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画艺术与陶瓷绘画艺术虽然分属两个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其在笔墨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文章积极探析国画笔墨对于陶瓷绘画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国画;陶瓷绘画;绘画艺术;笔墨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5-1
从理论上来讲,在国画作画的过程中,笔墨的浓淡干湿不仅仅与笔中含墨,含料水分有着息息相关,还取决于画家的用笔,或者顿挫,或者提按,或者轻重,或者轻缓,以完成画作。这样的因素同样影响着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一、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笔墨特征概况
严格来讲,无论是国画写意,还是陶瓷绘画,其在用料,用彩手法上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着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墨彩
墨虽然是一种单调色,但在国画艺术中却将其视作为色彩来处理,可见在国画作家的眼里,墨是一种丰富多彩的颜色,保证浓淡干湿的比例,将使得国画更加栩栩如生。
(二)墨阶
所谓墨阶,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墨浓淡之分形成了阶梯性变化,在国画艺术中,依照含墨量,我们将其归结为焦、浓、重、淡、清五个阶梯,不同阶梯在表现层次感方面有着不同的作用。
(三)墨质
墨质,对于墨进行不同的处理,会出现不同的质变过程,这就是墨质。同样依照墨的时间期限,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新墨、焦墨、宿墨、退墨和埃墨五种。其各自的性能不同,在表现效果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四)墨性
在对于墨采取不同方法处理的时候,其色性也会有着相应的变化。依照其形色和表情,可以将其归结为枯、干、润、湿、漓五种类别,各个类别在表现对象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
(五)墨法
简单来讲,就是用墨的方法。依据国画艺术发展历史,现阶段可以将其归结为七种,即浓墨法、淡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和泼墨法。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墨与水不同调和和使用之后展现出来的不同变化。
二、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中的笔墨相通之道
其实,在一幅画中的墨色变化,无外乎浓淡干湿,四者相互依存,在国画艺术表现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简单来讲,如果画面是以湿墨法来进行的话,往往显示出的效果为灰暗,如果是以干墨法来进行的话,画面往往枯燥乏味。国画这样的笔墨特点被运用到陶瓷绘画过程中去,也是很常见的事情。比如添加枯笔手法,在干笔过程中泼墨,将使得画面立刻抖擞起来,再使用对比方法,会使得作品的笔墨效果不断提升。因此,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笔墨是相通的,具体来讲,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笔意,打开笔墨之旅
画家在下笔之前,是以特定的情感,意念为基础的,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开展笔墨,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的意向。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国画,陶瓷绘画有着自身的灵魂,否则,将难以打开国画或者陶瓷绘画的艺术之门。简单来讲,无论是国画创作,还是陶瓷绘画,都应该在一个主题和意念的基础上开展笔墨,由此形成新的创作。
(二)把握笔力,塑造形式美感
所谓笔力,就是指画家或者陶瓷绘画家运用笔的力度感,这是塑造形式美感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讲,其主要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功力。作为运笔功力的具体表现,可以将其归结为老或者嫩之分。这往往也是区分国画,陶瓷绘画家成就的分水岭,一般情况下,老道的画家能够做到柔中带刚,而新手往往笔痕显得比较稚嫩无力。因此,对于画家来讲,不断磨练自己的笔力,显得尤为重要。其二,气力。就是用笔技巧的掌握,要是能够遵循规律,意力结合的话,往往可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三)抓住笔韵,突出节奏动感
如音乐乐曲一样,在国画或者陶瓷绘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韵律的把握,突出节奏感,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笔韵,就是通过笔的轻重、虚实、刚柔、方圆、徐疾、顿挫等方式去构建和谐统一的画面,由此形成一个主旋律。
(四)洋溢笔趣,展现生活意味
具体来讲,笔趣可以归结为意趣和天趣两种,用笔能够达到有趣的底部,才能取得赏心悦目的效果,在获得美的同时,笔趣也营造了比较好的形式美感画面。在此过程中,其关键点在于笔的生熟、巧拙、老嫩关系处理上,在此基础上使得整个画面彰显出生活化气息,淳朴大方,有趣机警。
三、结语
从泼墨到泼彩,是画面釉色烧成之后的自然流露,是各种实物凸显的美丽画面。我们在研究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笔墨特点的同时,也越来越清晰的看到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存在很多相通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如下工作:其一,研修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之间的异同,找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切合点,由此去健全国画和陶瓷绘画艺术理论体系;其二,不断深入开展探索,从笔墨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彼此优势,以便促进双方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其三,以我国国画或者陶瓷作品为案例,积极去探析两者在立意、用笔方面的技巧,由此去实现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清华,汪冲云,张吟玲.陶瓷绘画装饰艺术中的仕女题材[J].中国陶瓷,2004,(06).
[2]蔡昌鉴.传统吉祥题材在陶瓷绘画中的发展与突破[J].陶瓷研究,2011,(01).
[3]何海林,吴少华.谈中国花鸟画与陶瓷绘画[J].陶瓷研究,2009,(04).
[4]黄蔚,李振华.现代陶瓷的绘画艺术探究[J].陶瓷研究,2010,(01).
