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山——超越历史时空的远古呼唤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部,主峰为火山椎体,最高峰白头峰(今在朝鲜境内,称将军峰),海拔2746米,中国境内的最高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著名的长白山天池,位于主峰椎体顶端凹部,水面海拔高度为2189米,是我国境内最大的火山口湖,也是东北境内的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三江之源”。
   一、长白山地理名称演变及“不咸山”辩疑
   在奔淌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古老的长白山有过诸多称谓。《山海经·东山经》:“太山,上多金玉桢木。……鉤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劳水。”葛洪著《抱朴子》谓:“长山太白,在东阳”。《魏书·勿吉》:“国南有徙太山,魏言太白。”《北史·勿吉》:“国南有徙太山者,华言太皇,俗甚敬畏之。”《隋书·靺鞨传》亦作:“徙太”。《新唐书》卷二一九列传第一四四载:“栗末部,居最南,抵太白山,亦曰徙太山,与高丽接,依栗末水以居”,“乞乞仲象……渡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唐代辽水即今辽河,栗末水即今松花江上游。《辽史·百官志》圣宗统和三十年(公元1012年)记:“长白山三十部女直。”《金史》卷三十五:金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十二月,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十月,复册为“开天弘圣帝”。清代康熙皇帝诏谕:“敕封长白山之神礼典如五岳”,“应高于五岳,与五岳同祭”。长白山,作为地理名称,至今已近千年,成为这座东北亚第一名山的定称。
   目前,学界一般认同,长白山古称“不咸”。笔者认为,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解读。
   《山海经·大荒北经》:“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有肃慎氏之国。”《后汉书·东夷列传》:“挹娄,古肃慎之国也。在夫余东北千余里,东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不知其北之所极。”《三国志·东夷列传》:“挹娄在夫余东北千余里,滨大海,南与北沃沮接,未知其北所极。古之肃慎氏之国。”《晋书·四夷传》:“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去夫余可六十日行。东滨大海,西接寇漫汗国,北极弱水。”《新唐书》列传一四四:“黑水靺鞨居肃慎地,亦曰挹娄。”国内学者依此推断,长白山古称“不咸”,是肃慎族系的栖居地。
   如果我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解读史书内容,则不难发现诸多疑点。
   首先,就史书标明地标来看。长白山火山椎体天池主峰,在北沃沮南,去夫余旧都东南六百里,与古籍记载的“不咸山”地标方位及里程,均不相符。
   其次,《后汉书》、《三国志》东夷传均载:挹娄,土地多山险,其人形似夫余。言语不与夫余、高句骊同。无大君长,邑落各有大人。处山林之间,常穴居。其法俗最无纲纪者也。以此可知,挹娄言语民风及居住习俗,与史书所载长白山地区的高句骊、沃沮、濊等,“其国有王”、“有宫室”、“立大屋”、“言语诸事多与夫余同”,基本不相符。
   再次,《北史》卷九十四:“勿吉七部,有栗末部、伯咄部、安车骨部、号室部、佛涅部、黑水部和白山部。”《隋书》卷五十一所记靺鞨七部,名称与勿吉七部同。以此可知,勿吉、靺鞨,只是中原王朝对白山黑水民族的不同称谓。史书还记载:“自佛涅以东,矢者石镞,即古肃慎氏也。”这就清楚地告诉世人,古肃慎氏之域,只是勿吉、靺鞨栖居地的一部分,“在佛涅部以东”。
   第四,最为关键的是,要勘明“不咸山北”肃慎之国地界,首先必须清楚夫余和北沃沮界域。《三国志·东夷传》:“夫余在长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与高句骊,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方可两千里。”《后汉书·东夷列传》与之记载相同,只是加了“本濊地也”四字。从夫余方位来看,“在夫余东北千余里”,刚好是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交汇处。《后汉书·东夷传列》:汉武帝灭朝鲜,以沃沮地为玄菟郡。沃沮有南北之分,以长白山为限,山南者谓之南沃沮,山北者为北沃沮。南沃沮即东沃沮,“在高句骊盖马大山之东,东滨大海,北与挹娄、扶余,南与濊貊接。其地东西狭,南北长,可折方千里”,“北沃沮去南沃沮八百里”。南北沃沮临海且狭长,在(今朝鲜)咸境道、珲春河、绥芬河及乌苏里江流域一带。历史上,沃沮曾归属高句骊。《梁书·列传第四十八》载:“高句骊者,……沃沮、东濊皆属焉。”昔“魏丘毋俭讨伐高句骊。句骊王奔沃沮。破之,又奔北沃沮。”
   北沃沮之地,唐初有佛涅、虞娄、越喜、铁利部。金毓黻先生撰《渤海国志长编》属部列传记:“黑水部,亦曰黑水靺鞨。有望建河,流于其境。分南北二部,南黑水靺鞨在河之南,北黑水靺鞨在河之北。”佛涅部“在渤海上京之东北,黑水部之南。”虞娄“在渤海上京之东,黑水靺鞨之东南。”越喜部“在东北。”铁利部“地与越喜部相比。”唐开元、天宝年间,佛涅、铁利、虞娄、越喜四部“时通中国”,或随渤海使臣同往。渤海全盛时,四部并入渤海。《新唐书》谓佛涅故地为东平府,越喜故地为怀远、安远二府,虞娄故地为定理、安边二府,铁利故地为铁利府。渤海时期,“黑水胡独唐朝贡”,需借境渤海。以上表明,古肃慎氏核心区域,在黑龙江下游、锡霍特山东段以北,古代为大片山泽湿地,适合渔猎,与其生活习俗相符。
