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独立院校大学生是大学生群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身份的特殊,所处社会阶段的特殊,以及心理成熟程度处于上升期的特殊性,造成了部分独立院校大学生群体心理亚健康的状态,目前,各高校心理问题学生人数激增,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简述了独立院校学生性格特点,分析了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关键字:独立院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2-054
国民教育是一个国家科技富强的首要举措,不置可否的是大学生群体占据了国民教育的主要份额,大学生的素质、涵养以及学科本领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大学生群里数量激增的现今社会,除了文凭学历以外还需要社会给予广泛关注的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塑造问题。据调查,中国学生群体中有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28%属于轻度心理健康问题,3.9%属于中度心理健康问题,0.1%属于重度心理健康问题。我国大学生中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态着占34.4%,轻度心理障碍者占14.5%,严重心理障碍者占3.0%。①最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少数精英化向多数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出现的空白越来越大,出现心理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北京大学学生安然80余刀砍死同窗情敌;全国各大名校学生自杀事件屡禁不止。这些精英学校出现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绝不是偶然性的、特殊性的,它反映了现今社会中教育的深度和心理的健康度逐渐相逆行的一种非常态的现象。现在大学校园中,当我们在强调教育时,却过分强调了教育,很少有大学将大学生心理课程设置成为一门必修课的。与其被动防范,不如主动攻击,不要让恶性事件成为社会瞩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焦点。
独立院校学生有着普通大学学生的特点,但也有着他们独特的个性:由于学费的限制,能来独立院校学习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相对优越,这就使独立院校的学生除了较之普通院校的学生有更多的特长以外,性格上更为桀骜不驯;也正因为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较多,给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造成了无形的环境压力,使其或多或少产生了自卑感;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高考发挥失利退而求其次来到了独立院校,他们比别人更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获得认同感,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会形成与现实的落差。
综合来看,引发独立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几个方面如下:
1、身份转变问题
这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往往发生在大一新生入学阶段。虽然高中时候学习氛围较为紧张,但是大家都有着一个明确的理想和目标。进入大学校园以后,由于短期理想目标实现了,慵懒情绪开始慢慢滋生。有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正式人生中最好的享乐阶段,不愁吃不愁喝也不用愁学习,甚至有了多一分作废,少一分浪费的思想。开始的时候学生们还较为享受这种生活,可日子一长,便觉得生活没有了方向,没有了目标,不知道上大学到底能学到什么,大学期间能做些什么。还有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将大学畅想的过分美好,当理想与现实撞了车学生们便开始不知所措。从高中生初转变为大学生的身份,不仅是年龄上的增长,更应该增长的是心智上的成熟。不仅仅拘泥于上得了大学这个目标,更应该立足于长远,要从大一开始就明确自己要经过大学的洗礼成长成为什么样的人。
2、人际关系问题
(1)在自身优越感方面
大学生生活是完全脱离了家庭保护的生活,不会有家人随时的嘘寒问暖,遇到问题时也不会随时有家长帮忙出谋划策。大大小小,里里外外都需要学生自己操办。这就对于在生活上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有家长庇护从小就娇生惯养的学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现如今,家庭一孩化的情况比较多,易给孩子从小埋下唯我独大的思想隐患。到了大学集体生活中,这种与生俱来的个人优越感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不仅对学生本人会是一种失落,还会让周围的学生对其产生反感。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宿舍矛盾,这无疑又加重了这类学生的不被认同感。
(2)与人交流沟通方面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好的表达自己,性格较内向的学生朋友圈较之开朗外向学生的朋友圈子较小。往往性格较为羞怯的学生都伴随着有不同程度上的自卑,再为严重的甚至伴有自闭倾向。所谓自卑者,在大学里大多数都是因为家庭环境、背景或是自身特长不如周围其他学生,从而产生了封闭、不愿与他人多接触的自卑情绪,又是这种自卑情绪的高涨又反作用于本身,使其不愿意过多表达、表现自己,错失表现自己的机会。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慢慢形成了一种恶心循环。
(3)正确看待得失方面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得与失、奖与惩是会经常发生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但有些学生不能摆正心态正视得失问题,过分强调自身贡献,不从大局考虑,对他人嫉妒,对学校猜疑。或是不能正确面对惩罚,要么不接受惩罚找各种借口理由逃避,要么不能真正意识到问题,表面敷衍心里抵触。情绪积聚在心里久而久之形成心理疾病。
3、 恋爱观问题
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接受的事实,但当恋爱在校园里萌生的同时随之又产生了恋爱观不端正的问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学校里却流传着一种“大学没有谈过一长恋爱就不算是完整的大学”的说法。有一部分学生家庭殷实,不必为将来的出路打算,由于生活空虚无聊把大把时间用来谈恋爱,助长了谈恋爱的攀比之风。学生们盲目的谈恋爱不仅浪费了金钱和精力,更是浪费了大学的宝贵时光。在甜蜜时光过后,思想的不成熟和行为上的没有担当,往往会成为恋爱关系破裂的原因,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正确面对破裂的恋爱关系,迟迟在失恋的阴影中不能自拔,更有甚者还会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形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4、 留级生问题
