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东渔歌,传唱于惠东县港口、平海、范和、巽寮、盐洲等沿海一带,是当地渔民先祖宋代时从福建、潮州一带迁入并逐步唱开的原生态浅海渔歌,旧称“鲘船歌”,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惠东渔歌是“中国渔歌”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歌曲,它具有大海般的韵味和浓郁的南方滨海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在文化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来的多姿多彩的民间歌曲。惠东渔歌是广东省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人们称道是渔家的天籁之声,2008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惠州市首个“国家非遗”。
惠东渔歌的特色风格有“啊啊香调”、“啦打啼嘟啼调”、“呵呵香调”、“贤弟调”、“罗茵调”等29种曲调,只限渔民们在船上演唱,有独唱和齐唱,渔民群居时以“答歌”(即对歌或叫斗歌)为乐,均无乐器伴奏;其旋律具有浓厚的地方戏曲音乐和庙堂音乐韵味;歌词纯朴、修辞简练,以福佬语(属闽南语系)演唱,曲调多样而优美动听,音韵独特,许多调式往往不是单一的4/4拍子,而是在4/4、2/4、3/4等拍子中变化游离,如“啊啊香”调的《听着寮歌应蔺来》,短短两段,每段七个小节的歌,就有三种拍子变化,听来“戏”味十足。
惠东渔歌的曲式结构多为上、下句,一呼一应的句式;咏叹性强,音域不宽,乐曲短小;大多数渔歌都有衬词和各种形式的拖腔;基本上都是五声音阶,最大特点是在“徵”调式五声音阶基础上,常加上第六声(7)甚至第七声(4),作为一拖而过的装饰性旋律音。
渔歌唱的是生活。在节庆、祭祀、婚丧等场合,渔民都有唱歌、斗歌、以歌代言的习俗。惠东渔歌通常是渔民们在船上独唱或齐唱,以福佬语(属闽南语系)演唱。歌词纯朴、修辞简练,深入浅出,通过叙事、敘人、叙物、叙情表达情感。
新中国成立前,渔民地位卑微,被称为“疍家仔”。“落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他们唯一的精神生活,便是以歌解忧,以歌自乐,渔歌成了渔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渔民在岸上盖了房子,渔民从此上岸居住,唱起了“城歌”。于是,渔民的天籁之声就添加了优美、快乐的旋律。优美的渔歌飘到惠州、广州、北京。1956年,港口渔歌手苏墨水、苏带心参加全国民间歌曲调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63年,总政歌舞团的郑秋枫老师来到平海,听到渔歌的歌调这么好听,非常感动,便不断地请她们唱给他听,他说这是一种让他爱到心坎上的渔歌。接着许多词曲作家先后来到惠东渔村采风,创作了大量渔歌题材的作品。如中央歌剧院取材“惠东渔歌”创作了歌剧《南海长城》;广东省著名作曲家杨庶正、徐东蔚、施明新用渔歌素材创作歌曲《娶新娘》《织网》《海上渔歌》《渔家四季尽春光》等,受到广泛好评。
惠东渔歌在“文化大革命”中元气大伤,“洗脚上岸”的渔民以前耳熟能详、人人会唱的渔歌也渐渐淡忘,只有在渔村祭祀、节庆、婚丧等场合上,才能听到令人留恋的经典老渔歌。在惠东地区,会唱渔歌的仅仅三四十人,而且基本都在五六十岁以上。
21世纪初,为了抢救濒危、失传的惠东渔歌,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民协及当地政府启动了“拯救惠东渔歌工程”,筹集资金用作专项保护经费,组织人力深入渔区调查、挖掘、整理惠东原生态渔歌资料,拍摄惠东渔歌节目,出版渔歌专辑,挖掘渔歌能手,举办渔歌专场演出和教唱班,培养渔歌骨干,并在渔区实施渔歌知识进课堂活动等。在上级专家指导下,对渔歌进行归类和梳理,将最典型的五六首渔歌整理成简谱,配上普通话与福佬话两种方言歌词版本,保持惠东渔歌发展“移步不换形”。2007年,采录了原生态渔歌素材72首,整理出渔歌曲调29种,录制VCD、CD、录音磁带共200多盘,整理了一批渔歌歌手声像、文字档案资料。一批批以惠东渔歌为素材创作的音乐、歌曲作品,在省、市展演比赛中屡屡获奖,对惠东渔歌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7年7月15日,惠东渔歌传人苏德妹、徐初三应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间·版图》栏目邀请,在演播室现场录制惠东渔歌。此后,苏段、李菊梅、郭细兰、李福泰、张喜英等歌手多次在全国、全省比赛中获奖。渔歌唱到了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十三届亚运会,唱到香港。香港特首、立法委员在世博会会展中心听了惠东渔歌后说:“没想到,渔歌也达到世界水平了。”
