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问题解决中”要有“评价与反思”环节,要去关注、总结问题解决的过程,锻炼学生挖掘和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中“优化”个性思维的思想,从而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积累思维经验,拓展个性思维空间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评价反思;个性思维;差异;创新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提出在“问题解决中”要有“评价与反思”环节,应该去关注、总结问题解决的过程,锻炼学生挖掘和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中“优化”个性思维的思想,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能以评价反思为帆,必能乘个性思维之舟,抵达“问题解决”之彼岸。
一、善抓评价契机,“破”思维定势
长方形的教学,很多老师总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等手段,让学生理解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样的操作,表面上学生都动起来了,但实际缺乏主动探索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浅层次,对长方形的本质特征没有真正触及。
(我在教学时出示三组小棒。)
师:哪组小棒可以搭成一个长方形?
生:第三组。
师:哦!那老师來搭一搭。(教师搭出了这样一个长边与短边相对的一种四边形,班内笑声一片)
生:老师,你搭错了!
师:啊!不是用这四根小棒搭的么,怎么错了?
生1:要把位置换一换。
生2:两根长的要面对面。
师:好的,老师就听你们的。(教师边说边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室里又是笑声一片。)
师:为什么又错了,我不是按照你们说的面对面搭的吗?
生1:老师,边不能斜,要摆得非常正。
生2:四个角都要搭成直角。
师:噢,老师总算明白了,要搭成一个长方形既要考虑边,又要考虑角,那谁来完整说说长方形到底有哪些特征呢?
……
上述教学环节,教师换了一种呈现方式,站在“学生式的老师”角度制造了两次思维冲突,创设了很好的评价情境,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在“老师式的学生”的及时评价中与之进行真诚对话,课堂上通过矛盾的激发、思维的碰撞、有效的评价,引领学生对长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由模糊走向清晰、从单一走向厚实,学生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共享知识的甜蜜和心灵成长的幸福。
二、关注评价过程“展”思维差异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将学生的学习差异作为一种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及时组织有效的评价反思,帮助学生随时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提高评价反思能力,促进数学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切忌只重结果,更应该关注过程,应该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在解决问题中监控和调整自我思维,有效培养了学生乐于分享、善于沟通、勤于反思、勇于承担的性格,又帮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持续发展,此时,原本单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训练活动变成将知识的、技能的、情感的、价值的、态度的教学目标融为一体的活动,课堂因此变得丰满而真实有效。
三、活用延时评价“激”创新火花
创新思维是人的思维品质中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方面,而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大多是建立在猜测、联想、顿悟和直觉思维之上的,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时,难免有不规范、不完善、犯错误的现象。如果教师这时马上给予否定的评价,很有可能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遭到扼杀。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时机,适当采用延时评价,留出充裕时间,为学生创设一种思维自然驰骋的积极状态,学生在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中创新的火花得到蔓延,成为“发现者”和“探索者”的心理需求真正得到满足。
下面是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吴老师在学生学习了后,让学生用一张纸迅速折出,并用彩色笔画出来,然后请学生展示在黑板上。在学生折纸的过程中,老师发现有一个学生折出了之后又折出了。
师:这位同学,请你把刚才折的纸拿出来。
师:(面向大家,高高举起)这是什么意思啊?
生:(抢着说)。
师:是什么意思呢?
生:四份里的一份。
师:(面向折出的那个学生)还是让这位同学说说吧。
生:我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
师:(把这张纸贴在黑板的最高处。)四分之一怎么写呢?你们会写吗?
学生学写并齐读。
师:刚才老师叫你们折多少?
生:。
师:可他却折了。对这件事同学们怎么看,评一评。
生:他多折了。
生:他没听清您的要求。
生:我觉得他很厉害,老师还没教,他就懂了。
师:终于有了一个不同的声音了。你们想不想听听我的意见?
师:(面向折出的那个学生。)我要深深向你鞠一个躬。我真佩服你。先是折出了,后来又想办法折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同学们,像他这样的学习,就叫做创新性学习。他折出了,你们的手痒不痒啊?
吴老师的话声没落,听课老师的掌声已起,学生们的小手也迫不及待地动了起来。于是,、、、、、……各种分数相继产生了。黑板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表示分数的图案。
师:老师只教了,你们却创造了那么多的分数,你们应该好好地感谢自己。……
在平时教学中,遇到有学生错折了,可能有的老师会提醒学生听清要求再折,学生意识到错了才急忙改正。而吴老师却采用了延时评价,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牢牢地抓住学生跑题的“”巧作文章,把学生创新的欲望完全“吊”出,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空,让学生创造,让学生展示,让学生交流,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得到蔓延,学生在教师宽容、尊重和欣赏的评价中快乐地成长。
评价与反思其实本质上是一种元认知能力,我们在设计评价反思时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关注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彰显,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积累思维经验,拓展个性思维空间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3]《延时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郭小玉《广西教育》2012第21期
【关键词】评价反思;个性思维;差异;创新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提出在“问题解决中”要有“评价与反思”环节,应该去关注、总结问题解决的过程,锻炼学生挖掘和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中“优化”个性思维的思想,我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能以评价反思为帆,必能乘个性思维之舟,抵达“问题解决”之彼岸。
一、善抓评价契机,“破”思维定势
长方形的教学,很多老师总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等手段,让学生理解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样的操作,表面上学生都动起来了,但实际缺乏主动探索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浅层次,对长方形的本质特征没有真正触及。
(我在教学时出示三组小棒。)
师:哪组小棒可以搭成一个长方形?