这个问题是大学环境里特有的,也是必然会产生的问题。留级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严峻的心理挑战,留级意味着学校、老师对自己的否定,意味著曾经的自己是失败的,但除了面对又无其他方法。留级生心理往往会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对现任班集体的排斥感,此时,学生的自尊心会格外的“强大”,心灵却格外的脆弱。他们拒绝接受新任老师、同学的友好,将这认定是对失败者的同情。一旦不能正确认识留级问题,将会对留级生造成心理阴影。 5、 上网成瘾问题
信息网络化时代虽然便捷,但如不能合理有效运用,也会造成一定困扰。由于大学生心智不成熟,抗诱惑力不强加之大学生活没有目标等原因,很容易就会对网络形成痴迷甚至是依赖。整日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不仅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甚者更是会丧失与人交流的本能。形成孤僻、封闭的性格,为心理健康种下极大隐患。
6、就业择业问题
大四又会是学生另一个迷茫期,很多同学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身份,出现眼高手低或是过分自谦的现象,往往找到的实习单位不尽如人意,或是不能胜任单位交代的工作,能力受到否定,心理形成落差。抑或是受到身边家境优越自身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到理想工作学生的影响,妒忌心理骤增,心理不平衡,对社会产生不满抱怨情绪。如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和开导,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造成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除上述情况外,还有如:家庭变故、自然灾害、意外等。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建设,如何防御心理疾病,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关注。
综合多方面因素,适于解决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方面
学校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大学时光近四分之三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所以学校应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御、监督的主要阵地。
(1) 建立防御体系、开设辅导课程、建立档案
开学初期,就要对入学新生有一个系统的心理测试。掌握学生第一思想动态。以后各学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重视检测结果,对问题群体按轻重主次,分类进点关注,对重点群体进行及时、定期、有计划的心理辅导。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从大一开始设置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为必须课,打好基础。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会遇到的问题制定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阶段性的进行辅导。
开设心理健康问题咨询室,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定期跟进学生心理发展情况,保护学生隐私。
(2)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社会实践和就业指导
丰富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且为学生们提供了平台,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特长、能力。同时也释放了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完善人际交流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
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在实践中确定努力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流沟通,磨练心智,锻炼意志,培养品质。
给与学生正确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由于学历的限制,不能眼高手低,摆正好心态,分析好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应本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力度
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的一线人员,应该具备发现、开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技能,但由于专业限制,大部分辅导员老师不具备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技能,即使有一腔热情,也很难做到专业的指导,容易延误心理问题的发现、排解,甚者会导致严重后果。所以给辅导员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培训、提供外出学习机会是很有必要的。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意识,不仅能发现问题于隐患有效遏制问题滋生,还能更好的遏制问题蔓延,做好高校心理问题的防范、治疗工作。
2、学生自身方面
确立明确、合理的追求目标,制定自身发展计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积极的心态。能够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与就业中的压力,建立适合自己的有规律的生活体系。学会自我调节,能合理的发泄情绪,有助于摆脱心理的困扰。不要羞于求助辅导员或是心理咨询老师,要敢于敞開心扉,面对内心的自己。上网要有节制,积极结交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制定上网计划,转移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正确对待感情问题,不要因为感情荒废了学业,应彼此促进,共同提高。正确看待失恋问题,必要时可找老师或是身边的同学倾诉,调整心态,要肯定自己,树立自信心,重新规划生活。
3、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的第一任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家庭一孩化居多,过分溺爱成了常态,父母要合理改善教育方式,不能以惯养为主,缺乏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行动的环节,要提倡民主的生活方式,逐渐培养学生有所担当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独立院校的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群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需要关注的一部分,独立院校大学心理问题错综复杂,本着 “早发现,早干预、早教育”的方针,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身心,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①曹士云.我国高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现状的审视与反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