责任编辑:青芒果
惠东渔歌的特色风格有“啊啊香调”、“啦打啼嘟啼调”、“呵呵香调”、“贤弟调”、“罗茵调”等29种曲调,只限渔民们在船上演唱,有独唱和齐唱,渔民群居时以“答歌”(即对歌或叫斗歌)为乐,均无乐器伴奏;其旋律具有浓厚的地方戏曲音乐和庙堂音乐韵味;歌词纯朴、修辞简练,以福佬语(属闽南语系)演唱,曲调多样而优美动听,音韵独特,许多调式往往不是单一的4/4拍子,而是在4/4、2/4、3/4等拍子中变化游离,如“啊啊香”调的《听着寮歌应蔺来》,短短两段,每段七个小节的歌,就有三种拍子变化,听来“戏”味十足。
惠东渔歌的曲式结构多为上、下句,一呼一应的句式;咏叹性强,音域不宽,乐曲短小;大多数渔歌都有衬词和各种形式的拖腔;基本上都是五声音阶,最大特点是在“徵”调式五声音阶基础上,常加上第六声(7)甚至第七声(4),作为一拖而过的装饰性旋律音。
渔歌唱的是生活。在节庆、祭祀、婚丧等场合,渔民都有唱歌、斗歌、以歌代言的习俗。惠东渔歌通常是渔民们在船上独唱或齐唱,以福佬语(属闽南语系)演唱。歌词纯朴、修辞简练,深入浅出,通过叙事、敘人、叙物、叙情表达情感。
新中国成立前,渔民地位卑微,被称为“疍家仔”。“落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他们唯一的精神生活,便是以歌解忧,以歌自乐,渔歌成了渔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渔民在岸上盖了房子,渔民从此上岸居住,唱起了“城歌”。于是,渔民的天籁之声就添加了优美、快乐的旋律。优美的渔歌飘到惠州、广州、北京。1956年,港口渔歌手苏墨水、苏带心参加全国民间歌曲调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63年,总政歌舞团的郑秋枫老师来到平海,听到渔歌的歌调这么好听,非常感动,便不断地请她们唱给他听,他说这是一种让他爱到心坎上的渔歌。接着许多词曲作家先后来到惠东渔村采风,创作了大量渔歌题材的作品。如中央歌剧院取材“惠东渔歌”创作了歌剧《南海长城》;广东省著名作曲家杨庶正、徐东蔚、施明新用渔歌素材创作歌曲《娶新娘》《织网》《海上渔歌》《渔家四季尽春光》等,受到广泛好评。
惠东渔歌在“文化大革命”中元气大伤,“洗脚上岸”的渔民以前耳熟能详、人人会唱的渔歌也渐渐淡忘,只有在渔村祭祀、节庆、婚丧等场合上,才能听到令人留恋的经典老渔歌。在惠东地区,会唱渔歌的仅仅三四十人,而且基本都在五六十岁以上。
21世纪初,为了抢救濒危、失传的惠东渔歌,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民协及当地政府启动了“拯救惠东渔歌工程”,筹集资金用作专项保护经费,组织人力深入渔区调查、挖掘、整理惠东原生态渔歌资料,拍摄惠东渔歌节目,出版渔歌专辑,挖掘渔歌能手,举办渔歌专场演出和教唱班,培养渔歌骨干,并在渔区实施渔歌知识进课堂活动等。在上级专家指导下,对渔歌进行归类和梳理,将最典型的五六首渔歌整理成简谱,配上普通话与福佬话两种方言歌词版本,保持惠东渔歌发展“移步不换形”。2007年,采录了原生态渔歌素材72首,整理出渔歌曲调29种,录制VCD、CD、录音磁带共200多盘,整理了一批渔歌歌手声像、文字档案资料。一批批以惠东渔歌为素材创作的音乐、歌曲作品,在省、市展演比赛中屡屡获奖,对惠东渔歌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7年7月15日,惠东渔歌传人苏德妹、徐初三应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间·版图》栏目邀请,在演播室现场录制惠东渔歌。此后,苏段、李菊梅、郭细兰、李福泰、张喜英等歌手多次在全国、全省比赛中获奖。渔歌唱到了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十三届亚运会,唱到香港。香港特首、立法委员在世博会会展中心听了惠东渔歌后说:“没想到,渔歌也达到世界水平了。”
责任编辑:青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