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课题质疑成“鸡肋”治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434jkhg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对于题目《争吵》,你们有什么想问的?
  生:是谁争吵?
  生:为什么事争吵?
  生:争吵以后,他们和好了吗?
  ……
  师:这些问题,都在课文里面,打开书,好好读一读。
  这一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对于课题的质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大家都如此,便也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观察了许多课堂,课前总免不了这般套路,久之,便也习惯了。不单教师习惯了,学生们也习惯了,准备了三段式:为什么?怎么样?结果如何?问来问去,都是些无关痛痒的问题。教师无味,学生也无味,明知是虚晃一枪,但又觉得非如此,无以导入新课教学。渐渐地,课题质疑成了某种“仪式”,像鸡肋一样,弃之可惜,但又食之无味。
  笔者以为,如此课题质疑不单无味,还是有害的。
  课前质疑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以产生参与课堂的意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学生们对课题的提问基本上不用思考就产生了,这些问题并不能使他们情绪高涨、两眼发光、迫切地想探寻自己的好奇。个中原因很明显,大部分学生都有预习习惯,新课之前,他们提前知道了内容。大家都知道,影响学生学习的是他们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所以我们经常强调,教师要进行细致的文本解读,发现学生眼睛捕捉不到的地方,引领学生探幽析微,寻找与语言相遇的乐趣。我们常说,孩子一看就会的,我们不教。而对课题的质疑,真的就是孩子一看就会问的,而且问的还是自己早就知道的内容,这岂能让孩子有饱涨的情绪去发现文本的未知?如此质疑,当真无味。
  有人说,这事实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与质疑意识,养成问题从题目开始的阅读习惯。这话不假,然而我们还要看到它身后的投影。我们但看学生们不假思索提出来的这些问题,无非只是重复着他们之前的提问思维方式,像万金油一样,每节课都能用。明眼的教师,自然很快就发现这里面的弊端。这种思维容易成为套路,同个声音就是没有声音,同一种思考就是没有思考。我们希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却因为屡屡让学生提相同模式的问题,反而阻滞了他们思维的进取,久而久之,学生们都快成为有口无心的“小和尚”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既然是质疑,应该指向自己思维的未知领域。但学生们的提问基本上都是自己已知的,有时问得连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记得有一次笔者上《惊弓之鸟》,课前导入时问学生:“更羸之所以出名,不单是因为有百步穿杨的绝技,更是因为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件让人不可思议的事。你们知道是什么事吗?”学生答:“不知道。”笔者知道学生们的心思:说不知道,老师接下去就可以引导他们去发现,很符合教学流程。于是笔者又说:“课前大家不是预习了吗?说实话,知道吗?”学生们齐答:“知道。”便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很显然,学生们小小年纪已经懂得怎么揣摩老师的心思,说着一些心口不一的话。前人的教育里很强调“修辞以立诚”。我们教语文的,除了引领学生学文字,更要为他们塑造求真的文格。我们可不能让学生们的假话在课题质疑上蔓延吧。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如此课题质疑当真有害了。
  那么,是不是说课题质疑这个环节一无是处了呢?当然不是,课题为文眼,包含文本诸多信息,质疑课题,可以很快梳理出文本的大致内容;可以教予孩子见题发问的阅读方法;假若我们换一种思维去质疑课题,除了能收获这些好处,还能让这一环节变得有浓浓的语文味。
  还是以《争吵》这一课为例。
  教师板书课题——争吵。
  师:题目既然叫“争吵”,那么,你们觉得课文就必须要写到哪些内容?
  生:谁争吵?
  生:争吵什么事?
  生:为什么争吵?
  生:最后是不是和好了?
  师:取名“争吵”,课文还写了一段很重要的文字,同学们没有提出来。赶紧打开书,看看你们漏了哪件必须要写的事?
  生:吵完后,心里有什么感受?
  (教师依次将上述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师:这可是争吵不能不写的,又是你们最容易忘的重要内容呀。黑板上的这些问题有点乱,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把这几件事排一排顺序?
