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

来源 :家教世界·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long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只有教的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学的方式才会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改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思考
  一、拓展课堂的容量,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个体的见解与感悟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积累和个体的见解与感悟, 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去规范和强化,因此,需要拓展课堂的容量。只有让个体去表达切身的体会、独到的见解,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字、词、句的积累贯穿到课堂的每一部分,学生才有真正的收获,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上,乘胜追击,拓展容量,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开放课堂,自主探讨,不仅学生收获很大,教师也会学到很多,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和大纲。新课程改革切实要求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的发挥。我们知道,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就让他们担当当家作主的责任行使权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 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他们展现自己的见解与感悟,这样,智慧的火花就会开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当然, 教师在对提问、鉴赏的着眼点和“问题设计”、“欣赏性文章”的评价标准等的指引时,则应充分体现引导作用,避免“不作为”倾向。在拓展课堂的容量的同时,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及学生个体的见解与感悟。
  二、结合地情,因地而异开展语文教学
  中国幅员辽阔,有着人口、民族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域文化差异性大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因地而有所不同。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乡村具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生长于透些地区的学生在信息的接受面上有着差异性。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其影响最大应该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而那些远离都市的贫困地区的教学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老师们不愿意使用多媒体教学,而是受条件所限,因为人们还在温饱线上挣扎。虽然有国家的资助,但仍困难重重。这就是城乡教学资源上存在着的巨大差别。基于此,笔者认为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但也不能完全没有差异地在每个学校里得以实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古人尚且知晓以时代地域的变化来引发法规等的不同,我们怎能拘泥于课标而不知改变。笔者在川东地区某些小学发现这样一则现象,因为育目地追求新课标所体现的探索创新等精神而忽视了学生的双基训练,以至于在小学毕业阶段还存在着有近10%的同学练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怪现象。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三、关注个性,培养学生兴趣和创造力
  目前的教育中有些教师虽然有个性化教学的意识,但很大程度是流于形式,“放手”不够,未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新的小学语文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强,文章的时代感强,文质兼美,富有活力。我认为,有些语文教师对一篇篇优美的文本所采取的支离破碎的分析与讲解,逼着学生死记硬背那些味同嚼蜡的意义或符号的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手脚与思维,导致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作为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走向综合性的感悟与欣赏,在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同时,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意境里,用心去感受那些富有生命力的黑白文字,让身心得到愉悦。为人师者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课文中的语言凝炼处、空白处、省略处,让学生对人物的言、行、心理、外貌或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继续续写故事。其次,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他们乐于表现得与众不同。求异思维就是标新立异,是对思维定势的否定。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更体现出其固有的独创性和新颖性。
  因此,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意见的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被动地听讲、被动地回答问题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到 "创造 "的世界。
  总之,新课程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新课改不仅适应时代的步伐,而且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新举措。只要我们努力,大胆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在总结中追求更大的创新,就可以让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活力,使语文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焕发艺术光彩。把“新课改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義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3]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师范生读本 [M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4]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则、策略与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日前,江西省展示了我国新近试种成功的“太空一号”花生,出油率比普通花生高出20%以上。专家称,“太空花生”的试种成功不仅为我国农民提供了一个优质高产新品种,其高出油率
摘 要:新课程实施倡导新的教育理念,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要使这一理念得到充分彻底的体现,就应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是教学活动中为班级成员所感知和体验到的人际环境。课堂心理环境不仅对课堂教学活动产生影响,而且对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产生影响,还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良好课堂心理环境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良好开端和最
摘 要:教育回归生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学科,其教学也需要生活化。如何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使信息技术课更好地融入课堂中,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自主学习 分层教学 任务驱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要做到却很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1、利用课件,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根据课本内容,
群体博客的发展催生了一类新型的网络科普组织——群博网络科普组织。本文对群博网络科普组织的构成条件和相关特点进行了界定,并根据组织传播理论,从组织内传播、组织间传播
摘 要: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点都是创新。创新是指以全新的思考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陶行知是中國创造教育的开辟者,研究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目的、内容和方法,对我们改革当前教育,建设创造性课堂,培养创造型人才具有启发性的意义。高中数学教育要面向未来,实时创新,就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式,勇于改革,大胆创新。  关键词:创新 素质教育 主体 生活化 兴趣  推行素质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教育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已轰轰烈烈地登场,但其中出现了一些让人茫然的现象只有正确理解了新课标,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指导学生实践学词  词语是文章中句子的有机部件,它关系着每句话的纹理,有着特殊的词义、词性和语境。词义决定着词的语境,语境决定着词性,词性决定着词义。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对词的教学,不仅仅是要求能够记下来就算了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尊重学生个性,诱发探究的动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将学生的注意力变化与课堂教学环节巧妙结合在一起,张弛有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教学模式 合作探究 学习环境 教学效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听你的课,如果教师讲得头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普通化学是化学的导言,它包含了现代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后续的《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化学课程及其它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发现,由于本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大一第一学期课程,学生对安全专业定位认识不足,存在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同时,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
摘 要:对数学课堂文化构建的思考与实践,以增加数学教育的文化内涵,提升数学教育的价值,是非常必要的。建构数学课堂文化应该亲近哲学,借鉴哲学的抽象性、批判性、反思性的思维方式,以数学观念的重建为突破口。在课堂教学中具体从关注学生数学素养发展,数学思想内化,数学经验提升,数学精神感悟的四个方面立足于整体构建的数学课堂文化,实现每个孩子享受良好数学教育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亲近哲学;数学观;课堂文化;
摘 要:项目驱动是教师将教学内容或能力目标分解成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项目,指导学生全程参与项目实施与完成。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完成了规定的项目,教师也就完成了相应的教学内容。而商务英语笔译的课程目的使学生能借助词典对有关英语外贸、管理、销售等商务资料进行英汉互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通过分析商务英语笔译的教学现状,探讨项目驱动如何应用到该课程的实际教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