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三尺讲台上升华——追记宁蒗县城关二小教师章仕花的先进事迹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haha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举办的“‘2009年度云南教育风云人物’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此活动旨在讴歌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美好情操,宣传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各界人士的高尚精神境界。《云南教育·视界》已开辟“‘年度教育风云人物’评选”专栏,陆续刊登宣传教育风云人物候选人先进事迹的文章。殷切希望读者登陆http://61.138.213.247为您心目中的教育风云人物投票。 The activity of “Yunnan Education Man of the Year Award 2009” held by Yunnan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Work Committee and Yunn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was in full swing. The aim of this activity is to eulogize the good sentiments of educators and dedication, selfless dedication of publicity, promote the noble spirit of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ho contribute to education. “Yunnan Education and Vision” has been opened up. “The column named” Person of Education of the Year Award "has been published in succession to advertise the advanced deeds of candidates for education. Enthusiastic hope that the reader landed http://61.138.213.247 vote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r mind.
其他文献
当“文革”的狂飙刮起时,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陷入了两难境地。情急之下,他率先向自己放火,没想到,此举助长了极“左”思潮的扩张,而他也被卷进了这场劫难中。    批判的矛头指向了郭沫若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20天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篇文章,由此揭开了“文革”的序幕。  经过建国后一系列政治风波的郭沫
关于医疗行为的概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介绍了医疗行为在刑法上的性质及其正当化,阐述了业务上之正当行为的理论内核,分析了被允许的危险与病患承诺,探讨了被允许的危险
如果说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普通过失犯的典型,那么交通肇事罪就是业务过失犯的代表。对交通肇事罪的讨论,很难绕开过失论的基本问题。本文研讨的主要内容限定在分析结果回避义务与
人体实验(Human Experimentation),又称人体生物医学研究或者涉及人类受试者的生物医学研究。对于人体实验的理论界定,各国学界存在诸多观点。本文介绍了人体实验的特征,分析了
生活第一  诗歌第二  大江健三郎说,“他的第一本诗集充满了我的回忆。那时,我想当个诗人,但读了他的诗以后我放弃了,因为我知道自己写不出他那么好的诗。”荒木经惟说,“如果我是天才,他就更是天才。他在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我走访过的很多国家也有不少他诗歌的热爱者。”这个他,就是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  编辑:欧阳婷 撰文:本刊记者 倪敏 美编:齐旋  就像我们从小读鲁迅一样,在日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科书
构成要件,属于违法行为的类型,已为学界通说的看法。本文介绍了信赖原则的内涵,阐述了医疗过失与信赖原则的关系,探讨了过失犯理论。
幽默,是思想、才学和灵感的结晶,能使语言在瞬间闪现出耀眼的火花。共和国主席们在与外国政要或记者交往时,不时地幽上一默,在谈笑风生中把某种信息传给对方。他们恰当得体的
近年来因人权保障思想的日受重视,病人自我决定权的意识日益抬头,有不少的医疗纠纷案件即来自于医师未尽说明义务,且未获病患同意的医疗行为。本文介绍了治疗效果与医疗标准,分析
我国刑法把犯罪的罪过形式划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两大类型。虽然过失犯罪的具体罪名数量在我国刑法设立的444个具体罪名中只有52个罪名,其所占比重不大,约占12%(弱),但在司法
我国现行刑法第14条第1款和第15条第1款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