果时,以荔枝为例,引导学生有意观察。观察前,先提出几个问题:荔枝由几部分组成?它的颜色,形状怎样?果肉的颜色、味道如何?吃法如何?由荔枝的外形你还能联想到其它的事物吗?如红宝石等。要求学生在观察时,做到眼看、手摸、口尝、边想,手记。这样明确提出观察目的,学生观察时就会直奔“靶心”,写起来就不大费劲。
二、巧妙引入,兴趣观察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动力。让学生观察事物要
结合习作内容,找好引入点。如在上三年级第一次习作课《记一个熟悉的人》时,便抓住学生爱画画,爱想象的特点,设计了画、说、想象、写相结合的习作教学方案:给自己最熟悉的人画像,要求画出他“她”的个儿、长相、衣着。画得最像的还有“奖励”,引导学生要画得像,首先要仔细观察你所画人物与众不同的地方。并且鼓励大家有信心取到老师的“奖励”。等学生兴致勃勃地画完后,要求人人说出所画人物的主要特点,按照学生们的“画”和“话”,大家别有兴趣地想象他们画的是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学生已进入“角色”,便顺水推舟“看你们这么喜爱你们所画的人,就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吧!”从画到说到想象直至写,整个过程学生都表现出很强烈的兴趣。这样引导学生适时观察,学生思维集中、活跃,又由于兴趣的引诱,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迈进了习作之门。
三、教给方法,照序观察
在习作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必须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1.按方位顺序进行观察
如指导学生写《我们的教室》,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前面的黑板,上面的大字、讲台、电化教具、一览表等,再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優秀的习作展,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四边墙上的图片和中间摆放整齐的课桌凳。如此指导学生由前到后,由四边到中间等方位进行了细致观察,学生写出的习作便有一定的顺序,内容丰富。
2.按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
在指导学生写《校园一角》时,先带领学生参观学校东面的一角,为了让学生整体感受这一角的美,先让学生在花圃旁边观察、了解。有的学生说花圃里花美树茂,旺盛生长;有的学生说好像花园,香气扑鼻。学生感受差不多了,让他们去观察自己喜欢的植物。有的观察菊花,有的讨论雪松树,也有的颂赏“九里香”“美人蕉”“蝴蝶花”……,指导学生动笔时,告诉学生先写出整体感受,再抓住一、两种植物的特点,突出其美,从侧面写出校园的面貌。这样,能感少写作的难度。
3.按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
事物总是按一定顺序变化、发展着。在指导学生写《香蕉》 时,领着学生到附近香蕉园观察种下的香蕉树,经过长时间观察,掌握了香蕉发芽,开出新蕾,形成香蕉,成熟过程中生长变化的不同特点。如在指导学生写《 拔河比赛》时,便指导学生按比赛开始一一比赛进行——比赛结束的顺序观察。
四、不拘形式写观察札记
小学生写“观察札记”好处很多,不仅帮助他们经常关心身边事物的存在、发展、变化、养成勤于观察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而且又积累写作的材料。写观察札记,不限时间,不限数量,不限形式。从小学三年级起
指导学生写观察札记,札语封面命名《多姿的校园生活》《幸福童年》。长大了也好留下一些美好回忆。指导学生写观察札记,可不定时收阅,发现好题材及时交流,要他们学习修改自己的札记。有的在学习园地上选登,有的在全班宣读。写观察札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需要,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总之,在习作教学中,要做到言之有物,必须使学生对现实生活有丰富的感知,只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才能在习作过程中做到落笔生花,收到一定的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