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九台市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总结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教授领导的团队,在水稻叶龄模式、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等理论与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稻作发展趋势提出的新型栽培技术体系,是国家粮食丰产工程项目的核心技术。2009、2010两年在我市进行试验示范,收到较好的效果,结合我市水稻生产实际总结如下:
  一、基本苗及移栽规格精确定量
  1.基本苗计算
  根据适宜基本苗=穂数/单株成穂数的原理。应用基本苗计算公式,计算基本苗。
  我市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N-n)分两种类型,14叶5个伸长节间即:14-5=9;14叶4个伸长节间即14-4+1(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推迟1个叶龄)=11。以两种类型各占50%计,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为10叶期。5叶期移栽,大田有效分蘖叶龄数为10-5(移栽叶龄)-1(植伤恢复与长粗需生长1个叶龄期)=4,查单株成穗数与有效分蘖叶龄数关系对照表,可产生5个有效分蘖理论值,按发生率70%或80%计算,有效分蘖穗数=5×0.7或0.8=3.5或4个,连同主茎穗,共计4.5~5穗。
  因此:栽插种子苗数=27万穗/4.5~5=5.4~6万苗/亩
  2.移栽规格
  9×5寸,每亩1.333万穴,每穴栽插4~5棵种子苗。
  3.栽插方法
  攻关田采用拉线手工定点栽插,示范田块由技术人员逐田监督,保证栽插密度和规格实施到位,同时确保清水栽秧,插秧深度1~2cm。
  二、施肥精确定量
  1.N肥用量的计算
  (1)总量的确定
  根据斯坦福方程:总需氮量=(目标产量需氮量-基础供氮量)/氮肥利用率
  目标产量需氮量=目标产量×百千克籽粒吸氮量/100
  基础供氮量=基础产量×百千克籽粒吸氮量/100
  据调查和初步估计:生产700kg籽粒需氮量为7×1.6=11.2kg。基础产量340~350kg/亩,土壤当季供氮量=3.45×1.55=5.3kg。肥料当季利用率按平均值42.5%(40~45%)计,氮肥总用量=(11.2-5.3)/0.425=13.9kg/亩纯氮。
  (2)施N比例的确定
  改变以往只重视基蘖肥不重视穗肥,施肥一炮轰(即基蘖肥:穗肥为10:0)的传统做法,实行前肥后移,降低前期基蘖肥的用量,增加穗肥用量。按照4个伸长节间的品种基蘖肥氮:基肥、分蘖肥、穗肥3:4:3施用比例计算,基肥为纯N 4.17kg/亩、分蘖肥5.56kg/亩,穗肥为纯N 4.17kg/亩。
  2.施用时间
  基肥于移栽前随耕耙田时使用。
  分蘖肥于移栽后5~7d与除草剂一起使用。
  结合晒田,群体有所褪淡落黄后,穗肥于倒3叶(12叶露尖叶)抽出时施用。
  磷肥作基肥一次施用,施用量五氧化二磷5kg/亩;钾肥分基肥和穗肥2次施用,施用比例6:4,施用量为氧化钾6.5kg/亩。
  三、水分管理精确定量
  在大面积生产中实施水分定量调控,前期主要以控制无效分蘖发生、提高茎蘖成穗率为重点,中后期以全面提高群体质量、增强结实群体光合生产率为目的。与传统的水层灌溉相比较,主要实行了两次重要技术改革。
  (1)活棵分蘖期浅水间歇灌溉。
  (2)提早搁田,控制无效分蘖。在9叶龄期,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穗数苗的80%左右(21万/亩茎蘖苗量)开始脱水搁田。搁田效应发生于N-n叶龄期,被控制的是N-n+1叶龄期起发生的无效分蘖。这是提高成穗率,提高群体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3)12叶期-成熟期实行湿润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板实,满足水稻生理需水、增强根系活力,提高群体中后期光合生产积累能力,是提高结实率和粒重的关键技术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 分析了陆良县粮食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及问题,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现状;思考    陆良县地处云南东部,平坝面积771.99km2,是云南省最大的坝子。境内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终年温和,降水集中,干湿分明,雨热同季,有“滇东粮仓”之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2003年、2006年、2010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生产在陆良农业中占据着
期刊