   综上所述,依照方位指向、言语民风、地理区域等诸多已知条件,详而考之,《山海经》所载的“不咸山”,正是古东海之滨原属中国的老爷岭,通古斯语为“德烟阿林”,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被沙俄割占,称锡霍特山脉。该山脉长约1200千米,宽200—250千米,平均海拔800—1000米。最高峰托尔多基亚尼山,海拔2077米,大部由砂质页岩及砂岩组成。一般山前地带为玄武岩高原,南及东部为陡峭的中山,西部有宽广的纵谷及盆地。由于直面鞑靼海和日本海(古东海),受强季风性气候影响,冬季多冷锋、寒潮,夏季则受海洋和大陆气团影响,常有台风、雷爆,因而海拔900米以上山体林木稀少,山顶为高地苔原。
   若以先天太极文化衍生的《易经》解析,“不咸”之谓,乃是针对“咸”而言。乾卦为《周易上卦》首卦,咸卦为《周易下卦》首卦。“咸”,是褒义词,本义重心是指“感”。合体字意,咸加心为感。《彖传》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太平。故古人首重“咸德”,其要义就是修身养性,以情感人,以德育人。《象》曰:“山上有泽,咸。”释意:山上有湖泊,水土相滋润,此为咸境。唐孔颖达《周易正义》疏:“泽性下流,能润于下;山体上承,能受其润。以山感泽,所以为咸。”神圣的长白山,群峰巍峨,水源清长,苍翠弥望,大势磅礴,正是天地交感、水土滋润的咸山、咸境。今朝鲜咸境道古称“咸州”。咸镜者,仙境也!道教文化推崇赞美之仙境,概源于此。反之,“不咸”,是个贬义词。《辞源》解:“言不和谐也!”《左传》曰:“窕则不咸。”窕,细也!谓不能感化人心。古人以“窕”为苟且之言。韩非子说:“无山林川谷之利而入多者谓之窕货。”以“不咸”之名加诸于太白圣山,显然是一个历史性的错误。笔者认为,古人谓老爷岭为“不咸山”,正是与太白咸境相比较而名之。
   二、太白咸境——中华太古天象文明的发源地
   以白头山天池为原点,向西北72千米,即两江、两河环绕的抚松万良“方泽圜丘”;两点之间,连成一线,向东南延伸约165千米,即今朝鲜咸境北道七宝山,30度视角内,有十几座海拔1600米以上高峰,以及百里之长的“东海之外大壑”。太古名山,蓬壶咸境,蕴涵厚重,源远流长,实乃中华太古天象文明的发源地。
   在由狩猎采集经济向游牧农业经济过渡时期,天象授时显得尤为重要。恩格斯说:“首先是天文学——游牧民族和农业民族为了定季节,就已绝对需要它。”(《自然辩证法》第162页)遂古时代,在气候温暖的江淮稻作区采用“物候”,即通过观察自然物象来判定季节。“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春天闻布谷鸟叫,该是插秧的季节;秋天见野菊花开放,就该种麦了……但是,在气候相对寒冷的北方,早春地冷晚秋霜降,而草木鸟兽的季节性活动,并不能让原始初民准确地掌握农时节气。特别是在全球海水大回潮的特殊年代,古族栖居地与食物来源急剧缩减,洪荒先民要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繁衍,就必须讲求“天时”,最大限度地增加农作物生产。《韩非子》:“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吕氏春秋·审时篇》:“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是故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所谓“天时”,最重要的是农耕播种的节气。
   伏羲,又称太昊。“昊”者,高悬中空、普照八方的丽日。相传华胥女子在大泽踏上雷神的脚印,后来生下一个男孩,正史尊称伏羲。伏羲在东海之隅立杆测影,观象纪历,史书“太极分判,天乃开明”,与“河图洛书”以观测周天星象确立天齐中心辟地定方,合称“开天辟地”。《汉书·律历志》引刘歆《世经》言:“庖牺(伏羲)继天而王,为百王先。首德始于木,故帝为太昊”,是中华民族尊崇至极的文明始祖。
   伏羲始创八卦太白历,亦称“榑木天齐大山六合历”,在东海之滨的大阿之山(今白头山脉)、波谷山(今咸境山脉),选择六座高山,整体呈复合等腰三角形。北线两座山,东西排列,古称大言山(今南胎胞山,2434米)、合虚山(今冠帽峰,2541米),“日月所出”之山;其南两座山,东西排列,古称猗天苏山(今柜床峰,2332米)、明星山(今阿吾山,1903米),“日月所生”之山;再靠南中线一座山,古称壑明俊疾山(今高头山,1987米),“日月所出”之山。壑明俊疾山正南的那座山,古称孽摇鵘羝山(今头流山,2309米),这座山很有名。《大荒东经》:“有山名曰孽摇鵘羝。上有榑木,柱三百里。”《玄中记》:“蓬莱之东,岱舆之山,上有榑桑之树。”大壑东口的鹤舞山(1642米),古曰“鞠陵于天山”。《大荒东经》纪:“大荒之中,有山名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名曰折丹,东风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亦出入风。”岱舆榑山,与四座“日月所出”、两座“日月所生”之山,合称“六合历山”。若详细观察,北线大言山、合虚山与南端的孽摇鵘羝山,三座海拔2300米以上高峰连线,呈平面等边三角形,边长皆72千米,暗合六律商数叠二之玄机。北二峰与次南端山峰,则构成南北分切两矩尺平卧的勾股三角形。“两昊”时期所创制的四时八节太阳历、十月太阳历、十二月太阴历,皆于孽摇鵘羝山,选择一颗参天大树,作为天心一柱,名“天齐(脐)”。此柱,既是开天立极、辟地定方、八卦方位的中点,也是观象纪历之天表木,即以海平面和大山为参照系,观测“日月所出”,用以确定四时、八节。四时,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八节,曰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均属八卦方位。现代天文学表明,地球自转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平面有23度的夹角,因此一年四季只有春分和秋分时,太阳才从海平面正东升起,春分至夏至期间太阳升起的方位偏北(夏至是最偏北的一天),秋分至冬至期间太阳升起的方位偏南(冬至是最偏南的一天),因此,观测太阳、月亮升起在的不同的标定山巅,就可以判断当时处于什么节令。一年之中,日月出入方位不同,时差有异,观象时分,古人选择在夕、旦、旭、昏进行。
