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的垂体激素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wei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认为银屑病表皮的变化与垂体生长激素的作用有关,患者血清中生长激素含量增高,用抑制生长的激素治疗有效.有人认为银屑病患者的生长激素有化学改变,因它不引起肢端巨大症.也有人观察到银屑病患者生长激素的分泌正常,血浆中生长激素的含量与病情严重度无本质相关性,对生长激素增多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表示怀疑.本文报告用放射免疫法在治疗前后,在thyroliberin(TRH)――一种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刺激剂静注前后检测这些激素在72例进行期银屑病患者血中的含量变化.

其他文献
为了更确切地了解酪氨酸酶(TyrE)在人类肤色中所起的作用, 研究了各种肤色人种的皮肤黑素细胞培养物中TyrE的活性、量和mRNA水平。分别用黑、白色人种新生儿和红发新生儿的包皮进行黑素细胞培养。
作者研究了一种新的外用环孢素(CS)制剂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抑制作用.在健康男性自愿者的背部选出4块试验区.
系统性硬化病(SSc)是以皮肤和受累器官的胶原纤维过多的积聚为特征.目前,SSc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但有许多细胞因子在组织纤维化的过程中起作用.
系统性硬皮病是一种泛发性的结缔组织 病变,其特征是皮肤、血管和部分内脏的硬化和变性,早期诊断存在困难,并难以与其它相关疾病鉴别。Maricq等于1989年提出硬皮病谱性疾病(SSD)的概念,包括确认的硬皮病、早期硬皮病和一些密切相关的疾病,如混合结缔组织病。SSD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细胞因子是细胞活化、分化、增殖的主要介质。大多数细胞因子可试用于临床治疗皮肤疾病,其中干扰素可用于治疗尖锐湿疣,与维甲酸或PUVA联合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已获成功,对与AIDS相关的Kaposi肉瘤的治愈率为20%~50%,此外对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异位性皮炎、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等疾病亦有不同程度的疗效。L-2可以单一或与淋巴激活杀伤细胞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联合治疗黑素瘤。肿瘤坏
在非黑素瘤皮肤癌中,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作者回顾了鳞状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病因学、免疫生物学、生物化学、转移潜势和治疗,并强调了预防、诊断和处理的重要性.对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监测和治疗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提供了新的有重要意义的资料.
本文报告外用环孢素治疗2例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H)的结果,例1.女性,60岁,患HH34年.曾外用类固醇激素,肌注硫代苹果酸金钠、内服强的松等治疗无效或因副作用而停药.患者两侧腋窝、乳房下、肛周及生殖器、腹腔沟部位均有糜烂、浸渍.
艾滋病(AIDS)的主要特点是CD4+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NK)细胞数目减少。近期有人提出其发生机理可能与HIV诱发的自身抗体有关,因而对HIV感染者体内的抗NK细胞抗体进行了检测。
期刊
作者注意到红斑狼疮(LE)病人中斑秃(AA)的发病率,对39例临床确诊为DLE或轻症SLE的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39例中女28例,男11例。有4例患者发生过与AA无法区别的脱发。男女各2例,平均年龄33岁。DLE与SLE各2例。2例头部有非瘢痕性圆形脱发;1例瘢痕性脱发与非瘢痕性脱毛并存;1例为少见的蛇行状脱毛。取非瘢痕性脱发组织活检,病理变化与AA的变化相一致。
以表皮松解性水疱形成为特征的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有两型――隐性营养不良型(RDEB)及显性营养不良型(DDEB)。由于两型的预后、基因复发危险率及对治疗的反应均有明显的不同,故需对二者进行鉴别。作者通过对119例营养不良型EB病人的临床分析,初步提出鉴别RDEB和DDEB的临床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