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之音海边来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ic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东渔歌,传唱于惠东县港口、平海、范和、巽寮、盐洲等沿海一带,是当地渔民先祖宋代时从福建、潮州一带迁入并逐步唱开的原生态浅海渔歌,旧称“鲘船歌”,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惠东渔歌是“中国渔歌”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歌曲,它具有大海般的韵味和浓郁的南方滨海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在文化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来的多姿多彩的民间歌曲。惠东渔歌是广东省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人们称道是渔家的天籁之声,2008年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惠州市首个“国家非遗”。
  惠东渔歌的特色风格有“啊啊香调”、“啦打啼嘟啼调”、“呵呵香调”、“贤弟调”、“罗茵调”等29种曲调,只限渔民们在船上演唱,有独唱和齐唱,渔民群居时以“答歌”(即对歌或叫斗歌)为乐,均无乐器伴奏;其旋律具有浓厚的地方戏曲音乐和庙堂音乐韵味;歌词纯朴、修辞简练,以福佬语(属闽南语系)演唱,曲调多样而优美动听,音韵独特,许多调式往往不是单一的4/4拍子,而是在4/4、2/4、3/4等拍子中变化游离,如“啊啊香”调的《听着寮歌应蔺来》,短短两段,每段七个小节的歌,就有三种拍子变化,听来“戏”味十足。
  惠东渔歌的曲式结构多为上、下句,一呼一应的句式;咏叹性强,音域不宽,乐曲短小;大多数渔歌都有衬词和各种形式的拖腔;基本上都是五声音阶,最大特点是在“徵”调式五声音阶基础上,常加上第六声(7)甚至第七声(4),作为一拖而过的装饰性旋律音。
  渔歌唱的是生活。在节庆、祭祀、婚丧等场合,渔民都有唱歌、斗歌、以歌代言的习俗。惠东渔歌通常是渔民们在船上独唱或齐唱,以福佬语(属闽南语系)演唱。歌词纯朴、修辞简练,深入浅出,通过叙事、敘人、叙物、叙情表达情感。
  新中国成立前,渔民地位卑微,被称为“疍家仔”。“落海三分命,上岸低头行”,他们唯一的精神生活,便是以歌解忧,以歌自乐,渔歌成了渔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渔民在岸上盖了房子,渔民从此上岸居住,唱起了“城歌”。于是,渔民的天籁之声就添加了优美、快乐的旋律。优美的渔歌飘到惠州、广州、北京。1956年,港口渔歌手苏墨水、苏带心参加全国民间歌曲调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63年,总政歌舞团的郑秋枫老师来到平海,听到渔歌的歌调这么好听,非常感动,便不断地请她们唱给他听,他说这是一种让他爱到心坎上的渔歌。接着许多词曲作家先后来到惠东渔村采风,创作了大量渔歌题材的作品。如中央歌剧院取材“惠东渔歌”创作了歌剧《南海长城》;广东省著名作曲家杨庶正、徐东蔚、施明新用渔歌素材创作歌曲《娶新娘》《织网》《海上渔歌》《渔家四季尽春光》等,受到广泛好评。
  惠东渔歌在“文化大革命”中元气大伤,“洗脚上岸”的渔民以前耳熟能详、人人会唱的渔歌也渐渐淡忘,只有在渔村祭祀、节庆、婚丧等场合上,才能听到令人留恋的经典老渔歌。在惠东地区,会唱渔歌的仅仅三四十人,而且基本都在五六十岁以上。
  21世纪初,为了抢救濒危、失传的惠东渔歌,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民协及当地政府启动了“拯救惠东渔歌工程”,筹集资金用作专项保护经费,组织人力深入渔区调查、挖掘、整理惠东原生态渔歌资料,拍摄惠东渔歌节目,出版渔歌专辑,挖掘渔歌能手,举办渔歌专场演出和教唱班,培养渔歌骨干,并在渔区实施渔歌知识进课堂活动等。在上级专家指导下,对渔歌进行归类和梳理,将最典型的五六首渔歌整理成简谱,配上普通话与福佬话两种方言歌词版本,保持惠东渔歌发展“移步不换形”。2007年,采录了原生态渔歌素材72首,整理出渔歌曲调29种,录制VCD、CD、录音磁带共200多盘,整理了一批渔歌歌手声像、文字档案资料。一批批以惠东渔歌为素材创作的音乐、歌曲作品,在省、市展演比赛中屡屡获奖,对惠东渔歌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7年7月15日,惠东渔歌传人苏德妹、徐初三应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间·版图》栏目邀请,在演播室现场录制惠东渔歌。此后,苏段、李菊梅、郭细兰、李福泰、张喜英等歌手多次在全国、全省比赛中获奖。渔歌唱到了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十三届亚运会,唱到香港。香港特首、立法委员在世博会会展中心听了惠东渔歌后说:“没想到,渔歌也达到世界水平了。”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一阵绵绵秋雨中,我和妻儿与老屋挥手了。  其实,老屋对我的家人来说,她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老”,而是太年轻了,年轻得可以用“稚嫩”来形容,因为我们一家从乡下搬进城在它的庇护下只不过两年零半个月的时间。两年,你说它年轻不年轻?但我还是要说它是我家的“老屋”,因为我们离开了它,又有了一处新家,那它自然就成了我家的老屋哟!  七百多个日子,老屋如我生命长河的一个码头,我与家人在它的港湾里停靠、歇息。我要感