作者简介:
何佳芮,中国国家画院。
关键词:国画;陶瓷绘画;绘画艺术;笔墨
中图分类号:J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15-1
从理论上来讲,在国画作画的过程中,笔墨的浓淡干湿不仅仅与笔中含墨,含料水分有着息息相关,还取决于画家的用笔,或者顿挫,或者提按,或者轻重,或者轻缓,以完成画作。这样的因素同样影响着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一、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笔墨特征概况
严格来讲,无论是国画写意,还是陶瓷绘画,其在用料,用彩手法上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着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墨彩
墨虽然是一种单调色,但在国画艺术中却将其视作为色彩来处理,可见在国画作家的眼里,墨是一种丰富多彩的颜色,保证浓淡干湿的比例,将使得国画更加栩栩如生。
(二)墨阶
所谓墨阶,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墨浓淡之分形成了阶梯性变化,在国画艺术中,依照含墨量,我们将其归结为焦、浓、重、淡、清五个阶梯,不同阶梯在表现层次感方面有着不同的作用。
(三)墨质
墨质,对于墨进行不同的处理,会出现不同的质变过程,这就是墨质。同样依照墨的时间期限,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为新墨、焦墨、宿墨、退墨和埃墨五种。其各自的性能不同,在表现效果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四)墨性
在对于墨采取不同方法处理的时候,其色性也会有着相应的变化。依照其形色和表情,可以将其归结为枯、干、润、湿、漓五种类别,各个类别在表现对象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
(五)墨法
简单来讲,就是用墨的方法。依据国画艺术发展历史,现阶段可以将其归结为七种,即浓墨法、淡墨法、焦墨法、宿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和泼墨法。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墨与水不同调和和使用之后展现出来的不同变化。
二、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中的笔墨相通之道
其实,在一幅画中的墨色变化,无外乎浓淡干湿,四者相互依存,在国画艺术表现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简单来讲,如果画面是以湿墨法来进行的话,往往显示出的效果为灰暗,如果是以干墨法来进行的话,画面往往枯燥乏味。国画这样的笔墨特点被运用到陶瓷绘画过程中去,也是很常见的事情。比如添加枯笔手法,在干笔过程中泼墨,将使得画面立刻抖擞起来,再使用对比方法,会使得作品的笔墨效果不断提升。因此,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笔墨是相通的,具体来讲,还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笔意,打开笔墨之旅
画家在下笔之前,是以特定的情感,意念为基础的,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开展笔墨,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的意向。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国画,陶瓷绘画有着自身的灵魂,否则,将难以打开国画或者陶瓷绘画的艺术之门。简单来讲,无论是国画创作,还是陶瓷绘画,都应该在一个主题和意念的基础上开展笔墨,由此形成新的创作。
(二)把握笔力,塑造形式美感
所谓笔力,就是指画家或者陶瓷绘画家运用笔的力度感,这是塑造形式美感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讲,其主要归结为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功力。作为运笔功力的具体表现,可以将其归结为老或者嫩之分。这往往也是区分国画,陶瓷绘画家成就的分水岭,一般情况下,老道的画家能够做到柔中带刚,而新手往往笔痕显得比较稚嫩无力。因此,对于画家来讲,不断磨练自己的笔力,显得尤为重要。其二,气力。就是用笔技巧的掌握,要是能够遵循规律,意力结合的话,往往可以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三)抓住笔韵,突出节奏动感
如音乐乐曲一样,在国画或者陶瓷绘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韵律的把握,突出节奏感,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笔韵,就是通过笔的轻重、虚实、刚柔、方圆、徐疾、顿挫等方式去构建和谐统一的画面,由此形成一个主旋律。
(四)洋溢笔趣,展现生活意味
具体来讲,笔趣可以归结为意趣和天趣两种,用笔能够达到有趣的底部,才能取得赏心悦目的效果,在获得美的同时,笔趣也营造了比较好的形式美感画面。在此过程中,其关键点在于笔的生熟、巧拙、老嫩关系处理上,在此基础上使得整个画面彰显出生活化气息,淳朴大方,有趣机警。
三、结语
从泼墨到泼彩,是画面釉色烧成之后的自然流露,是各种实物凸显的美丽画面。我们在研究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笔墨特点的同时,也越来越清晰的看到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存在很多相通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做好如下工作:其一,研修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之间的异同,找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切合点,由此去健全国画和陶瓷绘画艺术理论体系;其二,不断深入开展探索,从笔墨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彼此优势,以便促进双方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其三,以我国国画或者陶瓷作品为案例,积极去探析两者在立意、用笔方面的技巧,由此去实现艺术创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清华,汪冲云,张吟玲.陶瓷绘画装饰艺术中的仕女题材[J].中国陶瓷,2004,(06).
[2]蔡昌鉴.传统吉祥题材在陶瓷绘画中的发展与突破[J].陶瓷研究,2011,(01).
[3]何海林,吴少华.谈中国花鸟画与陶瓷绘画[J].陶瓷研究,2009,(04).
[4]黄蔚,李振华.现代陶瓷的绘画艺术探究[J].陶瓷研究,2010,(01).
作者简介:
何佳芮,中国国家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