生:第三组。
师:哦!那老师來搭一搭。(教师搭出了这样一个长边与短边相对的一种四边形,班内笑声一片)
生:老师,你搭错了!
师:啊!不是用这四根小棒搭的么,怎么错了?
生1:要把位置换一换。
生2:两根长的要面对面。
师:好的,老师就听你们的。(教师边说边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室里又是笑声一片。)
师:为什么又错了,我不是按照你们说的面对面搭的吗?
生1:老师,边不能斜,要摆得非常正。
生2:四个角都要搭成直角。
师:噢,老师总算明白了,要搭成一个长方形既要考虑边,又要考虑角,那谁来完整说说长方形到底有哪些特征呢?
……
上述教学环节,教师换了一种呈现方式,站在“学生式的老师”角度制造了两次思维冲突,创设了很好的评价情境,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在“老师式的学生”的及时评价中与之进行真诚对话,课堂上通过矛盾的激发、思维的碰撞、有效的评价,引领学生对长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由模糊走向清晰、从单一走向厚实,学生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共享知识的甜蜜和心灵成长的幸福。
二、关注评价过程“展”思维差异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将学生的学习差异作为一种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及时组织有效的评价反思,帮助学生随时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提高评价反思能力,促进数学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切忌只重结果,更应该关注过程,应该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在解决问题中监控和调整自我思维,有效培养了学生乐于分享、善于沟通、勤于反思、勇于承担的性格,又帮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持续发展,此时,原本单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训练活动变成将知识的、技能的、情感的、价值的、态度的教学目标融为一体的活动,课堂因此变得丰满而真实有效。
三、活用延时评价“激”创新火花
创新思维是人的思维品质中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方面,而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大多是建立在猜测、联想、顿悟和直觉思维之上的,这就使得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时,难免有不规范、不完善、犯错误的现象。如果教师这时马上给予否定的评价,很有可能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遭到扼杀。所以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时机,适当采用延时评价,留出充裕时间,为学生创设一种思维自然驰骋的积极状态,学生在畅所欲言、相互启发中创新的火花得到蔓延,成为“发现者”和“探索者”的心理需求真正得到满足。
下面是吴正宪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吴老师在学生学习了后,让学生用一张纸迅速折出,并用彩色笔画出来,然后请学生展示在黑板上。在学生折纸的过程中,老师发现有一个学生折出了之后又折出了。
师:这位同学,请你把刚才折的纸拿出来。
师:(面向大家,高高举起)这是什么意思啊?
生:(抢着说)。
师:是什么意思呢?
生:四份里的一份。
师:(面向折出的那个学生)还是让这位同学说说吧。
生:我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
师:(把这张纸贴在黑板的最高处。)四分之一怎么写呢?你们会写吗?
学生学写并齐读。
师:刚才老师叫你们折多少?
生:。
师:可他却折了。对这件事同学们怎么看,评一评。
生:他多折了。
生:他没听清您的要求。
生:我觉得他很厉害,老师还没教,他就懂了。
师:终于有了一个不同的声音了。你们想不想听听我的意见?
师:(面向折出的那个学生。)我要深深向你鞠一个躬。我真佩服你。先是折出了,后来又想办法折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同学们,像他这样的学习,就叫做创新性学习。他折出了,你们的手痒不痒啊?
吴老师的话声没落,听课老师的掌声已起,学生们的小手也迫不及待地动了起来。于是,、、、、、……各种分数相继产生了。黑板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表示分数的图案。
师:老师只教了,你们却创造了那么多的分数,你们应该好好地感谢自己。……
在平时教学中,遇到有学生错折了,可能有的老师会提醒学生听清要求再折,学生意识到错了才急忙改正。而吴老师却采用了延时评价,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牢牢地抓住学生跑题的“”巧作文章,把学生创新的欲望完全“吊”出,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时空,让学生创造,让学生展示,让学生交流,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得到蔓延,学生在教师宽容、尊重和欣赏的评价中快乐地成长。
评价与反思其实本质上是一种元认知能力,我们在设计评价反思时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关注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彰显,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积累思维经验,拓展个性思维空间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3]《延时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郭小玉《广西教育》2012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