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特别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方向发展,尤其是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本文基于此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角色进行研究,利用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外语教学理论;学生角色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明确指出大学生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求;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理论基础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社会构建注意强调知识和意义不是独立于个体之外,而是有个体主动建构而成,具有主观性。个体内化知识,在运用过程中主动理解和诠释语言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降低内驱力、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以保持心理平衡。人天然具有学习的潜力,学习是人的终生需求。社会互动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与他人交往和互动中学习知识,有效的教育应建立在学习者主动参与,理解的基础之上,是自身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将自主性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的人首推Henri Holec。Holec(1981)认为,从学习者角度看,具备自主性学习能力意味着获得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确定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国外其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自主性学习能力下了定义。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自主性外语学习进行探讨和研究,但大量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自主性外语学习能力的界定以及对培养学习者自主性外语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实施策略等进行阐释与分析。我国近几年高校扩招到这学生人数猛增,教师人数相对不足,教师和学生接触的平均时间相对减少,这使高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任务更显紧迫。而高科技特别是电脑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广泛使用,又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分析学生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及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三、学生角色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听说的教学和训练;同时合理的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读写训练;适时地加上面授辅导课保证学习和教学的效果;使学习、教学、管理、反馈有机结合;学生学习自评、学生自学生互评、师生互评有机结合;教师在线辅导,师生交流论坛,教师对学生学习进程监控有机结合;教师可以随时记录、追踪、了解、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可以随时了解、学习、交流、更新、评估自己学习过程,形成交互性,构建性的立体学习模式。这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更关键的是教学理念的转变。
1.学生是语言知识的建构者。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人总是将个人意义带入自己的认知世界。皮亚杰、布鲁纳都强调,语言学习者通过积极地建构,把语言输入与学习个人体验相结合。在课堂中学生首先是自我语言知识的建构者。教师的任务是帮助促进这种语言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师通过布置切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任务,促进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整合,使是新知识同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之来。课堂上提倡“发现法”教学,提倡有意义地学习,不是对现有课堂内容的机械接受,而是新知识与个人意义,个人理解相互结合而建立起来的新意义。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主动理解基础上,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学生是语言知识的建构者。
2.学生是自主学习的管理者。信息加工理论关注学生接收、处理、运用信息的过程。从认知角度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智能是在特定情况下认知技能和认知策略的适当运用。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根据个人自身情况,针对不同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采取适合自身的认知策略来明确学习动机,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组织课堂的学习活动,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对于语言教师而言,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有效的语言学习,如何在学习语言中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尤显重要。
3.学生是学习过程的评估者。评估是教学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准确、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策略,取得良好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学生互相之间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采用网上自学记录,学生档案记录、访谈、座谈多种形式的运用。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评估者。教师也可通过评估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客观地观察、评估、监督,增进学生之间交流,师生交流。
4.学生是学习环境的创建者。布朗芬布兰纳提倡学习的生态学观点。他认为语言学习所在的宏观教育环境,微观课堂环境和人际环境对个体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环境的个人感知和理解是学习过程与结果真正产生作用。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产生合作性的人际关系和互动关系,成为学习环境的创建者。学生积极地营造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各成员的积极自主形象。敢于表达个性,相互倾听,合作完成任务。教师通过各种课堂导向性行为来引导、帮助、理解学习过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达成共同的目标取向,形成全新的教学系统,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归属感和教师支持度,使秩序更和谐,规则更清晰,课堂更易于教师的控制和把握。
5.学生是教学管理的参与者。控制点理论认为影响人产生和保持行为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对所发生事情的个人控制杆。特定的课堂活动可以改变学生的控制点。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真正参加到课堂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来。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学习成效。引导学生成为有自我控制感的人,有自我责任感的人,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的人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四、教学指导建议
1.学习者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提供的语言知识输入能否被学生接受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学生只学习对他们自身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学习因人而异,教师也要因材施教;强调自主学习,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特点制订学习计划,以何种方式学习,采取怎样的学习策略等。教师应鼓励学生组织、管理、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控制感、责任感。
2.教师承担中介者角色。教师除了提供具体的语言知识,与学生互动共同建构语言意义以外,更要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习者自信心,保证学生在课堂的安全感,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风格。
3.开展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教学任务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明晰化。教师的中介者作用是通过任务这一中间环节完成的。学习者会把给定的任务和自身的意义关联起来,进而对意义进行建构。对任务的理解和情感反应因人而异。任务是师生互动的纽带。提倡开展对学生有意义的任务型课堂行为。
4.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概念的提出,提倡教师为学生提供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特别是教师应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发展,如:确定目标,自我评价。教育是学习者的全人发展,终身发展的过程。学习策略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步骤,即首先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使用的是哪种策略,接着向他们介绍和示范新策略,并为学生提供使用新策略的机会,最后使学生评估使用新策略与使用已有策略的效果,通过比较来推进学生使用新策略来培养学生学习、使用策略。
五、结语
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不断反思,将隐含在教学活动中的个人理念外显明晰出来,从而形成清晰的教学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自身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改善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新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推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3rd ed)[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Holec, H.Autonomy in Forie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agamon,1981.
[3]Little, D.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 CILT,1990.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刘学慧.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导读[J].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C](Williams, M & Burden, R.L.).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4-32.
