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理念 拓展新天地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u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及中学语文教学,阅读是一个老话题,并非当今语文教学的新创意。自从语文学科成为一门基础学科以来,阅读教学一直倍受专家学者及语文教师的关注和探究,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探讨和教学实践一刻也没停止过,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考试导向的改变,阅读教学再不是传统意义上仅局限于课本的阅读教学了,已由课内转向课外,由知识的掌握转向知识的运用能力了。因此,构建新理念,拓展阅读新天地成为一个迫切而又不可回避的选择。
  
  1 关于阅读重要性的再认识
  
  培养阅读能力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随着现代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师对于如何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也在进行不断的探索。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手段,直接对教学起着导向作用,影响着阅读范围的广度和深度及方法的选择。在应试教育盛行之时,语文试卷的阅读明显存在一种倾向:重知识考核,轻语文能力的检测。 “抱着教材打滚”的目的不在于以教材为蓝本让学生获取灵活运用语文的能力,而在于考试的功利性上,阅读段选自课本,低效率的重复,使教师和学生无暇顾及课外的东西,拓展不了视野,其结果是“猜题押宝”成为教师和学生的专攻目标,最终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
  2000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2000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阅读应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感知、理解和领悟能力的考查”,此后各地在考试方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比如开卷考试稳步推进。课外阅读素材搬进考卷中,既使学生转出了课本的狭小圈子,又让他们走入了课外的新天地。关注课外阅读,研究课外阅读便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其重要性日渐显露出来,语文阅读教学的春天不期而至。
  
  2 处理好课外阅读事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教育考试制度的改革虽在不断地进步,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能替代考试(试卷)的新方式,教师与学生依然关注考试和分数,这就容易促使他们从试卷分析入手来确定教与学,基于此,他们最易走向另一个极端——丢掉课本,扑向课外,由“瓮中捉鳖”走向“大海捞针”,难度增大,效率降低。问题出在对课外阅读中的继承和创新的处理不当。假如从一份语文试卷来分析,出自于课本的分值约在30分以下,现代文阅读完全来自课外,于是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认识:课本上的东西无关紧要了,要用最少的时间过完书上的东西,花大最的时间去搞课外阅读,陷入课外阅读的题海之中。针对这种情况,重视课内(课本)阅读教学,加强课外阅读与创新,二者不能割裂开来,对于教材的处理,应用“扬弃”的方法对待;原有的关于阅读教学的经验要吸收,不为考题而教。把教材作为训练学生的阅读基本功和基本技能的主阵地,让学生从这个阵地上积累知识,获取能力,再用这种知识和能力去见识课外阅读素材,去理解读物内容,提高课外阅读能力。事实证明,很多学生读的课外书不少,做的课外阅读题也不少,但收效甚微,症结在于课内阅读教学没有过关。这种舍本求末,急功近利的做法应该抛弃。
  
  3 关于课外阅读实施方略
  
  在正确处理课内(课本)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加强课外阅读就有了一定的条件,教师应引导学生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此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问题:
  3.1 关于阅读资源的开发利用认知能力不同的学生,其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教师宜把握好阅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避免学生滥用资料,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对初中学生而言,要依据他们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及应试目标选择好阅读资料。首先把住德育、美育关,即选择那些营造人物气氛,注重材料本身蕴含的教育意义,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章,更要选择一些贴近生活实际,贴近时代脉博的好文章。其次要把握好难易度,尽量选择那些难度适中,通俗易懂成文辞优美、富含哲理的千字短文。比如针对性强的《阅读天地》这类读物。最后分配好阅读时间,课堂阅读要选篇幅短小的文章,长假期间,教师可鼓励学生多读名篇巨著。
  3.2 关于阅读方法的培养。心理学家沈德立教授通过对学生阅读汉语过程中的眼动研究发现,多数中学生的阅读缺乏明确目的,速度慢,灵活性差,他认为,良好的阅读方法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较快的阅读速度,二是能准确获得阅读材料的信息对此,我深有感触。在教学实践中,每周开展阅读课时,我向学生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备齐阅读资料,二是讲究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做好阅读批示语。迅速确立自己的阅读范围和目标。大量时间要花在原文的阅读及审题上,表达只能花少量时间,这样促使学生沉入文章中,养成准确表达的习惯,若是课后自由阅读则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有读必得。
  初中课外阅读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无论教师和学生都要更新观念,努力实践,不断开拓创新。
  收稿日期:2007-12-08
其他文献
表象訓练是一种心理训练方法,它是指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在暗示语的指导下,不进行明显的身体动作,在头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并唤起实际运动操作情况下的感觉,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
期刊
摘要 二胡教学属于教育学范疇,但作为其分支,有其特殊性,技能训练、音乐感的培养、作品写作背景的了解、演奏个性及创新性的培养、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肢体语言的应用、理论的学习不容忽视。  关键词 二胡;教学;经验
期刊
在音乐课上,如何唤起学生的唱歌兴趣,使学生愉快的投入到唱歌過程中,如何在学习唱歌中体验到求知的满足感,成功的愉悦感,是音乐教师一直较为关注的事情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期刊
摘要 力量是决定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掌握运动技术的基础。在健美操规则中难度动作比分的不断更新,使得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的训练,把力量素质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已成為决定运动成绩的主要评分点之一。  关键词 健美操;力量;训练
期刊
摘要  我最感興趣的就是人,可我更喜欢能把音乐搞明白的人;要想成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具备超现实的想象力。  关键词 钢琴教育;涅高兹
期刊
摘要 近几年来,笔者纵观我校女生健美操教学以及健美操表演赛。总的印象是质量不高,动作幅度较小,力度差,姿态不够优美。究其原因是學生对学习健美操的意义认识不足,锻炼价值取向不明确;学校健美操运动开展不得力,学生得不到正常而系统的形体素质训练。从而减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学习与教学实践,认为必须抓好的几点。  关键词 健美操;教学;塑造
期刊
重视音乐的教育作用,充分发挥音乐课程育人的“創造性发展价值”,是《音乐课程标准》所赋予的时代特征。创新教育以发掘人的创造、创新潜能,弘扬以人的主体精神为宗旨,是21世纪教育的最突出和主题。因此,小学音乐课程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等就呈现出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体现音乐的创造性发展价值,着眼学生创造、创新潜能的发展,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呢?
期刊
摘要 情趣盎然的苗家童谣《山旮旯里的磨利嘎》,展示的是豐收后苗家儿童庆丰年的场面。如今把它改编后引进课堂,让更多的孩子,特别是城市孩子传唱这首童谣,并通过童谣了解认识勤劳、善良、快乐、能歌善舞的苗族人民,对于挖掘、继承民族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这也是音乐新课标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 音乐欣赏;童谣;教学设计
期刊
摘要 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丰富拓宽了学生课外接触音乐的机会。因此,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欣赏课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地位转变为主动地参与者。笔者结合中职学生年龄、文化素质、社会生活体验等因素,在长期教育教学经验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新的欣赏课教学模式
期刊
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小学数学教育波澜迭起,而其中的“生活数学”思想也早已深入人心。数学要与生活想联姻,要嫁接生活,要以生活为深厚的土壤滋养自身。确乎如此,但在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却或多或少地将“生活数学”漂浮化、空洞化、虚脱化。在数学课堂中虽然能够清楚地看到“生活数学”的身影,但却不是“生活数学”的本身,“生活数学”离开了学生扎实的思维培养,就失去了“生活”的本真含义。  因此,笔者结合《认识公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