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思考 多行动 善感悟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love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如何切实有效地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顺利完成新时期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提升,是当前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发展,对新课程改革下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专门面向儿童开设的兼具社会学内容和心理学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它目前主要开设于小学的高年级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智还不够成熟,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也相对薄弱。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学生更需要良好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来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一、新课改下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特点
   新课改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点是“道德教育”,整个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设置也是围绕这个核心教学点展开的,多样化、开放化、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三个最主要的特征。
   (一)多样化的课程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具有丰富庞杂、无所不包的多样化特征。它把儿童视角中的生活百态容纳其中,既涉及政治经济,也包括地理、历史、自然。它从劳动的美丽,讲到道德的绚丽,从社会的多彩,讲到科學的魅力,旨在用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帮助儿童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建立与社会的联系,学会与自然的共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就像一个专门为儿童准备的万花筒,里面拥有许多的秘密和神奇,只要学生和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进行探索和发现,就一定可以找到珍宝,获得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下,相关的教学工作者需要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把多样化的课程进行井然有序地分类,营造出妙趣横生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开放化的课程理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轨迹紧密结合的课程,它的课程大纲也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但是无论课程大纲怎么变化,它与社会同行、与时代同步的开放性课程理念一直都没有改变。而这种开放化的课程理念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学生要通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学会真诚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以更好的姿态开始社会生活,融入时代潮流。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拓宽自己的教学眼界,吸收更多更新更前沿的教学信息,来帮助自己提高教学能力,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成长。
   (三)生活化的课程要求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浅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构建起优秀的思想品德,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其深层次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建立起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和理性感悟,为将来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生活化的课程要求倾向明显,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贯穿整个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始终。为了更好地落实生活化的课程要求,在日常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相关的教学工作者要善于把握课程实践的要点,为学生创建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把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生活上的实践经验,完成课程教学从理论到实际的有效衔接。
   二、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通过前文的描述,我们知道多样化、开放化、生活化是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显示出的三个最主要的特征。相关的教学工作者也需要针对这门课程的这三个主要特征,来开展和落实自己的教学工作,以达到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目的。笔者将从思、行、悟三个方面来具体地分析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勤思考——建立正确课程认知
   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和执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来说,从自己出发,积极地学习和领悟新课改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科学内涵,是其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首先,学校要帮助相关的教学工作者建立起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正确认识,改变以往以考试和升学为主要教学目的的错误教育观念,积极地宣导现代化的素质教育观和德行教育观,把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优质思想品德,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进行落实和考核,对以往语数外等主课老师占据思品课程时间进行教学的不良习气,进行整顿。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有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改内容的培训,帮助相关的教学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新课标的内容,并通过对培训内容进行抽查考试的方式,来督促相关的教学工作者用端正的学习态度来对待新课改的培训,保障培训的质量,让相关的教学工作者通过培训和学习能够有所收获。
   (二)多行动——尝试多样教学手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在对新课改下课程内容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对新课改内容的教学实践,这是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第二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踏出新课程实践教学的脚步,才能让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行动是成功的原动力。
   首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师要积极地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因为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意识还不够成熟,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在做好教师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拓展多样化的教育身份,成为学生的好伙伴和好朋友。主动关心和爱护祖国的花朵,在拉近师生间距离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对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和有效沟通进行学习。其次,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师还要加强对新的科学技术的学习,学会利用科技的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除了以往利用课本插图、讲故事等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以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和拓展课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以“当危险发生的时候”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消防车的声音,让学生通过声音来讨论听到的是什么,然后在学生讨论之后展示正确的答案,让课程内容变得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其他文献
摘要:平移、旋转和对称是《图形的运动》部分中的重要学习内容。学习这些内容,能给学生一种数学的眼光,促使学生在探索和理解“运动”的过程中,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形成空间观念,积累几何活动经验。结合《图形的旋转》这一课时的两次教学设计及其反思,探寻《图形的运动》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图形;运动;核心价值;教学策略  一、初步感知,《图形的旋转》的案例设计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四年
[摘 要]  “音乐联觉”是“音乐”和“联觉”的复合词,既可以理解为联觉在儿童音乐学习中的运用,也可以指儿童音乐学习中产生的联觉现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联觉”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更是一种音乐学习的方法论。《巴鲁瓦》一课中,尝试借助“联觉”,让儿童不只是走“近”了音乐,更是走“进”了“音乐世界”。  [關键词]  小学音乐;联觉;通感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和体验音乐
[摘 要] 利用学生常见错误资源,探讨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巧用“错误”来优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建立起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把握,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算法与程序;错误资源;有效利用  在《算法与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错误总是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过程。而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是一种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所以,必须抓住
[摘 要]  以金属材料的发展为例,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理性思维、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  发展核心素养;金属材料;实验探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体围绕“全面
[摘 要]  在必修阶段对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和元素周期律(表)的已有认识基础上,基于认识思路的结构化和化学核心观念的结构化,建构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元素周期律(表)模型,深化学生对微观结构和元素性质变化规律的认知,深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对学科本质的理解,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  认知模型;构建;教学设计  “原子的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是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模块2“物质
[摘 要] 中学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有机实现了古诗词深度教学,将诵读鉴赏和写作表达结合、共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符合语文核心素养精神。以七年级语文教材中的《春中田园作》一诗为例,探讨这种读写相济、美美共生的诗词教学范式,事理结合,针对性强,富于借鉴模仿意义。  [关键词] 古诗词;深度;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的古诗词教学,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有机实现了深度学习,
[摘 要] “慢”教育与“快”教育相对而生,慢教育的本质是用“过程”来刻画的。叩问其“有效性”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要、长远的关键。实践证明,慢教育能在过程中改善学生的“数学现实”、助推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在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数学教育;慢的价值;有效教学  “你在桥上看风景,楼上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卞之琳  “慢教育”在“快教育”被置于“顶层”的哲学时代“破土而
[摘 要]深度研读文本不是对知识内容的深度挖掘,而是强调知识背后的学习价值,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运用。深度研读强调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深入文本、研析情感、适度整合、深度对话,是一种注重学生思维培养,在文本、学生、作者之间建立有效联系的一种教学方式。以《白雪歌送武判官》为例,探讨在古诗教学中深度研读的基本策略,有效解决课堂教学的低效。  [关键词]中学语文;深度研读;送别诗
一、教材分析  《利用表格定位网页元素》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 信息技术》 六年级第8 课。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建立网站,在网站中建立网页以及在网页中直接输入文字和插入图片,学会了插入水平线使网页更规整,并且作了保存。本课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学会利用利用表格定位网页中的文字、图片,即学会在网页中插入表格,在表格中的单元格中插入图片和文字,会初步修改表格属性,为下一课学
一、突出针对性    根据考试的题型,复习内容可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口语交际、综合实践与习作五部分内容。基于复习内容多,复习时间有限,要想提高复习的有效性,首先必须避免盲目、随意的复习训练。根据学生知识、技能等的实际情况,确定训练重点,才能有的放矢。例如经摸查,发现学生的听力有待提高。教师便可加强对学生“听”的训练:听一段话后,做填空题;听一段话,写出主要内容;听录音,写要点,回答问题……如此针对