   到了伏羲的继承者“日月天父”少昊及“少昊孺帝”颛顼时代,在今辽西“北镇”医巫闾山,古称“六重闾山”,选择了《大荒西经》所记载的“日月所出入”的方山,以及“日月所入”的日月山①、龙山、丰沮玉门山、鏖鏊岠山、常阳山、大荒山,七座山峰以方山、龙山、日月山为基轴线(太阳回归年与太阴历岁首“日月所入”重合),向北排列呈放射型,方坛西向曰“匚”,弦切角曰“矢”,合而做“医”。司天神巫于方山之坛建木立极,通过定向观察连续三个阴历年“日月所入”点之差异,用以调节十月太阳历与十二月太阴历的岁差,三线向心,三年往复,四年一闰,阴阳合历②,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相互配合,创制六十甲子干支纪年,奠定了中国农历的坚实基础。
   《淮南子·时则训》载:“东方之极,自碣石山过朝鲜,贯大人之国。东至日出之次,榑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榑木,立杆测影之表木,亦名骰表。《说文解字》:“神木,日所出也。”《易·系辞下》:“古者庖牺氏(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法绳而谓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離。”“罔罟”是什么?就是伏羲受蜘蛛结网启发,以蚕丝结束编制榑桑树天网。“罔罟”形制,在每一面等腰勾股三角形中,横竖各十道,纵横交错,状似桑田,古谓“榑桑”。俗称“九重差截顶通天塔”的中华畤坛,其形制正是由“罔罟”演化而成。岱舆榑山东侧、百里大壑中部,古作“旸谷咸池”,今名“阳谷里”。《大荒东经》记:“有谷曰温源里。汤谷上有榑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鸟。”“日出于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胐明。……女夷鼓歌,以司天和。”(引自《淮南子·天文训》)此即羲和浴日之“榑桑树”,又名“鸟秩树”。“诸離”,是榑桑树上的十个離鴸鸟,代表白昼的十个时辰,也就是后裔射日的十只太阳鸟。这种古老的游标纪历授时之法:以日在树下为杳,日见地平为旦,日升树下东南为旭,日升树中为东,日升树上东北为昃,日在树顶为杲,日降树西北为昃,日降树中为西,日降树西南为昏,日落树西方地平为夕,日在地平树下为杳。古人所说的“天时”,就是根据日光照到榑桑树離鴸鸟对应的时辰观象祀神务农渔猎。
   传说伏羲仰观于天而画八卦,首先是对太阳运动规律的观察。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以赤道为中心每年所经过的运动轨迹为一条横S曲线,古人谓之黄道,即24节气投影点的连线。《淮南子·地形训》:“榑木在阳州(东方),……建木在都廣,……若木在建木西。”这是说,伏羲在东海之滨立木观日出,曰榑木;在丸都建畤坛立天柱,观日中,曰建木;在西海之滨(千山)立木观日落,曰若木。有学者研究,位于桓仁吾汝山、集安天台峰、鞍山千山的三个“一线天”均系人工所为,其功能为根据日光投射测季节,应为伏羲时代文化遗址,很有说服力。以7000年前的天像位置,此三木之地为一直线,同处北纬41度线,且大致等距离,是当时观测日出、日中和日落的最佳选择。正是早、午、晚三阳时刻的阴阳变化现象,触动了这位先哲的灵感,演绎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先天序数。伏羲八卦,凸显出中华祖先在思维方式上的特征与睿智,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演化形成博大精深的东方智慧。《淮南子·天文训》记:“太白元始以正月建寅”。中国第一部天文历法称作“太白历”,即是以观象纪历地舆命名,即今东北长白山。而“太昊”古作“太皡”,太、白,皋也。皋,为水边高地。
   大壑东口、海滨之隅的七宝山,虽不属六合历山,亦名扬四海、千古留芳。山中,有一座全用巨石条竖立砌成的“太昊墓”。袁珂《古神话选释·伏羲》引《吕氏春秋·孟春纪》高诱注曰:“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威严矗立的“太昊墓”,历经火山烈焰斑斓的洗礼,跨越沧海桑田尘封的岁月,引导后人追溯东方太古文明之源:用人类独有的灵性之光,探析中华传道者的丰功伟勋。汉司马迁撰《史记》记此山名“之罘”。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后,维二十八年、二十九年、三十七年,三次东巡于海。《史记·秦始皇本纪》记:维二十八年“乃并渤海之东,过黄、睡,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而去。”“二十九年春,登之罘,石刻铭文曰:‘皇帝春游,巡登之罘,临照于海。从臣嘉观,原念休烈,追颂本始。大圣作治,建立法度,显著纲纪。’” “大圣”者,伏羲也!“之罘”者,“紫府③”也!葛洪著《抱朴子》云:“昔黄帝东到青丘,过凤山,见紫府先生,受三皇内文④,以劾召万神,南到圆陇阴建木,观百灵之所登,采若乾之华,饮丹峦之水。”《极言篇》谓:“黄帝奉事太乙元君,……適东岱而奉中皇。”《史记·五帝本纪》记黄帝:“合符釜山”。郭子横洞真记东方朔曰:“东海大明之墟有釜山,日出瑞云,应王者之符命。”符命,即“三皇内文”。《抱扑子·金丹篇》记:“三皇内文召天神地祇之法。”在尚未创出规范语言文字的太古,以高垂“黽罔⑤”的神符号令天下万国,类似于古书中描述的“招神幡”。釜,《辞源》作“烹饪之器。”《古史考》:“黄帝始作釜。”青铜之釜,即“宝鼎”,西部原始族群青铜文明的辉煌标志。《论语》中,孔夫子说了句:“舆之釜。”依照古语解释,就是以“釜”作“和”。东夷、狄夏两大文化族群,神符宝鼎,合和而天下兴。《淮南子·坠形训》:“釜出景”、“东南曰景风。”《尸子》卷上:“景风,瑞风也。”《淮南子·天文训》:“景风至,则爵有位。”《汉书·地理志》:“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故《易》称‘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书》云‘协和万国’,此之谓也。”《逸周书·尝麦解》说黄帝“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宫。”《史记·五帝本纪》:“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据此可知,“合符釜”之山,即“紫府”,后人作“之罘”,皆取谐音。
   历史的记忆清晰地表明,东海之隅的长白山东南地域,确为东夷古族观象纪历之所,是太极榑桑龙凤文化的发源地,简称“太阳文化”或作“阳鸟文化”。反之,正是太白圣山风云际会的大气象,方能孕育出流芳千古的东方哲学。
