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外部环境正在加速演变,必须慎重应对。本文提出分析和评估外部环境的基本思路,梳理2008—2017年外部环境变化与中国战略创新发展,探究2018年至今中国外部环境激变的根源与中国战略调整的指向,并呼吁加强战略研究,做好必要的应对准备。本文认为,中国积极应对2008年欧美债务危机以来的外部环境演变,以融入国际体系为主要路径,大力推动国际战略创新,实现了国家战略利益的全球拓展,并基本保证了中美关系的动态稳定和良性发展。2018年至今,百年变局、美国对华新战略、新冠疫情推动着中国外部环境激变,中国应冷静观察,
【机 构】
: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战略研究院,上海200092
【基金项目】
: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安全战略研究”(项目号:18JZD058);上海市教委2019年度本科重点课程项目“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外部环境正在加速演变,必须慎重应对。本文提出分析和评估外部环境的基本思路,梳理2008—2017年外部环境变化与中国战略创新发展,探究2018年至今中国外部环境激变的根源与中国战略调整的指向,并呼吁加强战略研究,做好必要的应对准备。本文认为,中国积极应对2008年欧美债务危机以来的外部环境演变,以融入国际体系为主要路径,大力推动国际战略创新,实现了国家战略利益的全球拓展,并基本保证了中美关系的动态稳定和良性发展。2018年至今,百年变局、美国对华新战略、新冠疫情推动着中国外部环境激变,中国应冷静观察,稳健应对来自美国的挑战,坚持自力更生与扩大对外开放并行,立足东亚和周边地区,积极推动双边协调和多边合作的创新结合,实现中国外部环境的稳步改善。当前中国外部环境的激变为国际战略学科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正在推动着国际战略研究黄金时代的到来,作者呼吁加强对中国外部环境的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在提出应对之策的同时,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其他文献
68.00元该书可谓英国版《苏菲的世界》.作者描述了在一个虚构的艾洛依部落的经历,通过与艾洛依人的对话回应了一系列人们普遍的人生困惑,探讨了人应该自私吗?什么是权利?为什么要生孩子呢?谁应该为孩子负责?等等问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这些问题背后的伦理学理论,让读者在轻松喜悦的阅读中达到对西方伦理学主要理论和实践的了解.
78.00元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但什么是文化?文化如何演变?中国文化从何而来?又如何影响到我们?如此等等的问题每一个人都很关切,许多学科都有研究.考古学从实物遗存的研究出发,提供一种新的科学视角.以文化为中心,从考古学的视角展开思考与讨论是一个合适的视角.该书首先追溯文化的演化过程,确立文化的三重结构;然后溯源中国文化形成的经济基础,分析中国文明形成的格局;最后深入到文化基因的层面,探索中国文化的渊源,结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探讨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问题.
强俄巴·次央,女,藏族,西藏拉萨市人,藏史学教授。197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院民语系翻译专业,1979年被中央民族学院古藏文班录取。1999年7月初至9月底在伦敦David Game College和牛津The Swan School of English
马克思关于国家与法的思考,是从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开始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处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问题。“市民社会”作为马克思早期的一个重要概念,具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前者特指作为一种特定历史阶段即资本主义的物质关系与社会形态;后者是指作为所有社会阶段皆存在的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建立于其之上的经济关系。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过程,深刻体现了他对“市民社会”在两个方面上的扬弃:一是扬弃了对作为现实具体的存在而被“狭义”理解的“市民社会”,二是扬弃了作为理论分析工具而被“广义”理解的“市民社会”。
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作为劳动二重性派生范畴的资本二重性:一方面是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体现生产力属性;另一方面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体现生产关系属性,两个方面构成资本二重性内在矛盾。本文遵循“劳动二重性—资本二重性—资本二重性内在矛盾的创造性转化”的叙述逻辑,尝试给新型政商关系提供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
伴随哲学的转向,作为现当代思想家的马克思与怀特海都把哲学目光投向现实世界,并寻求哲学的经验基础,在辩证思维、过程思维与整体论、有机论立场下,终结了传统形而上学、意识哲学。他们不再分析作为实体、本体的“物”、作为主体的自我和自我意识,而是分析现实的人之生存活动及生活过程、现实实有和事态的感受、摄入活动,立足主体性原则,回答主体如何在环境中自我生成、实现自身、获得解放;依循主体间性探究宇宙秩序、人类文明何以可能。在这个意义上说,他们都经历了从“反”——批判与解构到“返”——回归感性现实的理论重建的思想历程。尽
从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提出小康命题至今,小康社会建设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和研究,有不少重要研究成果问世。小康社会建设有些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包括对小康社会概念,小康社会思想的发展,小康社会建设的内涵、历史地位和战略意义、评估标准和指标体系,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难点、关键问题、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以及小康社会建设的实现路径等。本文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析。
世界主义的文化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以"文化公民身份"为代表的一系列观念进入到社会科学的研究视野。世界主义的文化理论倡导反思、批判,追问制度与秩序的合法性、道德与文化价值的归属,对于自我与他者、特殊与普遍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在关系建构中,世界主义聚焦行为体身份与价值指向,并基于此进行良序的制度设计,乃至构筑具备合法性的世界秩序。
迈入新时代,面对人工智能“爆发式增长的新高潮”,习近平审时度势,多次对人工智能相关问题作出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内含着四重价值意蕴,即人工智能是我国抢占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和产业变革先机的重要战略抓手;人工智能是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人工智能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推进智能化治理的重要途径;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习近平重要论述的四重价值意蕴为我们准确把握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推动中国向智能化时代迈进指明了方向。
如何解释产生优异治理绩效的体制与机制,是理解“中国经验”的关键。基于我国政治制度的党政关系与央地关系两个维度,本文提出“多层级核心政治体制”的新理论框架,来解释“中国模式”。我国多层级核心政治体制内含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式非制度性分权、纵向集权与横向竞争的组织体系、责权利不对称的行政原理等属性,形成了在中央与地方或上级与下级之间实行“统分结合”双层治理机制。向上“统”还是向下“分”,可根据社会治理主要矛盾的变化做出动态调整,因此我国体制具有“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治理弹性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