编辑/张铁辉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外语教学理论;学生角色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明确指出大学生培养目标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求;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理论基础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社会构建注意强调知识和意义不是独立于个体之外,而是有个体主动建构而成,具有主观性。个体内化知识,在运用过程中主动理解和诠释语言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降低内驱力、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以保持心理平衡。人天然具有学习的潜力,学习是人的终生需求。社会互动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与他人交往和互动中学习知识,有效的教育应建立在学习者主动参与,理解的基础之上,是自身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将自主性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的人首推Henri Holec。Holec(1981)认为,从学习者角度看,具备自主性学习能力意味着获得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确定学习时间、地点和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国外其他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自主性学习能力下了定义。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自主性外语学习进行探讨和研究,但大量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自主性外语学习能力的界定以及对培养学习者自主性外语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实施策略等进行阐释与分析。我国近几年高校扩招到这学生人数猛增,教师人数相对不足,教师和学生接触的平均时间相对减少,这使高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任务更显紧迫。而高科技特别是电脑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广泛使用,又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分析学生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中”的角色及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三、学生角色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听说的教学和训练;同时合理的运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读写训练;适时地加上面授辅导课保证学习和教学的效果;使学习、教学、管理、反馈有机结合;学生学习自评、学生自学生互评、师生互评有机结合;教师在线辅导,师生交流论坛,教师对学生学习进程监控有机结合;教师可以随时记录、追踪、了解、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可以随时了解、学习、交流、更新、评估自己学习过程,形成交互性,构建性的立体学习模式。这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更关键的是教学理念的转变。
1.学生是语言知识的建构者。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人总是将个人意义带入自己的认知世界。皮亚杰、布鲁纳都强调,语言学习者通过积极地建构,把语言输入与学习个人体验相结合。在课堂中学生首先是自我语言知识的建构者。教师的任务是帮助促进这种语言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师通过布置切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任务,促进学生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整合,使是新知识同化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之来。课堂上提倡“发现法”教学,提倡有意义地学习,不是对现有课堂内容的机械接受,而是新知识与个人意义,个人理解相互结合而建立起来的新意义。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主动理解基础上,学生自己建构知识,学生是语言知识的建构者。
2.学生是自主学习的管理者。信息加工理论关注学生接收、处理、运用信息的过程。从认知角度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的智能是在特定情况下认知技能和认知策略的适当运用。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根据个人自身情况,针对不同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采取适合自身的认知策略来明确学习动机,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组织课堂的学习活动,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对于语言教师而言,如何帮助学生发展有效的语言学习,如何在学习语言中学会思考,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尤显重要。
3.学生是学习过程的评估者。评估是教学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准确、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估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策略,取得良好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学生自我评估,学生互相之间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采用网上自学记录,学生档案记录、访谈、座谈多种形式的运用。学生成为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评估者。教师也可通过评估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客观地观察、评估、监督,增进学生之间交流,师生交流。
4.学生是学习环境的创建者。布朗芬布兰纳提倡学习的生态学观点。他认为语言学习所在的宏观教育环境,微观课堂环境和人际环境对个体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环境的个人感知和理解是学习过程与结果真正产生作用。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小组活动产生合作性的人际关系和互动关系,成为学习环境的创建者。学生积极地营造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各成员的积极自主形象。敢于表达个性,相互倾听,合作完成任务。教师通过各种课堂导向性行为来引导、帮助、理解学习过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达成共同的目标取向,形成全新的教学系统,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归属感和教师支持度,使秩序更和谐,规则更清晰,课堂更易于教师的控制和把握。
5.学生是教学管理的参与者。控制点理论认为影响人产生和保持行为动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对所发生事情的个人控制杆。特定的课堂活动可以改变学生的控制点。在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真正参加到课堂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来。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掌握自我管理的技能,学会正确看待自己的学习成效。引导学生成为有自我控制感的人,有自我责任感的人,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的人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四、教学指导建议
1.学习者是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提供的语言知识输入能否被学生接受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学生只学习对他们自身有意义的语言材料,学习因人而异,教师也要因材施教;强调自主学习,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特点制订学习计划,以何种方式学习,采取怎样的学习策略等。教师应鼓励学生组织、管理、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控制感、责任感。
2.教师承担中介者角色。教师除了提供具体的语言知识,与学生互动共同建构语言意义以外,更要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习者自信心,保证学生在课堂的安全感,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风格。
3.开展任务型课堂教学活动。教学任务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明晰化。教师的中介者作用是通过任务这一中间环节完成的。学习者会把给定的任务和自身的意义关联起来,进而对意义进行建构。对任务的理解和情感反应因人而异。任务是师生互动的纽带。提倡开展对学生有意义的任务型课堂行为。
4.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概念的提出,提倡教师为学生提供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特别是教师应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发展,如:确定目标,自我评价。教育是学习者的全人发展,终身发展的过程。学习策略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步骤,即首先使学生意识到已经使用的是哪种策略,接着向他们介绍和示范新策略,并为学生提供使用新策略的机会,最后使学生评估使用新策略与使用已有策略的效果,通过比较来推进学生使用新策略来培养学生学习、使用策略。
五、结语
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不断反思,将隐含在教学活动中的个人理念外显明晰出来,从而形成清晰的教学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自身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改善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新的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推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3rd ed)[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Holec, H.Autonomy in Forie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 Peragamon,1981.
[3]Little, D.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 CILT,1990.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刘学慧.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导读[J].语言教师心理学初探[C](Williams, M & Burden, R.L.).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4-32.
编辑/张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