   三、长白山“天地图腾”、“八卦横阵”演绎东方神话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说:“中国书本上之学问,有赖于地底之发现”⑥,创举性提出“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的“二重证据法”⑦。他还指出:“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笔者考证,东方神话传说中的“五仙山”,以及“瀛龙”、“朱雀”、“玄武”,初始于距今7400年至6400年的全球海水大回潮波峰期,全部由山峦海渎大自然地理形态构成。太古神韵,天地图腾,神功鬼斧,是为天作,将重新向世人展露出独具魅力的奇特景观,并以直观的图解方式破译“千古之谜”,让数千年缥缈无际的远古神话,最终归结到东方文明演绎的史学范畴,历史的真相充满迷人的魅力,动人心魄。
   根据古籍佚文记载及古今地理学资料综合集成,在现代航拍图片绘制的东北亚地形图上,利用计算机技术让海平面升高数百米⑧,首先发现,古东海之隅的白头山脉、咸镜山脉与太白峰峦,共同组成一幅巨大的“凤凰”图案。这里,正是秦始皇、汉武帝“东巡于海”所寻无着的“蓬莱仙境”。蓬莱者,凤来也;咸镜者,仙境也,皆为谐音。《山海经·海内北经》说:“蓬莱山在海中”。此表明,距今5000多年长白山超级火山喷发之前⑨,这里曾是类似青海湖的高山湖泊,“凤来仙境”正处于高山湖海四围之中。更加令人惊异的是,以白头山天池为中心,东北图们江口两侧的五龙川、和龙地域,清晰地展现出由山岳海渎组成的长翼之龙与四龙合尾图案。长翼巨龙面向东方,昂首凝目,神威凛然,羽翅颤动,状似腾飞……这些图案透视出,中国图腾灵物崇拜的龙与凤,是建立在考古学范畴的史实基础之上的。龙、凤既现,“龟蛇”可求!在天池主峰西北的抚松县万良地舆,展示出由头道、二道松花江及大蒲春河、二道西南岔河组成的“龟蛇”图案。这里,正是东方神话中的“方壶”、“玄武”(“悬壶”谐音),考古发现有新石器文化遗址及神秘的大方顶子八卦祭坛。据此合理推演,“圆峤”之考,“峤”者,“锐而高”,圆峤,显然是天池与周边十六峰之合称。再加上太白咸镜“六合历山”中的“岱舆”,则“五仙”靓影,尽入眼帘。只是,“方壶”并非为山,而由两江、两河组成。这一幅幅“天地图腾”⑩,地舆面积皆有上百平方公里,可谓千古奇观、惊世骇俗。这是全球海水大回潮的特殊历史年代,中华先民开天辟地、移山倒海的真实写照;也是拓荒先民落脚长山太白地域,以“天地图腾”为图腾崇拜之灵物,组合成瀛龍、龟蛇、阳鸟三大族群,在海隅谷口,筑不周负子(海堤),造围木桑田,种不周之黍的历史见证。沧海桑田 ,改造自然,气势磅礴,辉煌瑰丽,全世界唯有中国人以自身力量战胜大洪水,依靠的正是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大无畏精神,以及相对发达的天象历制及原始农耕文明。《尸子》卷上云:“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少昊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脩、曰熙,实能金木及水。重为句芒,该为蓐收,脩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山海经》所载的“穷桑出日”,“空桑之山……冬夏有雪。”《抱朴子》谓:“长山太白,在东阳”,都是指今东北长白山地区。阳鸟文化是长白山文化的源头,在数千年衍化中融汇到中国传统文明的宝库,苒苒生辉,灿若云霞,光耀万代。
   《尚书·舜典》记帝舜“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初学记》卷五引《五经通义》云:“言王者受命易姓,报功告成,必于岱宗也。东方,万物始交代之处;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 “岱“,《说文》释:大山也。系指六合历山之岱舆;“宗”,指太古文明之本源。古东海名岱渊,岱宗,正是中华天象文明及东方神秘文化的发源地。《淮南子·天文训》:“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潺潺,故曰太昭。道始于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地之袭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所谓“东方,万物始交代之处”,是东方哲学的一种思考方式,盖源于伏羲始创的先天太极阴阳大道。帝舜东巡,燔柴祭望秩名山川,正是告慰中华文明圣烈,并接受东夷君长的晋见,协调观象纪历事宜。古帝虞舜最显著的历史功德,是以“七政”治理天下,即能够准确地制定历律颁布节气,指导农业生产与社会生活,并由古老的太阳历,演绎出“中正明德”治世准则及道德规范,用以梳理、教化天下人心。汉司马迁赞曰:“四海之内,咸戴舜功,兴九韶之乐而凤凰翔,天下明德自虞舜始。”
   今人多以山东泰山为“岱宗”,这种理解属于历史时段错位。汉唐之后的中原帝王,于山东泰山封禅祭祀皇天后土,这没有错。但是,《山海经·东山经》记载的“太山”、“泰山”,以及《尚书·尧典》所说的“岱宗”,并非指山东泰山。以古籍记载的地理及资源特点详考,《东山经》记:“太山,上多金玉桢木。……鉤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劳水。”“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环水出焉,东流注于江,其中多水玉。”山东泰山从未有东流北注出水入江 ,以及多金玉、水玉(晶族)的地质环境,而这些恰恰都符合长白山火山喷发造成的独特地理面貌和矿产资源。另外,依据古书记载及参照长白山地理水系图,“鉤”简作“句”。“鉤芒”即“句芒”。“鉤犹规也”,“鉤矩”即“规矩”,“规为准绳”。以此推断,“鉤水”,即今白头山天池正北的二道白河,犹如“准绳”,自上而下北流注入“劳水”,即二道松花江。这说明,《东山经》所载的“太山”,即今白头山圆池峤峰。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讲求“天地人合一”,以太古名山为“宗”,既是“朝山”,又是“顾祖”。《逸周书》:“德象天地曰帝。”清康熙帝玄烨《望祀长白山》,有“翘首瞻晴昊,岧嶢逼帝阍”的诗句。诗文把神圣的长白山,喻为“昊天上帝”,把圆池峤峰喻为帝宫之门,其中就蕴涵着“天地人合一”的东方哲理。尚且,昔帝舜东巡守,“望秩于山川。”“秩”者,序也。山东境内并无诸多名山大川。今泰山位列中华名山、五岳之首,然据史书记载,最早封禅祠上帝配祀高祖,是在汉武帝元封七年;而封禅祠昊天上帝、皇地祗神,始于唐高宗麒德三年。史实如此,山东泰山,又岂能成为中华太古文明之“宗”。