期刊
我出生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生下我们兄弟姊妹六七个。特别是我,似乎是有一点如现在人们常说的所谓多动症,很是让妈妈头疼。  妈妈的个子不高,身材瘦小,但性格却不柔弱,甚至是十分好强。生产队时期,她做事风风火火的,插秧、收割时速度很快,总是赶在别人的前面,因为人瘦小力气小,遇到挑担子的事情,不能够挑重担,她就快步走,人家挑一担她挑两担。那时候,生产队给每个劳动力定工分,妇女最高
期刊
在城里住久了,就会生出厌烦的情绪。满眼是人,满街是车,满耳是声歌喧嚣,满望是高楼林立 ,就想找一处僻静的地方,亲近亲近大自然。  这样,就来到了水占。  水占是个村庄,我对这个村庄的名字一直充满怀疑。询问同行的向导,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后来,在朋友出版的一本书中,找到了依据。书上讲:“水占村地处东庄头东北十多里地的深山,光绪版《盂县志》称其‘水嶂里’,因西峰屏如刀削,凹部道如羊肠,岩石缝里清水长
期刊
偶然发现的一处风景,是窗外的风景,让我灰色抑郁的心情有了暂时的清朗,逃离现实的沉重,虽然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那是如厕时的间隙。墙上,有一扇窗,窗外,在我看来特别清新的景象——这是一处即将拆迁的老宅,有着正宅和偏房,正屋连接两侧偏房之处各造了烟雨廊连通,便于进出。此时这楼院已拆除了一半,位于二楼西侧厢房的屋顶已拆除,只剩摇摇欲坠的墙体。残存的院落里,稍显完好一些的东侧厢房里,居然有一年约六七十岁的老妇
期刊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是唐朝诗人李白的诗,诗中描绘的是安徽天门山一带的自然风光:一條大江从天而降,浩浩江水把天门山从中间拦腰撞开奔腾而过,波涛汹涌……  我没有到过天门山,也没有见过那滔滔江水把天门山拦腰撞开来的那番壮阔景象。但是,这首诗,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被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因为,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所彰显的精神,大气磅礴,恢弘壮阔,猛烈地撞击了
期刊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总想看看你的笑脸,总想听听你的声音,总想住住你的毡房,总想举举你的酒樽,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去寻找共同的根,如今踏上这归乡的路,走进了阳光迎来了春……”  我常说,这首歌唱的就是我啊!  1979年5月,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春回大地、草木吐绿,片片杏花绽放原野。一个少年骑着旧“大金鹿”牌自行车赶了12里的土路,穿过一片草甸,来到学校初二年级二班的教室里。今天是他值日,他细心地打
期刊
如果你嘴边荡漾起一个小括号,那一瞬,就是雪花消失的地方。对,左“(”,右“)”,就是,就是你的微笑。  春天总是来得很迟,寒气凛冽起伏,一如红衣飘飘的芭蕾舞少女在大雪纷飞中狂舞,旋转呀,旋转,她美艳的一种分分秒秒也不休止的模样,化作漫天而下的氧气,清爽,水灵灵的,让人不忍打扰。下雪的地方,一定是在北方,你喜欢的小地方,最好有那个人,半米一米那样厚,你和她一起走过漫长的旷野,雪花温温柔柔着落下,一朵
期刊
每顿吃着滋润爽口的白米飯,就会忆起小时候在农村时的艰苦生活,老家屋角里那口粮仓。  儿时的生活,总是和饥饿交织在一起的。大集体时是凭劳力挣工分吃饭。哪家劳力多,工分自然就挣得多,相应地,口粮就分得多,日子也就越好过。而我家兄弟姊妹多,年龄又小,仅靠母亲一人挣工分维持生计,几乎是吃了上顿找下顿,一年下来,还要欠生产队的超支款。那时家中没有粮仓,分得的口粮用几个箩筐就能装上。待到来年青黄不接时,闹粮荒
期刊
这样的旅途,其实是满含着伤感的。  看罢广东廉江的九州江入海口,我们驱车返回县城。沿途的马路边,所看见的,自然是一片一片的桉树,大约碗口粗,青青绿绿的,也很养眼。打开车窗,时不时的,会有一两辆皮卡车满载着粗细不一的木材,呼啸而过,甩下满鼻孔的嫩叶子的清香味儿给我们。我问张兄:“这些个车上,拉的是什么树?”他一指路边的桉树,随口答道:“就是它们啰。”我继续问:“是桉树吗?云南也种这样的桉树的。”他叹
期刊
车行在银川宽阔的大街上,不时闪现出一些巨大饱满的绿色穹顶、高峙蓝天的一串串晶亮的圆球、挂在半空中的一弯新月塔尖。  越往里走,摆摊做生意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有推着板车叫卖的,有担着挑子叫卖的,有摆着地摊叫卖的,有守着门店叫卖的,大街小巷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午饭之后,通过短暂的休整,天色向晚,我们信步于宽阔平整、干洁清丽的鼓楼步行街,作为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我们已完全被这渗透了现代文明的繁华市景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