关键字:独立院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2-054
国民教育是一个国家科技富强的首要举措,不置可否的是大学生群体占据了国民教育的主要份额,大学生的素质、涵养以及学科本领等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大学生群里数量激增的现今社会,除了文凭学历以外还需要社会给予广泛关注的就是大学生的心理塑造问题。据调查,中国学生群体中有32%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其中28%属于轻度心理健康问题,3.9%属于中度心理健康问题,0.1%属于重度心理健康问题。我国大学生中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常态着占34.4%,轻度心理障碍者占14.5%,严重心理障碍者占3.0%。①最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少数精英化向多数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出现的空白越来越大,出现心理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北京大学学生安然80余刀砍死同窗情敌;全国各大名校学生自杀事件屡禁不止。这些精英学校出现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绝不是偶然性的、特殊性的,它反映了现今社会中教育的深度和心理的健康度逐渐相逆行的一种非常态的现象。现在大学校园中,当我们在强调教育时,却过分强调了教育,很少有大学将大学生心理课程设置成为一门必修课的。与其被动防范,不如主动攻击,不要让恶性事件成为社会瞩目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焦点。
独立院校学生有着普通大学学生的特点,但也有着他们独特的个性:由于学费的限制,能来独立院校学习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相对优越,这就使独立院校的学生除了较之普通院校的学生有更多的特长以外,性格上更为桀骜不驯;也正因为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较多,给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造成了无形的环境压力,使其或多或少产生了自卑感;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高考发挥失利退而求其次来到了独立院校,他们比别人更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获得认同感,急于求成的心理往往会形成与现实的落差。
综合来看,引发独立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几个方面如下:
1、身份转变问题
这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往往发生在大一新生入学阶段。虽然高中时候学习氛围较为紧张,但是大家都有着一个明确的理想和目标。进入大学校园以后,由于短期理想目标实现了,慵懒情绪开始慢慢滋生。有的学生认为大学阶段正式人生中最好的享乐阶段,不愁吃不愁喝也不用愁学习,甚至有了多一分作废,少一分浪费的思想。开始的时候学生们还较为享受这种生活,可日子一长,便觉得生活没有了方向,没有了目标,不知道上大学到底能学到什么,大学期间能做些什么。还有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将大学畅想的过分美好,当理想与现实撞了车学生们便开始不知所措。从高中生初转变为大学生的身份,不仅是年龄上的增长,更应该增长的是心智上的成熟。不仅仅拘泥于上得了大学这个目标,更应该立足于长远,要从大一开始就明确自己要经过大学的洗礼成长成为什么样的人。
2、人际关系问题
(1)在自身优越感方面
大学生生活是完全脱离了家庭保护的生活,不会有家人随时的嘘寒问暖,遇到问题时也不会随时有家长帮忙出谋划策。大大小小,里里外外都需要学生自己操办。这就对于在生活上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事有家长庇护从小就娇生惯养的学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现如今,家庭一孩化的情况比较多,易给孩子从小埋下唯我独大的思想隐患。到了大学集体生活中,这种与生俱来的个人优越感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不仅对学生本人会是一种失落,还会让周围的学生对其产生反感。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宿舍矛盾,这无疑又加重了这类学生的不被认同感。
(2)与人交流沟通方面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很好的表达自己,性格较内向的学生朋友圈较之开朗外向学生的朋友圈子较小。往往性格较为羞怯的学生都伴随着有不同程度上的自卑,再为严重的甚至伴有自闭倾向。所谓自卑者,在大学里大多数都是因为家庭环境、背景或是自身特长不如周围其他学生,从而产生了封闭、不愿与他人多接触的自卑情绪,又是这种自卑情绪的高涨又反作用于本身,使其不愿意过多表达、表现自己,错失表现自己的机会。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慢慢形成了一种恶心循环。
(3)正确看待得失方面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得与失、奖与惩是会经常发生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但有些学生不能摆正心态正视得失问题,过分强调自身贡献,不从大局考虑,对他人嫉妒,对学校猜疑。或是不能正确面对惩罚,要么不接受惩罚找各种借口理由逃避,要么不能真正意识到问题,表面敷衍心里抵触。情绪积聚在心里久而久之形成心理疾病。
3、 恋爱观问题
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接受的事实,但当恋爱在校园里萌生的同时随之又产生了恋爱观不端正的问题。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学校里却流传着一种“大学没有谈过一长恋爱就不算是完整的大学”的说法。有一部分学生家庭殷实,不必为将来的出路打算,由于生活空虚无聊把大把时间用来谈恋爱,助长了谈恋爱的攀比之风。学生们盲目的谈恋爱不仅浪费了金钱和精力,更是浪费了大学的宝贵时光。在甜蜜时光过后,思想的不成熟和行为上的没有担当,往往会成为恋爱关系破裂的原因,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不能正确面对破裂的恋爱关系,迟迟在失恋的阴影中不能自拔,更有甚者还会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形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4、 留级生问题