   帝尧时期,因火山喷发破坏的生态环境,历劫千年岁月,慢慢得以恢复 ,东海之滨的长白山麓重现祥云之瑞。“天毒”之域,“凤凰”涅槃,延续东方文明的历史篇章。《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尧“分命羲仲 ,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羲仲,主东方之官。”“日出之处,名曰阳明之谷。”孔安国云:“敬道日出、便程东作之事,以务农也。”《后汉书·东夷列传》:“昔尧命羲仲宅嵎谷,曰旸谷,盖日之所出也。”“宅是嵎夷,日乃旸谷。巢山潜海,厥区九族。”这里所指的,正是东海之隅、九夷之地。《史记》、《汉书》皆言汉武帝“入东海求蓬莱”,“东临渤海,望祠蓬莱。”只要有基本的地理概念和逻辑思维,即可知道“蓬莱”本不在胶东半岛,故而只能越海以求、隔海望祠。《金史》载,大定十二年(公元1172年)“奉敕旨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在其山以北建廟宇。”“明昌四年(1193年)十月,备冠冕、玉册、仪物,上御大安殿,用黄旌立仗八百人,行仗五百人,复册为开天弘圣帝。”封册祭文曰:“故肇基王迹,有若岐阳。望秩山川,于稽虞典。厥惟长白,载我金德,仰止其高。实惟我旧邦之镇。”这些史籍典册内容,是帝舜东巡燔柴祭望秩长白山的有力旁证。
   1986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吉林省文物专家在抚松县万良镇大方村后山,首次发现古代大型神秘祭坛遗址。这座名叫大方顶子的土山,海拔高度900米,高壮平阔,气势恢宏。专家现场考察,自东北碎石路介入,阜顶中部平地有6座积土垒石方坛,每坛间隔30余米,大方村民向导介绍,东北端的1号方坛最大,高三四米,占地上百平方米。这座方坛东南角不远处,曾被獾子打洞掏出了火烧过的红色土。距2号方坛东南坡下90余米有一口古井(内渎井),井口砌石已被拆毁。《抚松县文物志》记载,古井下方七八米处曾有一条长50米的石砌矮墙。距6号方坛西南150米处,有两座间隔十几米的大型圆坛。这八座圆坛组成了古籍有载的“八卦横阵”。总体考察,古祭坛的形制、规模,同古代中原皇帝泰山封禅所筑坛圜相差无几。墩阜及祭坛正东南方72千米,为白头山天池,天气晴朗,登高远眺,可见突兀矗立浮雕般的火山锥体。古人云:“天好阴,祠之必于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贵阳,祭之必于泽中圜丘云。”(见《史记》卷二十八)依照中华堪舆风水之说,祭祀皇帝祗及名山大川,应择地西北,于江水环绕两山夹对泽中积丘作台,面向东南主山呈朝贡之形,曰“朝山”。《淮南子·天文训》:“西北曰蹄通之维。”蹄,为兽蹄鸟迹之道,或是比喻祭坛形似圆蹄冲角之状,这恰与大方顶子墩阜形状相符。神秘的古祭坛,位于头道江与二道江奔流环绕相向夹对之坦平之地,然四面环水,左右后方皆为大江湖泽,前方有大蒲春河及二道西南岔河,古时山水泛滥季节,必为水浸大泽之域。两江、两河框围之域略视方形,大方、明水在东南线中端,典籍所载,谓之“方泽圜丘”。抚松县文物普查队在大方顶子坡下,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居住遗址,近年出土了相当数量的石器,包括石刀、石斧、黑曜石等。根据考古遗迹与方位、地理、环境、交通,以及阴阳风水等综合资讯整体研判,古帝虞舜及东夷君后,选择今万良地舆积丘为坛望祀圣山的可能性极大。帝舜于“岁二月”燔柴祭祠名山川,而历代封建王朝“祠社稷”,均于“春秋仲月”,包括民间清明祭祖风俗,这些都绝非是一种意外的巧合。
   中华太古天象文明与祭祀巫术的有机融合,演绎出蕴涵厚重影响久远的东方哲学体系。古人认为,太极是天地未分时的浑沌元气。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依卦数有序排列,称之为“八卦图”;自然界万物生灵,包括人类社会,同出一源,远求近取,比附阴阳,都可以用先天卦象的八种物质、八大类别来包容诠释。这种用象形思维逻辑推演的万物生化模式图,是人类哲学发展史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伏羲八卦的基本特征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四组卦象,阴阳交错,两两相对。《易·说卦》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宋人邵庸所传先天八卦图,八卦方位与卦数排列形式,由乾一至震四,系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旋至巽五,由巽五至坤八又由上而下,运行曲线呈大S形,这种方式称“逆行”。八卦序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这种从上而下,先左后右,由少至多的卦数排列方式,称“逆数”。反之,由坤至乾,自下而上,先右后左,由多至少的卦数排列方式,称“顺数”。《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载《易》博士淳于俊云:“包羲因燧皇之图而制八卦,神农演之为六十四,黄帝、尧、舜通其变,三代随时质文,各徭其事,故《易》者‘变易’也”。《系辞传》谓:“易者,象也”,“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这说明,八卦成列,是“易变”的基本形态,俗称“八卦横阵”。吉林省集安洞沟神墟的八座大型畤坛,古称“九重差截顶通天塔”,依其布局,在长10公里宽2.5公里的盆地沿北山麓台地,震位东北,巽位西南,两极各有一座高塔,其余六座沿S曲线分布,依天地、六宗序数排列,为泰畤(乾一)、雨坛(兑二)、日坛(离三)、雷坛(震四)、风坛(巽五)、月坛(坎六)、山坛(艮七),廣畤(坤八)。《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取象歌》谓之“连山阳”——乾名崇山,兑名叠山,离名连山,震名列山,巽名兼山,坎名潜山,艮名藏山,坤名伏山。八卦横阵,卦象序数,由一至八,为“逆数”。所谓“知来者逆”,其卦为未生之卦,蕴涵着古人对未来的展望与祈祷。