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xy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与学生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作为教师,应该尽量还原生活,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将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将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我认为从三个方面来实现:识字教学生活化、阅读教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生活化。具体做法如下: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二、语文教学形式生活化——精心设计
  学习是学生的主体活动,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参与者、支持者。在课堂中教师也应该用生活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学习反映生活的语言与语文。
  1.尽情表现,再现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是贴近生活实际的。要理解、读懂它们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教学时,我们可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如教学《将相和》一课时,让学生表演“负荆请罪”一段,揣摩体会廉颇和蔺相如的表情、语言、动作、心理,当学生把文中的人物表演得惟妙惟肖之时,学生的情感已得到了升华,心灵自然得到了净化。
  2.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情也是如此。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还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去体验生活,去感悟生活,加深感受。如教学《司马光》时,创设“**镇一名小孩不慎从窗口摔出,情急之中抓住了窗沿。此时你就在现场,将怎样施救?”这一情景,让学生出谋策划。此时,学生就会与司马光的处境很好地交融在一起,对作品中司马光的机智的感悟也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3.开展辩论,认识生活
  “辩论”是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表明思想的倾向性,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学习《陶罐和铁罐》一文,我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学生自学课文后,正、反方学生振振有词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述时不仅运用文中的语言、例子、还列举生活中典型的、真实的事例加以论证。通过辩论,最后达成共识,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实现了文和道的有机结合。
  4.美文欣赏,感悟生活
  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它凭借语言文字、透露出物美、景美、事美、情美、人更美,由此巧妙运用,欣赏富有韵味的语句、段落,能唤起人们的美感,对事物的认识有个质的飞跃。《桂林山水》一文,让学生在自读课文时,找出重点句,用你的口把作者的心表达出来。学生反复朗读,寻找感觉,体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汇报时,学生边读课文,边配上音乐,让学生头脑中浮现画面,想象当时的情景,理解美的语言,美的意境,学会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本领。
  总之,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离开了生活,语文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中处处反映着生活,它们密不可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生活走进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
其他文献
英语与汉语差异很大,对中国孩子来说英语是比较难掌握的语言。由于平时使用率低,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及受母语的影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成为部分差生望而生畏的学科。从而增加了老师授课的难度。但如果在教学中注意以情助教,以诚待生,就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从而减少差生的人数。  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情感的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情感是行为的动力,积极的情感,如轻松愉快,是正动力,消极情感是负动力。”对学生来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是学生们打开科学世界的第一道大门。要想提高科学教学的学习效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知识的源泉,兴趣是成功的秘诀,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直接动力。  关键词:培养;兴趣;学习;科学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尤其是科学课要注意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因为科学课程安排较少,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不足,有很
期刊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在初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如何为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信息化人才,创造性人才方面能够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就必须积极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微笑式教学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微笑作为人际关
期刊
对于一个绘画者,别人评介“画技”如何,也许只指绘画技巧。如果别人评介“水平”如何,这“水平”二字就不止是技巧,更多的包容绘画者的作品面世之后所引起的效应。当然作品的面世效应还是起源于技巧,没有绘画技巧就谈不上绘画,也就无从谈起绘画者的意识和情感。这里先从技巧说起。在商业社会中,浮躁和投机的急功近利象苍蝇一样盘旋于当代艺术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庸俗文化、流行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潜心于绘画技巧的艰苦磨炼
期刊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课改下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要求是一致的。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这给我们的素质教育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引。  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测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检查。另外许多测量题的解法空间有所拓宽,目的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  从学
期刊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引入微型化学实验不仅创新了化学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观察、思维、自学等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微型化学实验;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微型化学实验是用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获得比较明显、清晰的反应结果和化学信息的一种实验方法。其特点是实验药品微量化及实验仪器微型化,可以减少试剂用量,降低实验排废量,减少环境污染,缩短实验时
期刊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作为中专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构建有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避免应试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采取任务驱动、注重课后作业四个方面谈了四点体会。  关键词:中专;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不但是一门文化基础课,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技能课。它不但包含了信息化社会中现代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还为后续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近年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抢占信息时代教育的制高点,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实际和未来需要,我省在2001年制定了《河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
期刊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能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适应能力。  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以及使用什么样的的方法和手段呢?  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关键是创设一个与当
期刊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让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