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pia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人信息时代,人们的沟通、交流、交际更多依赖口头表达进行,这就使得口头表达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怎样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是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总结多年来教学工作的经验,我认为遵循说剖Il练的规律,按照“敢说”、“能说”、“会说”的步骤,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第一步:创造语境,鼓励“敢说”
  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多数学生不是不能说,往往是不想说或不敢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学生,在三、五同伴面前眉飞色舞夸夸其谈,但一到课堂上发言,就脸红耳热,拙于言辞。针对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教师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语境,让学生“想说”“敢说”。首先,组织合作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这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应当认识到,在语文学习中,教师的灌输很难起到大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它需要依赖学生的训练和感悟。组织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自行研讨合作,开发学习资源,形成物化结果,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方式,事实证明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合作的过程,就是研讨的过程,组内、组问、班级的交流,就使学生的沟通、交往、表达能力无形中就会得到提高。其次,实行教学民主。课堂上,教师不能居高临下,更不能颐指气使,应该蹲下身去,与学生进行平等讨论,积极调动和保护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教师的语言、态度应该和蔼可亲,要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说话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只有营造了这样的氛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调动起来,才能想说、敢说,而且说好。再次,引导学生打破封闭心理状态。在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时,要抓住学生小语境敢说,大语境不敢说,熟悉的语境敢说,陌生的语境不敢说等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循序渐进。让学生由小组到班级,再到级部、学校,由校内到校外,使语境由小到大,由熟悉到陌生。内外结合,反复训练,学生说话的胆量就会逐渐大起来。
  第二步:强化思维,培养“能说”
  我们都知道读、写、听、说是语文学习的四个方面,它们的统一体现在思维这一基点。因此,思维才是语文学习的本质所在,是我们课堂内外追求的目标。一个思维混乱的人,难以把话说得清楚而有条理,将来踏上社会,工作能力和水平必然受到影响,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情况。我们要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所谓的“敢说”只是起点,接下来是要让学生能说,那就应从培养思维能力人手。首先,强化研讨意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当以研究性、合作性学习为主,积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准确表述问题;研讨中形成的思想认识,要能够简洁完整地表述出来,让他人理解;学习的结果,个人的感受体会,能够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准确地传达给他人。其次,与写作有机结合。以往我们作文的方式,常常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根本没有考虑学生是否有话可说,对写作的题目是否感兴趣,这很不利于学生作文积极性的调动。我们应在确定写作范围之后,给学生以自主讨论的时间,先在小组内进行,然后在班级进行,或者直接与口头作文相结合。让学生对命题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加强了说话能力的培养。再次,组织专门的演练。建立一个长期的制度,每节语文课前抽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演讲。内容方面可以有所规定,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或自主命题,或他人命题等。但演讲应提前提出要求,如生动、准确、条理等,不求全责备,循序渐进。每学期可安排几次集中演讲活动,以此让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第三步:注意技巧,培养“会说”
  口头表达能力,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训练。一个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人,必须有渊博的知识、缜密的思维、丰富的想象,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未必能很好地进行交流、沟通、交际,还必须有高超的表达技巧。技巧至于表达,是画龙点睛。我们一般都看过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讲座,在那些同是知识渊博的教授中,他们的讲课,有的让人精神振奋,有的让人昏昏欲睡,恐怕与演讲的技巧不无关系。怎样锻炼演讲技巧,提高表达能力?我认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注意语音、语调。声调的变化、语音的强弱都极大地影响表达的效果,因为它显示了演讲者的思想情感。仍以百家讲坛为例,看阎崇年、易中天的演讲,就深受鼓舞,所状之景,所描之人,如在目前。其次,语速要适中。说话快慢、急缓与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密不可分。它同样传达的是演讲者的情感,喜、怒、哀、乐、悲等,尽在其中。再次,切合语境。语境包括说话的目的、对象、场合等,话要说得大方、得体,让人容易接受,这些都必须注意。同时,注意肢体语言的运用。如在百家讲坛深受观众欢迎的易中天教授,他的动作、表情、肢体语言的运用,既丰富,又有助观众的理解;而且语言通俗易懂且诙谐幽默,自然赢得观众。
  我们这里说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的三步曲,概而言之,“敢说’’是基础,“能说’’是基本要求,“会说”是最终目的。会说的具体标准是:第一,准确得体,清楚无误;第二,语言精练,表意丰富;第三,重点突出,意思完整,条理分明;第四,生动优美,规范严谨,引人人胜。只要我们科学地进行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会说”的目标就一定能达到。
其他文献
【摘要】 在课堂上,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正确设疑,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开阔和拓深思路,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这样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设问题;创新思维    “学贵有疑”, 疑问是创造的先导,是学习研讨的开始。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应有意识的在教学中通过正问或反问、直问或曲问、大胆假设等方式创设一种学生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的问题情境,制造悬念,激
期刊
说到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作为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现谈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小学生说话常常不完整,不规范。因此,在学生学习拼音时,就要开始进行说话训练,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培养良好的
期刊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期刊
【摘要】 写作水平的高低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一般从中年级开始学习写作,而低年级的写话可以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兴趣是教学获得“成功”“自信”的金钥匙,教学中要做到激发和保护学生写话的热情与愿望,时时保护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写话能力。  【关键词】 写话能力;培养    一、说话为基础,激发写的欲望  初入学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说话愿望,老师要保护、珍视这种愿望,让学生自由表
期刊
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说,“语言就是力量”。《三国演义》上说诸葛亮舌战群儒,骂死王朗未必可信,但《世说新语》却辟有言语一章讲述语言的力量却实有其事,可见古人已经认识到语言是有很大杀伤力的。一国民党军队高官总结两党得失时得出一个结论:共产党的官打仗时高呼:“同志们,跟我上!”国民党的官打仗时高喊:“弟兄们,给我上!”,所以国民党失败。这是语言的力量。  仔细想来,成功的领导者首先必须是表达高手。他们得体
期刊
作业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巩固、强化、延伸、再创造的一种形式,纵观过去我们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机械简单的题目多,设计随意性大,学生成了作业的傀儡,不厌其烦地做着抄、写、背等重复劳动。在行为和思想方式上完全服从老师的指挥,毫无个性和创造性可言。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和同事一直致力于“开放型作业”的研究,目前我们“开放型作业”的研究已经步人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学生在“作业”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大显身手,每个学生的
期刊
因材施教组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精神。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听、说、读、写的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引疑激趣,诱发创新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在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极其重要,所以,新课标倡导“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第五组的习作,是根据提供的几组词语编故
期刊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他主学习”而言的,主要是指学生对学习有主动权和选择权,可以按自己的能力、需求学习,学习者参与学习目标的确定,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参与评价指标的设计,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也就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能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师在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笼罩在教学过程中。其表现在语文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往往重视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大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写作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写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从而导致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参差不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