抚松万良大方“蹄通之维”,面朝东南,卦象,艮下兑上,咸卦;象数,艮七兑二,坤八乾一,顺行,所谓“数往者顺”,其卦为已生之卦,蕴涵着古人对往昔的悼念与追忆。若依《易》道解析,八卦成列,卦象归元,艮名藏山,是为“归藏”。“连山”、“归藏”,正是黄帝、尧舜时代,华夏圣贤追求“易变”之道的智慧结晶。就人类哲学意义上的逻辑思维而言,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都归属于后天八卦范畴,是华夏先民在象形比类的逻辑思维基础上,通过祭祀巫术来影响自然界的演化进程、进而向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趋势转化的主观祈求,这种把抽象的哲理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有机结合、从“先天八卦”象形思维向“后天八卦”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转化的整个哲学体系统称为《易》。如果说,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就时间性而言,都可以划分为过去和未来两大阶段。那么,同处长白山地区的这两处八卦横阵,就以“逆行”、“顺行”的不同方式,演绎出东方哲学及华夏祭祀文明的独特风采,也为古籍所载帝舜东巡望秩名山川的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考古学意义上的有力旁证。
   《周礼》云:“舞咸池以祭地祗。”古人以山川为地望,水之穿地而流者曰川,两山之间必有川,故泛言一地或一境界。圣山之颠,圆池峤峰,东有“瀛龙”,南有“朱雀”,北有“玄武(悬壶)”,西有“卧虎(峰)”,加之,六合历山,岱舆榑木,大壑归墟,旸谷咸池,方泽圜丘,蹄通之维,八卦祭坛,气机高正,像一部摆在世人面前的荒古灵经,把远古鸿蒙、大道初始、先天太极、天圆地方、阴阳八卦、堪舆风水,教科书般地无声讲解和实地演绎,给人以东方神秘文化蕴涵厚重的独特美感。站在圣山之巅,望曜灵俄景,仪象万千,云潢盘涡,天风浩瀚,耳畔仿佛鸣响起远古祭祀的鼓乐之声,聆听到中华神州圣烈祖先的激情呼唤!围绕着长白山地区这些超越时空的考古新发现,结合海浸灾害学、火山灾害学的现代科研成果,深入研究探讨东方神秘文化,以及传说时代古史框架与早期发展的背景、契机、途径、过程及特点,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弘扬东方太古文明、开拓民族文化产业的大事情。
  
   注释:
   ①今望海峰,海拔867米。天枢,夏至日出于东北部方山之“柜格之松”,“帝(颛顼)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重、黎,即为《海内西经》所记“开明兽”、“陆吾”,轩辕虎图腾巫族的大神、二神。
   ②太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天)为一年。太阴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古人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太阳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而得到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③“紫府”,源出“紫微垣”。这个垣尊贵无比,在北斗东北,星团东西列,以北极星为中枢,成屏藩形状,华夏原生态神话中的“三清四御”都位列星宿。天宇中最尊贵的北极(五星)、勾陈(六星)二星,分别代表古代神话的中宫紫微北极大帝和勾陈上宫天皇大帝。还有,太乙星、文昌星、轩辕星、女歧星、傅说星……笔者认为,中宫紫微北极大帝,系指始作中华太阳历的伏羲,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的神秘影像为东方勾芒,与大圣伏羲都是中华原生态天象文明的创始人。“太乙星”所纪念的,正是始创阴阳历法的“日月天父”少昊,也只有这位中华圣贤,才配称太乙元君、太乙星君。
   ④古代文字,源出“象形”。“象形”者,图画也!夫“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由天圆(〇)、地方(□)、四正(十)、四隅(×),叠加合体绘制而成,笔者谓之“天圆地方八极图”。《易·系辞》说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就是依“象形”演绎八卦。伏羲画卦,建─为首;一画开天,作易八卦。“─”,既是中文部首,也是文明肇端。八卦,曰乾坤坎离震兑艮巽,即天地水火雷泽山风,皆文也。故古人曰:“文者,物象之本也”,“本立而道生。”“伏羲画卦实为仓颉造字之肇端。”书契之道,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皆类“象形”。这种由“象形”中横竖方折圆弧点角八种笔画,或单体形文或交错贯通其画而成的“象形文符”,体现出古人对“道”的理解,象为道统,形为文体,望文切意,得意忘形。《说文解字序》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仓颉对“象形”文字最重要的贡献,是以象形文符为本创造出“标音文字”,后人誉之“字母”。“标音文字”是民族语言文字的灵魂,没有语音的文字仅仅是一种记事符号。所谓“合体为字”,或形与形相合,或形与事、形与声相合,形声相益,衍生变化而渐多,盖由文而生字也,并依据形声、象义原理赋予新的形声文意,进而构成了一整套系统的象形表义文字。更重要的是,她标志着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诞生,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历史新纪元。