这个问题是大学环境里特有的,也是必然会产生的问题。留级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严峻的心理挑战,留级意味着学校、老师对自己的否定,意味著曾经的自己是失败的,但除了面对又无其他方法。留级生心理往往会有强烈的自卑感和对现任班集体的排斥感,此时,学生的自尊心会格外的“强大”,心灵却格外的脆弱。他们拒绝接受新任老师、同学的友好,将这认定是对失败者的同情。一旦不能正确认识留级问题,将会对留级生造成心理阴影。 5、 上网成瘾问题
信息网络化时代虽然便捷,但如不能合理有效运用,也会造成一定困扰。由于大学生心智不成熟,抗诱惑力不强加之大学生活没有目标等原因,很容易就会对网络形成痴迷甚至是依赖。整日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不仅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甚者更是会丧失与人交流的本能。形成孤僻、封闭的性格,为心理健康种下极大隐患。
6、就业择业问题
大四又会是学生另一个迷茫期,很多同学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身份,出现眼高手低或是过分自谦的现象,往往找到的实习单位不尽如人意,或是不能胜任单位交代的工作,能力受到否定,心理形成落差。抑或是受到身边家境优越自身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到理想工作学生的影响,妒忌心理骤增,心理不平衡,对社会产生不满抱怨情绪。如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和开导,很容易影响到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造成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除上述情况外,还有如:家庭变故、自然灾害、意外等。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建设,如何防御心理疾病,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关注。
综合多方面因素,适于解决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措施如下:
1、学校方面
学校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大学时光近四分之三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所以学校应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御、监督的主要阵地。
(1) 建立防御体系、开设辅导课程、建立档案
开学初期,就要对入学新生有一个系统的心理测试。掌握学生第一思想动态。以后各学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重视检测结果,对问题群体按轻重主次,分类进点关注,对重点群体进行及时、定期、有计划的心理辅导。
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从大一开始设置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为必须课,打好基础。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会遇到的问题制定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阶段性的进行辅导。
开设心理健康问题咨询室,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定期跟进学生心理发展情况,保护学生隐私。
(2)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社会实践和就业指导
丰富的校园文化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且为学生们提供了平台,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特长、能力。同时也释放了学习、生活上的压力。完善人际交流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
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在实践中确定努力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流沟通,磨练心智,锻炼意志,培养品质。
给与学生正确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由于学历的限制,不能眼高手低,摆正好心态,分析好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应本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力度
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的一线人员,应该具备发现、开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技能,但由于专业限制,大部分辅导员老师不具备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技能,即使有一腔热情,也很难做到专业的指导,容易延误心理问题的发现、排解,甚者会导致严重后果。所以给辅导员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培训、提供外出学习机会是很有必要的。建立起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意识,不仅能发现问题于隐患有效遏制问题滋生,还能更好的遏制问题蔓延,做好高校心理问题的防范、治疗工作。
2、学生自身方面
确立明确、合理的追求目标,制定自身发展计划,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积极的心态。能够正确对待生活学习与就业中的压力,建立适合自己的有规律的生活体系。学会自我调节,能合理的发泄情绪,有助于摆脱心理的困扰。不要羞于求助辅导员或是心理咨询老师,要敢于敞開心扉,面对内心的自己。上网要有节制,积极结交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制定上网计划,转移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正确对待感情问题,不要因为感情荒废了学业,应彼此促进,共同提高。正确看待失恋问题,必要时可找老师或是身边的同学倾诉,调整心态,要肯定自己,树立自信心,重新规划生活。
3、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的第一任教育,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今家庭一孩化居多,过分溺爱成了常态,父母要合理改善教育方式,不能以惯养为主,缺乏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行动的环节,要提倡民主的生活方式,逐渐培养学生有所担当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独立院校的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群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需要关注的一部分,独立院校大学心理问题错综复杂,本着 “早发现,早干预、早教育”的方针,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身心,利于他们健康成长。
①曹士云.我国高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现状的审视与反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