[摘要] 徐稻5号由徐州农科所育成。该品种在淮北地区作为机插水稻品种,一般产量650kg/亩以上基本苗4~5万/亩,有效穗22~24万/亩,每穗总粒130粒左右,结实率90%以上,千粒重26g左右。高产栽培以培育壮秧,合理肥水运筹为主要策略。  [关键词] 徐稻5号;机插;高产栽培    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水稻机械化栽插将逐渐取代传统人工插秧,成为主要稻作方式。因此,发展机插秧技术,对
期刊
玉米大豆立体种植,能够充分利用地力和空间,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在当前种植业滞缓的情况下,是一项极具推广前景的种植方式。  一、玉米大豆立体种植的形式  1.大豆正常种植,隔几行大豆垄沟种1行玉米,玉米采用一埯双株或一埯3株。具体有四种:  (1)隔2行大豆垄沟种1行玉米,玉米采用一埯双株。即:2:1。  (2)隔3行大豆垄沟种1行玉米,玉米采用一埯3株。即:3:1。  
期刊
[摘要] 介绍沭阳县直播粳稻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播种、合理施肥灌溉、病虫草害防治等内容,为直播粳稻在苏北地区的高产栽培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 粳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江苏沭阳    沭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南北55km,东西60km,地形西高东低,平均海拔5米左右(全县最高峰海拔70m)。全县国土面积2298km2,其中耕地面积204万亩,水面45.28万亩,荒滩13.5万亩,为
期刊
一、播种  1.播前准备  (1)及早深耕。在秋末冬初应该及早深耕,以利于土壤矿化,接纳雨水,耕后耙耱保墒。  (2)精选种子。在注意品种的抗病性、生育期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要进行种子精选,通过晒种、浸种等方法,增加种子的发芽势,提高发芽率。  2.播种技术  (1)合理密植。在选用高产、优质、多抗、耐密紧凑型良种的基础上,种植密度以每亩3000~3500株较合适。播种量因品种、栽培密度等因素而不
期刊
超级稻从广义来说,是在各个主要性状方面如产量、米质、抗性等均显著超过现有品种(组合)的水平;从狭义来说,是指在抗性和米质与对照品种(组合)相仿的基础上,产量有大幅度提高的新品种(组合)。现阶段的超级稻是指狭义的概念,即超高产水稻。为了促进超级稻的进一步推广,提高水稻单产和稻作效益,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我镇的粮食稳定和发展,2009—2010年我镇按照南安市农业与海洋局的示范要求,开展了以Ⅱ
期刊
红小豆富含营养,是人们喜食的杂豆。多作为粮食和副食品,同时具有比较好的药用保健作用,也是一种无公害的天然绿色食品,无农药、化肥过量,残留超标之忧,生育期短,很多地区与玉米,高粱等作物进行间作或混作,也有作为补种作物,或利用零星土地种植,以增加粮食总产量,红小豆主要产区集中在北方,目前,雪野旅游区有栽培面积2000多亩。  一、发展前景  在人们饮食逐步讲究营养化,保健化,卫生化的新形势下,豆类生产
期刊
[摘要] 为了探索塑料大棚省工、高效栽培技术,2009、2010两年,我们在800m2大棚内种植糯玉米(富尔基诺)复种大白菜(南韩品种“阳春大白菜”),两茬抢早栽培示范,获得了较高效益。糯玉米室内育苗移栽后,6月15日左右采收青穗,亩获青穗5700穗,煮熟上市收入4840元;6月20日播种大白菜,进入7月份以后大棚要经常保持通风状态,8月中旬上市,亩产量5436kg,收入5400元。上述两茬合计收
期刊
我地区属典型的低山丘陵半干旱区,小麦是我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特别是清种小麦地块,进行了多种作物的复种,小麦下茬复种油葵表现良好,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现小麦下茬油葵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整地施肥  油用向日葵根系发达,茎杆粗壮,为确保小麦下茬油葵高产,一定要深耕灭茬,深度达25cm以上,做到灭茬、施肥、翻耕一次完成。要求亩施农家肥2000kg,过磷酸钙50kg,尿素10kg,硫酸钾15kg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田间示范,总结出在水稻生产上通过培育壮秧、喷施控蘖剂和平衡施肥的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中等土壤肥力的田中,通过上述措施,能降低水稻高节位分蘖、减少养分消耗,提高成穗率、争取水稻大穗、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增加单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水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成穗率;千粒重;产量  “三高一保“是指高成穗率、高结实率、充实实度和保优质为目的的水稻栽培技术。2009年我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