   ⑤《易·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是说对于历法、祀神及盟会等重大活动,通过“结绳记事”的特殊方式昭示天下。“绳”字篆书,左“糸”右“黽”。《说文》释,“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黽”,蛙的一种,大腹,头似蛇。所谓“结绳记事”,是在束丝构型成蛙状之“黽罔”中标记象形文符,属于华夏酋邦社会“王天下”的特权。巴黎罗浮宫馆藏6000年前的“山羊纹样”彩陶杯,与西安半坡出土距今约6500年的“八卦罔罟人面阴阳鱼纹”彩陶盆,同属于仰韶先民早期产品。两件珍贵彩陶器皿上的纹饰涵义,给后人留下了中华天象文明与祭祀巫术的鲜明印痕。那件彩陶杯的山羊纹中图案,即为以“黽罔”昭示“天书”。依据后天八卦解析,“〉”,为离、午、杲,用七个“?”悬示于“黽罔”所记之“事”,是指七月夏至日中杲时以羊祭太阳神。古代东夷祭月神以鱼,祭日神以羊。《辞源》作“脯曰尹祭,鱼曰商祭”。如同“朝鲜”二字,十日、十月太阳历及鱼、羊象形之考,都深刻蕴涵着东方崇日民族祭祀文明的影像。
   ⑥载于《女师大学术季刊》第一卷第4期附录1:《近三十年中国学问之新发见》,王国维主讲,方壮猷记注。
   ⑦王国维在《古史新证·总论》提出了“二重证据法”。陈寅先生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概括为:“一亦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⑧根据竺可桢先生撰文《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化》(《东方杂志》第二卷第3号)、《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1期),1万8千年前,海平面比近代低132—150米,渤海湾曾为陆地,地壳变迁引起的变化,特别是频繁的火山爆发和地震,造成洋流的改变,储存在生物沉积层的甲烷向大气中释放,产生温室效应,致使地球两极冰山裂解,海平面随之缓缓上升,人类进入灾难性的大洪水时代。研究资料表明,距今7800—7400、7000—6500、4500—4000年间,是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波峰期。4208—4120年,则发生了冰河期后的第六次大洪水。《孟子·滕文公》:“水逆行,泛滥于中国;龙蛇居之,民之无所;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郊祀志》:“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洲。”《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当时的海岸线,西进到今太行山脚下的京广铁路一带,华北、东北平原大多为海浸之域。江西龙虎山悬棺考古,在海拔百米山地发现了距今5000年的古河道,透视出当时海平面的实际状况。
   ⑨人类考古学及环境史学研究表明,在经历更新世晚期大理冰期之后,人类在距今10000年前后进入具有超乎寻常的温和气候的全新世。当时,全球气候非常湿润,野生作物生长茂盛,在亚洲的几条大河流域,出现了最早的原始农业及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贯通亚欧大草原南部和中亚、西亚沙漠地带的商贸之路,使人类的物质产品和文明创造得以传播与交流。东北地区是中国新生代火山最多地区。距今5200年前长白山超级火山喷发,地震、飓风、海啸、洪水等多重持续性灾害导致的生存危机,迫使华夏古族大规模迁徙远离“生物灭绝圈”,进而将神秘玄奥的中华文明薪火远播异域。东方文化印痕鲜明的神权政治、祭祀巫术、天文历法、几何算学、象形文字、慢轮制陶、金银加工,以及“勾股法”方锥体阶梯式金字塔宏伟建筑,同一时期出现在世界东西两半球的西亚及中美洲,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世界古文明奇迹。
   ⑩通过这些远古人类徙居地的“活化石”,探索文明肇端及其早期嬗变的轨迹,犹如重看人类童年时代的老照片,每幅图景都会激发起心灵的震撼与追忆!需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距今七千年的中华太古文明历史遗迹,其归属既不能用今日国家的历史来框定,也不能用文物遗址的今日国家来约束。文物遗址的今日国家归属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应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完整地、准确地加以研究阐述。东北亚前国际体系演进过程中,从方国体系、郡县体系、宗藩体系到羁縻体系,最后因裂变重组产生新的国家组织,尊重历史现实并不表示否定历史的记忆。
   《三国史记》卷一五高句骊《太祖王纪》:太祖王四年,高句骊“伐东沃沮,取其地为城邑,拓境东至沧海,南至萨水(今大同江)。”依文意可知,古东海亦称沧海。
   山东泰山有汶水,出东泰山西南,即今大汶河。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自然地理和古族图腾面貌的上古奇书,《山经》五部,据传出自伯益和大禹。伯益是尧、舜时代的祭祀礼官,南、西、北、东四部《山经》中,记载山志250座,其中,“无草木”之山74座,近三分之一;大禹时代的《中山经》中,记载山志197座(减少了东瀛三岛及美洲山列),其中,“无草木”之山18座,不到十分之一。尧舜禹前后百年间,华夏酋邦社会治理水患,改天换地,使东方神州自然生态面貌得以迅速恢复。
   羲仲,亦作奚仲,狐图腾古族青丘氏之祖,其图像绘于洞沟古墓壁画。《大荒东经》云:“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说明其有九个部族。青丘狐图腾古族于帝尧时由辽西迁徙长白山,史称九貊。古籍记载,这个原始古族并不擅长于观天制历,因而在夏代因历法错乱屡遭王庭讨伐。这或许正是帝舜东巡“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的原因之一。
其他文献
毛泽东曾言道,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决定以后,关键是组织路线。企业发展亦然!发展战略、管理理念决定以后,关键是笼络使用人才。   唐僧西天取经的战略决策是50年不变,100年不动摇。但要完成这一使命,关键还是人才。人才资源必须组织与配置。唐僧取经团队的人才配置是一个典型的范式。   德者居上——对于大企业的领导人来说,要有意识地淡化自己的专业才能,用人为能,攻心为上。锐圆曾言道,大老板只要求有两项
期刊