  通过讨论,大家把“谁争吵?争吵什么事?为什么争吵?”合并为一个问题,并理出了顺序。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们按照次序,分部分复述课文内容。
  显然,上述案例主要是以语文的视角来进行课题质疑。既然文章的课题是作者、编者根据文章内容精心构思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资源,逆流而上,根据题目去揣摩文章内容,这实际上是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案例中,学生刚开始说不出要写“人物心理感受”的内容。这是个很好的契机,这至少说明了心理活动的描写恰恰是学生们作文时的一个盲点,教师通过引导“这是争吵最重要的,又是你们最容易遗忘的内容”,就为后面的课后小练笔“读了课文,我也想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情”提供了重要的写作指导。接着教师让学生们对问题进行排序,这种信息的重组,也是指向表达的,在学生们心中描画了文章结构安排的路线图。该案例,除了在语文味上有价值外,很重要的是,学生们的发问不再是无心之问、为问而问,他们的每个问题都要经过思考,并渴望得到验证,从而使他们能怀着饱满的情绪和满心的期待进入课堂。如此课题质疑,自然就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得更加扎实、更加真实。
  (浙江省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325200)
  
其他文献
《加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加法运算,也是四则运算教学的初始,它的教学地位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是作为初识性教学,我们却不可漠视这个学习现实起点。对于多数一年级学生来说,加法并非第一次接触,透过这种“似曾相识”乃至“比较熟悉”的感知经验,我们应该看到,学生的这种经验仅停留在对加法算式的认知上居多,对图意蕴含的加法意义缺乏准确的解读与口叙,更不能从抽象的加法式题外化列举具体化的生活原型。也
浙江山村秀丽、人文荟萃,名都胜会、海岳精英。浙江教育,历史上也是大家辈出,在史笔照耀的背后,蕴含的正是教育工作者极为丰富的实践智慧和创新精神。在“浙派语文”的璀灿群星中,湖州的邵起凤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邵起凤老师就十分注重对语文整体教育思想的实践和研究,对此,前杭州大学的朱作仁教授评价她能“以优化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内容
200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先前我们提得比较多的是:理解、感受、感悟。这样可能会导致一种倾向:重视内容感悟,忽视语言运用。现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开篇即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显然,强调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应该指向语言运用。  那么,同样的教材,在教学内容选择、目标定位等方面有怎样的变化
祝贵耀老师的课上得很感人,也很本色。我们说语文学科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关键在渗透上。如何渗透?我们在祝贵耀老师的课上看到了一种很有创意、很有实效的做法。  第一个策略就是“有创意地问”。通过“问”,让学生去思考。思考什么呢?其实这节课的内容彰显的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人生观,做什么样的人才会永远不朽。这种价值观是以诗歌载体来呈现的。祝老师的课选取的第一个策略是引导学生质疑,在质疑中让学生思考,思考人生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木匠做得一手好门。他给自己家做了一扇门,他认为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过了一段时间,门上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颗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不久一块板坏了,木匠就找出一块板换上。后来,门闩坏了,木匠又换了一个门闩……  若干年后,这扇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
阅读话题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步步地引领学生解读文本而设置的对话主题。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句、文眼、过渡段、文题等)”、“线(贯穿全文的线索)”、“面(体现思想感情的主要语段)”。只要我们抓住这些“点”、“线”、“面”,整体把握,通过二度创作,精心设计,定能建构起有效、科学、开放的阅读话题,推动对话逐步深入,体现了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相比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版)(以下简称《实验稿》),有较大的调整变化:更准确全面地阐述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集中指向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部分内容降低了难度或缩小了范围,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语言表述更清晰、准确,便于教师理解,教学实施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回应语文教学和社会语言文字运用中
总感觉孩子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就必须对这门功课有兴趣,至少不厌倦。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就经常试着“给数学加点糖”——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数学趣味题。数学趣味题浓厚的趣味性为师生间建立快乐的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但也不可避免地要比教材提供的习题更灵活,难度也更高。如何使孩子们既兴致盎然又不畏困难,同时能在此间自然地建立师生良好的互动关系呢?通过实践,我获得了以下
摘 要:学校体育的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全校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需要学校全员的切实关注,需要以整校推进的方式和节奏,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体育的第一责任人,中小学校中层干部作为学校体育的主要责任人,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的直接责任人,班主任作为学校体育的间接责任人,科任教师作为学校体育的关联责任人,都需要对学生健康、幸福成长定其责、知其责、践其责、担其责、尽其责,合力促进中小学
关键词:北京市;首届;享滑杯;旱地滑雪;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7-0076-01  2017年6月24日,由首都体育学院主办的以“助力奥运 激情冰雪”为主题的北京市首届“享滑杯”旱地滑雪青少年邀请赛在首都体育学院田径场举行。来自首体院“高参小”项目的小学和本市已经开展旱地滑雪项目的十余所小学的200余名青少年选手参加了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