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因素对油液监测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润滑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go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液监测是通过定期检测设备在用润滑油来反映机械设备运行状态的技术,不正确的取样通常会带来不准确的油液诊断结论。文章研究论述了油液监测的样品采集过程中不同的因素对于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首先,论述了常规的油液监测项目,以及其所表征的设备状态。其次,研究了油液的采样时机、采样位置、采样器具等三个方面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对比讨论,获得了设备油液分析样品的规范性采集及送检方法,有利于保证油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设备润滑维护的可靠性。
其他文献
针对我国大型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的润滑油品种类偏多的问题,提出了工业企业开展油品选型优化的“三步法”。第一步为“基于个体的选型”,即首先需要保证每台设备每个润滑点润滑油品的选择是正确的;第二步是“基于整体的优化”,在保证单台设备用油选择都正确的前提下,还需要站在企业整体上对设备用油进行优化,才能实现油品种类最少化;第三步是“基于大数据的精选”,这一步是针对企业重点用油设备而言的,通过该类设备在用油监测大数据的分析,为该类设备选择最优油品。
船舶运输在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柴油机是船舶最主要的主动力推进设备,是全船的核心部分。船舶润滑油是保障船舶柴油机正常运行的关键。为规范我国船用油市场,保证船舶的润滑安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19年10月18日发布了船用内燃机油GB/T 38049-2019标准,并于2020年5月1号实施。文章对船用内燃机油标准的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对各指标进行了说明。船用内燃机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为质量监管部门提供有效的依据,能够为船舶的润滑和航行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在服务、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方面具有
以四个残炭值均处于停止使用的L-QB300合成导热油在用油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不同再生处理条件对再生油指标的影响,并与新油进行对比,用于指导L-QB300合成导热油的再生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残炭值处于停止使用的在用油,可通过减压蒸馏处理得到显著改善,且在真空压力为10 kPa、起始回收温度为300℃下减压蒸馏处理得到回收油性能指标、油品成分与新油基本相当。同时,油品的残炭值与再生油的回收率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为保证减压蒸馏处理再生油的回收率,在用导热油的残炭值应适宜。
某粗破站原料场为露天形式,设有2个料条,配置2台堆取料机,布置形式为料条A+1号堆取料机+料条B+2号堆取料机,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环保政策要求,必须建设封闭料棚对其进行改造。为实现储量最大化,对总图布置重新优化,确定将位于最东侧的2号堆取料机向西迁移,1号堆取料机向东迁移,把轨距由6 m均改造为8 m,共同布置在一条轨道上,实现共轨模式。堆取料机改造内容包括更换行走机构及驱动装置,更换门座钢结构、尾车,润滑系统改为智能自动润滑模式,更换控制、动力电缆,通讯方式改为无线方式,增加激光防撞系统,整机重新涂装等,
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需安装超起装置以提高臂架承载能力。超起拉索的预紧对臂架性能有较大影响,预紧力大小由拉索长度决定。文中使用Hermite单元对超起拉索建模,建立带有超起装置的起重臂系统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拉索预紧长度对起重性能的影响程度。计算结果表明,合理预紧的超起拉索可提高起重性能,但拉索长度过短时上下盖板的受力和稳定性将趋于危险状态。该研究可合理确定拉索长度,为超起拉索长度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起重运输机械》: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泰隆是如何快速发展的?rn孔霞:公司成立于1982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
期刊
漆膜作为汽轮机组和压缩机组滑动轴承的常见异常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设备的润滑可靠性和机组的运行安全。文章介绍了合成气压缩机组和冷冻氨压缩机组的运行背景,分析了异常故障的产生过程和原因。通过分析和研究漆膜的形成机理,阐述了漆膜的形成现象和危害,最后提出了机组出现漆膜问题时的短期处理对策和长期处理对策。
所设计的HK型叶片式液压马达试验台采用串并联液压补偿功率回收方式,功率回收率达69.62%,起到了降低电动机的装机功率、节约能源及减少发热等作用;文中基于AMESim软件,完成了试验台液压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速重载工况,HK型叶片式液压马达的转速、加载压力和输出扭矩分别为47.32 r/min、7.52 MPa和17399 N·m,达到了所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且具有功能完善、控制准确、自动化程度高及安全可靠等优点。其设计成果对HK型叶片式液压马达的性能测试及相关试验
文章主要研究了从不同运行里程数机车中取出的润滑脂的性能变化情况,通过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和铁谱分析等方法研究润滑脂物理性能、元素含量和磨粒磨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润滑脂在运行60万公里时,锥入度与新脂的差值变化超出了±300.1 mm。Fe、Cu等磨损元素明显增加,并在润滑脂中观察到了黏着擦伤。同时发现Si含量也有增加,说明轴承密封性能下降。建议机车运行60万公里时及时更换润滑脂。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下降,前期研制的石油基自乳化驱油剂(NB-5034A)因为成本问题,难以继续在实际生产中应用。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低成本木质素基自乳化驱油剂的研究。首先针对临盘稠油特点,优化得到了合适的木质素基自乳化驱油剂配方(NB-50PA);然后通过物模实验,研究了驱油剂浓度、实验温度、驱替速度与方式、岩心性质和稠油黏度等因素对采收率的影响,评估了NB-50PA的使用条件。现场试验表明,NB-50PA可使临盘稠油的平均采收率提高24.51%,并且成本仅为前期研制的石油基自乳化驱油剂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