摘要:我们总是以为儿童的世界是七彩斑斓的,以他们的口吐露心中的感受,以他们的笔描绘眼中的世界,原本应该是多么快乐的事!然而,总是能听到孩子们低声的嘀咕:能不能不写日记。我真的不忍心拒绝孩子这个发自内心的真切又迫切的要求,可是这怎么可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静下心来思考,我们一定得改进写话教学,不能让孩子们在写话中煎熬。我们致力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广泛积累、丰富素材;在说和读的基础上,学习写话,发表真
期刊
语言学家格林说:“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历史。”他认为语言比骨骼、武器和墓穴更能证明民族的历史,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碑铭。青海“花儿”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来自它的语言,它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立体的青海各地区、各民族的生活画面。通过这些“花儿”,我们可以看到田间地头男女用“花儿”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如:青燕麦吐穗穗穗儿吊,/天旱着没下个雨了;/毛绒绒眼睛憨敦敦的笑,/心疼着离不开你了。/听到过去年轻妇女抒发内心
期刊
社区是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单位,对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文化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针对老年人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是社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老年人口的增多,对于老年人的关爱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期刊
湟源历史文化探源之一   湟源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史前称“西戎”,汉代称“临羌”,唐代称“绥戎”,明代称“俱尔湾”,清初称“德木卡尔”又称“丹噶尔”,民国称“湟源”。   湟源历史文化定位有“王母石室”、“茶马互市”、“环海商都”、“小北京”。   近期媒体提出的“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凝望”、“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邂逅”、“茶马商都”等子虚乌有,应当淡化和消除。   历史上没有文化就不会有永存
期刊
摘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的精神层面还没有到达这样的高度,这样就使我们的社会中出现了很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在这当中很多的犯罪行为就随之出现。对于社会来说,大学生应该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但是为什么还会出现那么多让我们心痛的事情了。探讨这些现象的原因则是文章所要表达的。   关键词:犯罪;心理;大学生;原因   一、大学生犯罪现象分析
期刊
土地沙漠化是当今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二十世纪70年代,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每年以1560km2速度扩展,90年代末我国沙漠化的土地面积的扩展速度已高达每年3600km2,2000年我国北方沙漠化面积已达38.57×104km2。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开展区域土地沙漠化敏感性研究,了解其空间分布格局,对于开展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控制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以
期刊
一、狱务公开系统现状分析  (一)我国狱务公开系统建设取得的成绩   早在1998年初,浙江省监狱系统在乔司监狱、第二监狱、第五监狱开始狱务公开试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狱务公开制度。为了进一步保证监狱正确执行刑罚,维护国家法律的严肃性,加强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司法部1999年下发了《关于监狱系统在执行刑罚过程中实行“两公开、一监督”的规定(试行)》对“两公开、一监督”制
期刊
最初打算用这样的方式讲这节课起源于一次听课。课上的那位老师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本慕名而去,正赶上讲古诗,便想取经以发现弥补自身的不足。然这位师者讲古诗之手法不外乎介绍背景、作者、领学生逐句翻译诗意最后再总结思想这类讲法,再挑出经典的几句诗进行品读。这样的讲法并未突破传统,让学生无新鲜感,学生依旧跟着老师在学诗而无法摆脱教师的臂膀独立完成诗歌的学习。   回顾以前对于古诗的研究和自身
期刊
摘要:当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积极广泛的社区参与己经成为城市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内在动力源。以S社区为例,运用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框架,力图阐明在社区建设中对城市居民社区参与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    关键字:社区建设;社区参与;社会资本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